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英公務員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比如羅馬尼亞
訪蘇的第三天,撒切爾夫人上午與蘇聯總理和幾位部長舉行會談,下午接受三位蘇聯電視臺記者的采訪。
艾倫威爾遜建議,也不要總提及核武器,中程導彈,無核世界這種東西,處于拉攏或者說欺騙樸素的蘇聯人情感這個目的,總是要提及兩國合作的。
可能是因為兩個任期下來,撒切爾夫人的經濟政策一直處在毀譽參半當中,導致首相尤其不愿意在對外出訪當中提及經濟政策,提及了就是給自己難堪,撒切爾夫人總是刻意回避這一點。
“蘇聯又不了解英國,有什么不好談的。”艾倫威爾遜為首相打氣,然后表示自己今天會到處轉轉,還表示昨天對契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國可以考慮和這位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
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和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建立良好關系了,在不知道多少任之前的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也就是福爾采娃女士那,他就成功建立了深入的關系,一直維持了幾十年。
撒切爾夫人倒是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雖然地圖頭已經很讓大家滿意,但如果有更加滿意的人士出現,那當然是更好。
對于這個對大英敵國忠貞不二的無上權威,撒切爾夫人也不由得感嘆,其實兩人完全不用走到今天這一步,不過現在也不錯,如果真的結成夫婦,一個做內閣秘書長一個做首相,這樣的現實是不容易出現的,年輕時期的結識,可以當做一個美麗的回憶。
“那么我們就共同努力,讓大英帝國回到光榮時代。”艾倫威爾遜對撒切爾夫人比劃了一個加油的動作,目送辛勤的首相繼續訪蘇行程。
至于今天他自己的行程,來蘇聯怎么能不和好大兒談談呢,文化沙皇有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代表阿列克謝耶夫就沒有,如果克格勃的領導層也有前三排的說法,作為首都的安全局局長,阿里克謝耶夫當然屬于其中一員。
總不能指望著已經老邁的文化沙皇親臨一線沖鋒陷陣吧,赫魯曉夫被推翻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還讓福爾采娃做這件事顯然不現實。
福爾采娃能做什么呢,到了今天,可以說推翻赫魯曉夫的直接利益相關已經走的走,退的退,現在的蘇聯最高領導層,就剩下文化沙皇一個人還在崗位上。
她如果健健康康的活著,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在巨變來臨的時候,給出精準的判斷,什么時候應高茍一波,什么時候應該梭哈。
這種經驗正是阿列克謝耶夫所欠缺的,雖然好大兒也曾經策劃過他國政變,但雅加達主要是有艾倫威爾遜通風報信,阿里克謝耶夫只是夠莽。
父子進行了這一次訪蘇的第一次深談,阿列克謝耶夫再三承諾,他這個莫斯科安全局局長,絕對能夠保證今天的見面不會有第四個人知道,肯定有第三個人知道,那就是福爾采娃。
“其實回憶過去,我也不會想到竟然在敵人的中間,還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想著喀秋莎撫養你這么多年,我還是有些愧疚之心。當然了,這不是幫助你的理由,處在英國的角度,英國和美蘇有著不小的差距,從各個方面來說,也做不到背棄美國貼近蘇聯。為了維護英國的利益,我還是希望世界更加平和一些,別讓蘇聯的戰略收縮變成戰略崩潰。”
艾倫威爾遜在好大兒面前的話,那當然是半真半假,他心里不僅僅想要平衡美國和蘇聯,還想要用某大國平衡一下蘇聯。
大國都保持一定的競爭力,這樣才會讓這個世界更加有利于英國,實力相近才有英國的用武之地,要知道在十八十九世紀,英國就是在多強并立的世界當中游刃有余的。
一邊倒本身就是在消除本身的統戰價值,而且一邊倒的時間越長,自身的統戰價值越低,所以艾倫威爾遜能夠理解某大國的背刺,只不過這輩子思考的角度已經是英國了,看背刺就是背刺,不會相信什么正義的背刺這種自我宣傳了。
蘇聯的問題涉及的不僅僅是蘇聯,這一點好大兒也同意,艾倫威爾遜則直接告知了阿里克謝耶夫,昨天他讓首相和地圖頭討論了德國的地位問題。
“阿廖沙,問題在于什么你知道么?就怕你們蘇聯自己改革,東歐國家不改還不行,地圖頭對自由世界的領導人如同和煦的太陽盡顯溫情,對東歐國家的領導人則重拳出擊,你也知道,這些國家其實國力都不怎么大,其實顛覆起來,就難度而,不比什么非洲、中東、東南亞難多少。”
蘇聯這種需要手術,但毫不猶豫還要帶著盟友一起手術的行為艾倫威爾遜都無法評價,后來東歐國家反俄那都是有道理的,你選擇嘛,偶像。
當然真反俄的國家,當然是忘不了平獨鎮露的波蘭,以及當時波蘭榮耀的另外一個組成部分立陶宛。其他東歐國家,并不是真到了完蛋的地步。
就拿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來說,人家前腳還訪問某大國呢,還說對羅馬尼亞的平穩局勢有信心,回國就一發不可收拾,直接被槍決了。
最搞笑的就是,哪怕都過去了三十年,羅馬尼亞找了這么多年的巨額貪腐財富,還一直都沒找到,實際上就是齊奧塞斯庫夫婦沒有貪這么多錢,不然三十年掘地三尺的尋找,也早就該找到了。
羅馬尼亞是東歐的一個強國,其實齊奧塞斯庫的死的確很奇怪,但從齊奧塞斯庫執政來看,羅馬尼亞已經實現了發達富裕,但富裕并不能收買人心,人心是不知足的。
齊奧塞斯庫總想走出獨立自主的路線,做東歐戴高樂,既想與蘇聯搞好關系,又與西方國家交往。這勢必讓蘇聯不滿,而美國表面上與羅馬尼亞交往,但實際上美國目的就是瓦解羅馬尼亞這樣的社會主義國家。
但也不能說,他的死亡就是和美國有關,蘇聯控制了東歐這么多年,不可能一點沒有暗樁,齊奧塞斯庫領導了羅馬尼亞這么多年,忽然就被美國支持發展短短幾年的組織干掉了不現實,有這種神不知鬼不覺操作的,深耕幾十年的蘇聯可能更加符合實際情況。
在艾倫威爾遜看來,羅馬尼亞的底子是最好的,國家的生活水平僅次于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國,沒有南斯拉夫的民族問題,也不像是民主德國身在前線,他的死亡沒準就是美國和蘇聯共同的結果。
但是直到齊奧塞斯庫死后多年,他們依然沒有發現那筆巨額海外存款的蹤影,或許從一開始這筆錢就是不存在的,示威者沖進齊奧塞斯庫的家中也沒有發現傳中奢靡的家具,那純金的水龍頭壓根兒就不存在。
過了二十年,人口流逝的羅馬尼亞,已經有不少人后悔,讓齊奧塞斯庫時期很有國際分量的羅馬尼亞,變成了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國家。
阿列克謝耶夫聽著艾倫威爾遜的敘述,這個分析的核心就是,東歐國家遠沒有蘇聯的底子,一旦被地圖頭逼著起到一個榜樣作用,東歐肯定會比蘇聯先亂起來,而如果地圖頭想要換掉東歐不聽他指導改革的領導人,肯定會借用克格勃在東歐幾十年的深耕,這件事是瞞不過克格勃的。
“聽喀秋莎說,你做過顧問部的部長,看來這件事是瞞不過你的。”艾倫威爾遜斜視了一眼好大兒,“如果出現類似的設想,其實很簡單,如果美國動手的話,作為五眼聯盟的重要成員,這件事瞞不過英國。如果是你們蘇聯動手,你本身就是克格勃的高層,也瞞不過你。”
“我們假設要顛覆的羅馬尼亞,其實很簡單,把這件事告訴齊奧塞斯庫本人就行,只要知道了威脅的來源,他有這個能力平息事端。”
“當然其他東歐國家的情況更為復雜,剛剛的樂觀也僅限于羅馬尼亞,至于其他國家,因為有蘇聯駐軍的存在,你其實做不了什么。但也正是因為蘇聯駐軍的存在,哪怕出現問題了,只要蘇聯駐軍還沒有撤走,一切都有挽回的余地。”
之所以提及羅馬尼亞,就是因為羅馬尼亞早先是有蘇聯駐軍的,但是在齊奧塞斯庫時期,因為倡導羅馬尼亞要獨立自主,駐羅馬尼亞蘇軍明面上就被趕走了,暗中克格勃是不是留下暗樁,艾倫威爾遜一個英國人,肯定不知道。
只要這些國家的蘇軍還在,只要一天不離開,就有翻盤的機會,這不用阿列克謝耶夫操心。
“如果地圖頭強迫這些國家必須跟著蘇聯的步伐改革,那說明問題已經很嚴重了,這些國家都會陷入動亂當中,我相信那個時候蘇聯的矛盾也會非常尖銳,應該是各派互相攻擊的高峰。如果你真的已經下定決心了,到時候把你的家屬送出來,我肯定會保護好。”
(本章完)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