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外科教父 1169章 這不是問題
其實清醒開顱手術也不是楊平提出來的,更不是他第一個做這種手術。
這些醫生,包括宋子墨、徐志良、約翰內森和莫里斯,他們都知道這一點,而且世界上一些案例他們也很熟悉。
一些涉及大腦功能區的手術,患者如果對該功能要求非常高,醫生有時候會采用這種手術,一邊手術一邊跟患者對話,以判斷術中操作對功能區是否存在損傷。
比如,一位英國音樂家因為患上腦瘤,她的醫生為了保護她的手指精細操作能力,選擇給她實行清醒開顱術。
這位小提琴家2013年在臺上表演時突然發病,被緊急送往醫院后,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發現她的顱內長了一個很大的腫瘤。
隨后她接受了放療,但是效果不理想,腫瘤仍在增長。2020年的1月,她前往倫敦的國王學院醫院接受治療。
她的腫瘤長在右額葉上,而右額葉主要負責控制左手活動,所以她非常擔心手術會傷害這個功能區,嚴重影響她拉琴時的手部精細動作。
因此,她的醫生和團隊對她的手術方案進行了研究,如何小心保護好這個區域脆弱的腦組織,不影響她未來繼續拉琴。
最后醫生決定對她進行清醒開顱術,在她清醒的狀態下打開頭部,將里面的腫瘤切除。
為了仔細鑒別手術的每一步是否傷及腦神經,醫生特意設計手術臺,讓透明的無菌單將她隔離起來,讓她在這個區域內拉小提琴。
在接近兩小時的手術中,這位音樂家用小提琴演奏了古斯塔夫馬勒的《第五交響曲》和朱利奧伊格萊西亞斯的《貝夏姆穆喬》。
幸運的是這位主刀醫生也是音樂愛好者,他一邊聽小提琴演奏,一邊小心翼翼地進行手術,如果小提琴的音樂有變,那說明他的手術器械碰到了功能區的腦組織,這時候他必須小心一點,避開這個危險的區域。
在小提琴的指引下,醫生徹底地切除腫瘤,完好地保護了功能區的腦組織。術后患者恢復很好,沒有遺留后遺癥,手術沒有對她的演奏能力造成任何損害。
我國有一所大型三甲教學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給一個老師做過類似手術,這位老師的診斷為:左側顳頂葉膠質瘤,腫瘤位于優勢半球語言區。
因為他是老師,良好的語言能力是他職業的保障,一旦失去語言能力或者語言能力受損,他的職業生涯終止。
為了保護他的語言功能,醫生也選擇了清醒開顱手術,術后這位老師的語言功能得到完好的保留,沒有影響他的職業。
在清醒下開顱手術,多用于腦功能區的手術,這樣做的目的是術中對患者進行喚醒,與之進行對話互動,利用這種互動來判斷功能區是否受損,這種互動其實就是起到指示鑒別作用。
隨著醫學的發展,目前對大腦控制身體各部位的解剖和功能認識越來越清晰,如四肢的運動、情感、語言等的腦區是固定的,在患者的配合下,清醒開顱術能夠保證在切除病灶的同時監測患者的反應,避免對相應的功能造成
傷害。
但是楊平現在要做的是腦干手術,全世界還沒有哪個醫生用這種方法來做腦干手術,沒有哪個醫生敢用清醒開顱術來做腦干手術。
清醒下開顱手術一般用局麻,局麻一般用于小手術,為什么局麻下可以完成這樣的大手術
這與頭部痛覺神經的分布有關,麻醉的根本作用是解決疼痛問題,它與止血、消毒并稱為現代外科的三大基石。
從頭部手術入路來分析,疼痛神經主要集中在皮膚、骨膜和腦膜,人的腦組織是沒有痛覺的,腦組織即使沒有麻醉,在它上面動刀子,患者也是不知道疼痛的。
只需要少量的麻醉藥進行分層的局部麻醉,將有疼痛神經的幾層神經進行阻滯,醫生就可以完成這類手術,這是清醒狀態下開顱手術麻醉上的可行性。
但是,這種手術有一個非常大的缺陷,失去了全麻,患者可以與醫生互動,但是同時也失去了約束性。
在全麻下的患者失去知覺,失去行動能力,加之頭部用專用固定器固定,這樣頭部在術中非常穩定,這種穩定有利于主刀進行精細操作。
顱內手術精細操作時,患者的頭部稍微動一下,可能引起嚴重的后果。
現在采用局麻下清醒狀態中手術,患者是清醒的,意味著他擁有活動能力,一旦因為某種意外擺脫固定器的固定,或者固定松動,頭部不由自主地活動,這時如果醫生正在進行高危精細操作,極可能引起誤操作,造成不可挽
回的后果。
如果是一些諸如語言、動作等功能區的手術,最多引起這方面的而障礙,但是腦干手術不一樣,誤操作引起的結果是致命的。
所以當楊平提出清醒狀態下手術的時候,大家都難以置信,以為聽錯了。
即使宋子墨也不免感到極其驚訝,于是想確認是不是有什么誤會:“教授,你是說在清醒狀態下開顱做腦干與頸髓的分離嗎”
楊平淡淡地點點頭:“沒錯,雖然這條分界線我認為比較正確,但是為了確認術中不會發生誤操作,我們必須在患者清醒狀態下進行手術,每做一步手術,觀察患者在清醒狀態的自主心跳、呼吸、語言、動作等等,以保證操
作的全程正確性,讓手術多一分踏實的保障,畢竟這是第一次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對這種重要的參數進行分析判斷。”
大師級的醫生就是不一樣,他總是能夠想到別人不能想到的,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教授看來還是像以前一樣,總是創造奇跡,可是現在他已經脫離臨床這么久,現在幾乎一個星期上不了一臺手術,這種手術量勢必讓他的雙手生疏,一雙生疏的手來做這種手術已經是令人擔心,現在還是清醒下開顱,不免讓
人心驚肉跳一番。
心驚肉跳歸心驚肉跳,經驗告訴宋子墨,一切不可能的事情在教授這里都是可能的。
在宋子墨的認知里,楊平一直是一個實事求是的人,他比誰都冷靜、理性和客觀,從來不浮夸,不脫離實際,不追求虛榮,不做嘩眾取寵的事情。
既然教授說可以,那就可以唄
什么時候教授說可以的事情最后不可以呢沒有的事。
只要不是誤會就好,反正教授這種人,不能用常人的思維去揣測他。
聽到這種術式,約翰內森不禁捏了一把汗,在清醒下做這種手術,就算有楊平在旁邊坐鎮,約翰內森也絕對不敢主刀,估計拿刀的手不敢有任何動作,這無異于相當于沒有任何防護在鋼絲上跳舞,這鋼絲還出奇地細。
如果不是親眼看過很多次楊平做手術,現在約翰內森估計會跳起來說:“真是荒唐!”
作為醫生,莫里斯樂于見到這種令人激動的開拓性手術。可是現在他不是醫生,而是患者家屬,作為患者家屬,他總是希望醫生再多一分把握,不要去做不顧后果的冒險,他對這種開拓性手術持有謹慎保守的態度。
這就是醫生和患者從不同立場看事物的重點不一樣,有一句話說:醫生沒法給自己和親人看病。
有時候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不管是藥物和手術,它都是一把雙刃劍,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不可避免的副傷害。
對待自己或自己的親人時,平時果斷的醫生會因為藥物與手術的種種副反應,并發癥而猶豫不決,瞻前顧后,在這這患得患失的心態下,不可能救好病,做好手術。
“如果清醒開顱,那要局麻吧”有個博士提出來,他見過這方面的個案報道。
“局麻!”楊平確定。
“不怕患者術中亂動嗎”另一個博士頗為擔心,其實基礎性的東西大家都懂。
楊平搖搖頭:“不怕,首先我們使用固定器將頭部固定好,其次,我們在術中持續與患者進行溝通,還有,我們必須擁有極其熟練的手術技巧和極其靈敏的反應才能這樣做手術,你們不要學我,你們以后做手術,一些動作語
言等功能區可以這樣做,腦干手術千萬不要這么做,一定記住。”
你們不要學我,每一次楊平做的手術帶有極其強烈的個人色彩,不具備可復制性時,他會強調這句話,避免誤導別人。
別人看到楊平行,可能會覺得自己也行,結果引發嚴重的后果。
這種事情在醫療行業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且例子還很多,看到別人行,覺得自己也行,結果弄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這種手術,楊平只能自己做開拓者,一旦他術中使用的分界線與人工智能預測的分界線一致,那么積累的例數達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評價人工智能在這方面的精確性,如果不合格,對人工智能的算法進行改進,或者繼續喂養
數據。如果合格,下次其它醫生做這方面的手術就可以大膽使用人工智能的預測,這樣可以保證手術的成功率。
“這種手術一般時間長,術中會多次追加局麻藥,以保證各層次的切口不出現疼痛,局麻藥物超量會引起死亡。”
約翰內森不得不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局麻藥物一定不能超量。
“我們可以將時間控制在單次局麻藥劑量覆蓋的范圍內。”楊平免去他的擔憂。
我的天啦,一次局麻藥來完成這種手術,怎么可能呢,可是為什么又不可能呢,他可是上帝之手。
約翰內森親眼見過楊平做他認為不可能的手術,又快又好,動作簡直就是快進,所以他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得不相信,因為他是楊教授,不是別人。
“你打算用一次局麻藥的劑量覆蓋時長來完成這種手術怎么可能呢”莫里斯再也忍不住。
約翰內森朝莫里斯投去了目光,在莫里斯看來,這是一種鄙夷的目光,仿佛在告訴他:你真是沒見過世面。
但是莫里斯是一個醫生,他會質疑他認為需要質疑的問題,何況這個問題關系到他一對女兒的生命,所以他還是希望楊教授可以回答他的問題。
楊平慢悠悠地說:“當然可以在一次局麻時間內完成這個手術,而且我們的時間還比較充裕,當然,這只是預估,所以我們要有預備方案,一旦局麻下無法完成,我們應該使用備用全麻。”
楊教授是如此的堅定,他能夠在一次局麻的時間內完成手術,雖然莫里斯不敢相信,但是不得不相信。
“當然,使用備用方案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這并不能因為概率太小我們就不去做這件事。”楊平知道莫里斯擔心,鑒于他是患者家屬,楊平必須打消他不必要的疑慮。
“去準備手術吧,這樣看來下周進行手術的計劃不變,如有其它變化及時告訴我。”
“大家還有其他什么問題嗎有問題或疑問現在提出來,沒有問題就這么定下來,準備安排手術。”
楊平不想再在這個問題上浪費時間,因為他最擔心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再糾結就是浪費時間。
“你呢,莫里斯先生,還有疑問嗎你是患者家屬,手術前你必須弄清楚所有的疑問,這樣我們才能建立充分的互信,這是手術的基礎。”楊平問道。
的確,莫里斯還有很多問題,但是他不知道從哪里問起。
“我......”莫里斯一時不知道怎么說。
楊平知道他擔心什么:“你不用擔心手術時間的問題,在一次局麻時間內完成完全沒有問題,你可能受困于自己的經驗,對我的說法難以置信,但是請你相信,這種手術速度對你來說是不可能,但是在我這里是非常正常的速
度。總之,手術時間,這不是問題。”
對于美國人來說,如果不說得直白的一點,他根本聽不懂,所以不用在乎他的感受,直截了當,該怎么說就怎么說。
他總是那么自信,自信得讓人無法不相信。
宋子墨看到楊平那一貫的自信語氣,宋子墨心里由衷的崇拜,這種自信在任何人身上找不到,只有在楊平身上才可以看到,即使他想模仿也模仿不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