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
整治雒陽周邊,乃至整個河南尹地區的戰后重建工作,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尤其李素心中存了建設新城的念頭,選址、考察、組織移民恢復生產、對赤貧移民進行政府鼓勵補貼……種種前期準備工作肯定都是異常忙亂。
好在,河南尹和河內境內,原有人口少了之后,倒是一張白紙好作畫,可以直接毫無阻礙地進行底層規劃,不用考慮與既得利益階層的對抗。
這種感覺,倒是有點兒后世規劃雄安新區時的味道了,掣肘和阻力遠比“拆遷舊城”小得多。
李素上任之后,先是花了五六天時間摸排,把最新的戶口情況徹底厘清,他本人都確保河南尹境內的每一個縣都走到。
而對即將擔任河南尹的諸葛亮,因為目前沒有別的大政要抓,李素對這個得意弟子的暫時要求拔得更高了,要求諸葛亮對于郡內的每一個鄉鎮都要走到。
不過時間可以不用那么急,半個月內走訪完也行,也算是對諸葛亮日常民政財政短板的補足和歷練。
這也是對諸葛亮執政能力的一個考驗。諸葛亮做官四年多,之前靈臺令和太史官那些職務,都是中央的技術性學術型官僚。
他唯一的地方官履歷,就是直接從河東太守起步的,上來就是正郡級,壓根兒沒有接觸過縣里面的基層民政事務,太不接地氣了。
而且諸葛亮任河東太守期間,內政事務主要以籌措軍需為主,不需要他搞地方建設、撫民恢復生產。這樣的履歷無疑是有一點畸形的,不利于他將來成長為全面的丞相之才。
李素既然對諸葛亮揠苗助長了,讓諸葛亮少了十年自然歷練成長的時期,那就有責任幫諸葛亮補足短板。
還有大半個月、過完年后,諸葛亮就算虛歲二十了。
這樣的年輕人,稍微累一點也無妨,只要營養和鍛煉跟得上,精力可以很快恢復,也不會有損健康。李素也很注意節奏,他定的指標都是不會讓人過勞的。
除了諸葛亮這個即將赴任的河南尹(諸葛亮現在還是兵部侍郎,負責統籌今年的新軍擴軍工作,明年正月之后才調任河南尹),李素還利用司空兼司隸校尉的職權,自行任命了河東、河內等周邊各地太守,分管上述地區的摸底調查工作。
經過李素的審慎考慮,諸葛亮離開河東后,河東太守的空缺由關羽麾下的后勤文官趙累擔任,王甫為長史——
這倆人一直是跟隨者關羽的,兩年前關羽第一次奔襲雒陽、遭到袁紹陣營背信襲擊敗退時,他們也是跟著關羽共患難逃回去的。
趙累官場資歷比王甫老一些,所以就任河東太守,也沒什么問題。歷史上趙累跟著關羽一直跟到走麥城,也被潘璋抓了,王甫倒是一直活到夷陵之戰、跟著劉備出征時陣亡。
考慮到關羽未來會繼續執掌河北戰區,李素給關羽個面子,讓他的舊部文官當河東太守,便于關羽的后勤需求,也是持重考慮。
畢竟河東地區在明年關羽對呂布用兵時,還要扮演出擊陣地和后勤基地的角色,軍需籌措不容有失,必須用關羽知根知底的人。
河內太守一職,李素想了想,考慮到明年河內地區以戰后重建為主,也不用擔任進攻的后勤基地,所以找個資歷老一些的司隸本地人為好。
選來選去,李素從當初長安朝廷逃歸劉備的司隸本地東州士里,選了個在外郡當太守的,平調來河內任職。
李素最終選中了之前一直沒什么存在感的射堅——此人是五年前,長安李郭之亂后,擇機入蜀投奔劉備的司隸人,投奔那年32歲,如今37歲。
他來投之前,在長安朝廷的舊職不過是黃門侍郎,跟當時40歲的鐘繇一個職務。不過鐘繇命好,他那個黃門侍郎撈到了代王允傳旨冊封劉備為“權攝漢中王”,然后圣旨送到時王允被李傕殺了,鐘繇回不去,結果在劉備那兒混的風生水起,如今都當司徒了。
射堅投劉之后,劉備在北伐關中前夕,封他在武都、陰平等地當太守,后來就沒怎么升遷,最多是平調到天水、隴西。
如今畢竟也積攢了四年太守資歷了,可以從貧窮偏遠的山區郡調回京畿周邊的輔弼要郡,也算是略升半級。
李素選中他,也不是覺得他多有才華。只是覺得射堅、射援兄弟一家本來就是司隸的悠久大族,名聲不錯,適合安撫安定久戰疲敝的百姓。
射堅走后,天水的太守可以由他弟弟射援繼續擔任,四年前射援才27歲,而且官場資歷不足,肯定不能當地方太守,哪怕是偏遠地區。后來跟著兄長當郡丞、長史,漸漸積累治績,現在也能提拔了。
另外,跟射堅射援兄弟當年一起來投奔入川的其他幾個東州士代表,比如跟法正是扶風老鄉的孟達,這次也積攢夠了資歷,跟射援一起提太守,為隴西太守。
最后,屬于司隸管轄的郡,其實還有一個弘農——只不過之前因為雒陽沒光復,弘農扼守函谷關和潼關,是長安與雒陽之間的咽喉門戶,所以那幾年暫時歸雍州管轄。
雒陽是一個半月前才光復的,李素到任司隸校尉之前,劉備也沒調整弘農郡的管轄權,現在才剛剛劃過來。
不過,弘農劃回司隸之后,為了長安的安全和制衡,劉備把弘農郡的華陰縣和潼關劃歸京兆尹直管。
這樣長安地區管潼關,雒陽地區管函谷關,無論將來后世皇帝統治期間,哪邊出現意外,都可以確保兩京之間的變亂不會蔓延。
之前弘農郡歸雍州管的時候,太守是張飛麾下的幕僚、京兆人杜畿。既然現在只是調整區劃,也沒必要多折騰人事,就繼續留用,無非是轉隸到李素手下直屬。
此外,還有一個荊州的南陽郡,雖然不屬于司隸,但也跟雒陽所在的河南尹接壤,而且還是劉秀的帝鄉。
明年還要在那兒重點修運河,李素也希望整治一下南陽和雒陽之間的陸路道路,所以重點關照把南陽郡的太守也調整了。
他在關中地區找了各個郡的太守,想選個偏遠窮郡但治績不錯的人才,換到人口稠密的南陽來。最后就選中了去年剛升為安定郡太守的張既。
張既此人短短四年前還只是個縣令,不過歷史上他就是以“治績三輔諸縣第一”被鐘繇提拔起來的。
這一世張既因為在194年的關中大旱和地震、蝗災中,治理災情績效最好,第二年就被李素破格提拔為安定郡長史,后來在為馬超建立銀川郡、收復河套的過程中,安定郡組織軍需后勤工作很出色,張既借此漸漸升到太守。
由此看來,此人調度地方民間資源上確實有一手。做同樣多的事情,能夠盡量少地盤剝百姓。挪到明年要全面開工重大工程的南陽郡,也算是人盡其用了。
諸葛亮、趙累、射堅、杜畿、張既,把司隸四郡加南陽安排得明明白白,李素自己坐鎮中樞,旁邊一圈郡都有得力之人輔弼。
把地方治理的人事工作大致安排下去之后,此后數日,各郡的民政情況現狀也都大致統計了上來。
情況果然不是很樂觀。河南尹地區經過多次戰亂流離之后,如今的總人口居然只有五萬六千戶、二十六萬七千余人。
而更慘的是今年剛剛光復的河內郡,居然只剩下三萬兩千戶、十八萬四千人。
其余河東郡也算是戰區,前年被張遼入侵的時候,因為戰爭破壞也一度跌破二十萬人。不過后來諸葛亮當河東太守那一年多里,盡管還要為前線大軍調運籌集軍需,但人口依然不降反升,恢復到了二十多萬,今年最新交接普查是二十二萬五千人。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諸葛亮管理地方確實有一把刷子,至少他能貫徹法治、阻止豪強欺壓貧苦,恢復生產力。
弘農郡倒是完全沒被戰爭破壞過,不過崤函山區本來就田少人少,一直穩定在十五萬人。
最后的南陽郡,在196年之前被董卓、袁術、南陽黃巾殘部等拉鋸殘害了幾次,不過196年之后被劉備收回,最近兩年倒是沒有遭到亂世的破壞,只是被李素多次征兵征民夫。至今還剩下近八十萬人口。
經此亂世,南陽郡依然是人多田少的狀態,依然還有不少無地少地的貧農佃戶,可見早年南陽人口有多變態。
上面這些數據,單獨看或許沒什么概念,但如果跟桓靈時期的對照著看,就知道差距了——
桓靈時天下大亂前,南陽郡和京城所在的河南尹,都是人口超級稠密地區,都有兩百多萬人。河南尹如今已經是跌到巔峰時的不足一成半,南陽倒是還剩下巔峰時三分之一的規模。
河內戰前和平時期有八十多萬人,河東有六十多萬人,弘農和平時期接近二十萬人。現在分別跌到了和平時期的兩成、三成半和七成。
所以,河東地區已經出現了略微的“人少田多,田地荒蕪沒人種”的情況。
好在關羽在那兒駐軍,關羽也意識到相持階段讓部隊閑著不好,所以去年初開始、諸葛亮當河東太守時,就輪流分出一部分士兵種軍屯,減輕后方運糧壓力。
如此一來,河東多出來沒人種的田,暫時也都被軍屯消化了。
而河南尹和河內,現在是典型的急需移民過來種植荒蕪空出來的田地。而南陽至今為止還能對外輸出十幾萬的富余勞力。
新的一年里,李素必須考了一下移民整頓的問題了。畢竟劉備陣營大后方,還是有不少人多地少、已經和平了快十年的世外樂土的。
最典型的還是長治久安了最久、工商業如今也高度發達了的成都平原三郡。即使益州滇州拆分后,益州的成都平原加巴郡,還是有超過五百萬的人口。
成都和江州那點田,在沒有新一代的精耕細作生產方式來提升勞動密度之前,肯定是不需要五百萬人種的。蜀郡和犍為郡這些年一直在靠工商業吸收過剩農業人口。
或許有人會奇怪:李素前些年擔任益州牧的時候,乃至幫助關羽平涼的時候,不是號稱每年對外移民至少二十萬人么?
一開始是移民到陳倉附近,充實被破壞的關中。后面幾年主要是移民天水、隴西甚至金城郡,對外移民都持續了四年了,怎么還有五百多萬人?
沒辦法,因為天府之國的五百多萬人,豐衣足食還有工商業加持,百姓都活得太舒服了,所以每年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就超過二十萬了——和平安逸的狀態下,每年人口自然增長二十分之一,也就是5,并不過分吧?
要不是李素前些年堅持讓諸葛瑾組織移,成都很快又要人口爆炸了。
如今既然雒陽和河內如此殘破。李素也不得不考慮讓諸葛瑾繼續組織百姓走水路移民來司隸,占據荒田。
最好是最近就組織,過年的時候就搞定,然后爭取明年二月份春耕的時候,就能進入開荒生產——
其實也談不上“開荒”,因為河南尹周邊的田基本上都是熟地。最多是兩三年沒中雜草叢生了,但沒有樹木亂石這些開荒時麻煩的硬骨頭。
開春之前,趁著冬天干燥,提前放火燒荒把雜草處理處理,再深耕翻個地破壞一下地面以下比較深的雜草根,就能愉快種地了。
好在移民的準備工作倒是不用花太久,因為這些年諸葛瑾已經形成了工作習慣,知道每年肯定要往外組織移民至少二十萬人,緩解成都的人口壓力。
只是每年要往哪兒移,要等李素的具體戰略規劃。今年如果是來雒陽,倒是比繼續往隴西和金城移民更方便了——
去隴西和金城不能全程走水路,在穿越秦嶺余脈時需要翻隴山,所以要大量借助水陸兩用大篷車,這款西域殖民拓荒的標配交通工具。
來河洛的話,雖然路程是變遠了,但其實不用走險峻山路。
成都平原和江州要移民的人口,直接走長江水路順流而下,到江陵后轉漢水、淯水到宛城以北,走魯陽陸路進入河南尹即可。
如果組織漢中的無地貧民移民,更是可以直接沿著漢水經上庸順流而下,直接轉淯水到宛城,省掉了長江這一段。
長江三峽和上庸漢水這兩條航道,在李素之前多年的整治下,已經毫無通航難度,無非落差大的必要河段,靠在當地屯田、以拉纖徭役代租庸調的纖夫,把船拖過去就行。好幾年前國淵就把這些事兒安排妥當了。
考慮到今年移民的規模可能會高于往年,諸葛瑾的工作量和組織難度會比較大,李素甚至考慮給劉備去一封表章,建議把諸葛瑾和孫乾的職務調換輪崗一下,也給雙方都積攢更多樣的工作資歷。
讓諸葛瑾掛民部尚書的頭銜,來操持相關移民組織工作,并且輔佐李素重建新都。讓民部尚書孫乾回去擔任幾年益州布政使。
這兩個職務級別上是平級的,所以也不算誰升官誰降職。讓朝廷的九部卿和地方的布政使輪崗,也利于民政官換位思考。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