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蜀山懸劍傳 >> 目錄 >> 第四百零八章 少年游俠 |
第四百零八章 少年游俠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蜀山懸劍傳 第四百零八章 少年游俠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空盡海西頭。 ——《隴頭吟》王維 驃騎大將軍季廣琛率領的虎賁軍驍勇異常,一戰擊潰唐軍,斬殺丹陽太守閻敬之,乘勝占領丹陽。 吳郡大將元景曜和廣陵大將李承慶見叛軍勢大,兵鋒甚銳,不敢負隅頑抗,雙雙繳械歸降。 唐軍與叛軍剛一接戰,唐軍主將一死二降,太守束手,江淮震動。 此時,唐軍主力遠在西北,無暇南顧,只能靠江南諸道將領獨立平叛。江淮地區乃是大唐財稅源頭,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淮南節度使高適、淮南西道節度使來瑱和江東節度使韋陟趕赴安陸會合,商討平叛之計。三位節度使皆為文官,手下并無驍勇善戰的統兵大將。 想到永王李璘蓄謀已久,兵精糧足,兵鋒正盛,三位節度使無計可施,焦頭爛額。倘若不能盡快阻擊永王叛軍,一旦永王虎踞金陵,割據江東,朝廷將再無能力將其剿滅。屆時,該如何向陛下交待?! 三人一籌莫展之時,忽聽賬外喧嘩。一名傳令兵跑入中軍大帳,奏報道:“稟報大人,營門口有三位少年游俠兒求見,說有平叛之計。” 來瑱本就焦躁不安,怒斥道:“朝廷大事,江湖中人瞎摻和什么!給我轟了出去!” “且慢!”高適趕忙制止,道:“前日徐太傅飛鴿來書,他通過川幫之力,邀請江南諸道綠林幫派馳援唐軍。 這些綠林幫派人脈廣博,門下弟子甚多,叛軍中不少將領應該都出自其門下,若幫派長老出面,或許能兵不血刃,招安撫恤。 此外,綠林俠客武功高強,若助陣唐軍,或許與虎賁軍能有一拼之力。否則以虎賁軍之戰力,足以橫掃江東。” 來瑱和韋陟深以為是,連聲贊同。 高適問傳令兵:“三位游俠兒可曾通報姓名?” 傳令兵道:“為首的青年乃是岷江幫幫主陳鴻鵠,另一人是陳幫主的朋友,巴蜀丁氏世子丁咚,還有一人是青城弟子,無甚名號,好像叫什么復……” “什么?!青城白復!”韋陟一推桌案,起身問道。 傳令兵嚇了一跳,趕忙回稟道:“應該是這個名。” “韋大人,這白復可有來歷?”來瑱見韋陟失態,也好奇問道。 高適笑道:“青城青玄掌門的關門弟子,也是徐太傅的門生。” 韋陟也笑道:“不僅如此,我聽長孫晏行大人講,此人還是劍圣裴旻和獨孤劍魔的唯一傳人!” 高適道:“不過此事頗有蹊蹺,據我所知,白復因泄憤殺掉千牛衛大將軍宇文霸,被太上皇秋后問斬,為何還在人世?” 韋陟道:“具體原因不詳,不過此人很可能還活著。據說長孫大人聽聞白復被殺之事,一笑了之,不以為然。” “咱們先不妄加猜測,等下一見便知。”來瑱道:“來人,快請三位英雄入賬。” 三位少年英雄器宇軒昂,龍行虎步,進入大帳,英氣逼人。三位節度使閱人無數,一見三人氣勢,便為之心折。 當中之人,魁梧健碩,國字臉,濃密大眼,不怒自威,一看就是執掌權力之人。身旁一人,面如傅粉,輕搖折扇,倜儻風流,一幅貴介公子做派。 第三位少年更是矚目。戴扇云冠,穿水合服,腰束絲絳,腳登麻鞋。似道非道,似俗非俗,豐神俊雅,明眸皓齒,飄飄有出塵之姿。 三位節度使大喜過望。 三位少年見到節度使,神態自若,以江湖禮節問候。 陳鴻鵠抱拳道:“在下岷江幫陳鴻鵠,奉徐太傅之命,率岷江幫、大江幫等水路綠林弟子三千,前來協助三位大人平叛。” 三人大喜過望。岷江幫、大江幫等水路幫派縱橫長江水道,幫中弟子個個如水中蛟龍,有翻江倒海的能耐。若有其協助,定有和永王水軍一戰之力。這陳鴻鵠少年老成,一看就有過人之處! 丁咚和白復也自我介紹。 三位節度使對望一眼,撫須而笑,果然是他! “人的名,樹的影”。能在藏龍臥虎的京師闖下名號的,定非平凡之輩! 高適笑道:“三位少俠至此,定有平叛之策,還請不吝賜教!” 陳鴻鵠也不客氣,從背上取下一個竹筒,從竹筒中掏出羊皮卷地圖,請兵士掛在大帳一側。 地圖詳細工整,江淮諸道山川河流、城郭村落清晰可見,比唐軍的地圖詳盡數倍。 三位節度使聽聞此圖乃白復手繪,肅然起敬。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綠林草莽亦不可小覷。 陳鴻鵠走到地圖前,侃侃而談,道:“叛軍戰船全部沿江擺開,兼有步騎,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 叛軍大將渾惟明率水軍攻擊吳郡,吳郡大將元景曜投敵后,吳郡再無水軍可以抵擋叛軍水軍。 我岷江幫、大江幫等幫眾可組成一支水上聯軍,抵御叛軍。 叛軍蒙沖斗艦雖然乃以千數,但水戰之力,不僅在船堅器利,更在操舟之技。我們的數千船老大,號稱‘船頭尺’,皆為追風之能手,對江淮水道了如指掌。即便是與叛軍硬撼,也有取勝之實力。” 三位節度使大喜,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果然如此。 來瑱問道:“三路叛軍中,季廣琛率領的虎賁軍乃是朝廷禁軍精銳,將士不同于普通府兵,大多為各大門派的杰出弟子。不知諸位少俠可有對策?” 丁咚折扇一擺,輕蔑一笑,道:“季廣琛乃是復哥兒手下敗將,由他出馬,保管將虎賁軍殺得屁滾尿流!” 季廣琛乃是禁軍中有數的高手,三位節度使將信將疑,望向白復。 白復兵法得自王忠嗣將軍真傳,對戰爭的理解也最深,反倒沒有陳鴻鵠和丁咚的不羈豪氣。 他沉吟片刻,道:“叛軍有備而來,兵容整齊。首戰大勝,士氣正盛。暫時不宜正面交鋒,應避其鋒芒,雙管齊下,徐徐圖之。” 韋陟道:“計將安出?” 白復走到地圖前,指著叛軍三路大軍的進攻路線道:“永王首次領兵,臨敵經驗不足。虎賁軍攻下丹陽后,他親率叛軍主力駐扎丹陽。 我軍可派一員老將,率部進駐瓜步洲,廣張旗幟,虛張聲勢,耀于江津,擺出了一副雄兵數萬,渡江決戰的陣勢,牽制其主力,讓其親信將領無暇分兵。 其余兩路叛軍主力皆為唐軍。永王李璘僭越出兵,大失道統。我軍應攻心為上,動搖軍心,招降諸將,瓦解叛軍。 一旦兩路叛軍按兵不動,或被勸降瓦解,我軍可分三路包抄丹陽,形成犄角合圍之勢。 屆時,永王麾下叛軍必然土崩瓦解,不攻自破。 三路叛軍,若都能勸降,讓其復歸唐軍,則為大唐保全軍隊實力,成為反攻燕軍的一支奇兵。如此,善莫大焉!” 高適聽罷,哈哈大笑,道:我這就寫一篇《未過淮先與將校書》,對叛軍官兵曉之大義,讓諸軍皆知——大唐正朔在靈武!” 韋陟道:“叛軍中有幾名將領曾經受過我父相的提攜之恩,這次恐怕是無意間被永王裹挾。我這就派人暗中聯絡,爭取早日將其勸降。” 按白復謀攻之策,逐一部署下來,三位節度使頓感云開霧散,豁然開朗。來瑱嘆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不服老不行啊!” 高適和韋陟對望一眼,笑道:“這次平叛結束,定有一批少年將軍脫穎而出。 希望天佑大唐,再出幾位李靖、李摹7斬u秸獍愀鞘闌13!將星云集,守護四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