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江戶旅人 65.好似晴空霹靂言
“一藩好似大樹一顆,武士為其骨干,豪農豪商為其根脈。斬其骨干,掘其根脈便可!”
吉田松陰先指了指忠右衛門,再指了指外面,這件事的關鍵節點,肯定還是要在忠右衛門身上的。
“你小子……哈哈哈哈哈哈……”忠右衛門突然就明白過來的。
道理很簡單,諸侯大名能夠抵抗幕府的底氣在于一旦幕府開始削藩,那么擔憂自己未來生計無著的數十萬武士,一定會被藩主們裹挾著發動起對幕府的叛亂。
幾十萬武士,加上幾十萬武士的仆從,那便是百萬大軍!
不管這個大軍的水分有多大,那就是一百萬人啊。幕府能夠保證自己抵御得了這百萬大軍的反撲嗎?很顯然是不能的。
但是這個問題,忠右衛門已經開始釜底抽薪式的著手解決了。一旦六十萬武士被幕府安置完畢,他們繼續保有世襲罔替的鐵飯碗,同時薪資待遇比以前還要高一倍。如此情況下,什么樣的傻胚,才會跟著藩主去叛亂?
失去了藩內武士的支持,算是其中一點。而失去藩內主要納稅人,也即豪農豪商的支持,那諸藩大名的統治,也就走到盡頭了。
當然這必須要和拉攏武士一起做,如果武士沒有拉攏過來,豪農豪商們抗拒諸侯的征稅,諸侯直接就一刀劈死你了。你得讓諸侯沒有武士可以調動,威脅不到你的生命安全,才能放心大膽的停止供應諸侯。
而失去了賦稅,沒有了錢財,反過來諸侯想要收買武士也就不可能了。沒錢寸步難行,諸侯的領國會迅速走向崩潰。
豪農豪商為了得到那一張虛無縹緲,甚至可以說一文不值的選票,在武士階級已經被收買的情況下,有極大地可能倒向幕府這邊。
完美!
“然則現在尚有兩處困難。”吉田松陰剛剛很樂觀,現在卻又露出一絲苦笑。
“難在何處?”
“一則將軍様素來病弱,天下皆知,呼為‘芋頭公方’。雖有這兩年之補救,于國家而言,尚無大改之威聲。”吉田松陰嘆了一口氣。
如果幕府真的走到了要推翻全國的封建制度,建立近代政體的地步。那么就必須要有一位年富力強,且威望素著的君主,站到臺前,來鼓舞和堅定全國支持改革的人群,保障整個改革的順利進行。
典型的一個例子,歷史上,不久之后進行的俄國農奴制改革(реформывроссийскомкрепостноеправо)。因著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使得俄國內外交困,民怨沸騰,進一步加深了其國內封建農奴制的危機,階級矛盾大大激化,全面加速了農奴制的廢除。
1858~1860年,俄國爆發的農民暴動和起義總計近290次。在農民反抗運動的推動下,以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赫爾岑(Алекса́ндрИва́новичГе́рцен)和尼古拉·加夫里諾維奇·車爾尼雪夫斯基(НиколайГавриловичЧернышевский)等人為代表的葛明民主主義者同自由主義者在解決農民問題上展開了論爭。
自由主義者к.д.卡韋林等人提出在保存沙皇政權,不觸動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情況下,廢除農奴制度。葛明民主主義者主張徹底廢除農奴制度,推翻沙皇統治。由于當時俄國沒有形成足以推翻農奴制度和專制制度的革命力量,廢除農奴制的改革是由沙皇政府自上而下進行的。
這就是很關鍵的一點,彼時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俄語:АлександрIIНиколаевич,英語:AlexanderII;1818年4月29日-1881年3月13日)四十三歲,正是一個男子最鼎盛的時期。
因為長久的對內政治宣傳,沙皇在俄國人民的心中,就是大家的“父皇”,是百姓的“小爸爸”。既年長有威望,又穩重得支持,這樣的沙皇進行農奴制改革,才能夠獲得相應的成功。
要是那時候沙皇寶座上的是個五歲十歲的娃娃,或者像德川家定這樣今天不知道明天的病秧子,你看他能不能改革。
統治階級的上層,其主要的精力,必然放在爭權奪利,或者是決定下一任繼承人身上。誰有心思去進行改革啊,做白日夢呢。
就是明知道要完了,還不是接著奏樂,接著舞。
哪怕現在在位的是時年五十歲的德川家慶,這個改革也能夠正常推動,甚至是很有力的推動。畢竟德川家慶治理國家許久,諸侯膺服,他能夠施行變法改革。
眼下幕府倒是也為德川家定進行了一定的造神運動,可是畢竟尚未深入人心。而且以前德川家定那點子破事,早就穿的人盡皆知了,想要徹底洗白,起碼得一代人二十年以上才行。
又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拉瑪九世。可能咱在這寫了這么一句話,將來去泰國旅游,下了飛機就會被以“大不敬”的罪名送進監獄關到老死。但是這位確實是個非常好的例子,明明不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君主,卻能夠把自己在國民心中洗成白蓮花,其手段功夫,絕對值得一說。
單單是他能夠恢復跪禮,讓全泰國幾千萬人都重新變成他腳下的奴仆這一樁,就可見其洗腦功夫有多一流。
幕府還缺時間啊……
“那二呢?”忠右衛門點了點頭,德川家定的身體這個事情,那是沒有辦法解決了。
或許要等拾丸繼承大位,然后成年,并且經歷長達二十年的造神運動之后,才能夠讓幕府有一位聲威足夠顯耀的君王,推動一場改變全國的大改革。
如此算來,幕府可能還需要勉強維持十幾年。這十幾年的時間,全世界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幕府如何應對這些變化,便是一樁大難題。
“殿下,我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遍觀御家門諸卿,唯有殿下年長德昭。若時機得當,何不正大位,以臨六十六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