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朕就是喜歡偷怎么了 第197章措手不及
看來估計是名字有所不同,最好是派人尋找一下,看能不能找出來。
明日先傳個畫師過來,把圖樣畫出來,再按圖索驥吧。
劉志絞盡腦汁,把自己能回憶起來的東西幾乎一一篩選了個遍。
心中十分懊惱,為何當年沒好好學習,要是自己是個工科高材生,如今想必沒這么為難吧。
當晚,疲憊不堪的劉志直接宿在了中德殿,召開非常規朝會的命令,已經連夜傳達下去了,明日還得早起上朝呢。
第二日上朝,劉志首先宣布了公孫舉伏誅的好消息,眾臣聽了也都喜氣洋洋。
要知道,如此規模的叛亂,能夠在短短數月之內彈壓下去,實屬罕見了。
上一次江淮大亂,斷斷續續打了三年,勞民傷財不說,還對江淮的民生帶來了毀滅性的打擊。
直到如今那邊也沒有緩過氣來,不復天下糧倉的盛況。
照例又是一番歌功頌德,只是這次差不多清一色地拍劉志的馬屁,夸他運籌帷幄,英明神武。
接下來,黃瓊很自覺地提出整頓兵災地區的吏治,畢竟有董班大軍被沛縣縣令出賣的事實在,誰也說不準有多少地方官吏與匪徒暗中勾結。
何況經過了趙戒之亂,公卿們都急于證明自己的清白,所以這個提議沒受到任何阻礙,直接全員贊成。
問題是,派誰去查,怎么查?
地方與朝廷息息相關,各個世家都有人在地方任職,誰也不愿意自家出事。
東漢朝廷的監察制度比較復雜,秉承了西漢時設置過的三套監察機構,而且有所加強。
其一便是御史臺,御史中丞主管御史府,掌監察,秩千石。下設治書侍御史二人,掌解釋法律條文。
侍御史十五人,掌尚書臺組織示意圖察舉官吏違法,接受公卿、郡吏奏事。
官吏朝見皇帝或國家舉行祭天、祀廟、封王侯、拜將相等大典時,御史中丞或侍御史監察威儀,御史中丞的權力僅次于尚書令。
其二便是司隸校尉,司隸校尉既是京官,又是地方官,兼領一州事,秩比二千石。
設從事史十二人,主管察舉中央百官犯法者和本部各郡事務。參與議論朝政時,位在九卿之上,朝賀時,處于公卿之下。
監察權之大,“無所不糾,唯不察三公。”
其三為州刺史,除司隸校尉轄區之外,全國十二州刺史,每年八月巡行所屬郡國,檢閱刑獄情況,考察長吏政績。
年終奏于皇帝,刺史的屬官與司隸校尉略同。
而劉志如今又在此基礎上,另設龍麟衛,對百官也有監察之權。
說實話,劉志本人對漢代的監察制度十分不贊成,御史臺與司隸校尉職權重合,地方刺史權力過大。
而且幾個監察部門之間分工不明,行事十分混亂,地方監察官員以小監大,極其容易引發舞弊行為。
后世將監察權力集中到御史臺,并形成單一制度的方法,反而更清晰明了。
眾臣就委派監察人選吵得不亦樂乎,都想最大程度地保護自己的派系。
劉志默默聽了半晌,臉色越來越嚴峻,不如就趁今日試探一下,這些人對自己的改革,到底能接受到什么程度。
“當日光武帝恢復前漢舊制,令司隸校尉和御史臺共同監察百官。
但如今司隸校尉公務日益繁忙,難以負起監察之職,朕以為可裁撤其監察之權,盡數歸于御史臺。”
說罷,緩緩環視一圈,沉聲問道,“諸位以為如何?”
司隸校尉曹騰一呆,迅速抬首看了一眼劉志,見皇帝對他安撫地一笑,便明白這事不是沖著他來的。
東漢時期的許多官員都身兼多職,在職責劃分上十分駁雜,看起來權力很廣,什么都能插一手。
實際操作中卻麻煩一大堆,同一個案子,相互間爭功扯皮的現象屢見不鮮。
而且因為事務繁雜,官員疲于奔命,往往還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一點,曹騰也是深有體會。
尤其是最近京師出事之后,這種感受更加深刻,若是卸掉監察之權,專心司隸校尉部州事和京師事務,反而作用更大一些。
司隸校尉獨立領司州事務的權力,一直被忽略了。
按理他領京師七郡,就意味著擁有相對獨立的大后方,在某些保障方面不受京師節制,可以自給自足。
也可以作為戰時的大本營,在京師嘩變時,近距離為皇帝提供可靠的避難寓所。
但實際上他在監控京畿要害的作用上,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至于河南尹暗地里招兵買馬,都毫無察覺。
這一疏忽險些釀成大禍,細思極恐啊。
劉志忽然毫無預兆地提出改革監察制度,令得所有臣子都措手不及。
這與上次改革諸曹,提高尚書臺地位的事情有本質區別,尚書臺本身職權在那里,只是為他正名罷了。
而且其權力劃分只涉及到太尉府,與其他官員無關。
但監察制度卻不同了,直接關系到每一個臣子的切身利益,誰也不愿意自身利益受損吧。
一時間,眾人面面相覷,誰也不吭聲,也有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了當事人曹騰。
奈何后者一臉的若無其事,好像與他毫無關系一般。
御史中丞張陵也是眼觀鼻、鼻觀心,心無旁騖,巋然不動。
黃瓊卻很開心,反正司隸校尉本來就無權監察他這個太尉,再說了,上次陛下改革尚書臺的時候,你們一個個不是都幸災樂禍的嗎。
風水輪流轉,這下子輪到他來說話了,不過,監察制度改革歷來就是個敏感的話題,前漢時也屢次三番改變,孰優孰劣,眾說紛紜。
“臣有個疑問,若司隸校尉監察之權劃歸御史臺,那么刺史的監察職權豈非與之重疊了?”
劉志微微一笑,真不愧是個老狐貍,這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簡直就是問到他心坎上去了。
“朕欲恢復成帝時舊例,改刺史為州牧,專心一州之政務,郡之太守,縣之縣令皆從此例。
其下負責監察之從事,督郵等等皆劃歸御史臺統領。”
如此一來,御史臺已經完全成了獨立的監察部門,其重要性成倍增加,權力之大不亞于尚書臺了。
“這……敢問陛下,那御史臺又該如何節制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