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外科教父 1053章 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
醫學科學院沒有成立之前,實驗室研究員的心態很浮躁,所有研究項目都是短期行為,大部分目的只是追求發論文,因為論文是硬核指標,尤其是SCI論文,仿佛研究的終點是論文。
其實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未知世界,而不是論文,論文只是這個過程中的自然而然的副產品,因為研究成果需要論文去記錄、公布。
現在這些實驗室并入醫學科學院,楊平取消論文指標,給與充足的資金和時間,對成果不做要求,更沒有論文上的要求,很多人反對這種做法,認為這樣會養閑人。
其實對科研的投入與對企業的投入不一樣,科研就是要養“閑人”,可能真的會有一些人拿錢不辦事,但是只要有少部分真正拿錢搞科研的人在踏踏實實做事,這就足夠了。
在歷史上,很多科研成果為什么是教士弄出來的,因為教士階層有穩定收入,不愁吃喝,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學問,其他人都要為生活奔波,哪有時間搞科研。
只有讓科研人員不愁吃喝,有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來研究,這樣才能真正出成果,尤其在基礎研究領域。
基礎研究領與應用層面的研究不一樣,它是典型的長期主義,短期內不會有任何經濟效應,如果從盡快獲得收益的角度思考,基礎研究一定是虧本的。
整個南都醫大的實驗室并入醫學科學院,在工資上仿效原來的三博研究所,采用兩部分,一部分是編制內的工資,一部分由基金會發放,后部分工資遠遠超過基本工資,可以讓一個剛畢業的科研人員在南都省城過上優渥的生
活,不用為生活發愁,只有脫離油鹽醬醋,才能有詩和遠方。
經濟上獨立,才會有真正的思想上的獨立。
南都醫大、醫學科學院、臨床醫學院,三駕馬車的改制工作,前兩者已經完成軟件的改造,現在只剩下臨床醫學院正在改革中,臨床醫學院牽涉的關系復雜,處理起來相對更加麻煩,需要更長的時間。
夏院長坐在辦公室里運籌帷幄,現在連孫院長也搞不清楚他究竟要干嗎他不是要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嗎
職工選舉院長不過是明修棧道,最終將這些院長的權力削除才是陳倉吧,但是現在孫院長也看不清楚夏院長究竟要干什么。
那些附院的院長以為夏院長不過是想利用職工選院長來要挾他們,最終逼迫他們就范,以后乖乖地配合改革,讓臨床醫學院獲取更大的權力而已。
可是他們再一次誤判了夏院長的能力,夏院長就是要給他們一個信號這是要挾他們手段,但是實際上夏院長是要真正地推行職工選院長,等他們又沒反應過來,到時候生米煮成熟飯,他們哭都來不及。
一切都在夏院長的掌控之下,有蘇院長的支持,有幾所附院一萬多醫務人員的支持,他相信自己可以成功,至于臨床醫學院院長競選,他有足夠的信心,沒有誰比他更加能獲得更多的支持。
三博醫院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這里,大家都想像三博醫院的醫生護士那樣,收入高,有充分的進修學習機會,一切事物透明,管理層是真正地以醫護人員為中心,這是大家心里的完美醫院。
“你真的要推行職工選院長”孫院長目瞪口呆。
夏院長點點頭:“院長、附院和各科室主任一級一級來,院長和副院長由全院醫務人員選舉,科主任由科室的醫務人員選舉,臨床醫學院院長由整個附院的醫務人員來選舉”
“上面不是已經任命你擔任臨床醫學院院長怎么你還搞這一套,萬一......”孫院長不免擔心。
夏院長擺擺手說:“如果真的我落選,那么說明我不適合坐這個位置。”
“老夏,你這是以身入局。”孫院長沒想到夏院長會這樣做。
夏院長說:“不以身入局,怎么服眾經此一役,以后臨床醫學院會煥然一新,萬眾一心,所有職工會擰成一股繩,絕對不會再有二心。”
孫院長再次對夏院長肅然起敬。
此時整個南都系統已經十分熱鬧,大家都在議論選院長的事情,雖然現任的院長和副院長都有機會參選臨床醫學院院長職位,絕大多數人心里已經決定,選夏長江做院長,讓他來領導整個南都附屬醫院朝前走,三博醫院的今
天就是他們的明天,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重組腺病毒的結構圖畫在白板上,楊平盯著這幅圖,目不轉睛。
重組腺病毒載體是一種將外源性DNA包裝入其衣殼內的運載工具,具有無毒、感染力強、組織特異性好等優點,并且不會引起細胞致敏和免疫排斥反應的特點,使其成為理想的基因轉移載體之一。
既然它可以運載特殊的細胞因子進入細胞內部,殺死特定的腫瘤細胞,每一種特殊的細胞因子的重組和挑選需要的很長的時間,但是一些治療腫瘤的藥物是現成的。
能不能通過使用重組腺病毒載體的方式將抗癌藥物送入到患者的體內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達到治療目的。
這種方法可以作為過渡時期的治療方法,在針對某些腫瘤細胞的K因子還沒有重組出來之前,將藥物注入腺病毒的外殼內,然后由它攜帶進入腫瘤細胞,利用藥物來殺死腫瘤細胞。
雖然算不上完美,但是比起普通的化療和靶向治療,他不僅具備精準性,而且敏感性不會降低,不需要去篩選靶點。
看來,腺病毒的價值又更上一層樓,它就像一個微型生物機器人。
楊平腦海里關于用腺病毒等微生物做微型機器人的想法逐漸清晰起來,不僅僅是腺病毒,比如某些細菌,或者其它的與人體無害的微生物都可以作為模版,進行改造,依據不同的場景,將它們改造成不同規格的生物機器人,
比如用于清除冠脈血栓,打通冠脈的微型機器人比殺死腫瘤細胞的機器人尺寸需要大很多。
微型生物機器人計劃,這個大膽的計劃在楊平心里建立起來,他需要組建這個實驗室,組建全新的團隊,這個實驗室的帶頭人必須精通微生物和遺傳學兩方面的知識。
楊平在系統空間里思考這事很久,所以也算是深思熟慮,他在系統空間里寫好計劃書,經過多次修改定型。
系統空間在他完成第三次長線任務后獎勵了一臺超級電腦,他在里面就是使用這臺電腦辦公,這臺所謂的超級電腦就只有一塊非常清晰的面板屏幕,外加鍵盤鼠標,沒有任何多余的電線和其它設備。
楊平將唐順叫過來,決定讓唐順去負責組建新公司的事情,唐順現在是醫學科學院的秘書,每天的事情很多,但是他都能處理的非常妥當,時間管理大師最適合做秘書,楊平覺得這是發揮他的優點。
當楊平提出組建新的實驗室的時候,唐順有點沒有反應過來,因為最近組建醫學科學院之后,楊教授已經提出了很多新計劃,每一個新計劃絕非頭腦發熱心血來潮,而是非常成熟,一看就是經過深思熟慮。
楊教授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同樣是一天時間,他為什么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唐順自認時間管理已經登峰造極,但是在楊教授面前,自己簡直就幼兒園的小朋友與大師的對比。
唐順看完微型生物機器人的計劃,計劃的完善程度令人咋舌,拿著這個計劃書就可以直接開工干活。
這個實驗室建立起來后,將是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研究微型生物機器人的科研團隊。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團隊在研究用于醫療的納米機器人,它是一種前沿醫學技術,通過納米級微型機器人精準進入人體內部,一般通過血管進入人體,執行靶向藥物輸送、病灶清除、細胞修復等任務,實現微創、高效的治療效
果。其核心原理是結合智能材料、生物傳感和遠程控制技術,針對特定疾病部位進行干預治療。
這些納米機器人目前實用性不高,在技術上也暫時不成熟,停留在理論階段,說到底它們還是機器,所以有機器的優點,也有機器的缺點。
比如說如果真的制造出納米機器人,怎么處理它與人體免疫系統的關系,完成任務后如何清除它們,它們的潛在危險在哪里
楊平設想的微型生物機器人不一樣,他以病毒、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為載體,挑選一些對人體無害的微生物做模版,利用基因重組技術,對它們進行改造,制造出一些擁有特殊功能的微型生物機器人,這些微生物已經與人體免
疫系統相容,而且有成熟的方法清除,它們的風險也可控。
其實楊平正在研究的K病毒治療腫瘤,其實就是一種粗糙的微型生物機器人雛形,它的體積是病毒級別,能夠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內的特定腫瘤細胞,自主完成對腫瘤細胞的識別、穿透和殺死。
如果使用納米機器人來完成這一任務,目前的材料技術和機器人技術做不到K病毒的百分之一,自主完成對腫瘤細胞的識別,這一項就是一個難以逾越的難關。
就像使用仿生學技術制造一架微型直升機,它的飛行靈活性要達到小蜻蜓的水平,需要攻克很多難題,需要漫長的時間。
“這個實驗室的負責人必須精通微生物學、基因重組,這樣才能完成對微生物的改造,將它們改造成微型機器人。”楊平叮囑。
唐順想了想:“這個實驗室建在哪里”
建在哪里
楊平說:“我們新的實驗室最好建在香港。”
“為什么”
“因為香港是中西結合的城市,它的國際化程度非常高,英語的普及很好,實驗室建設在這里,可以很好吸引國際人才,一些歐美頂尖科學家來我們內地城市工作會很不適應,文化、語言等等,都是大問題,我們要吸引歐美
頂尖人才,一定要好好利用香港這個國際大都市。我想將這個實驗室作為建設在香港的第一個實驗室,然后管理模式采用歐美的先進模式,在科研管理上,我們不得不承認,他們還是領先我們,學習他們才能超過他們。”
楊平分析給唐順聽。
唐順的思維已經具備全球視野,他點頭贊同:“美國為什么能夠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其實語言和文化是很重要的方面,在語言方面,它是英語,在文化方面,它是移民國家,所有世界上頂尖人才去了不會難以適應。我們在吸
引全世界的人才方面很難超過他,但是香港這個城市具備中西合璧的特點,如果能夠好好利用它的有點,將實驗室建在這里,可以吸引大量國際頂尖人才為我所用。”
這是一步很好的棋,如果要吸引世界頂尖人才,將實驗室建設在內地,語言和文化差異,很多國際頂尖人才會望而卻步。
其實這些年隨著我國發展,我們的科研環境在世界上已經非常好,資金充裕,設備先進,很多世界頂尖人才有來中國的想法,但是顧慮語言和文化的差異,最后放棄。
現在將實驗室建設在香港這座國際化城市,情況會好很多,很多世界頂尖人才會往這里跑,發揮香港的特殊性,讓它成為國家吸引世界丁建明人才的基地。
“這是第一個實驗室,我們探探路,如果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效果很好,我們以后可以建設第二座,第三座實驗室,建設更多的實驗室,讓世界人才為我們國家服務。”楊平可遠遠不止這一個實驗室,他有一個更大的計劃。
“這是我從公開的信息中挖掘整理的,有好幾位科學家很適合來我們實驗室。”楊平從抽屜里拿出一個筆記本紙遞給唐順。
這張紙上記錄著這些科學家的個人信息,有德國的,有瑞典的,有美國的,有華裔,也有歐美人。
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招來,但不試試怎么行。
“在香港的實驗室也要掛上我們南方醫學科學院的招牌,我們以后不只是幾個實驗室的事情,而是要發展成一個強大的醫學科研體系,以后要慢慢建立很多實驗室。”楊平輕輕地敲打桌面提醒唐順。
教授果然才是真正的時間大師,這又是什么時候收集的資料,這要花不少時間吧,光是查資料就得花很多時間,這段時間也沒見到教授找哪個博士幫忙去查資料。
這一切都是他一個人完成的
教授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男人。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