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宣德朝  >>  目錄 >> 第三十一章 下西洋

第三十一章 下西洋

作者:涉江采木蘭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涉江采木蘭 | 宣德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宣德朝 第三十一章 下西洋

(本章要寫鄭和,按道理來說鄭和現在應該還不叫鄭和。不過按照習慣,都以鄭和相稱。)

明軍班師回朝之后,朱棣便收到了來自于鄭和的消息。

鄭和回來了。

或者說,現在還應該叫馬和或者馬三保。

鄭和在江蘇劉家港出海,一路出使占城、爪哇、蘇門答臘島、暹羅、錫蘭、柯枝、古里等地。

冊封古里國王,使古里成為大明帝國的海外藩貢體系的一國。

鄭和與王景弘的第二次下西洋,是在永樂五年到永樂七年。正好錯過了朱瞻基改革邊關政策的時候,故而一登陸回來二人都有些驚訝。

首先因為烏斯藏與北方還有西南的穩定,大明減少了許多軍費開支。而后因為減少了軍費開支,朱棣在朱瞻基的建議下用這筆錢修建了不少道路。因為開通道路導致商業貿易更加繁榮,這就使得通過商稅收取的錢財更多。所以說朱棣便十分有底氣的減免農稅,減免農稅又使得叛亂基本上被擺平。

有錢、有糧、有人,朱棣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繼續打仗了。東北、西域、草原、安南、南洋,都是在朱棣計劃當中的土地。朱棣想要開疆拓土,想的都快瘋了。

這就是朱棣為何如此寵愛朱瞻基的原因了,朱瞻基會搞錢、會打仗、還會穩定開拓的疆土。

這樣的“好圣孫”,朱棣又怎能不心生喜愛呢?

于是乎,朱瞻基被派來迎接鄭和了。

“太孫殿下!”鄭和與王景弘看著朱瞻基身后的大明國旗與小龍旗,不禁微微有些發愣。不過還好鄭和與王景弘很快就反應過來了,立馬對朱瞻基行了個臣子禮。

“免禮!”朱瞻基親自將鄭和扶起來,然后笑瞇瞇的為他披上了朱棣御賜的錦袍。

“鄭將軍!王副使!此乃大明帝國之國旗,以后二位再下西洋的時候就在船上打出此旗!”

“帝國?”

鄭和聞言疑惑的問了句,而后便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說道“皇帝之國?”

“大明帝國,乃大明皇帝統御之天子之國!”

不過除了這個小插曲以外,朱瞻基的那一聲“鄭將軍”差一點就將鄭和的眼淚給弄出來了。

鄭和雖說是宦官之身,但是心有大志更有韜略。朱棣也好、朱高熾三兄弟也罷,都沒那他當做宦官來看待。現在朱瞻基的態度,更加表明了他在朱棣一家子心中的地位。

朱瞻基看著鄭和那感動萬分模樣不禁笑了笑,然后轉過身對鄭和擺了個“請”的手勢說道“鄭將軍!王副使!請與孤同上車架,孤今日便接你們回應天府面圣!”

“太孫殿下與鄭將軍一起便好,臣還是上后面的車架便是了!”

王景弘推辭了一下,便退到一旁等著朱瞻基領鄭和上車。

朱瞻基也沒說別的,只是繼續對鄭和發出了上車的邀請。

那眼神就像是看大明帝國海軍第一任總司令、大元帥一樣,讓鄭和都感覺朱瞻基有些過于熱情了。

不過說海軍還是為時尚早,你要先開海禁做生意。

做生意就掙到了錢,掙到了錢發現附近的海外國家市場已經滿足不了你了。你才會繼續往外開拓市場,而繼續往外開拓市場就會碰見海盜、不講理的國家。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海軍了。

建立了海軍,打贏了對面。你就會建立辦事處,開拓海外領土與市場了。

不能說朱瞻基現在要建立一支海軍,就能建立一支海軍了。說要對外擴張、開海揚帆,那就能成的。

任何事情都需要按照規律行事,開海的第一步還是要選擇一個合適的機會進行對外貿易的試驗。掙到錢,往下的事情才有的聊。

“鄭將軍!大父令孤在你登陸之時便立馬將你帶回去,相比大父已經是等不及了吧?哈哈哈!”

朱瞻基給鄭和倒了一杯茶,然后推到鄭和面前笑吟吟的看著他。

“多謝太孫殿下!多謝上位掛念!”

鄭和看著朱瞻基身穿袞服,一副儒雅而又有威儀的模樣。心中不由得一陣開心,他似乎感覺這個皇太孫會繼續支持他下西洋的。

“太孫殿下!末將率兩萬將士、船兩千艘,出海兩年。期間揚我大明國威,帶回珍寶萬兩、香料萬斤、異獸十頭。不知道太孫殿下想要些什么樣得稀奇玩意兒,末將可在獻給上位之時給太孫殿下留一些好玩意兒。

如果太孫殿下喜歡海外諸國的風土人情,末將也帶回來了幾個番邦君主、公主。末將也可讓其入宮與太孫殿下講講海外的故事,也好給太孫殿下找點樂子什么的。”

“誒誒誒!鄭將軍你不必這樣,你就是把那萬兩珍寶都送給孤孤也不能支持你繼續下西洋了。

就像鄭將軍你這么下西洋花錢太多,還掙不回來。沒幾年國庫就要被你給掏空了,現在國朝還有許多大事要辦。你的下西洋計劃,就再等等吧。等過幾年事情都處理完了,再下西洋也不遲嘛!”

鄭和知道朱棣支持他下西洋,但是就怕太子太孫都持反對意見才出言試探朱瞻基的。

“可是太孫殿下,下西洋之舉可以揚我大明國威啊!”

“國威?能當錢兒花嗎?能當飯吃嗎?能當武器用嗎?

把這些錢用來修路,開墾荒地或者鑄造武器不是更好?

不過嘛,孤倒是有個想法。或許能讓下西洋變成國策,到時候那些酸儒說不定也會支持你下西洋呢。”

朱瞻基跟朱棣學的,說話說一半的技術都練的爐火純青了。

“還請太孫殿下指教!”

“誒!指教談不上,充其量就是孤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罷了。

鄭將軍你飽讀詩書,應該知道商鞅變法與王安石變法?

那你知道為何商鞅變法可以成功,而王安石變法卻是人亡政息呢?”

“商君變法之時,秦國上下人人圖強。又有秦孝公、秦惠文王這樣的雄主來支持變法,而王安石變法之時守舊勢力太大、宋神宗及其繼承人都不是堅定的變法支持者。”

“此言大繆矣,真正的原因不是這樣的哦。變法者,能否成功的最關鍵之因素就在于利益。你的變法要讓這個國家的大多數人都享受到福利,才會有人支持你去變法。

商君被秦惠文王拿下,可是秦國上下的軍官全都是通過變法帶來的二十等軍功制升上來的。他們會容忍秦惠文王廢秦法?會容忍氏族世家的勢力復辟?

王安石變法,就因為這個最關鍵的因素才失敗的。

同理,你的下西洋需要給大明帝國帶來最實際的利益。同時這個利益需要被大多數人給享受到,才會繼續下去的。給你打個比方,比如你到一個國家給他們贈送我大明帝國的蜀錦。

然后告訴他們,再想拿到咱們大明帝國蜀錦就需要去購買。他們支付的錢財,需要分給軍隊當軍費、分給勛貴當賞賜、分給藩王當做額外得俸祿。

然后告訴那些將軍、勛貴、藩王們,如果還想繼續享受這些財富就需要給你的下西洋計劃出資、支持你的下西洋計劃。這樣才會讓下西洋變成國策,而不是只靠著大父又或者是孤的支持。

不過這些事情不是你該考慮的,孤會向大父諫言。孤今日跟你提前透個口風兒,就是讓你到時候幫孤說話。好好的宣揚一下西洋諸國有多喜歡咱們大明的東西,他們西洋諸國又有多少咱們沒見過的好玩意兒。

只要你配合孤,孤有辦法走出下西洋國策的第一步!”

朱瞻基看著鄭和,十分鄭重的說出了這番話語。

“末將愿聽太孫殿下安排,只愿下西洋能夠成為我大明帝國之國策。太孫殿下有用的上末將之處的地方就盡管開口,太孫殿下說什么末將便辦什么就是了!”

朱瞻基呵呵一笑,看起來鄭和還是很上道的呢。

“好,等回了應天府之后再跟你詳細說說。

對了,你此番下西洋帶回來南洋地區的漢人了嗎?”

朱瞻基突然間想到了南洋的華人,就順嘴問了一句。

“當然!末將在獅城一帶停駐之時,與當地的中原后代多有交流。

太孫殿下你知道這船隊的兩千艘船,難免有迷失方向或者經歷暴風雨的地方。損失一條船可就少一條,還都是獅城那邊的中原子民幫忙修建了新的戰船。

這才讓末將的船隊保持原有的規模,末將感激之下便也帶回了其中的代表入朝覲見。

末將還準備奏請上位,賞賜這些中原子民呢。”

“哦?想不到鄭將軍你還帶回了南洋中原子民的后裔呢,那孤可是要見上那么一見的。

正好今兒個晚上咱們要在驛站休息,明日才能渡江回京。等晚上留宿之時,你便將那南洋中原子民給孤引薦來。孤想跟他好好的聊一聊,問問他關于南洋的風土人情、還有南洋當地中原子民后裔的情況。孤有些想法,也需要問問他們這些南洋的中原子民才行。”

“好!今兒個晚上末將便引薦那獅城特使,林清泉還有李文朗覲見太孫。

對了,這獅城就是滿剌加國。只不過當地中原子民都管那里叫做獅城罷了,于是乎末將也就叫順口了。

說來那邊的情況也是恨復雜,滿剌加國的君主是外來人。他和當地的馬來人似乎關系一般,因為君主與當地百姓的信仰不同。加之一旁的蘇門答臘島上之中原子民梁道明稱王,這就讓當地的中原子民們也都是不太安分。

因為一直以來梁道明國王都在聯絡獅城一帶的中原子民,似乎是要推翻滿剌加國的統治。”

“那邊更有操作空間了,想辦法扶持中原子民建國。這也是咱們大明帝國的在南洋的任務之一,也是你的艦隊的任務之一。”

“什么?”

鄭和微微一愣,然后皺著眉頭說道“干涉南洋諸國內政這種事情可是不太好吧,而且南洋諸國都是馬來人。要真是扶持中原子民當國王,可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呢。”

“誰告訴你每個國家都要扶持了呢?

孤的意思是扶持那些中原子民聚居的地方,讓中原子民們建國而已。”

朱瞻基無奈,只能跟鄭和解釋明白了再說。

“那便不難,艦隊可以幫助中原子民建國。還可以聯系國朝,對其進行冊封。”

鄭和聞言點了點頭,滿臉正色的回答了一句。

東亞藩貢體系,才是大明帝國的根本利益之所在。

“孤看看這路程應該是快到驛站了,咱們待會子下去休息。

你便把那南洋的中原子民之代表給孤帶來,孤要與他們一起共進晚膳呢。”

“末將遵命!”

——水字數的分界線君——

朱瞻基端著酒杯,對林清泉還有李文朗二人笑道“二位快快飲下這中原的美酒,嘗嘗咱們家鄉水米釀出來的酒還合不合你們的口味!”

“多謝太孫殿下恩賞,這中原的就是比南洋的烈啊。

臣自幼長于南洋,沒喝過這樣烈的酒。草民深知國朝心中還有我們這些南洋之中原子民,才能拿出這么好的酒賴招待草民二人。草民心中感激不盡,不敢忘恩德。”

李文朗拘謹的端起酒杯來喝了一口,而后便里面危襟正坐的面對朱瞻基不敢亂動。

“那是,這可是用長江水和江南米釀出來的米酒呢。

話說你二位都是從小在南洋長大,沒喝過也很正常。不過孤卻相信,你們都會喜歡上這口酒的。畢竟鄉土之情,早已經融匯進血脈里了。”

朱瞻基說的這里,放下酒杯起身抖了抖衣袖。

然后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演講。

“人道我中原兒女,乃是黃河水于長江水養育出來的。五岳為脊而立世,長江、黃河為血而共融。不管你門是不是在南洋長大的,相信你們也和大明帝國國土內的子民們一樣。將那長江黃河早已經融入到了血液當中了,將那三山五岳留存于心中了。

天下之央謂之中,衣冠之美謂之華。

中央之國之氣度、卓爾不凡之禮儀,這便是我中原子民之共融、我中華子民之共情。

二位都是中華子子民,那便也是大明帝國之子民。相信二位身體當中的血,也跟大明帝國的子民們一樣流淌的是長江、黃河水。二位所堅持的禮節,也跟大明帝國得子民門一樣是詩書禮樂。

如此這般,那大明帝國又有什么理由去置南洋中華子民于不顧呢?

大明帝國的心中,當然是有你們這些南洋中華子民的一席之地!”

朱瞻基一番豪言壯語,更有凌云之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宣德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189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