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從離婚開始的文娛 番外(六十七)
兩人繼續往前走,很快到了古陽洞。
洞窟不大,但四壁上刻滿了小佛像,密密麻麻。
陳子瑜拿出速寫本,蹲在地上,對著一尊高約十厘米的小佛像畫起來。
這尊佛像盤腿而坐,雙手結印,眉眼彎彎,像是在微笑。
“你看這尊,”她頭也不抬地說,“雖然小,但細節一點都不含糊,衣褶的紋路,還有蓮花座的花瓣,都刻得很清楚。”
譚越蹲在她旁邊,看著那些小佛像。
有的佛像已經有些風化,面部模糊,但依然能看出當時工匠的用心。
洞窟中央的主佛高約三米,神情莊嚴,左右兩側的佛像,衣袂飄飄,仿佛下一秒就要乘風而去。
譚越想起早上看的攻略,“歷時二十多年才完成,這么多小佛像,得花多少功夫啊。”
“肯定是很多工匠一起做的,”陳子瑜放下鉛筆,揉了揉手腕,“你看這些小佛像,風格雖然差不多,但細節上還是有區別,有的線條硬朗,有的柔和,應該是不同的工匠刻的。”
從古陽洞出來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
古陽洞是石窟中開鑿最早的洞窟之一,里面的碑刻最多,“二十品”中有十九品都在這里。
陳子瑜對書法感興趣,在一塊刻著《始平公造像記》的碑前停了很久,指尖輕輕劃過碑上的字跡:“這碑體真好看,筆畫剛勁有力,又不失靈動。”
譚越湊過去看,碑上的字跡雖然有些磨損,但依然能看出筆畫的走勢,橫畫挺拔,豎畫剛直,撇捺舒展,確實有股豪邁之氣。
他拿出手機,查了一下《始平公造像記》的背景,念給陳子瑜聽:“這是古代時期的作品,是為了紀念始平公而刻的,書寫者是朱義章,據說他的書法在當時很有名。”
陳子瑜點點頭,又拿出速寫本,把碑刻的部分字跡臨摹下來。
陽光透過洞窟的洞口照進來,在碑刻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她的頭發被風吹起,落在速寫本上,譚越伸手幫她把頭發別到耳后,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耳垂,陳子瑜臉頰發紅,隨即又若無其事地繼續看碑刻。
過了伊闕橋,就到了東山石窟。
東山的洞窟比西山少,但更幽靜,游客也不多。
兩人沿著石階往上走,路邊的樹木枝繁葉茂,擋住了大部分陽光,偶爾有細碎的光斑落在石階上。
“前面就是看經寺,”譚越指著前面的洞窟,“攻略上說里面有二十九尊羅漢像,是古代的作品,神態各異,特別逼真。”
走進看經寺,洞窟里很涼爽,光線有些暗。
陳子瑜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照亮了墻壁上的羅漢像。
這些羅漢像高約兩米,有的雙手合十,神情肅穆;
有的手持經卷,若有所思;
有的眉頭緊鎖,像是在辯論佛法。
每一尊羅漢的表情和姿態都不一樣,連衣褶的紋路都各不相同。
“太神了,”陳子瑜忍不住感嘆,“你看這個羅漢,眼神里好像有光,好像真的在思考佛經里的道理。”
譚越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那尊羅漢眉頭微蹙,雙眼微瞇,嘴唇輕抿,確實有種沉思的神態。他想起在書上看到的,古代的雕塑藝術已經達到了頂峰,工匠們能夠準確地捕捉人物的表情和神態,賦予石頭生命。
兩人在看經寺里待了很久,直到夕陽西下,金色的陽光透過洞窟的洞口照進來,給羅漢像鍍上了一層金邊。
陳子瑜合上速寫本,伸了個懶腰:“今天走了一天,腿都酸了,但好開心啊,看到了好多好看的佛像和碑刻。”
譚越看著她臉上滿足的笑容,心里也暖暖的:“以后我們還可以去云岡,去看更多的石窟。”
陳子瑜眼睛亮了亮,用力點頭:“好啊,下次去云岡。”
兩人走出看經寺,夕陽已經落到了伊闕山的后面,天空被染成了橙紅色,伊水泛著金色的波光,對岸西山石窟的輪廓在暮色中漸漸模糊。
譚越牽起陳子瑜的手,她的手微涼,指尖還帶著速寫本上鉛筆的痕跡。
“回去吧,”他輕聲說,“晚上我們還要逛夜市呢。”
陳子瑜點點頭,任由他牽著自己往下走。
石階上落了些樹葉,踩上去沙沙作響。
遠處傳來游客的談笑聲,還有賣冰淇淋的小販的吆喝聲,混合在傍晚的風里,格外溫馨。
走到景區門口時,陳子瑜突然停下腳步,轉頭看向伊闕山的方向。
夕陽最后的余暉灑在大佛的臉上,佛像的微笑在暮色中顯得格外溫柔。
“你說,”她輕聲問,“千百年后,還會有人來看這些佛像嗎?”
譚越握緊她的手,認真地說:“會的,只要這些石窟還在,就一定會有人來。就像我們今天一樣,被它們的美和智慧打動,然后把它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
陳子瑜笑了,靠在他的肩上。
晚風拂過,帶著伊水的濕氣和草木的清香,遠處的蟬鳴聲漸漸稀疏。
取完后行李,兩人很快打車來到夜市。
譚越的指尖還沾著牡丹酥的甜香,被陳子瑜拽著往前走。
暮色徹底漫下來時,夜市的燈籠全亮了,紅的、黃的光裹著食物的香氣往鼻腔里鉆,連晚風都染得暖融融的。
“你聞!是不是不翻湯的味兒?”陳子瑜突然停腳,鼻尖輕輕動了動,裙擺掃過青石板路,驚飛了腳邊一只尋食的麻雀。
她指著前方一家掛著“老洛京不翻湯”木牌的攤子,蒸汽正從粗陶鍋里往上冒,裹著蔥花和胡椒的辛香飄得老遠。
譚越順著她指的方向看過去,攤子前已經排了五六個游人,有穿便服的,也有跟陳子瑜一樣身著漢服的,手里還提著剛買的糖畫或烤面筋。
“那咱們趕緊排著,我剛才看攻略說,這家的‘不翻’是老板自己用綠豆面攤的,比別家的軟和。”他說著,趕緊拉著陳子瑜站到隊尾,怕晚了要等更久。
排隊時,陳子瑜忍不住探頭往攤子里面看。
老板是個五十來歲的大叔,圍著藏青色的圍裙,手里拿著長柄鐵勺,正往燒熱的鏊子上倒綠豆面糊。
面糊一碰到鏊子就發出“滋啦”的輕響,很快就結成一張薄如蟬翼的圓餅,邊緣微微卷起,這就是“不翻”——因攤制時不用翻面而得名。
“原來‘不翻’是這么做的!”陳子瑜小聲跟譚越說,眼睛盯著大叔手里的動作,“比我想象中簡單,但看著好考驗火候啊。”
陳子瑜看得認真,還拿出手機偷偷拍了段小視頻:“等會兒咱們的湯里,肯定也有這么一張。你看前面那個人的碗,里面配料好多,有豆腐、海帶還有粉絲,看著就鮮。”
終于輪到他們時,大叔笑著問:“兩位要兩碗?加不加辣?”
“要兩碗,微辣就好!”陳子瑜搶先回答,還不忘補充,“麻煩多放點兒蔥花,謝謝大叔。”
大叔應著,轉身從陶鍋里舀出滾燙的高湯,先把一張“不翻”放進粗瓷碗里,再依次加入切好的鹵豆腐、泡軟的海帶絲、細粉絲,最后撒上蔥花、香菜和一勺秘制辣椒油。
熱氣裹著香味直沖面門,陳子瑜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接過碗時還特意用指尖碰了碰碗沿,燙得趕緊縮手。
“小心燙!”譚越笑著提醒她,找了個靠墻的小方桌坐下,自己也捧著碗,先吹了吹表面的熱氣。
譚越學著她的樣子,先湊到碗邊吸了一口湯。
鮮美的滋味瞬間在舌尖散開,胡椒的辛暖裹著高湯的醇厚,還有蔥花的清香,一點都不膩。他眼睛一亮,又用勺子舀起一小塊“不翻”放進嘴里,口感軟嫩,還帶著淡淡的綠豆香,浸了湯之后更顯入味。
“這也太好喝了吧!”譚越忍不住感嘆,又夾起一筷子粉絲,粉絲吸飽了湯汁,滑溜溜地進了嘴,燙得他輕輕嘶了一聲,卻還是舍不得吐出來。
陳子瑜也吃得滿足,她偏愛里面的鹵豆腐,豆腐吸足了高湯的精華,咬一口還會爆汁,帶著點鹵味的咸香。
“我上次看美食紀錄片,說這不翻湯的高湯要熬好幾個小時,用骨頭和老母雞吊的,難怪這么鮮。”她說著,又喝了一大口湯,暖意在胃里慢慢散開,逛了一天的疲憊都消了大半。
正吃著,旁邊桌來了兩個穿圓領袍的男生,手里也端著不翻湯,還提著一袋子油旋。
其中一個男生看到陳子瑜的漢服,笑著打招呼:“你們也是從外地來旅游逛夜市的?這家不翻湯可是我們找了好久才找到的,味道絕了。”
譚越也笑著點頭:“是啊,我們剛從景點過來,特意來嘗這個,你們手里的油旋看著也好吃,是哪家的呀?”
“就在前面第三個攤子,現烤現賣的,外皮特別脆,里面還夾著蔥花。”男生熱心地指了指方向,“你們吃完湯可以去試試,配著湯吃正好。”
等那兩個男生走后,陳子瑜戳了戳譚越的胳膊:“聽見沒?等會兒咱們也去買油旋,我還沒吃過洛京的油旋呢。”
譚越點點頭,把碗里最后一點湯喝干凈,連碗底的蔥花都沒放過。
放下碗時,他才發現自己額頭都沁出了細汗,卻覺得渾身舒暢。“這湯也太暖了,冬天喝肯定更舒服。”他說著,拿起紙巾擦了擦嘴。
陳子瑜也喝完了湯,正低頭看手機里剛才拍的不翻湯視頻,嘴角還帶著笑:“我剛才拍了老板攤‘不翻’的樣子,回去剪進視頻里,肯定好多人問地址。”她抬頭看向譚越,眼睛亮晶晶的,“走吧,咱們去買油旋,再逛逛別的攤子,聽說前面還有賣杏仁茶的,也特別有名。”
譚越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上沾的碎屑,拉住陳子瑜的手:“好啊,今天一定陪你把夜市的特色小吃都嘗個遍!”
兩人并肩往前走,燈籠的光映在他們的衣服上,裙角像一團跳動的火焰。
不翻湯的暖意還留在胃里,鼻尖又飄來油旋的焦香,十字街的夜,因為這一碗熱湯,變得格外溫柔。
喝完不翻湯,譚越的手心還留著粗瓷碗的余溫。
陳子瑜把裝著油旋的紙袋遞到她手里,笑著說:“邊走邊吃,咱們慢慢晃回民宿,剛好看看晚上的洛京城。”
兩人并肩走在十字街的青石板路上,夜市的喧鬧漸漸落在身后,晚風裹著古城特有的沉靜吹過來,拂動陳子瑜襦裙的下擺。
她咬了一口油旋,外皮脆得掉渣,蔥花的咸香混著面香在嘴里散開,忍不住瞇起眼睛:“這油旋也太好吃了,比我在家吃的燒餅還香。”
譚越也咬了一口,點頭附和:“剛出爐的就是不一樣,熱乎著吃最香。”他抬頭看向街邊的建筑,白天看是古樸的青磚黛瓦,夜里被暖黃色的燈光一照,飛檐上的獸首輪廓都柔和了許多,“你看那邊的燈籠,一串一串掛在房檐下,像不像古畫里的場景?”
陳子瑜順著他指的方向看過去,臨街的店鋪門口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有的印著牡丹花紋,有的寫著“洛京水席”“漢服租賃”的字樣,燈光透過薄紙映出來,在地上投下細碎的光影。
她拿出手機,對著燈籠群拍了張照片,又轉頭給譚越拍了張側臉照——衣領襯著他含笑的眉眼,背景是朦朧的燈籠光,像蒙上了一層溫柔的濾鏡。
“你看這張,絕了!”陳子瑜把手機遞過去,語氣里滿是得意,“我發現晚上拍照比白天還出片,燈光柔和,還不用怕逆光。”
譚越接過手機,看著照片里的自己,嘴角彎得更厲害:“確實好看,回頭我把這張設成頭像。”他收起手機,拉著陳子瑜往路邊走了走,避開迎面來的幾個游人,“前面就是洛河了吧?我昨天看地圖,咱們住的民宿離洛河不遠,正好繞過去看看夜景。”
兩人沿著街邊慢慢走,路過一家還在營業的漢服店,櫥窗里掛著件繡滿鳳凰的大袖衫,在燈光下閃著光澤。
請:m.bqq999.cc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