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最后的三國2興魏 第2553章 前途迷茫
司馬倫不怕魏軍的夾擊,但卻懼怕斷糧的風險,畢竟任何一支軍隊,都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后勤補給體系,失去了這個保障,沒有任何軍隊能夠堅持地下去。
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四萬大軍,每天所消耗的糧草絕對是一個驚人的數量,而劍閣這一帶全是崇山峻嶺,就連個屯田的地方都沒有,四萬大軍所需的糧草,全部得由成都方面來轉運,一旦魏軍切斷了這條糧草補給線,劍閣的守軍不出一個月就會完全崩潰。
不能坐以待斃啊,司馬倫暗暗地對自己說。
魏軍的手段確實也是夠狠的,他們顯然已經是估計到了強攻劍閣的難度,所以才會改變戰術,準備切斷劍閣守軍的糧道,如此一來,就可以逼著蜀軍不戰自亂。
如果司馬倫坐視不理的話,那后果真得是十分嚴重的,所以劍閣雖好,卻非久留之地,在這種無糧無援的情況下,司馬倫縱然有著通天的本事,也是無力回天的。
于是司馬倫決定向陸抗看齊,主動地放棄劍閣,撤軍到涪城,然后再考慮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陸抗是接到了姜維的命令之后才從永安撤退的,但由于魏軍是長途奔襲的涪城,出手相當的迅猛,根本就不給蜀軍反應時間,司馬倫現在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請示姜維或朝廷,稍有遲疑的話,一旦涪城失守,劍閣守軍的退路就沒有了。
司馬倫雖然年輕,但論打仗的經驗,那征戰幾十年沙場的老將都未必如他,司馬倫深知臨機權變的重要性,戰場上的形勢往往是瞬息萬變的,為將者必須要學會審時度勢,臨機權變,如果拘泥于兵法或命令的話,很可能就會喪失戰場上的主動權,甚至是慘遭敗績,全軍覆滅。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說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任何一個主將領軍作戰,他都應當有戰場上的決斷之權,畢竟只有他清楚現在戰場上的情況,上峰的命令是死的,但戰場上的形勢卻是活的。
司馬倫十分清楚涪城的失守意味著什么,比起江州對于永安的影響來說,涪城對劍閣的影響更為巨大。
江州失守之后,永安最多是失去了一個水路的通道而已,至少永安的蜀軍還有從陸路撤軍的機會,但劍閣沒有,一旦涪城失守之后,劍閣守軍唯一的退路就會被魏軍所切斷。
現在涪城的守軍只有三千人,而進攻涪城的魏軍兵力卻有守軍的十倍,如此懸殊的力量對比,涪城的守軍那怕再頑強,也堅守不了多長的時間。
如果此刻司馬倫向姜維請示匯報的話,在時間上面根本就來不及,姜維遠在南安,就算是姜維知曉了涪城的情況,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只怕到時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司馬倫并沒有多做考慮,很快地就下定了撤軍的決心。
但四萬大軍的撤離,卻也并非是易事,尤其在劍閣關外,還有鄧艾的人馬虎視眈眈,他們持續不斷地發起著進攻,一旦蜀軍撤離,劍閣很快就會落入到魏軍的手中。
谷
這個時候,就必須要有人站出來進行斷后,在劍閣繼續地阻擊魏軍,給主力部隊贏得一些撤退的時間。
不過這個任務往往是九死一生的,司馬倫也不好硬性的指派誰來斷后,司馬倫將諸將給召集起來,這些將領都是從在關隴的時候就一直追隨著他的,幾年以來,經歷了非常之大的世事變遷,這些將領依然還是不離不棄地追隨著他,這不禁讓司馬倫是感嘆萬千,但同時也讓司馬倫張不開那個口。
畢竟留下來的人生存機會都是極為渺茫的,對于這些忠心耿耿的部下,司馬倫又怎么能親手將他們之中的某一位推向火坑呢?
這時候,州泰主動地站了出來,沉聲地道:“殿下,末將不才,愿留守劍閣,請殿下率軍先行吧。”
雖然司馬倫沒有說,但州泰也很清楚目前的形勢,劍閣肯定是守不住的,司馬倫撤軍已經是必然之事,而現在唯一欠缺的,恐怕就是一個斷后的將領了,州泰當然知道斷后的風險,但卻依然主動地站出來領命。
司馬倫看向了州泰,眼中閃過一絲異色,道:“州將軍,你可知留守劍閣乃是九死一生,很可能會將性命丟在這兒?”
州泰哈哈一笑,道:“末將既然追隨殿下,早就做好了馬革裹尸的準備了,現在戰局維艱,末將愿一死以報殿下也,望殿下成全。”
司馬倫默默地點了點頭,州泰置生死于度外的豪邁氣概令他是感概萬分,這些司馬軍的舊將,對他一直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不管他們的境遇有多么的艱難,從來矢志不移的,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魏軍。
當初追隨司馬倫降蜀的,至少有十萬大軍,但這幾年不斷地交戰下來,兵馬損失多達六成,大部分的司馬軍將士,都埋骨異鄉,但他們始終都是不離不棄,忠貞不二,沒有出現一例逃亡事件,也沒有任何人主動地去投降魏軍。
這不禁讓司馬倫是感觸良多,其實也是自己無能啊,有負這些忠誠的將士。
司馬倫是懷著和曹亮的血海深仇才歸降的蜀國,他也和陸抗一樣,希望借助于蜀國的力量來幫助他完成興復大業,報仇血恨。
不過就目前形勢來看,司馬倫想要報仇血恨,無疑是試若登天,根本就沒有機會實現了,興復司馬家的大業,也逐漸變得遙遙無期了,而這些追隨他的將領和士兵,每死一人,就少一人,司馬倫不知道等待他的路,究竟是什么,前途一片迷茫。
天才一秒:m.biqu50.cc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