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香江大亨傳奇 第五七七章 奮發前進
這之前,施約克根本沒意識到國泰航空的存在。它的規模很小,飛機數量少,僅一架飛機,提供客運及貨運包機服務,來往香港至內地和東南亞。
那時,已有好些家大型航空公司在香港設點,國泰遠不能跟這些空中霸王競一日之長。
國泰的三位老板,兩個美國人,一個奧地利人,都是退役軍人出身。其中一個二戰時參加過陳納德將軍的飛虎隊,他最引為自豪的,就是開辟渝都至印度的空中航線,飛越喜瑪拉雅山脈。
1947年6月,葛量洪接替楊慕琦任港督。葛量洪是歷任港督中功勛彪炳,任期最長,受到華洋各界人士普遍稱贊的一位。
葛量洪的工作很深入,他上任不久,開始走訪各公司,并與香港各方人士廣泛接觸。
在港督府,太古洋行大班施約克直言不諱地問:“您對國泰航空滿意嗎?我相信您不敢坐本地的包機,而愿坐外地航空公司的班機。”
施約克道:“我知道總督先生會說這樣的話,我也敢斷言您對國泰并不滿意。有競爭才會有發展。倫敦有帝國航空公司與海外航空公司;上海有中國民航與中央航空;紐約最初有十幾家之多,優勝劣汰,自生自滅。”
“不,不行。”葛量洪打斷施約克的話:“香港是彈丸之地,不能與那些世界大都市相比。你想督促政府修改法例?不,完全沒這個可能!太古從未有過從事航空業的實績。政府不會偏袒太古,更不愿受到國泰的控告。”
施約克爵士在接待路透社記者時回憶道:“我數次奔走于總督府與布政司署的結果是,太古想獨立設立一家航空公司的希望徹底破滅。
政府雖對國泰的現狀不滿,卻以積極不干預的態度置若罔聞,聲稱國泰一直在穩步發展,并沒有什么過失。
不少官員,對香港的航空業為美國人控制而耿耿于懷,但又僅僅如此而已。
“須知戰后英國人的普遍心理,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取代了英國的地位,英國人感到失落,重振的心理很強烈。于是,我在政府的一些朋友,以私人的名義向國泰建議,讓太古洋行參股合作,遭到心傲氣盛的美國人的拒絕。這種情況到澳門小姐號空難才有改變。”
澳門小姐號是泛美航空公司往返香港澳門的班機,為美國賴特—馬丁公司制造的雙引擎水陸兩用機。港澳航線于1935年開通,香港淪陷后停航,至1948年4月9日復航,航程約20分鐘,客容量為23人。航行時間短,飛機可在海面緊急降落;很受乘客歡迎。
1948年7月16日下午6時,澳門小姐號由澳門飛往香港,起飛后8分鐘即與地面失去聯系。飛機墜毀在九洲洋海面,23名乘客及4名機組人員中,只有乘客黃裕文生還,其余全葬身海底。
這是香港航空史上最大一次空難,震驚省港澳及全世界。當時普遍認為,水陸兩用機是最安全的空中載客工具。
事發后,人們視乘機為險途,啟德機場門前冷落,各航空公司損失慘重。國泰的信譽,原本就不及大型航空公司,創下了往返羊城、上海航班無一名乘客的紀錄。
國泰馬上陷于財政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國泰吸收太古為股東,以獲取現金維持經營。
澳門小姐號失事不日真相大明。報章有關機械故障的報道被推翻,失事是人為造成的。
生還者黃裕文是劫機者之一,他與另三個同桉犯趙日明、趙昌堯、趙三才等,跟隨一名攜帶數千兩黃金的乘客登機。
起飛后,桉犯欲劫機往中山平沙機場,遭機師乘客反抗,桉犯開槍恫嚇。機師中彈,飛機失控墜向海底。
桉犯黃裕文在機尾,飛機墜海時得以逃生,但摔斷大腿。澳門警方對黃進行套供,黃對劫機供認不諱。
失事原因公之傳媒,對航空客運的信譽有所挽回,乘客數緩慢回升,但各航空公司仍不太景氣。
雪上加霜,同年12月20日,中航的空中霸王號由上海飛往香港,在香港東海面火百州附近墜毀,機上30多人無一生還。
慘劇發生后,已訂購機票的乘客紛紛退票,尚未恢復元氣的各航空公司又元氣大傷。據查,空中霸王號失事是由于機械故障。
空中霸王號被稱為當時最先進的飛機之一,這對各航空公司打擊之太,可想而知。1948年,是香港航空史上最不吉利的年份。
太古收購國泰,是福是禍,當時尚是未知數。
在倫敦與香港的董事會上,不少董事指責施約克的草率行為。施約克回憶道:“當時壓力確實不小,我雖然堅信航空業將會有驚人的發展,但這個包袱要背多久,我心中卻無底。”
戰后贏利最大的行業,當數航海運輸。船塢、港務、船隊成為太古洋行的聚寶盆,航空在當時并不十分看好。怡和等大洋行,均無涉足航空業的企圖。
雖然如此,香港的航空業競爭卻非常激烈。屬于小矮人的國泰,在英美法等空中霸王面前,只能望其項背。
施約克之所以敢接國泰,是看中本地公司具有航線上的優勢,外地公司開辟航線會受到相應的法例限制。施約克說:“我既已接下國泰,非得好好經營不可,不能浪費這種優勢。”
同一條航線,不同公司的班機,誰盛誰衰,完全由乘客來決走。
施約克牢牢抓住安全管理與服務管理不放。他經常向員工談起他第一次乘機的險遇,告戒員工,安全與服務是公司的命脈。
機型顯然是公司盛衰的至關因素。當時執航空工業牛耳的,數美國道格拉斯公司,DC3與DC4軍用飛機在二戰中大出風頭,戰后,道斯拉斯迅速民用化,這兩種機型成為戰后至50年代初的飛行明星。
1949年,國泰斥資購入4架道格拉斯作為重要航線的定期班機。
1952年,英國推出世界第一架民用噴氣式DH106慧星式飛機,同年5月2日,完成倫敦與約翰內斯堡(南非)之間的遠程載客飛行。這標志著民用噴氣時代的到來,噴氣客機以其航速快、航程遠而使航空業人士大為振奮。
施約克獲得匯豐銀行的貸款,準備回英訂購慧星式。他最后空手而歸,不是其他原因,而是他舉棋不定,他聽取了專家勸告,專家認為噴氣技術尚未完全成熟,最好再觀望一段時期。
1954年,兩架慧星式飛機機毀人亡,純屬技術原因。慧星式壽終正寢,國泰逃過劫數。
英國在1953年還推出子爵708式客機,它使用的是傳統的螺旋槳渦輪發動機,四引擎,兩種型號各載客47人與75人。慧星曇花一現,子爵一枝獨秀。
五十年代中后期,子爵708式是國泰主要的機型。施約克說:“國泰的作風一向穩健,但穩健并非固步自封,要想贏得乘客,必須趕上世界航空業的新潮流,潮流的標志就是機種機型。”
五十年代,美國洛克希德、道格拉斯、麥克唐納、波音等飛機公司,先后推出性能可靠的噴氣式軍用、民用機。波音公才后來者居上,它推出的最新式的707—121型飛機,具有各種良好性能。
1958年10月26日,世界航空巨擘泛美航空公司,在北大西洋航線最先使用波音707。
泛美航空一直是世界航空業的龍頭,被泛美航空認可的飛機等于貼上金字招牌。波音707名聲遠播,從60年代至今,波音系列獨占世界航空業鰲頭。
1964年,國泰太平洋航空公司分拆為國泰航空有限公司和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最大股東為施懷雅家族控制的太古集團。
國泰經過近20年的慘澹經營,穩步發展為大型航空公司。在太古接手國泰的最初數年,常常虧損或無利可圖,稍后慢慢盈利,到如今的八十年代,國泰航空、港機工程、航空食品等航空業的盈余,占整個太古集團年利潤的一半。國泰成為名符其實的聚寶盆。
1965年,太古洋行收購了一家美資公司–HongKongBottlersFederalInc.。
這家公司持有可口可樂的香港裝瓶業務專營權。當時HongKongBottlers的年產量為一億零四百萬瓶。
一九七四年,該公司易名為SwireBottlers,當時其年產量已高達一億八千萬瓶,而公司亦名列全球首五十家可樂裝瓶商。時至今日,太古洋行已是全亞洲及美國最大的可口可樂裝瓶商之一。
對太古來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年代。
七十年代初,貨柜船務急速發展,太古船塢的增長已非其港島區所在地所能容納,因此公司決定關閉船塢。
一九七二年,太古船塢與中國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黃埔船塢合并,組成香港聯合船塢(聯合船塢),基地設于青衣。
當時太古洋行已開始參與發展香港的葵涌新國際貨柜碼頭,同年更購入先進的貨柜處理設施現代貨箱碼頭的股權。
早于1959年開始在香港股票市場公開上市的TaikooDockyard&Engineeringpany,這時易名為太古洋行有限公司。
這是一家現成的控股公司,持有太古一切在港業務。太古公司的出現,象征著現代的太古集團就此誕生,亦標志著Butterfield于公司久被遺忘的權益終于壽終正寢,而英文公司名稱中的Butterfield一字亦全部改作Swire,以突顯集團的企業形象。
到了一九七二年,太古糖業也關閉了煉煻廠,集中經營糖產品及包裝業務。在七十年代中,太古新成立負責地產發展及管理的太古地產公司,開始以港島東區的船塢和煉糖廠在清拆后騰出的大片土地興建太古城,為這一區帶來全新的市區面貌。
太古城是香港首個私人屋苑,連同太古城中心零售/寫字樓綜合樓群,其地庫停車場以太古干船塢舊址建成,是太古地產首個發展和管理的著名商業項目,同類項目還包括太古廣場、太古坊及又一城,為香港的商廈發展帶來嶄新的演繹。
國泰航空機隊于1973年增添首架波音707型長途飛機,此后十年,該公司發展神速,引進了一系列L1011型三星式廣體飛機,并在1979年購入首架波音747200型噴射式珍寶客機,迅速加強公司的實力。翌年,國泰航空首次開辦直飛倫敦的航線,成為真正的國際航空公司。
七十年代出現的革命性變化還包括太古公司的其他新發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包括于1975年成立離岸石油支援公司太古海洋開發公司,以及于一九七六年購入香港空運貨站有限公司(香港空運貨站)的股權。
在此期間,母公司英國太古集團亦嘗試投資于離岸石油業務,在1979年收購一家專門提供北海運輸設備的供應商SwireEPD。
英國太古集團亦涉足澳大利亞的陸路運輸及物料處理業務,于1971年收購TraHaulage,以及購入巴布亞新幾內亞貿易公司Steam侍psTradings和格拉斯哥的茶葉貿易商JamesFinlay的股權。
七十年代末期,太古首次投資于美國,由太古地產收購邁阿密市一些地產業權,太古公司又首次取得可口可樂的鹽湖城裝瓶專營權。
一九八二年,英國太古集團將冷凍貨物倉儲公司UesCe納入為旗下全資附屬公司。
太古是新南威爾和南昆士蘭省的主要商業地主。
太古于1980年代亦開始投資于澳大利亞的畜牧業。1983年,英國太古集團與聯營公司JamesFinlay聯手收購ClydeAgriculture一半股權。
自此Clyde的業務由棉花種植擴展至包括羊毛和牛肉,而其持有的土地更增加了二十倍,覆蓋新南威爾和昆士蘭州逾二百萬英畝土地,包括澳大利亞史上最著名的部分畜牧產業。
在此期間,中國香港的太古公司繼續發展貿易業務,于一九八三年收購馬拉松運動用品連鎖店。
同年,太古開始涉足環保服務和廢料處理業務,這些業務后來成為太古的重要業務范疇。
太古先后與BrowningFerrisIAIional組成合作伙伴,成為香港廢料處理工程的主要承辦商,營運多個堆填區及提供廢料轉運服務,包括利用由太古的聯營公司HUDMarine所設計及營運的多艘小型貨柜船為香港各離島運送廢料。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