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末縱橫天下 第六十五章 必敗與陷阱
“姑娘,門外有客人求見,說是來見姑娘的。”
門外有侍從匆匆走過來,頭低得很低,頭上有著細汗,顯然是快速跑過來的。
“有客過來了?”
蔡昭姬愣了一下。
“那客是何人?”
“他沒說來歷,不過小的看那客年輕得緊,而衣著亮麗,光是他那一身衣物,便是只有大市的錦繡樓才能出來的貨品,用的還是上好的蜀中綢緞,光是他這一身子的衣物,恐怕都是數十金了...”
光是蔡府中一個守門的侍衛,便有如此見識,從這一點上看,也可以看出蔡府的家風確實是不錯的。
而蔡邕也的確不負大儒的名聲。
“他沒有說來歷?”
蔡昭姬眉頭微皺。
“他看起來年紀多大?”
“不大,是個少年。”
少年?
這可就有些奇怪了。
“我父親如今不在,你讓他回去,明日再來。”
從這些信息點,蔡昭姬根本無法判斷這個少年的身份。
加之蔡邕的名望才名在天下中都是數得上數的。
這天下太多想要揚名的人。
而蔡邕的一句夸贊,勝得過他們十年的拼搏。
也正是因為如此,蔡邕門口才會有侍衛把守。
就是要守住這些想要揚名的士子。
在蔡昭姬看來,門外的那個少年,便與那些想要揚名的人沒有兩樣。
“諾。”
那個侍衛匆匆跑過去,但很快又跑回來了。
他身上的汗,已經是在額頭上縱橫了。
胸口起伏,也是壓制不住自己的氣息。
來回奔跑,尤其是快速奔跑,確實是非常耗費體力的。
“姑娘,門口那少年說他不是來求名的,他說他姓楊。”
蔡昭姬愣了一下。
“而且這少年談吐不凡,恐怕不是那些來求名的人。”
像是那些來求名的人,一個個都是衣著寒酸,死要面子的。
但年紀都是比較大了。
像是楊修這樣的少年,衣著光鮮,言談有度。
與那些來求名的人形成鮮明對比。
況且...
他來并非是要見自家老爺的。
而是來求見大姑娘的。
尋常那些來求名的少年,可都是要見老爺的。
蔡昭姬在這個時候也明白門外的少年不是來求名的了。
但是...
這也太奇怪了。
既然不是來求名,來府上作甚?
還來見她?
她現在可是未出閣的。
這來見?
這好嗎?
這不好。
蔡昭姬想了一下,還是說道:“我現在跟你過去,遠遠的看一眼那個少年。”
這少年來見她。
又不說名字,恐怕是有苦衷的。
她遠遠的看過去,若是認識,便見一見。
若不相識,那便算了。
“也好。”
侍衛馬上明白了蔡昭姬的意思。
緩步過去,在正門屏風后面,蔡昭姬看向門外的少年。
“姑娘,你認識嗎?”
認識?
當然認識了。
蔡昭姬輕輕點頭。
“讓他進來罷。”
蔡昭姬對著侍衛輕輕吩咐。
待侍衛離開,蔡昭姬也折返回去了。
貼身侍女臉上滿是探尋之色。
“姑娘,姑娘,既然是認識,那么這位郎君是何人?哪家子弟?”
等走到四周無人之處,蔡昭姬才開口說道:“此人是弘農楊氏出身,當今太尉楊彪之子楊修。”
弘農楊氏楊修?
貼身侍女臉上露出驚詫之色。
楊修在洛陽的名聲,不可謂大,也不可謂小。
當然...
這名聲也是好壞參半。
好的是才名,整個洛陽的人都知道弘農楊氏出了一個少年天才。
壞的則是聲名。
洛陽小太歲的名聲,雖然沒直接扣在楊修頭上,但洛陽一大半的人都將這個小太歲的名字扣在他頭上。
對于這樣的人...
蔡昭姬的貼身侍女都不清楚自家姑娘是如何認識他的。
在她看來,自家姑娘一直都是在家中溫書的。
“既是弘農楊氏的天才少年郎君,為何還不敢以真名見之。”
“他不想說,恐怕是有苦衷的。”
蔡昭姬輕輕搖頭。
“這也是我不再那侍衛面前說的原因,這世上,多一個人知道事情,便多一分被別人知道的風險,楊德祖不想讓自己今日的行蹤暴露,我們便順著他的意思來就好。”
貼身侍女輕輕點頭,心中也稍有感動。
姑娘是相信我不會將此事說出去才與我說的。
“就是不知道這個小太歲來見姑娘,是為了什么事情。”
蔡昭姬輕輕點頭,她心中,也是有一些這樣的疑問的。
另外一邊,在雒陽皇宮之中,李儒在殿中,久久未出來,外面已經響起了竊竊私語的聲音。
袁隗與朱儁對視一眼,兩個人都看出了李儒是要來拖時間。
但是...
他拖時間,能拖多久。
與董卓相商,半個時辰夠了吧?
若是半個時辰不夠,給你一個時辰。
一個時辰還沒夠,那他們也不會坐以待斃。
真給李儒耗個幾天幾夜,他們都是老頭子,這如何受得住?
實際上...
在宮里面的李儒也不打算拖太久。
半個時辰,對他來說,或許都已經足夠了。
他只需要看到雒陽獄外的大火,只要看到大火,他便可以出去了。
但現在,大火還沒有起來。
在另外一邊,董卓已經不在此處了。
要董卓在此處待個半個時辰,恐怕他心中也是不愿意的。
與玩女人相比,苦等顯得太過于寂寥了。
看到自家主公的模樣,李儒也只能在心中嘆一口氣了。
在雒陽獄中,呂煜的一番話,其實是說到他心坎去了。
若董卓還像之前一般,恐怕還真是有可能敗亡的。
若董公深明大義就好了。
都不需要他英明神武。
世間的事情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
若董卓有能力了,他李儒的用武之地,恐怕也不會像如今這般了。
只能說...有得便有失。
他心中始終相信,只要他用心輔佐董卓,董卓的權勢與他的權勢,便會與日俱增,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但是...
李儒的目光還是太短淺了。
另外一邊。
在宣室殿內。
荀攸也等得非常著急。
若非是外面有重重守衛,他一定會沖出去的。
今日的局勢很亂。
而亂便是將水攪渾,而將水攪渾了之后,便可以渾水摸魚。
換言之,今日是刺殺董卓的絕佳時機。
可惜,他現在在宣室殿內。
不知道鄭泰安排了沒有。
荀攸不無可惜的想著。
在他看來,董卓敗亡就是他死了,然后他的集團重新洗牌,又重新奪回朝廷控制權。
尤其在荀攸看來,董卓在雒陽的舉動,無異于是自尋死路!
董卓無道,甚于桀紂,天下皆怨之,雖資強兵,實一匹夫耳。今直刺殺之以謝百姓,然后據骰、函,輔王命,以號令天下,此桓文之舉也。
荀攸的想法是可行的。
在董卓被刺殺的前段時間,董卓派董越、張濟坐鎮弘農帶,牛輔率李催、郭汜、賈詡等人領兵出征關東,討伐潁川、陳留一帶,直接打爆了朱倩、張邈等人。
而在長安一帶,董卓是跟兄弟董旻,親族董璜等人在的,且兵力主要集中在眉縣。
因為董卓的“強兵”在外,長安城內只有自己的親兵,所以荀攸才說:在此時,只需要刺殺董卓,
然后占據“觳、函”兩個關口,不讓董卓集團的強兵進入長安,靠著皇帝的詔令,號令天下,董卓集團的人自然會崩潰。
荀攸團隊當時說服的是朝廷北軍五營中的越騎校尉伍孚,這次刺殺很可惜失敗了;
王允團隊后來說服的是董卓的貼身保鏢呂布,這次成功了。
其實這兩次刺殺行動在本質上,都是符合荀攸對當時形勢的判斷理解。
要不是王允剛愎自用,自視過高,逼反了本欲求和的李催等人,董卓集團或許真的一下子就瓦解了。
董卓身邊的兵力過少,甚至親信被策反,強兵外出,就是根本原因。
后來李傕、曹操都是長期和軍隊在一起,也是吸取董卓失敗的教訓。
只要董卓死了,這天下,便會恢復朗朗乾坤。
荀攸的念頭非常堅定。
以至于荀彧與呂煜來勸說他的時候,他心中的念頭都非常堅定。
荀攸覺得只要董卓死了,事情就結束了。
但...
有一點他很難做到,便是如何讓董卓死。
另外一邊,朱儁王允等人等得有些不耐煩了。
但是袁隗臉上卻是非常輕松。
輕松,也是因為他今日過來,不過是為了給朱儁還恩而已。
實際上,呂煜是死是活,與他無關。
甚至于...
死掉的呂煜,比活著的呂煜更有用。
在袁隗心中,他也是覺得董卓必敗的。
因為董卓在追求自已沒有能力駕馭的東西。
自古以來能做權臣做的讓群臣服氣的,就是有大功于社稷,等累受托孤的,比如霍光和王莽。
董卓有什么呢
勉強算是有一個救駕之功,本身在朝中也沒有根基,更不是高門大族,只是因緣際會,憑著袁氏故吏的身份得到了袁家的青睞,有機會被作為他袁家的外援召喚進京而已。
進京后論功行賞,先封司空,后遷太尉一以一個邊地赳赳武夫的身份而做到三公的位置,也基本上就是對他的酬勞了。
如果董卓野心就止于此,心甘情愿地繼續做袁家的打手,緊跟著汝南袁氏的步伐。
一文一武的控制朝局,后續怎么發展很難說,不過就算鬧出什么事情,天塌了也有他汝南袁家頂在前面。
但是董卓的野心開始膨脹了,先是廢立,后又做了相國,爬到了他袁隗的頭上去。
董卓以為,憑借著自己的廢立之威,和幫助黨人平反的“功勞“,能夠讓他在擺脫了汝南袁氏之后,同樣能夠和士人們合作。
退可以做權臣,進可以求禪讓。
在袁隗看來,這無異于是癡人說夢。
后面的事實也證明,離開了袁隗,董卓再怎么對士人們示好也無濟于事,而士人們也壓根就沒有和他合作的打算。
董卓出身低,沒有大功于社稷,尤其是殺了自己的故主袁隗及其宗族,更是犯了漢末的大忌。
到這一步,董卓的選擇其實不多了,除非他有逆天的軍事才能,可以靠著自己的軍隊彈壓天下,否則無非就是如何敗亡,敗于誰手的問題。
至于暴行和遷都等等昏招,這和隋煬帝后來在江都賴著不愿意走了是一個道理,不過是應了漢武帝朝的寵臣主父偃的話:
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
但前面的看法,只是荀攸與袁隗的。
此時在雒陽獄塔樓上,靜靜看著一行人進入雒陽獄的呂煜心中卻是有不一樣的想法。
董卓的敗亡,就是因為他的殘暴!
在董卓進京開始,就是三國真正亂世的開端。
他擅行廢立,自立相國,亂了東漢傳承的穩定的制度。也搞亂了中央,造成了袁紹曹操等人相繼出逃,組成討董聯盟,帝國實際上分裂了。
等到打不過,又在首都放了一把火,挾裏百姓,遷都長安。
把東漢二百年繁華的首都,化為瓦礫場。
劉璋那么暗弱的人,面對劉備兵臨城下,馬超反戈一擊的絕境,都拒絕了鄭度提出的驅民而走,堅壁清野以弊劉備的毒計。
因為他至少顧念著百姓。
幾年后,朝廷回到洛陽,百年繁華的首都只有一片瓦礫,滿地都是荊棘,居民不過數百家。
尚書郎以下都去砍柴,朝廷議事三公立于野外。
百官多有餓死者。
誰把百年繁華故都化為了黍離之所?
關西軍閥的軍隊,并不以建設,軍紀聞名。
四大將,李寵信巫術,以腐米牛骨為帝飲食。
郭盜馬賊。
張濟劫掠州郡為流矢所殺。
這幾人殺得長安尸橫遍野,道路穢臭,餓死得更多,大量人才不得已跑到荊州,百姓背井離鄉得更多。
史載董卓軍隊居然在社日殺百姓,掠婦女而還,托言殺賊。
這不是畜生是什么。
董卓遷都準備了多久
短短一個月。幾十萬的大遷徙。
以古代那種行政效率,基建設施,衛生水準,以這樣殘暴的軍隊,去督促數十萬人的大遷徙。會發生什么
有腳趾頭都想得出來。
殺人放火,搶劫強奸,走不動的就地一刀,生病的就地一刀。
長安自王莽之亂,荒廢多年,多來了這么多張嘴,他考慮過安置接待工作沒有
估計都是生死由命吧。
以曹操之能,魏國建設多年地方官的水平,遷徙幾萬民眾,漢中的,淮南的,都鬧出多大亂子。
以關西軍閥白癡一樣,不負分滾粗的內政水平。
那批人死了多少,吃了多少苦。
剩下的也就九死一生,拋家棄產,背井離鄉,對董卓是有多痛恨,可想而知。
所以把董卓點了天燈,聽說董卓死了大家像過節,那不是一個兩個。
廟堂之上的事情,亂政,百姓不懂,可自己碗里有沒有米,頭頂有沒有瓦,妻子兒女父母還在不在,鄰居死得還剩幾個,百姓還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某日,董卓要去眉塢,公卿大臣到長安城橫門]外為其送行,董卓設宴款待眾人,卻在宴席上將數百名誘降來的北地郡叛軍士兵虐殺,宴會上的人嚇得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卻飲食自若。
下屬將領如果言語有冒犯董卓的,馬上就會當場處死,董卓又以叛逆的罪名誅殺了一些關中舊族。
董卓在長安執政期間,毀壞市場交流流通的五銖錢,再加上雒陽及長安兩地的銅人等各種銅制品,用來鑄造小錢。
這種小錢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沒有輪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最終導致市場紊亂,物價飛漲。
董卓讓司隸校尉劉署抓捕”為子不孝,為臣不忠,為吏不清,為弟不順”之人,統統以死刑加沒收全部財產的方式懲辦,結果弓發大量的冤案。
在呂煜看來,一個統治者,責任與權力是對等的。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袁術犯了什么錯?
也就是驕狂,稱帝,奢侈,后宮食梁肉,而士兵只能撈蚌充饑。
導致被群雄圍攻,淮南百姓的困苦可想而知。
最后軍糧斷絕,眾叛親離,止有血水,安有蜜水,無由得食嘔血而亡。
為天下恥笑,遺臭萬年。
你一個統治者不能恢復生產,安定地方,解民倒懸,穩定朝局,卻屠戮百姓,殺害賢良,遷都放火,于路殺人,羅織罪名,殺降排異,搞亂經濟,掠奪民財,搞恐怖統治。
百姓餓殍遍野,怨恨滿腹,自己卻修筑塢堡,聚斂民財,終于眾叛親離,被呂布殺死。
暴卓尸于市。卓素肥,有流浸地,草為之丹。守尸吏暝以為大炷,置卓臍中以為燈,光明達旦,如是積日。《三國志》
有多少人對之恨之入骨,把他點了天燈。
權勢熏天的關東軍,禍害完了三輔之后,自己也逐漸消亡。
這就是天道。
出來混的,遲早要還。
朱洪武,永樂也殘暴,也殺人,但是對百姓好,因為他們有統治者的基本覺悟,他們也是一代大帝。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關東軍閥以董卓為首,都是把自己的經濟基礎糟蹋完的主。
兔子還不吃窩邊草。
你糟蹋完了,真以為區區鄢塢守得住
上層建筑也立不住。
李郭樊呂,張濟都沒有好下場。
當年徐榮就把曹操打到裸奔。
現在天下之大,手握強兵居然沒有藏身之處。
這就是殘暴強橫的報應。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董卓殘暴毀滅了自己的經濟基礎。
通俗得說,勇猛如呂布要吃飯,智謀如賈詡要吃飯,強悍無敵的關西軍一樣要吃飯。
米是哪里來的,農民種的。
你要當太師也好,當王也好,當皇帝也好。
你真是孤家寡人
你是統治者,有國家肯定有領地,領地肯定有農民種地才能維護其國家正常運作。
所以有為的統治者無不重視農業,重視農民,禁止軍隊的殘暴行為。
以防傷本。
夏侯惇親自背土,曹操驚馬踏壞麥田割發代首。
且不談權謀,我們就談這個態度,這個人設,以首腦跟將領第一,這樣的行為,傳遞出來的信息,
下面人能胡作非為么
董卓干了什么?
三輔幾乎成了地獄。
他以為糟蹋完了三輔,把糧食財寶男女掠奪完了,區區一個塢堡守得住
他的下屬,關西軍閥的最后一支。
張濟,餓的沒有辦法,去劫掠州郡,為流矢所殺。
沒有吃的,沒有根據地,再強大的軍隊也是流寇。
這也是呂煜死活不跟董卓的原因。
跟董卓是完全沒有前途的。
當然...
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
因為此時,他的獵物,已經進入陷阱之中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