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第615章 諸葛亮:打一杖就能總結出一本兵法
第(1/2)頁
關羽趁著文丑張遼麹義會師之前,最后狠狠給了張遼一下。再加上當日麹義試圖“圍魏救趙”失敗,袁軍累計折損有生力量過萬,還死了個校尉級的將領郝萌,可謂是銳氣墮盡。
對于依然有近四十萬雄兵的袁紹來說,這一連串失敗造成的實質損失,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但部隊士氣被這么折騰,著實是低迷得可怕。
眭固死在石門奇襲、楊丑死在野王速破、郝萌死在張遼被野戰打崩……從險關奇襲到堂堂正正的城市攻堅,再到正面野戰,關羽從三個角度論證:袁紹軍不管跟漢軍打什么戰爭模式,都不是對手!
而隨著關羽在正面戰場的勝利、袁軍不敢再戰,暫時陷入抱團過冬的收縮守勢。作為太尉長史的諸葛亮,也在后方的野王城里坐鎮,偷空寫他人生中最初幾篇兵法。
原本歷史上的諸葛亮,一生中就寫了《兵法二十四篇》,這一世有了李素的教誨和更多的實踐經驗,他寫日記寫筆記總結人生經驗的操作自然也不會少。
而且,原本的《兵法二十四篇》,說是兵法,其實真正論述打仗的也就是最后面三分之一那些篇。前十五篇都是關于內政、錢糧調度籌措、用人、考核、治軍、軍法之類的內容。
這一世,諸葛亮要寫的東西多得多,自然不會把所有東西雜糅在一起。內政用人科技數學這些都會單獨開坑,兵法就專注于軍事,最多算上后勤和治軍。
此次,趁著冬季作戰的閑暇,他先從治軍和后勤調度寫起,又寫了攻城戰的一些心得,最后寫到對關羽野戰經驗的總結。
因為還年輕,才十八歲,諸葛亮也沒打算寫得多完善,所以是不停開坑、慢慢填的狀態,沒狂妄到覺得自己能一下子寫完本。語言措辭也偏向于口語筆記,后續根據實戰經驗積累保持更新就是,等將來要完本了,再用凝練優美的文筆重寫一遍。
“太尉河內之戰、野戰數勝的經驗,證明數萬規模的中型兵團作戰,內線調度一方在集中優勢兵力方面有絕對的優勢。
張遼麹義之所以敗,就在于數十里的犄角援護距離,需要兩個時辰的行軍集結。這種時間差在正常交戰速度時并不會有明顯漏洞。
但是在關太尉超出常人預期的高速兵團集結出擊能力面前、以及我軍出擊扎營位置與張、麹本陣恰到好處的距離,加上配合適當的離間遲滯,就漏出了被各個擊破的的破綻……”
諸葛亮不但總結眼下這一戰的經驗,還引經據典,盤點歷史上同類的戰役、去蕪存菁、求同存異,比對分析。
最后,諸葛亮總結出一條他覺得很有道理的規律:當交戰雙方可以在一場戰役中調度的總兵力低于十萬人的規模、交戰雙方一線總兵力低于二十萬人時,“內線作戰”一方有絕對的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敵人的先機。
“內線作戰”這個后世才出現的軍事術語詞匯,諸葛亮當然沒有直接寫,而是用他自己的語言組織了一下。但意思就是“兩軍對峙時居于中央位置、機動距離較短的一方”。
比如這次野王周邊之戰,張遼在野王北的丹水邊,麹義在野王東的沁水邊,相互調度沒中間的關羽快,這就是個機會。
如果此時此刻李素能身在河北、看到諸葛亮寫下的這些兵法筆記,一定會大驚失色:這不就是后世19世紀初、歐洲兩大軍事理論家約米尼和克勞塞維茨總結拿皇勝利的重要經驗么?
(注:克勞塞維茨大家都熟,不用介紹,約米尼比他名聲略小一點,但也是19世紀天下第二。克勞塞維茨被認為是反法同盟一方頭號軍事理論學者,約米尼則是法軍一方的頭號軍事理論學者,但他們研究方向是一樣的,都是研究拿皇為什么打勝仗)
不過還真別說,關羽在河內之戰的連番勝利,其實原理跟拿皇在意大利那次成名之戰“曼圖亞要塞戰役”非常神似。
只不過拿皇是利用了外線反法同盟軍、調動出了一個抵達曼圖亞要塞的微弱先后時間差,把敵人打了個葫蘆娃救爺爺。而關羽把曼圖亞要塞換成了野王城,其他幾乎都一樣,可謂是樸實流兵法之妙的杰作。
但諸葛亮之所以是天才,如果他寫堂堂之陣的兵法,只總結到約米尼和克勞塞維茨的程度,那他就不配稱為諸葛亮了。
諸葛亮顯然走得更遠,更加以史為鑒、并配合自己的推演、發揮自己神級的算數推演天賦。
諸葛亮結合歷史指出:這種內線調動敵人拉扯出抵達戰場時間差的優勢,并不是絕對的,而是受雙方交戰總兵力的制約。
目前這一招好用,是因為雙方總交戰兵力不過七八萬,所以內線一方可以把全部兵力擰成一個鐵拳集中出擊。如果兵力再多,達到十幾萬,甚至更多,那就無法把全部兵力都投入一線。
這時候,或許“外線作戰”一方會獲得“同時對同一戰場從不同方向投入更多總兵力”的集中優勢兵力優勢。
這一點,其實后來也是反復被歷史證明的。比如歷史上的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乃至淝水之戰,都是兵力海量之后,兵多的一方雖然試圖繼續內線集中兵力,但人太多沒法從一個方向堆到同一戰場上。
這時候,以弱勝強的一方取得局部優勢、擊潰人多勢眾一方的先鋒后,人多一方就容易因為后續堆疊無法投入,被裹挾潰敗。
當然,諸葛亮不可能知道這些還沒發生的事情,所以他在兵法比對中,是拿劉邦項羽的彭城之戰來總結的——
項羽毫無疑問是“內線作戰、實現局部集中優勢兵力”的頂級天才,帶著三萬騎兵始終擰成一股鐵拳,把五十六萬人無法集結無法同時抵達戰場的劉邦,殺得幾乎覆滅。
而劉邦彭城之敗,也是因為他人多,而無法發揮外線優勢,無法讓他的五十六萬人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從不同方向向同一目標發力,所以多出來的人力暫時成了無效人力。
但是,諸葛亮也敏銳地指出:想要在人數遠超十萬人時,如臂使指精確到毫厘地讓大軍從不同方向同時對同一目標發力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難度簡直難如登天!
或許,未來有更好的遠程軍令通訊手段、或者更快捷的外線兵力調度集結手段,那就能把這事兒的容錯性提升,降低被敵方的內線神將打時間差、實現局部優勢兵力的概率。
這個兵法論述,同樣是石破天驚。如果讓李素看到了,肯定會驚嘆:這不就是1860年代后,隨著鐵路、電報等技術發展后,德軍總參謀長毛奇對約米尼、克勞塞維茨等舊時代軍事理論的升級么!
毛奇就是看到了電報和鐵路的出現,意識到“幾十萬大軍精確約定一個時刻、從不同方向抵達同一目標并同時總攻”成為了可能,才一改約氏克氏強調“要搶內線便于集中兵力”的舊軍事論調。
事實上,毛奇后來也用歷史證明了他外線戰略思路的優勢——他的敵人,奧地利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乃至法國的拿破侖三世,信仰的都還是六十年前拿皇的內線思路。可是鐵路電報一出現,內線動員集結的效率就不如外線了。
拿破侖三世學他親叔叔,結果就是色當戰役只能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集結12萬人,而毛奇能集結20萬人、同時不同方向合圍他,還不給他時間差。
后來的歷史也一再證明,在沒有機械化部隊出現之前,內線作戰單一陣營的最高集結效率極限,也就是十來萬人,再多就堆疊不到單一戰場上了——不光色當戰役如此,更早的滑鐵盧戰役也是如此。滑鐵盧時法軍才8萬,英普等反法同盟軍加起來12萬。
雙方都不會外線分進合擊,那就是雙方都只能投入10萬人量級。其中一方學會了外線分進合擊同時到達,那學會的一方可以多投入數倍,比如毛奇的20萬。
不過,或許有人會奇怪:諸葛亮又不可能預測毛奇的存在,他如何會預測出“通訊和交通科技的進步,能增加外線優勢一方的容錯性,而且內線優勢和外線優勢轉變的臨界點,是每一方兵力達到十萬人”呢?
答案是:諸葛亮依然是從歷史中找答案,比對思索之后,才這么寫的。
不得不承認,華夏悠久的歷史是一個寶庫,哪怕是漢末的人,能夠找的前人經驗也已經足夠用了,關鍵只是看讀史的人自己智商如何、會不會觸類旁通總結。
諸葛亮從歷史上找到的那個“毛奇型”的人物,便是韓信。
理由很簡單:垓下之戰,楚軍十萬,漢軍三十萬。而韓信是扎扎實實做到了“三十萬人分進合擊、同時對項羽輸出,不給內線的項羽抓住各個擊破的時間差”。
可見,韓信是一個不需要電報和火車等技術手段輔助,也能如臂使指精確把三十萬人同時、不同方向投入同一戰場地點的人。
反觀韓信用兵,其實動輒是幾十萬一起用,微操不用太好。當己方兵力超過十萬時,微操不是最重要的,讓幾十萬人同時進入站樁輸出位置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只要F2A上去就可以了。
對面的項羽,是當時天下第一的內線名將,一輩子其實沒有發揮出過幾十萬人群毆的完全威力過,項羽能做到帶十萬人時、遇到同樣數量級的對手天下無敵。
遇到有好幾十萬人的對手時(劉邦、章邯),項羽能做到“不讓敵人的幾十萬人同時堆到我面前,讓敵人被我殺了十萬后再上十萬,后續敵軍還沒打先因為先鋒被滅士氣狂降,這樣不管敵人是三十萬還是五十萬我都能慢慢滅完”。
韓信的微操其實遠不如項羽,但韓信能讓三十萬人同一瞬間堆到項羽臉上、讓三十萬人同時站樁輸出十萬楚軍,而不是“后排二十萬堵在射程外逛GAI、前排十萬死光了后排才有位置輸出”,做到這一點就贏了。
諸葛亮結合今日的實戰收獲,以及與歷史的比對,寫到這兒時,他甚至忽然靈光一閃,對《史記》上一句本已耳熟能詳至極的老生常談,有了新的認識:
《史記.淮陰侯列傳》里寫劉邦跟韓信聊眾人帶兵才能、韓信評價劉邦說“陛下將兵、不過十萬。臣之將兵,多多益善”這番話,基本上是個讀書人都知道。
諸葛亮原本讀書,讀到這里,也無非是覺得這說明劉邦雖不擅用兵卻善于用人、善于駕馭文臣武將。
但此時此刻,隨著他自己也在寫總結野王之戰的兵法,再回憶起淮陰侯列傳里這句話時,他豁然開朗:
韓信評劉邦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劉邦和項羽,都是內線作戰型將領,他們外線分進合擊統兵的才能還有所缺陷!(劉邦的外線當然比項羽的外線更爛得多)
韓信這番話是他自己對內線將領和外線將領用兵效率臨界規模的樸素認知!只不過韓信不會寫兵法,沒有把這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經驗總結出來!(也可能是韓信不想總結,想敝帚自珍作為獨門經驗)
“雙方各自兵力規模十萬以下,內線名將的指揮上限更高。雙方各自兵力規模遠超十萬,外線名將的指揮上限更高。但能駕馭這種程度的外線名將,數代難遇。
有漢以來,僅有韓信。便是衛青也做不到千里奔襲、分進合擊同時抵達,故時有李廣迷路誤期等歷史教訓。而霍去病更是只能做到項羽型的單路出擊內線名將,戰術還遠不如項羽,多線戰略統籌無從談起。
若無妙到毫巔的通訊和交通掌控力,就只能指望后勤與軍情傳遞技術的進步,來彌補短板。此番我軍有望彌補外線諸軍合擊的時機把控,也得仰賴我軍比袁紹軍更快的軍情傳遞和后勤行軍速度。
未來,要進一步發揮這方面的優勢,就得在傳信和運兵速度上多下苦功,用新技術贏得更多戰略集結效率優勢。”
諸葛亮洋洋灑灑寫完這些心得,一邊已經在揣摩,如何在后續“劉備、袁紹兩大陣營都要調集二三十萬大軍增援前線”的情況下,讓己方陣營獲取更大的兵力集結堆疊效率優勢。
有了顛撲不破的真理級先進戰略指導思想,實際微操方面反而沒那么多糾結了。
諸葛亮覺得自己跟著打了短短幾個月仗,對整體戰略思想的把握,又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