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秦時:從八歲嬴政開始簽到 第四百二十八章 麃公獲罪,授封國尉
數天后。
章臺宮。
秦國的核心臣工全部到來。
隨著嬴政來到,眾人參拜之后,嬴政沉著臉跪坐在王臺之上。
“帶麃公。”
嬴政沉聲喝道。
不久之后,一個灰白長須的老將低著頭走上大殿,跪在殿中。
眾人一時議論紛紛。
“這是怎么回事?”
“麃公將軍不是剛剛大捷而歸嗎?現在這是……”
議論一陣之后,眾人看向嬴政與呂不韋。
麃公是當今秦國三大頂級將領之一,都是老將,與蒙驁、王龁同列朝堂之上,是眾將之首。
呂不韋看了眼嬴政,得到授意,隨即走了出來,“去年卷城一戰,將軍是否在敗軍投降之后,斬首三萬?”
呂不韋上前幾步,盯著麃公大聲問道。
“是。”
麃公哼了一聲,撇過頭沒有去看呂不韋,顯然心中有些郁悶。
他對呂不韋本就沒有好感。
因為對方制定的國策,與昭襄王時期大為不同。
“好。”
呂不韋點了點頭,隨即面對嬴政,大聲說道:“大王,按照先王所定之新法,我秦國不再施行殲滅戰,而是要保存有生力量為主,只要棄械投降,無大惡者,不可再行殺戮,麃公將軍已然觸犯秦法。”
呂不韋說完,深深拜下。
麃公頓時大怒,“呂不韋,你這是借機泄私怨,我為秦國征戰何錯之有,我只是為了讓麾下士卒多得些功勞哪里錯了,你分明是因為我向來一你不睦,這才借機……”
“麃公將軍,你只要說你是否觸犯了秦律?”
呂不韋直接打斷。
麃公雙拳緊握,許久之后,真能面朝嬴政拜下,低著頭不甘說道:“請大王降罪。”
“請大王審判。”
呂不韋也立即面朝嬴政,躬身說道。
一上朝,就是大事。
嬴政自然也知道呂不韋說的有理。
因為麃公觸犯了秦法,現在的局勢已經與昭襄王時期不同,秦國滅六國要盡可能的減少殺戮,保存人口,這不止是為了將來一統后,也是為了讓統一的過程更順利。
如果再進行昔日白起的殲滅戰,固然能夠削弱山東幾國的力量,但同樣也會繼續增加仇恨,從而讓山東五國抵抗更加頑強。
這樣不止會讓山東幾國的損失慘重,同樣也會讓秦軍付出更多代價,為統一帶來變數。
嬴政輕輕敲擊著的案幾,沒有說話,此刻殿內也一時寂靜。
嬴政此刻也在考慮得失,按理說,為了統一的平穩他應該處置麃公,但是即便滅了六國,想要六國的子民徹底歸心,一味的寬柔也不可能。
山東幾國的人早已習慣了自己國家的寬松環境,根本無法適應律法嚴明的秦國,這就必然會滋生事端以及積累怨氣,從而等待機會爆發。
想要真正的一統,不能單純的兼并,更要徹底毀滅六國的原有一切,重新塑造一個完整的帝國。
六國的人太多,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嬴政才會鼓勵秦國子民生育。
但大規模殺戮也不可取,因為大部分普通人只是想混口飯吃,只有原有的貴族才會負隅頑抗,因為他們不抵抗,今日的一切富貴與特權都將消失。
片刻過后,嬴政緩緩抬起頭來,看向呂不韋道:“相邦,依秦律該論何罪?”
呂不韋神情肅穆,平靜數道:“論死!”
“呂不韋,你!”
麃公頓時抬起頭來,怒視呂不韋。
“大王,麃公將軍罪不至死啊!”
“是啊大王!”
很快,殿下的將領之中也立即有人跪下求情。
麃公畢竟是四朝老將,現如今秦國資歷、地位最高的三位將軍之一。
本來以前秦國施行的都是殲滅戰,一時間改變不過來,他們也都認為正常。
畢竟人頭才是最好的記功數據。
是普通士卒晉升爵位的機會,因此又機會,自然要弄死敵人,取下首級。
他們也沒將這件事當做什么大事。
沒想到呂不韋竟然會借此發難。
這讓不少降臨對呂不韋都怒目而視。
呂不韋看到這一點,心下便是一沉,知道自己這是得罪了不少將領。
不過他也沒辦法。
他是這條秦律的制定者,必須要維護,如果連他都不維護,那他頒布的那些法令誰還會聽?
更重要的是,他摸不準嬴政的態度,如果他視而不見,那么嬴政會不會將他論罪,說他枉顧法令。
所以,他不能給嬴政這樣的機會,只能站出來。
當然,這樣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自己與將領階級不睦,也會讓嬴政更加安心。
其實如果嬴政依舊年幼,受他掌控,那么這一次,將是他一個很好的立威機會,讓這些將領對自己畢恭畢敬,而不是現在的敵視。
可惜了……
聽完呂不韋的說辭之后,嬴政微微點頭,看向麃公,沉聲問道:“麃公,你可知罪?”
麃公張了張口,隨即深深拜下,低著頭悶聲回道:“臣知罪,請大王降罪。”
面對嬴政,麃公自然不敢反駁,只能低頭認罪。
而聽到嬴政開口,那些求情的將領也紛紛閉口,只是難免有些嘆惋。
嬴政自然將這一切看在眼中,他環顧一周,朗聲說道:“我秦國以法而治,麃公觸犯秦法,便當以律而行,但寡人念在麃公為我秦國征戰多年,勞苦功高,且出發點也是為了我秦國士卒著想,非是為一己之私,加之其年事已高,便削爵三級,解甲歸田吧!”
嬴政做出最后的判決,他沒有論死,也是為了不寒其他將領之心,沒有直接將之一擼到底,也算是給麃公保留顏面,如此不止可以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同樣也能讓其他將領更加全心為秦國效力,沒有后顧之憂,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
“老臣叩謝大王隆恩!”
聽到要自己解甲歸田,麃公愣了片刻才反應過來,隨即叩首喊道。
他知道,秦王已經對他極為優待。
雖然不舍軍旅生涯,但也只能接受,現在接受還算體面,繼續糾纏不休,只會讓秦王下不來臺。
“將麃公將軍帶下去休息吧。”
嬴政揮了揮手,讓侍衛將人帶走之后,又看著百官大聲說道:“今日之事給了寡人一個教訓,眾卿也該得到一個教訓,秦國大業之前,任何人都不得枉法,麃公之事僅此一例,下次眾將之中,誰敢再犯,定斬不饒!”
“臣等謹遵王命!”
嘩啦啦,眾人跪了一地。
其他將領此刻也沒了不滿。
“傳尉繚上殿。”
又商議了一些事情后,很快便入正題,有寺人站在殿外高呼。
為首的呂不韋、羋啟、渭陽君等人微微轉身,看著緩緩走入大殿的尉繚,心思各異。
“今日讓此人入殿,看來大王已經做出了決定,只是不知究竟要授予其何種官職。”
呂不韋目光微閃,心下自語。
這是,嬴政也指著殿下的尉繚,直接開口。
“這位先生乃魏國國尉繚,學識淵博,寡人欲拜先生為我秦國國尉,主管軍政。”
嬴政沒有去問百官的意見,而是直接這樣說道,展現出了嬴政強勢的一面。
這番話一出,百官面面相覷,都是一臉愕然。
雖然想到了嬴政可能要提拔自己的親信,但沒想到一上來就是如此重要的位置。
今日可是大事頻發,先是處置了麃公這等四朝老將,讓秦國最高的將領只剩下蒙驁與王龁,同時還處置了一部分中級官員跟著削弱爵,既豎立了秦王的威信,又施以恩德。
現在又下達了這樣的授命。
這一刻,所有人明白,秦國的天又要變了。
之前嬴政雖然已經占據了主動,掌握了權柄,但終究未曾加冠,因此很多事情還依靠呂不韋等眾臣。
這樣可以韜光養晦,也可以正名。
但現在嬴政開始大步拓展,很有可能說明嬴政已經準備徹底掌權。
今日授封國尉一職,便是苗頭。
國尉可不是普通官職,原稱庶長,乃是秦國高官,主管軍政。
在秦惠王之前,乃是秦國職位最高的官員。
于秦昭王時改名為國尉,官位級別僅低相邦或將一級,分管軍政,并且擁有千人短兵護隊。
因此,尉繚將從一介草民,一躍而成為秦國的實權官員,與內史羋啟等人等同,地位以及權力,僅次于相邦呂不韋。
和甘羅、姚賈這樣的上卿不同,國尉擁有更大的權利,還擁有自己的護衛隊。
因此此刻百官紛紛面色大變。
呂不韋也嘴唇微顫,心下一沉。
要知道,他這個相邦可不僅僅是相邦,比他國相邦地位還要高半級,在嬴政未曾加冠之前,由太后趙姬監國,他來主管秦國大小事務,秦國所有的政務、軍務、民生都歸他管,雖非王,卻擁有王的權利。
而今,他手中最重的三大權利,最重的軍政大權,就這樣被剝離了出去。
毫無疑問,他的地位與權利也會再次大損。
不止是呂不韋,秦國國尉多年沒有任命,不少人都在盯著這個位置。
將領在盯著,楚系在盯著,宗室也在盯著。
尤其渭陽君。
“大王不可,尉繚初來乍到,聲名不顯,怎可授予此等高官?”
渭陽君本就是急脾氣,率先忍耐不住走了出來。
因為,他也一直想要這個職位,從而重正宗室之名。
當年自從被昭襄王將楚系與宗室的力量掃出朝堂,宗室也一直想要重新回到朝堂,占據高位。
雖然他已被封君,更是宗正,但這都沒有實權,無法影響到秦國國策,這讓一心想展現抱負的渭陽君所不能忍受的,也是宗室無法忍受的。
因為沒有實權官員,就無法安排大量宗室之人入朝,入將。
國尉掌管軍政大事,一直都是眾人所覬覦。
贏子楚繼位沒有安排,嬴政繼位后,呂不韋主政自然也不會給自己找對手,來削弱自己的權利。
而今,嬴政現是換內史,如今又直接安排人擔任國尉,已經是一個很明顯的訊號。
但這個人卻讓所有人都不愿接受。
楚系無法接受,因為這不是他們的人,宗室也同樣如此。
呂不韋也不愿接受,因為這人是從他手中直接取走了權利的人,而此人又非他的親信。
而尉繚來自魏國,與秦國沒有絲毫關系,與秦國的人也沒有絲毫聯系,與各方都沒有利益交錯。
太突然了,這讓他們交好都來不及。
而其他將領同樣無法接受一個突然從魏國而來的人成為國尉,要知道他們為秦國征戰這么多年,都沒有這個機會啊。
自然有人不服。
“臣等以為此事當慎重。”
將領之中,也有人站了出來。
看著眾人都議論紛紛,嬴政緩緩站起身來,走下王臺,大聲說道:“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眾,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
“我秦國用人,秦王用人,不看他的出身,只論其能力。”
“而今寡人授先生國尉之職,望請先生助寡人一統天下,完成這亙古未有之大業!”
“寡人知曉卿等有疑,那么既然有疑卿等不妨就在這章臺宮內提出,請國尉來為諸位卿家解惑如何?”
嬴政攤開雙手,俯瞰全場。
章臺宮內先是一寂,隨即尉繚轉身說道:“繚初至秦國,未獲寸功,卻得大王如此看重,當以畢生才學以報大王知遇,諸位同僚,若有疑慮,盡可提出,繚必問有所答。”
眾人一見秦王與尉繚這樣說,頓時交頭接耳,呂不韋也微微瞇眼,心思活絡。
“這倒是一看此人能力的機會。”
呂不韋心中自語。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