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327 微博熱搜,逼乎熱榜
“剛才我們新發現了非富勒烯和富勒烯受體共混的三元體系,器件性能較二元體系有所提高……大概率可以發表一篇AM、AEM級別的文章……綜上,我建議把這個工作的一作給莫文琳。”
魏興思聽完了許秋的匯報,思索片刻,說道:“你都這么說了,一作便給她吧,一篇文章而已,這都是小事。重要的是,這種策略能不能推及到其他體系中,畢竟我們現在手里拿著的非富勒烯受體可有不少。此外,還可以讓瑞典馮盛東他們幫忙挖掘一下背后的機理故事。”
“馮盛東老師那邊,我讓她寄送一批樣品過去,至于其他的體系,等我把手里兩篇文章寫完,我會負責跟進的。”許秋答復道。
其他的三元體系剛好可以利用模擬實驗系統進行摸索,現在給體、受體庫已經非常豐富了,說不定三元共混體系能給他帶來奇跡也說不定。
離開魏老師的辦公室,許秋安排模擬實驗室開始工作,向三元共混領域進發。
然后,他發現,因為材料種類非常豐富,給受體種類都不止10種,所以一瞬間產生了成千上萬個體系,工程量非常大,按照現在的情況,直接摸索的話,得猴年馬月才能全部搞定。
本來之前他還想著要不要搞一個四元、五元,弄個噱頭出來,現在看來,他想多了,三元都這么難搞,五元要摸索的體系數量估計在十萬、百萬級別……
許秋只好先手動篩選了一番,確定了優先級次序,把在二元體系中表現出良好性能的材料優先進行性能摸索,比如H22、PBDBT、PCE10、PCE11這些給體材料,PC[70]BM、ITIC、IT4F、IEICO、FNIC、FN4F等材料。
周五一早,許秋和韓嘉瑩早鍛結束后,走到南區食堂吃早點。
韓嘉瑩一邊喝著豆漿,一邊刷著微博,突然說道:“師兄,你快看,咳,咳……”
“你激動成這樣,看到什么啦?”許秋一邊輕撫學妹的后背,一邊把視線轉移到她的手機屏幕上:“微博熱搜啊,頭條是胡麗晶小三事件,這不是那個靠拍茶藝照出名的嘛。然后是肖斬說自己長了一張大眾臉,這是最近很火的流量明星吧,你一個90后老阿姨還關注這個。接下來是高芳芳小學時的證件照,這都是娛樂圈新聞……”
韓嘉瑩緩了過來,說道:“往下看,熱搜第七。”
“魔都綜合大學本科生發表二十余篇SCI。”許秋驚了,魔都綜合大學,本科生,二十余篇SCI,這不會是在說我吧……
許秋忙點進去一看,還真是在說他,照片就是前天魔都廣播電視臺記者拍的他在實驗室里工作的照片。
微博有限制,主要介紹了許秋的一些信息,包括“本科績點3.5”、“二十余篇SCI論文”、“在AM、NC、AEM、EES等頂尖期刊上發表論文”、“現已經本校直博”,最后放上了魔都廣播電視臺采訪的新聞。
其實許秋目前的一作只有七篇,二十多篇是算是二作、三作以及共一,不過玩微博的群體里吃瓜群眾居多,大多數人都不是學術圈里的人,他們根本不懂一作、通訊作者這些概念,和七篇一作相比較,二十余篇文章,顯得數量更多,就更有沖擊力一些。
下面的評論一排排的評論都是:
“膜拜大佬”、“666”、“大佬收下我的膝蓋”、“博士剛畢業,就發了兩篇SCI二區的我淚流滿面”……
往后面翻,還有一些長評:
“實名羨慕,只有混科研圈的人才明白,SCI文章數量都是虛的,質量才最重要,許秋發表的文章一半都是影響因子破10的期刊,其中AM、NC、EES都是行業內的頂刊。”
許秋美滋滋的看著吃瓜群眾們的評論,今天的食堂師傅烙出來的雞蛋餅都格外的香甜。
按理說網上鍵盤俠還是挺多的,什么下面新聞都會有鍵盤俠指點江山一番,不過許秋往下滑了很久都沒有看到噴子,也許是黑他沒什么利益,也許是有組織在幫忙控評,當然也可能是自己太NB了,別人噴無可噴。
“師兄,你也上逼乎熱榜了。”韓嘉瑩看到了課題組群聊里段云分享的,段云平常喜歡到各大論壇聊天吹水,逼乎就是他常去的地方。
“如何看待魔都綜合大學本科生許秋,一年內發表SCI一區一作文章七篇,本科畢業論文100多頁,內容堪比博士生畢業論文?”許秋不好意思的撓撓頭,相比于微博,看來逼乎更加務實了一些,比較能夠抓住重點,找到自己最亮點的地方。
問題剛掛出來不久,就被頂在了熱榜的第二位,新增回答都是999。
有圈內人認真回答問題的,首先表示了對許秋大佬的膜拜,然后向人們科普許秋發表的AM、NC等期刊在學術圈的地位,還有本科二十篇SCI是什么概念,最后掛上了自己的成績,魔都交通大學博士四年級,四篇一作,一篇CM、一篇CC、一篇ACSAMI,還有一篇AFM,加上掛名二三四五作,一共十一篇,自己剛剛畢業轉行入職了華威。
也有抖機靈的,還有各種營銷號、牛鬼蛇神們的跑了出來蹭熱度,什么“老牛聊志愿填報”、“全佛仙人”、“涼酒”、“老吳談創業”之類的逼乎大V,援引著各種數據,表明許秋是多么多么的牛。
看起來挺像那么一回事的,不過許秋作為當事人,還是能看的出來他們寫的比較外行,給吃瓜群眾們看個樂呵還是行的,經不起仔細推敲。
許秋猶記得之前見到的一個問題:“你是什么時候對XX大V取關的呢?”,路人的回答是“當他聊到了我熟知的領域時。”
人的精力都是有極限的,能夠精通一個小的領域已經殊為不易,要是一個人經常跨界,這個人要么是氣運之子,有系統金手指之類的東西傍身,要么就是大忽悠。
這時,許秋上熱搜、熱榜的消息在班級群里也傳開了,就連跑到漂亮國的室友陶焱,也給他發來了祝賀消息。
許秋在班級群看了一會兒同學們的評論,然后壕氣大發,包了個一百塊50個的拼手氣紅包,感謝了下同學們,接著就繼續默默潛水。
他又不打算當網紅,這種事件要是沒有后續曝光,過不了多久就會沉寂下去,都是虛名罷了。
對于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終究還是要在科研領域中的奮戰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