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回到三國戰五胡 第七十九章 得與失(1)
“陛下,這是近幾個月間,我大唐在太子監國下,所取得的一些成果。”荀彧從隊列中走出,向呂布遞上一份奏疏。
從遼東回歸,短暫的休息,呂布就又進入到新的狀態,身為大唐的天子,了解和掌握大唐的一切政務,是呂布必須要做的事情。
現在大唐所掌控的疆域,是整個北方之地,外加益州、靖州之地,任何看顧不到的話,都會生出隱患。
接過呂征轉遞的奏疏,呂布便打開看了起來,這幾個月間,大唐內部也出現不少事情,不過都是好的方面。
“文若,你們內閣做的不錯。”
呂布拿著手里的奏疏,笑著說道:“將我大唐第一批參加科舉,取得功名的學子,分派到邊疆之地歷練,真覺得是不錯的。
現在大唐雖說內部承平,然外部的壓力卻不小,相比較于那些只會揪著小事不放的政客,我大唐需要的是,能為大唐治理天下的人才。”
“臣等惶恐!”
聽到自家陛下所講,以荀彧、程昱為首的七名內閣大學士,此刻卻都向前走了數步,沖呂布垂首一禮道。
“哦?”
呂布眉頭微挑,看向荀彧他們說道:“怎么?難道這中間,還有什么別的故事?”
“啟稟陛下。”
程昱此時走上前,垂首道:“讓這批考取上功名的學子,到邊疆之地歷練一事,其實是太子殿下講出的。
先前按照臣等所想,我大唐第一次召開科舉,所來學子,皆為我大唐精英,故而想將他們補充到各部院歷練。
可太子殿下的一番話,卻叫臣等汗顏。”
“有意思。”
呂布露出笑意,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呂征,道:“征兒,你來說說,是怎么回事?為何會有這種想法?”
“回稟父皇。”
呂征對自家父皇一禮道:“先前兒臣在麒麟學宮就學,每逢畢業考的時候,父皇都會將成績優異的學子,都譴派到條件艱苦的地方任職。
父皇先前對兒臣說的那句話,兒臣至今都記在心中,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通過進修學到的學識,那終究是給自己未來,謀取前程的根本。
但是否能將自己所學所知,運用到治理國家,或者各行各業中去,還是需要從基層做起的。”
聽到呂征所講的這些,呂布笑著點頭表示認可。
見到自家父皇肯定的示意,呂征接著又繼續說道:“如果說我大唐的高官,不懂地方百姓的所想。
那他就算有再高的學識,終究不會體會到百姓的真實需求。
再者說相比較于承平的州郡,我大唐在邊疆的官員水準,還是有著極大的提升空間的。
尤其是父皇御駕親征,征服的東州之地,就更需要他們前去治理,不然東州治下的百姓,又何以能安心下來?
倘若這些考取到功名的學子,真的是有真才實學的,那么他們就算是遠離我大唐中樞,也必將會出人頭地。”
“說得好。”
呂布笑著贊許道:“征兒,你能明白這些道理,證明朕先前對你所講的那些話,你是真正理解了。
大唐的疆域,一寸山河都不能少,一寸山河都不能陷入動亂,既然要做大唐的官員,就要有為大唐分憂的擔當和使命。
當然,對待這些考取功名的學子,也要有特別的關照。”
說到這里,呂布看向荀彧、程昱他們說道:“你們內閣,要每隔一段時間,就從吏部那邊,了解這批特殊官員的情況。
對其中有能力、有成績的官員,要敢于提拔,不要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對表現不佳的要懂得引導,當然這些事情,要在私下進行。”
“臣等遵旨!”
說完了人才任選的事宜,呂布又將注意,放到了關中水利建設、退耕還林這一項事務上來。
“元皓啊,關中水利建設,還有退耕還林這一塊,一直都是你在主抓。”呂布放下手中的奏疏,看向田豐說道。
“你覺得這次雍州上報的情況,是否屬實?”
原先的關中,那是極為富庶的存在,但隨著過渡的土地開墾,使得八百里秦川,出現了衰敗的大趨勢。
在呂布從各部異族勢力手中,將整個關中地區都奪取回來后,除了推行各項新政外,呂布還著手關中水利大開發,以及險要地帶退耕還林的新政。
沒有人比呂布心中更清楚,過度開墾關中地區,破壞關中的生態,短期內是能獲取好處的,但從長遠看會冒出眾多的隱患和危害。
“啟稟陛下。”
田豐上前一禮道:“在賀齊未卸任雍州刺史前,雍州治下的水利大開發,還有退耕還林的新政,一直都是臣在盯著的。
尤其是他在上報這方面的奏疏時,臣曾譴派有司官員,前去雍州暗查各地情況,整體來說是好的,但在一些郡縣,還存在一些問題。
對這些官員,有司也進行了懲處,賀齊也收到了內閣的回函,眼下雍州刺史,由徐邈接任,對這方面也是極為的重視。”
呂布點頭道:“關中地區的水利大開發,還有退耕還林這項新政,必須要時刻保持重視。
哪怕是關中各地的糧食增產勢頭,不會再向上提升,也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朕想要的是一個沒有水災的關中,也不是一個喜憂參半的關中。”
其實在呂布的干預,眼下的大唐,不管是生火做飯,還是取暖等各項所需,都在最大限度的減少,對治下林木的過度采伐。
以煤球作為生活所需,開始在大唐治下的城池奉行下來,這就極大程度的減少了,對木材的需求。
當然凡事不能搞一刀切,在大唐治下的眾多鄉村,還是以木材為主,不過每隔上一段的時間,就會有官府組織大范圍的補種樹苗,以此來確保大唐治下林木的規模。
呂布可不想看到,以后的大唐,因為水土流失過于嚴重,而導致各類水災、洪災,大范圍的出現在大唐的治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