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江戶旅人 59.黑船來航叩國門
此時浦賀洋面,懸掛著英美國旗的軍艦有二十四條,另外還有十六條運兵船和五條物資補給船,整個浦賀洋面被完全遮掩,一眼望去,難以望及盡頭。
“事急矣……”
拿著望遠鏡的川路圣謨面色卻極為平靜,一旦開戰,僅憑東西兩炮臺的三百余炮兵和浦賀本地的數十名官差,以及百十幫閑,是絕對無法抵抗規模這樣龐大的艦隊的。
對川路圣謨而言,唯有一死而已!
“大人,江戶尚未有令傳來,我等如何是好啊?”東西兩名與力此時圍繞在川路圣謨身旁,盡顯驚恐之色。
這兩位原本只是想來謀一個征收過境稅的好差事,這種差事一般只給干一年或者兩年。想著不可能那么走背字,就在自己的一年任期內出事了,所以這兩位還是使了錢才上任的,這下好了,碰上干仗了。
瞅那個臉色,如喪考妣,糟糕的不能再糟糕了。要不是川路圣謨還沒跑,他們不敢帶頭,這會子恐怕已經衣服一脫,鉆山溝去咯。
還可以號稱退守高山,以待天時……
“才不過第二日而已,急甚么,洋船派人上岸了嘛!”昨天英美聯軍一到,川路圣謨就急報江戶,這會子江戶肯定也是一團亂。
要是連他都不鎮定,浦賀、富津一線門戶大開,則江戶動搖,天下驚恐。到時候就不是死他川路圣謨一個人,而是要死很多人,幕府也會招致敗亡。
來浦賀就和回自己家一樣的英美船隊,找到了以前測量好的錨地,忙活了一天,終于安頓好了。附近的水文情況,說句難聽點的,幕府可能還沒有外國人清楚,唉……
既然軍隊安置好了,那么剩下來的無非就是戰爭或者談判。佩里得到的授權是如非必要,盡量不要開戰,只有到了用盡所有外交手段,都無法逼迫幕府開國的情況,才允許使用戰爭手段來迫使幕府作出選擇。
英國方面更加務實一點,港督文咸令巴夏禮和帶兵的士迪佛利,以督促幕府開國為要。開炮讓美國人先開第一炮,英軍打配合就算完事。而且即使開戰,也不允許士兵上岸以后四處劫掠,征集補給都要付錢,避免日本老百姓群起反抗。
對了,美國來了十一條戰艦,英國也來了十一條,外帶之前地中海艦隊的兩條蒸汽巡防艦。地中海艦隊的兩條船明確表態不參戰,除非序列劃入遠東艦隊。所以這兩條船就作為運兵船和補給船的護衛艦,距離主力艦隊稍遠。
美國的十一條軍艦,只有六條是蒸汽動力戰艦,其中還有四條是明輪船,僅僅兩條換成了螺旋槳。剩下的五條,都是木殼風帆戰艦,相對的就沒有幾條蒸汽船靈活。
英軍的情況差不多,帶英的海軍確實是世界第一,但也正是因為他世界第一,需要維持的艦隊就非常龐大。就算各地的船廠開足馬力的建造,那也得一步一步的輪換啊。
以帶英帝國的實際情況而言,最先換代的肯定是本隊的艦隊和地中海的艦隊,然后才輪到印度,再然后才輪到遠東。所以十一條英國戰艦,只有七條蒸汽戰艦,剩下四條還是老式的風帆戰艦。
但即便如此,如此龐大的艦隊,也是幕府前所未見的巨大艦隊,足以震撼幕府上上下下所有人。
和川路圣謨預料的一點兒不差,當得知英米聯軍戰船百十,部眾二萬前來叩關,整個幕府亂了一個徹底。即使是最堅定的主戰派松平慶永現在也換了說法。
炮臺估計是守不住的,先命炮臺死守,消耗洋夷的氣勢和彈藥。節節阻擊,等到洋夷的氣勢都被消耗一空,登陸之后,再行會戰。
到時候洋夷沒有了堅船利炮的協助,頂多也就一二萬人,幕府打發江戶城下二十萬武士,一人一刀,發揮日本武士精湛的近身搏擊之術。就算是一換一,死他兩萬個武士,那也是幕府占便宜(史實,并非杜撰!)。
一戰把英米鬼畜打的膽寒了,他們以后就不敢再來。而且來這一二萬人都需要籌備這么多年,想要發更多兵來,豈不是需要十年二十年。等二十年后,那是下一代人的事了,下一代人肯定有新辦法對付。
好家伙!
左右的幕閣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無語。這特么是人能想出來的辦法?旗本八萬騎,還有隨同諸侯前來交代的十余萬武士,都是什么貨色,在座的心里難道沒數嗎?
純純的一幫垃圾加廢物,下級武士連刀都是假的,用的是錫紙包竹片,還提什么武藝?你要是德川家康那個年代的旗本八萬騎,那在座的也就聽從你的意見試一試了,現在都天下承平二百五十年了,你鬧呢?
心中十分不喜的德川家定看向自己最信任的井伊直弼,你小子是個什么想法啊?
井伊直弼能是什么想法,他一直都是堅定的先忽悠著,能把外國人忽悠走最好,不行就和他們談,給錢送走也可以,實在不行就暫時開國咯。
和他一個意思的久世廣周、水野忠精紛紛點頭,蜂須賀齊裕也差不多這個意思。這時候松平齊宣站了出來,首先炮臺是幕府花了數十萬,外加訛了島津幾十萬建造的。江戶城是發動天下諸侯修筑的,都堅固無比,有傳習隊駐守,完全有抵抗的實力。
就算扛不住,起碼也能夠給德川家慶和德川家定爭取到轉移去下野日光東照神宮的時間吧。到時候召集諸侯,是戰是和,還能夠商量的啊。
怎么搞得已經輸了似的!
“忠右衛門回來沒有?”德川家定看下面一幫人,論了半天沒有一個結果,索性便問大岡忠恕,忠右衛門來了沒有。
浦賀快船送消息到江戶,江戶又派快馬去足尾,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半。如果忠右衛門一路換馬不換人,這會子是有可能趕到。畢竟兩地相距二百公里,日夜兼程一天能打兩個來回,就是人扛得住扛不住罷了。
“臣弟來遲!”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