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我有科研輔助系統 315 喊了四年的口號
大會結束,龔遠江起身說道:“本次有機太陽能電池發展研討會圓滿結束,感謝各位來訪的老師、同學,晚上六點我們將在開南大學食堂四樓招待各位……”
參會人員有序退場,魏興思向旁邊走了兩步,來到許秋面前,說道:“許秋,你把這次會議上的收獲匯總一下,明天組會上和大伙分享分享,順便幫我通知吳菲菲他們明天下午開組會。”
“好。”許秋點頭應和,然后隨手在課題組群聊中發了條消息:“明天下午開組會”,很快就收到一排表情包,捂臉、震驚之類的。
魏興思又看向旁邊的莫文琳,說道:“莫文琳,你明天高鐵票買好了吧,和我們一起回去?”
“嗯,買好了,”莫文琳回應道:“車次是G5,和老師你們同車次的,不過座位不在一起。”
“沒事,”魏興思擺擺手,“我先走一步,等會兒吃飯的時候見。”說完,他便夾著公文包離開了。
“實驗記錄本借我下?”許秋晃了晃手中莫文琳的本子。
“送你啦,”莫文琳滿不在乎道:“反正也是新領用的。”
“行,”許秋也沒客氣,把本子一卷,攥在手里,然后擺了擺手,說道:“回見。”
“拜拜。”莫文琳笑道。
回到賓館,許秋看了眼時間,五點二十分,離吃飯的時間還早,便去洗了個澡。
幾分鐘解決后,許秋裹著浴巾坐在桌子前,開啟電腦,他打算把今天記錄下的文字,敲錄到電腦中。
記憶都是有時限的,他怕拖得時間太長,自己都認不出自己都寫了些啥,之前覺得自己有做醫生的潛質,那都是錯覺……
許秋翻開實驗記錄本,一股混雜著紙張、墨汁以及莫文琳淡淡香水的味道鋪面而來。
至于具體是什么香水味,許秋也分辨不出來,梔子花,鈴蘭花,玫瑰花,薰衣草,或是其他什么東西?
他只知道這類香味劑要么是從天然的植物中萃取出來的,要么就是在有機合成實驗室合成出來的。
結構嘛,通常都是醇、酮類的,帶點不飽和雙鍵之類的結構,可以和嗅覺細胞結合,產生電信號,傳導到大腦,形成嗅感。
其實,大多數的化妝品,主要成分的結構都很簡單,可能幾百塊錢就能買一噸,但只要稍微包裝一下,100克就敢賣幾十甚至上百軟妹幣。
比如凡士林(由vaseline英譯而來),是一種長鏈烷烴混合物,通常是從原油經過常壓和減壓蒸餾后留下的渣油中脫出的蠟膏,它也是世面上部分唇膏的主要成分,而一個手指指節大小的膏體,就能賣小幾十軟妹幣。
因為,很多時候顧客都是買的一個牌子,他們花的錢,一大部分都用在品牌營銷或者說打上了。
當然,也會有一部分用于研發新產品。
化妝品公司也是有研發部門的,有點類似于科研機構,就是不斷的迭代分子結構,加工工藝,配方等等。
研發和科研,本質區別在于前者是對于基于已經應用化的產業,換言之,有錢賺,而后者是暫時沒有應用化的,將來也不一定能應用的,當下并不能賺錢。
許秋將實驗記錄本上的內容全部錄入到電腦中,這時已經五點五十分了,他沒有來得及做進一步的整理,就匆匆奔赴食堂四樓。
大部隊不難找,許秋遠遠看到有一個人頂著一個大光頭,明晃晃的反著光,這人他之前的會場里見過。
順著光頭的指引,許秋找到了魏興思,不過魏老師那桌已經坐滿了人,而且都是老師,沒有學生。
許秋沒去湊熱鬧,又走了兩步,看到了莫文琳,她特意為許秋留了位置,許秋和她打了聲招呼,便在她旁邊坐下。
這幾天,莫文琳打扮的都比較精致,還噴了不知名的香水,也可能是什么名牌,許秋對這方面毫無了解,聞不出來。
像組里原先幾個妹子,包括學姐、學妹她們平常基本都是素面朝天的,也不知道為啥莫文琳選了化學專業,費心思畫好的妝,一進實驗室,不就都卸妝了。
不過,莫文琳她剛來龔遠江課題組,近期也沒有進實驗室的機會就是了。
說起來,平常周六約會的時候,韓嘉瑩也會化妝打扮一番,據說女孩都會在喜歡的人面前露出最好的一面。
莫非?
呃……這話題不能深想。
坐下后,許秋四下觀望了一番,感覺這次晚飯的規格,并沒有周五的那次高,大概是因為這回吃飯的人比較多,人多,一平均,規格就下降了。
像魏興思他們屬于特邀嘉賓,是提前兩天過來的,由東道主安排招待,而其他過來旁聽的人大多是周日當天來回,或者周六過來,自費住一晚上,現在這些人也都跑過來蹭飯了。
桌上沒有老師,都是學生,因此也沒有人勸酒,就正常的吃吃菜,喝喝飲料,聊聊天。
整張桌子上,許秋認識的人也不多,除了旁邊的莫文琳,只有龔遠江組里的大師兄曹思,還有一個路炳輝。
許秋發現路炳輝看他和莫文琳的神色有些復雜,可能是龔遠江和他們的學生說了些什么,提到了他吧,不過這也不重要就是,當時的情形只能二選一,路炳輝,只能說兄弟我們有緣無分啊。
曹思一直在活躍氣氛,時而組織眾人碰個杯啥的。
因為不怎么喝酒,晚飯沒吃多久,便很快結束。
隔壁桌的老師們今天喝酒的也不多,許秋估摸著幾個離得比較近的,就在津城本地或者隔壁城市的,吃完飯估計還要趕高鐵回去,說不定還能趕上央視一套八點檔,陪老婆看個劇啥的。
許秋和魏興思的學校遠在魔都,只能額外滯留一晚。
晚飯后,老師們還有活動,學生們就地解散。
許秋直接回了賓館,先和學妹打了個電話聊了聊,得知了她們的測試結果。
學妹基于PBDBT:ITIC的體系,光電轉換效率最高可達9.2,初次測試結果表明兩者之間的匹配度很好;鄔勝男重復了許秋的體系,不過效率做的稍低一些,可能是因為實驗操作不熟練所致;陳婉清則跑到張疆繼續未完成的IEICO、IEICS合成實驗了。
掛斷電話,許秋進入模擬實驗室,查看了一番昨天上午復制過來的龔遠江實驗室。
他們實驗室里的藥品,許秋基本上是用不上的。
一方面,就算復制了藥品,別人通常也不會把材料的具體分子結構畫在試劑瓶去,一般都是用名稱代號,而很多代號所代表的意義,只有實驗者本人知道,就比如H22,在這種結構沒有被發表前,其他人根本猜不出這是啥,不知道具體的分子結構,拿到了測試數據也沒有用。
至于說拿到材料去反推結構,對于陌生的簡單的小分子材料,反推起來都很難,更何況有機光伏領域里復雜聚合物材料,想通過材料去反推分子結構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
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許秋不屑于做偷竊其他人勞動果實的事情。
復制龔遠江的實驗室,許秋主要還是看上了他們組里聯排的多個手套箱,用這個做器件,可能性能會好一些。
龔遠江他們全程都可以在手套箱中操作,不像魏老師組里的兩個手套箱是獨立的,在旋涂完有效層薄膜后,還要在空氣中進行轉移,而且他們專注于有機光伏,避免了和鈣鈦礦器件的交叉污染。
許秋想弄明白的是兩個實驗室里手套箱的差別,會對最終結果造成多大的影響。
如果影響比較大的話,就得想辦法讓魏老師多弄幾臺手套箱出來。
但客觀上存在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邯丹實驗室的面積太小了,就算儀器到位了也沒有地方可以放,系里也沒有空余的房間。
不過,許秋在本科幾年里經常能聽到學校里傳出的風聲,老校長一直都想讓學校理工科院系,包括材料、化學、物理、生物、環境等八大專業的實驗室,連帶著研究生,都搬遷到本部邯丹校區之外,讓本部僅作為本科生的教學場所。
現在魔都綜合大學有著四大校區,張疆校區主要是藥學院、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風林校區主要是醫學生,臨八、臨五之類的,江彎校區主要是法學系的學生,邯丹校區最大,其他專業的學生目前都在這邊。
如果實驗室能夠搬到其他校區的話,比如張疆,那么實驗室面積不夠的問題或許就可以解決了。
然而,這種涉及到多個院系,尤其是理工科實驗室搬家的事情,阻力會非常非常的大。
比如,魏老師實驗室里帶蒸鍍艙的手套箱,有幾噸重的,很難搬,而類似的設備基本每個實驗室都有。
再比如,電子顯微鏡之類的精密儀器,本身壽命可能就十年,搬一次家,直接減去兩年以上的壽命,一些老設備搬過去可能直接就瓦特了。
此外,在實驗室搬遷期間,肯定是做不了實驗的,還要涉及到設備的重新調試,可能有半年、一年的過渡空窗期,那相關的研究生完不成實驗怎么辦,延畢嗎?
有些實驗要連續運行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能停,這又怎么辦,強行停止,還是延期搬遷?
這些都是問題。
也因此,許秋本科四年,搬家的口號喊了四年,卻也一直也沒有動靜。
不過,據說現在的老校長馬上位置要動一動了,似乎有在離開之前把這件事情給落實下去的打算,最近的口號又變得響亮了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