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宣德朝  >>  目錄 >> 第二十六章 再封狼居胥

第二十六章 再封狼居胥

作者:涉江采木蘭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涉江采木蘭 | 宣德朝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宣德朝 第二十六章 再封狼居胥

“傳令全軍,向察哈爾部合圍!”朱棣命人豎起了黃龍旗,然后又派人持皇帝召令將朱瞻基給帶到了身邊。

“小子,又忽悠張輔帶著你出兵了?”朱棣看著朱瞻基那副笑嘻嘻的模樣,這心中就氣不打一處來。朱棣一馬鞭抽在了朱瞻基的座駕之上,然后吹胡子瞪眼的呵斥道“來!給老子好好的說說,你是如何誆騙張輔的?”

朱瞻基搓搓手,滿臉諂媚的笑道“張輔這小子還是太年輕,我就是隨便蠱惑一下他。說什么勤王救駕,不世之功。橫絕大漠,封狼居胥。繼承父志,以保陛下。

喊兩句口號,他就上鉤了。

武將嘛,沒有不想著立功的。尤其是年輕的武將,最是容易熱血沸騰了。用建功立業、封妻蔭子這些套話激一激他,就沒有不成的。

而且張輔這小子還是受余蔭當官封爵的,這種勛貴子弟最想證明自己的能力了。隨便許諾一些功勛,給他一次機會。他還不立馬俯首帖耳,任勞任怨呢?”

朱棣聞言還算是滿意的點了點頭,朱瞻基給的理由可以讓他信服。

不過朱棣沒猜到是朱瞻基迷惑了張輔之后,趁機順走了旗牌“矯詔”出兵的。若是朱棣知道了實情,還不得把朱瞻基打成豬頭。這也是朱瞻基來的時候,先想辦法忽悠張輔的原因。

“至于賀連成朕就不提了,那家伙可是你的心腹手下是吧?

你這小子琢磨著出兵漠北,他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誒呦呦!大父您可不能這么說!

人家賀將軍是國朝之侯爵,帝國之名將。跟我可沒有半毛錢的關系,人家可是忠心于大父您的。大父您說他是我的心腹將軍,可是置孫兒于不義呀!”

畢竟如何誆騙年輕熱血的武將,朱棣是比朱瞻基懂的。

“行了,拿好你的腰牌去調取軍馬,處理繳獲、戰俘的事宜就交給你了!”

“大父說笑了,那腰牌是大父賜給孫兒的。自然便是大父之物,又怎會是孫兒的呢?”

朱棣本來剛想打馬離開去巡視浮橋,聽見朱瞻基的話兒之后便笑著回頭說道“知道就好!

還有,以后朕賜給你什么權力便放心的去行駛什么權力。但若是朕沒有賜給你的權力,可不要再胡亂行事了!”

朱棣的話中不免有些深意,朱瞻基這兩次打仗都是以“半矯詔”的形式展現出來的。朱棣原本的意思是讓朱瞻基在后方當個“吉祥物”,以太孫殿下的身份來穩定軍心。

所賜的旗牌、信物,只是讓朱瞻基在關鍵時刻可以調兵以自保罷了。

可是朱瞻基每次都是借著旗牌、曲解圣意,然后對前線的將軍威逼利誘來更改作戰計劃。

朱棣讓朱瞻基去打掃戰場,就是告訴朱瞻基這才是朕讓你上戰場干的事情。除此之外,沒有朕的授權不許私自更改計劃。而且朱棣的話里話外也說的很清楚,不怕朱瞻基領會不了。

“對了,通知你二叔不用前來這邊匯合!

追擊阿魯臺的任務,就交給他了。你跟丘福他們擬一個行軍計劃,然后交給你二叔讓他直奔北海!”

朱棣又開始玩起了帝王心術,讓朱瞻基去制定計劃再讓朱高煦執行立功。順便考驗一下朱瞻基,看看他能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還搞“黨爭”的那一套。

朱瞻基聞言呵呵一笑,對朱棣施了一禮邊回去打掃戰場去了。

十日后。

土剌河的察哈爾部、遼東的阿蘇特部全都投降了,明軍諸路大軍匯集與不兒罕山山腳下的哈拉和林。就連叛亂的海西女真諸部,也被猛哥帖木兒帶回了阿勒錦。李顯忠與陳懋聯手,兵不血刃的便收復了茶啊沖與建州衛、毛伶衛等地。

現在的哈拉和林,也就是個不到十平方公里的小寨子。不到千帳的氈房,外面圍著點木欄。三十萬明軍云集于此,不免得有些擁擠。盡快善后班師,變成了主要的事宜。

而且阿魯臺已經不足為懼了,那三五萬的人馬沒有呼倫貝爾草原與三河源頭的供養是沒辦法休養生息的。不能修養生息便代表著阿魯臺與本雅失里的軍隊數量不會增加,經不起明軍得消耗了。

果然,阿魯臺與本雅失里二人遣使投降。

朱高煦率軍按照朱瞻基的行軍路線與作戰計劃,只用了兩場戰斗便讓阿魯臺與本雅失里請降。

不過這種投降不是交出軍隊向明軍全面投降,只是一種臣服罷了。

阿魯臺與本雅失里的稱臣,代表著明軍此番北征的政治意義已經達成。

那三十萬明軍就沒有繼續待在漠北的理由了,待朱棣完成后續的工作之后便可以班師回朝了。

而朱棣的后續工作,便是召開漠南大會恢復草原與遼東的秩序。

還有封狼居胥,在不兒罕山舉行祭天大典。

而漠南大營的蒙古諸部的使節們,也來到了不兒罕山準備觀看朱棣的封狼居胥大典。

“阿魯臺與本雅失里的本部主力尚在,一定要做好北方二次叛亂的準備!”

在朱棣準備封狼居胥的大典之時,朱瞻基與他的“智囊團”們已經開始商議下一次戰爭了。

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廣漢侯劉真、武都侯賀連成、瓦剌部第三代繼承人也先(這是個臨時過來湊數的家伙)等人聚在一起商議著如何對付阿魯臺,而朱瞻基為了迷惑瓦剌部便特意帶上了也先一起議事。

“馬哈木那顏的順義王爵位已經下詔敕封了,只要你們瓦剌部跟著大明一條心對付阿魯臺便少不了你們的好處!

屆時阿魯臺若是再度叛亂,還要勞煩你瓦剌部出兵斷其后方!”

“太孫殿下放心,若是阿魯臺叛亂臣當親率瓦剌部鐵騎助大明王師一力!”

“好,你瓦剌部有這番心意便好。孤也不瞞你,孤認為阿魯臺與本雅失里二人的再度反叛不會太久,甚至說我大軍剛剛撤回漠南就有可能繼續扯起前元的大旗造反!”

朱瞻基的話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明軍一旦退出了漠北之地。讓阿魯臺與本雅失里重新占據了三河源頭與呼倫貝爾草原等地,阿魯臺的大軍經過幾年的光景便會恢復到七八萬人的規模。

有了實力的阿魯臺,自然是能有了野心。

“不過之后的事情倒也是不著急,等陛下封狼居胥的大典完成了再說也不遲。”

劉真倒是不擔心阿魯臺,身為一個純粹的武將他也不喜歡議論政事。

“呵呵,劉將軍倒是無所謂了。不過劉將軍你要知道,若是不提早籌劃可是很難打勝仗的。

咱們武將對此更要上心,不是只有真到了打仗的時候才用的上咱們。”

張輔對劉真的話有些不屑一顧,畢竟他的眼光跟劉真不同。

“不要吵架!有這種吵架的功夫,不如辦些實事去!

阿魯臺和本雅失里留下的十萬牧民還有阿蘇特的一萬五千騎兵,都需要施以恩寵籠絡與安撫。

孤準備向陛下請命,派出我明軍軍士與阿蘇特軍隊一起安撫這十萬牧民。

幫助牧民修繕氈房,收攏失散的牛羊。正好借此機會拉進牧民與我大明軍隊之間的關系,也拉進阿蘇特部與我大明之間的關系。”

朱瞻基話兒一出口,也先當場就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朱瞻基這人還真是有手段,好圣孫這三個字還真不是明朝大臣們吹捧出來的。”

也先現在是對朱瞻基極度的防備,朱瞻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讓也先不由自主的細細思慮。生怕沒想明白而中了朱瞻基的圈套,讓蒙古諸部被大明給一鍋兒端了。

“太孫殿下此言大善,烏斯藏之策可以很好的用在草原上。”張輔說著瞥一眼也先,然后趴在朱瞻基耳邊小聲的嘀咕道“這件事情就由末將去向上位說吧,畢竟太孫殿下您還是不要繼續出頭了。

免得招搖過市,惹人非議。

而且看時間上位應該是商議好大典之事了,咱們繼續湊在一起未免有結黨之嫌。”

張輔這才是好軍師嘛,知道替老大分憂。

“好,那今天的議事就到這里吧。”

朱瞻基說罷便敲了敲身前兒的茶碗,眾人見狀便立馬告退。

眾人走后,朱瞻基無聊的到處閑逛。在走到帳外之時,朱瞻基看著西北方慨然嘆息道“也不知道二叔那邊怎么樣了,但愿北海戰場不要發生什么變故。”

狼胥山前秋風緊,黃沙漠漠起塞聲。

朱高煦在北海與已經“投降”的阿魯臺、本雅失里二人糾纏,朱棣得封狼居胥大典夜已經準備好了。

朱棣身穿琉冕朝服,手持玉板、腰挎金刀。趾高氣揚的站在祭壇得最高處,俯視著臺下的蒙古使節與大明軍隊。

“想當初宋文帝以王玄謨之策征鮮卑北魏,卻落得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之名。

今朝我大明之師,以三十萬忠勇之士再臨狼居胥山。

見此情景,朕心甚慰。

朕曾言欲以中華皇帝之名號,統九州諸族于御下。朕亦曾疑慮,朕有何能可鑄九州歸一之功績。可今朝封禪于狼居胥山,朕方知此乃我大明盛世之始。

朕御九州諸族之愿,必可城之!

萬望諸君,輔朕以成大業。萬望諸君,佐朕以御九州!”

朱棣舉起祭天之告文,莊重的放在了鼎下。而后命人以祭品祭拜上天,接著便是焚香奏樂了。伴著莊嚴肅穆的鼓樂聲,朱棣神情嚴肅的帶頭跪拜上天。

祭祀完天地鬼神之后,朱棣起身對下面的大明軍隊說道“諸君皆有大功,封狼居胥之榮耀望諸君與朕共享。

大明萬勝!”

“陛下萬勝!”三十萬明軍一同高喊,讓在場的蒙古人都感到了驚懼。

“明軍萬勝!”

“將軍萬勝!”

“大明萬歲!”

“吾皇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封狼居胥,中原武將的最高榮譽。

朱棣已經解鎖了這項成就,進入了下一個副本。

一統大草原,蒙漢共合一。

朱棣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大典之后,便率部班師回到了漠南大營。

接下來還要跟蒙古諸部商議善后事宜,不過已經不需要大軍繼續威懾草原了。

三十萬大軍已經開始分部撤離草原,只有京師和北平的軍隊留在草原上護衛著朱棣的安全。

不過京師與北平六衛的軍隊,也有著足足十萬人馬。留在漠南大營保護朱棣的安全,那是綽綽有余了。

朱瞻基倒是沒回漠南大營,他帶著兩萬大軍(其中有馬哈木派來的五千瓦剌部軍士,因為也先也還跟在朱瞻基的身邊呢)駐扎于飛云山一帶。

因為朱瞻基的幫助蒙古牧民修繕氈房、收攏牛羊的建議,朱棣決定讓朱瞻基這個“皇家代表”駐扎在飛云山。一邊代皇帝施恩于蒙古牧民,一邊等待漢王朱高煦的軍隊歸來。

飛云山位于漠南與漠北的交界地帶,朱瞻基率軍來此扎營滿滿都是政治手段。

朱瞻基命劉真、賀連成率軍在山頂扎營,也先在山北扎營。而朱瞻基本人則是與張輔在山南扎營,三個大營呈掎角之勢相互照應。

“二叔那邊的軍報為何還沒有送過來?”

朱瞻基每天待在營里,除了與牧民一起賽馬比試以外也沒別的事情可做。

這人一閑下來就開始亂尋思,尤其是朱高煦已經好幾天沒送來軍報了。

而就在朱瞻基擔心朱高煦的時候,北海那邊的軍報可終于是送過來了。朱瞻基看見信使就連忙屏退左右,然后叫來張輔一起拆開了軍報。

朱瞻基看完之后大驚失色,不由得開始嘟囔起軍報的內容說道“阿魯臺是假投降,他與本雅失里集中了剩下的三萬大軍偷襲了二叔的軍隊。二叔的軍隊有五萬上下,在疏于防備的情況下卻被阿魯臺一擊得手。

二叔本人身受重傷,不過還是率軍擊退了阿魯臺的偷襲。

而后二叔率軍居然反攻阿魯臺與本雅失里,在北海邊大破阿魯臺的巴爾虎部。

巴爾虎部損失慘重、一度潰散,不過二叔舊傷復發陷入了昏迷。這就導致戰事失利,大軍在陽武侯薛祿的帶領下且戰且退至諾真水源頭處休整。

阿魯臺也趁機與本雅失里重整軍隊,向二叔的部隊發起進攻。

二叔蘇醒之后重新上陣,與阿魯臺在諾真水源頭處拉鋸起來。

三萬蒙古軍隊與五萬大明軍隊,已經進入鏖戰了。二叔那邊的軍隊人數上雖說占據了優勢,但是人困馬乏很難快速取勝的。”

“應當即刻救援漢王殿下!”

“通知全軍備戰,然后先行通知大父再出征救援二叔!”

朱瞻基還是相信朱高煦的能力的,于是乎決定先跟朱棣說一聲再計劃著下一步該如何做。

“阿魯臺肯定以為我大軍撤回就不能再拿他怎么樣了,才突然背棄稱臣的打算進攻漢王殿下的。”

“不管他阿魯臺是怎么想的,咱們就干好咱們的事情就好。

我手書一封與大父看,只要大父的旗牌一到便立馬出征!”

第一次北征的故事,居然戲劇性的續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宣德朝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