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香江大亨傳奇 第五九五章 妖魔鬼怪
香江房地產業在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該業占香江固定財產的三分之二。
以物業交易與物業收租所創的生產值,在地產高峰期的1980年占本地生產總值的22.7%,低潮的1983年占19.5%。
官地收入是港府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1961年至1979年的18年間,港府賣地收入共一百八十九億港元,占同期財政收入的10%。
1980年至1981年比例竟高達35%。除賣地,港府還直接或間接向土地、物業征收多種稅項,另外,港府還有物業及投資收入。
故有人說,港府之所以能實行低稅制,是有土地這座“金礦”為資金后盾。
地產與建筑業并肩發展,1975至1982年間,地產市場興旺,建式業持續8年繁榮發展,建筑總開支從四十億港元增加到二百四十八億港元,增長5倍以上。
房地產業與金融資本互相溶合和互為依賴。在金融業貸款業務中。
地產、建筑業所占比重很高。1981至1989年,地產發展、建筑業貸款以及樓字按揭貸款的總額,占“在香江使用之放款額”30%至35%,地產興旺,金融業景氣。
反之,地產市道下滑,就會出現大量呆帳,甚至觸發銀行危機。
房地產業與股市關系非常密切。1989年,在股票上市的二百九十八家公司中,地產建筑業一百零三家,即34.56%。該年地產建筑股總市值為一千八百四十七億港元,占股市總值六千零七十七億港元的30%以上,在各類股票中比重最大。
在不屬房地產的上市公司中,亦有不少兼營地產。
因此,每當地產市道高漲,地產股市值上升,便帶動整個股市興旺,上市地產公司趁機發行新股,進一步推動股市“牛氣沖天”。
反之,股市熊市到來,地產盈利減少,股價下跌,就會拖低大市,形成“股地拉扯”的特殊現象。
房地產對香江制造業有直接影響。該業為制造業中的水泥、石材、油漆、玻璃、五金、木材、鋁材、修飾材料等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地價、樓價的高低又直接影響制造業各部門的成本,從而影響香江產品的國際競爭條件。
粵省三角洲的粵省人,很少有不知道華夏大酒店和羊深珠高速公路的。
這兩項大型工程,便是香江臺和實業胡英相的杰作。
胡英相祖籍羊城花都市。父親胡忠曾是香江的士大王。
胡忠共有5子4女,胡英相在兄弟中排行老三。
老大胡文瀚,8歲考上的士司機執照,是當時香江最年幼的的上司機。
他一邊開車協助父業,一面讀書,他先后就讀于兩所大學一香江大學和中文大學才完成學業。
大學畢業后,一直協助父親打理的士公司業務。
老二胡應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博士、心臟病專家,一直不參與家族事業的管理。
胡英相從小就喜歡建筑玩具,中學畢業后,赴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學土木工程,1958年學成回港,做了5年建筑工程師,后又進港府工務局任職。
1967年,胡忠擁有三百七十八輛的士和一百二十多輛紅牌車。
年初,政府準許私人自購的士經營,的士公司的競爭力大力削弱。
入夏,香江事件爆發,市景蕭條,的士生意清淡。在這種情況下,胡忠毅然解散車隊,將所有的士及車牌賣給司機,分期收款。
胡忠嘔心瀝血建立的中央的士公司名存實亡。
胡忠另組一間公司——中央建業,作為家族地產業的發端。
因欠款一時難收回,在最初兩年,中央建業作為不大。
1969年,胡忠退休,家族事業由胡文瀚、胡英相打理。
這一年,胡英相得父親邀集友人擔保,獲得匯豐銀行一千五百萬港元的貸款。
胡英相即成立一間合和實業公司,父親任董事局主席,自己任董事總經理。
胡忠另擔任中央建業主席,總經理則是胡文瀚。
平心而論,胡文瀚在地產建筑業不及弟弟胡英相,但他在政界的名氣甚過胡英相,先后擔任過香江工業總會主席、市政局和立法局議員。
胡忠的另兩個兒子,老四胡應光,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機碩士,留美工作,1988年駕私人小飛機墜機身亡;老五胡應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建筑碩士、注冊建筑師,回港后創立大寶地產公司,任董事局主席。
在地產業名氣最盛、起伏最大的,仍是胡英相。
臺和初創,勢頭洶涌,加上胡英相是地產商中少有的科班專才,令人景仰,合和于1972年8月21日順利上市,據當時傳媒報道:臺和實收股本為一億五千萬港元,分為七千五百萬股,每股面值2元。
上市時將兩千五百萬股新股公開發
售,每股認購價為5港元,即升水3港元;這次上市集資一億兩千五百萬港元,但因名聲日隆,發行股數增至1億股。
這一年,共有五家華資地產公司上市:胡忠的合和實業(指持牌入)、郭得盛的新鴻基地產、李佳成的長江實業、陳曾喜的恒隆地產、鄭語桐的新世界。當時媒介稱其為“華資五虎將”,或“華資五虎上市”。
這五虎,在八九十年代,都先后進入香江百億超級富豪榜。
合和是五虎中的帥虎——最早上市,在1972年秋至1973年春,合和股價高凌于另四虎之上。然而,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從天而降。
正是這場災難,使合和喪失了帥虎的至尊地位。
福兮禍所倚——合和遭此罹難,是因為合和的信譽頗佳,業績不俗,且掌權人是地產界畢業于美國名校的專才。另外,胡英相在港府工務局任過官員,在港府有頗多關系。
合和股價高于另四家華資地產公司股,緣由就在這里。
眾所周知,假冒商品的假冒對象,無不是名優商品或暢銷商品。
在香江,圖案精美、且采取了防偽技術印制的美元、英鎊、港市都有人仿造得出,若要盜印“維妙維肖”的股票,還不是小菜一碟。
1973年開春,持續攀升的股市牛氣沖天,股價被炒到極不合理的高位,恒生指數攀升到一千七百點,每天交投達五六億港元。
股民如癲如狂,一個消息卻如晴天霹靂在股市炸響:
此時,面值2港元的合和股,已被炒到三十港元,升值二十八港元!怎不令假股制售團伙心硅搖蕩,垂涎欲滴?然而,受損的卻是合和實業。
合和遭致“停止交易以便徹查”的厄運。其后,還發現幾種熱門股的假股票。假股事件成為這次香江股市崩潰的導火線。
“臺和假股”事發,一些準備人市的投資者望而卻步,而另一些炒股老手預感到大禍降臨,急忙大量拋售股票,股價狂瀉。恒生指數從3月9日的一千七百七十五點的峰值急速下滑,到7月11日,暴跌至四百九十五點。
一些不請股市深淺的投資者,損失慘重,高價購入的股票現在賤如廢紙!股民遷怒合和,胡英相有苦難言,合和無端受累,手中更有大把股票未趁高拋出。
而其他華資上市公司大都從趁高拋出中斬獲頗巨。自此,合和失去五虎將的領先優勢。
港府借“合和事件”整頓股市,對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上市公司進行清查。
合和本身并無弄虛做假,不”獲準重新掛牌上市。而合和參股的保利建筑公司清盤破產,董事局主席李保羅在1973年被捕入獄,合和又一次受累!
保利建筑公司創始人李保羅是一位建筑奇才。他承建的工程質量好,信用佳,業務發展很快。
六十年代后期,獲香江工務局評定為“C級”承包商,即可承接無限量價值的工程。
合和旗下有一間全資的合和建筑公司,該公司擅長樓宇建筑,卻不擅長土木工程——而保利兩者都擅長。臺和為彌補自身的不足,以估價九百九十萬港元的兩處物業向保利購得四百五十萬股的股權,占保利全部發行股票的25%。
合和董事總經理胡英相,成為保利的董事。
李保羅雖是個建筑奇才,卻不善理財,不諳上市公司的責任及義務,尤對投資證券風險認識不足,許多事情交有關人士處理。
1972年公司上市熱,保利資產不足,本不能上市發行股票。保利做假帳,使其在保華、金門、新昌之后,成為第四家上市的本地建筑公司。
保利售股集資后,馬上拿九百萬港元集資款去炒股,其中七百萬港元通過胡英相購入合和股票。
合和出事,保利損失慘重。不久,保利在承接公共工程時,向政府有關人士行賄的“牛扒費”一案,被新成立的廉政公署查獲。
李保羅人獄,審訊時,對造假帳、賄賂等指控無法反駁。
保利破產清盤,持有保利股份的合和亦鎩羽折翼,九百九十萬港元全部泡湯。
合和受損的豈止金錢?還有金錢難買的信譽!
正因為合和“信譽不佳”,遭受的損失更慘重。到1974年12月,面值2港元的合和股票暴跌至可憐兮兮的0.62—0.65港元,與三十港元的峰值比,縮水四十多倍!同期,另四種華資地產股也跌幅頗大,但跌幅不似合和這么驚人。
商界人士通常都相信命運,受挫之人尤甚。
我們設想,如果假股事件未落在合和頭上,合和就下會“停止交易以便徹查”。
同時,胡英相擔任董事的保利公司,也就不會成為清查重點。保利破產清盤,說到底是“命該如此”——那時股市管理混亂,zz人員貪污嚴重,公司造假帳蒙混獲準上市,向人員行賄以謀求政府合同的商界人士,亦不算太少,他們最終安然無恙。
胡忠曾勸兒于放棄合和,家族還有中央建業。胡英相也曾有過這種念頭。但他終未退縮,而是固守合和,向命運抗爭!
所幸的是,合和遭此重大挫折,主要不是經營不善、決策”失誤,而是命途多舛。
因此,銀行并未拋棄合和,而是給予必要的資助。
合和穩往陣腳,緩慢拓展。1976年,地產復蘇,樓價攀升,合和的盈利也不斷攀升,到1979年,終于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年盈利達七千六百三十八萬港元。
這一時期,合和購人或開發的地盤、物業有:荃威花園、協威園、康麗園、東威大廈、山光苑、云景臺、健威花園、德福花園、合和中心,等等。
位于九龍灣的德福花園,共有四十多幢住宅大廈,近五千個住宅單位,1977年開始發售,為合和帶來滾滾盈利。
七十年代后期,港府頒布“擴大租金管制法”.增收業主租金收入稅。香港的一位資深經濟評論家刊文指出:“綜合而言,目前在港地產公司的盈利前景,雖然因為‘擴大租金管制怯’的實施,而打了大折扣,但合和尚可在不斷發展的香江取得越來越多的利潤。
以現在的部署來看,臺和可以在兩三年內,變成一家每年有凈祖金收入達八千萬—九千萬港元,以及另有數千萬至1億多港元的售樓利潤的公司,前景惹人憧憬。”
此時,合和的招牌大廈——臺和中心正在建設中。
土木工程系畢業的地產商胡英相,念念不忘自己的專業。臺和中心為胡氏親自設計與建設,這座非凡建筑,使胡氏飲譽海內外,成為一代建筑大師。
合和中心位于灣仔大道東,橫跨大道東、堅尼地道和春園街,占地五萬四千平方英尺,高達六十六層,是當時香江最大的商業大廈。
臺和中心造型別致,為圓筒形建筑,包括三個內筒墻和一個直徑一百五十英尺的外筒墻。主樓的流線形狀,可抗御五千年一遇的特大風暴。
主樓施工采用滑模技術,每4天完成一層,創下亞洲建筑速度紀錄。
合和中心的地底和地下是商場及停車場;中、低層是寫字樓,頂層是旋轉餐廳,可飽覽香江街景及海景。
在開張初期,臺和中心的年租金收入逾七千萬港元。
八十年代,香江不少大富豪連在香江投資物業都瞻前顧后,裹足不前,一有風吹草動,便走資國外。
而胡英相逆流而上,大舉在內地投資,并且多是投資見效慢的大型土木工程。
不少友人為胡氏捏一把汗,而胡氏對內地前景總是持樂觀態度。
胡英相在內地的第一項招牌項目是華夏大酒店。
這座四星級酒店離羊城火車站不遠,與廣交會展館隔街對望。
有人說這座酒店的意義還不在于改善廣州高檔賓館不足的矛盾,而是在施工中挖掘出南粵土遺址,轟動中外考古界。
酒店因此而遷址一百米。酒店總設計師為胡英相。
與今日胡氏在內地的工程比,這家酒店只算是小兒科了。
另幾項大型工程,有虎門沙角電廠,為籌集資金,胡英相拉了十多家地產大公司臺股,并四處奔波,動員了四十五家銀行聯合貸款。
工程分B廠、C廠,電力主要供羊城和深城兩地。
胡英相頻頻往返省港,對公路的落后狀況感觸尤深。
1981年、1984年,胡英相兩次提出在內地建高速公路的設想。
指出內地至少得
修三條高速公路:京津線、羊深線、沈大線。
如今三條高速公路已變成現實,其中羊深珠高速公路力合和牽頭興建,工程耗資十五億美元,于1993年全線貫通。
胡英相還于1989年4月提出綜合開發珠江口計劃,計劃包括跨海大橋、海底隧道、深水港等特大型工程,需耗資三十五億美元。
胡英相已建和擬建的工程,都是工期長、見效慢、風險大、耗資巨的長線項目。
而眾多的港商來內地投資,多是短平快的加工業。
因此,友人說胡英相不只是個地產巨商,還是個建筑大師,香江空間大小,他只能去內地實現他的抱負。
1988年,六十七歲的胡英相在接受傳媒采訪時說:
“21世紀時,香江與珠江三角洲能構成亞大經濟區的一個中堅分子。我加強在粵省投資發電廠、公路、海港,正是基于這個看法。”
1992年度,胡英相尚未進入香江百億富豪榜。到1994年度,據1995年1月1日香江《快報》,胡英相家族列富豪榜第9名,
公司市值為三百四十億港元。據同月的香江《信報》,胡英相家族在十大富豪金榜中,排行第8位。同月的香江《資本》雜志,選出香江華人百億富豪二十七人,
胡英相與霍英東并列為第11位,家族自有資產均力二百億港元。
曾一度瀕于絕境的老虎將合和,今日再現虎威。
而李志文既做地產,又做酒店,就連輕工業領域都不放過。
如果做的一般的話,不會有這么多人來加入到反李聯盟,畢竟與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為敵,實在不是一個什么好事。
但是很可惜,香江這個小泥潭誰太淺了,都說水淺王八多,現在遇到了危機,自然妖魔鬼怪都找出來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