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第740章:秦國?名存實亡啦。
任何時代的任何職業,但凡是家族的產業需要一位繼承人,教育下一代都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沒有實際接手權力之前,繼承人任何的表現都可能是一種表象或表演,等權力拿到手之后就會立刻變成另外一副面孔。
有一點倒是通用,不能對繼承人有求必應,甚至不能讓其生活得過于舒適和優越,要不然超過九成以上的繼承人都要被慣廢,剩下的一成則是有著超強的自律性格。
歷史上的孟子有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這一篇文章不止對一國君王是寶藏,對于為人父母也是教育寶典。
當然了,絕大多數人會很討厭那種思想,認為自己就是牛逼,生下來就是為了享受。受苦?受尼瑪嗶啊!
呂陽當然學過這篇文章,也是呂武很難得能記得住全篇的著作之一。
他小的時候就是單純的學而已,根本就不懂里面的道理,年紀很小就被放任出去打拼會感到不滿,受了苦也會埋怨父母,等待慢慢觸碰到權力才感到文章回味之后的甘美。
為什么很多人渴望有“后悔藥”這種玩意?只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遭到了社會的毒打,成長起來之后覺得能比以前做得更好,自然而然也就認為“再來一次”的自己,不會是曾經那個自己啦。
呂陽自小有犯過錯嗎?有的。
人怎么可能不會犯錯,要看錯誤帶來的代價能不能承擔而已。
作為陰氏第一順位繼承人的呂陽非常幸運,不管犯下什么樣的錯誤都有一位父親能夠在事后收拾殘局。
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位“無所不能”的父親,很多身為人父的成年人都會犯下不可彌補的錯誤。而這就是記錄歷史的重要性,使人能夠以史為鑒。
當然了,人類記錄歷史的作用是什么?一般是重復去犯前人已經犯下的過錯。
明明知道干了什么會得到悲慘下場,為什么還要去做呢?不是他們頭鐵,而是他們認為前人太傻、太蠢了,自己去干才不會得到相同
的下場。
執行滅國命令的呂陽選擇殺掉秦國公族的每一人,上從白發蒼蒼的老者,下至嗷嗷待哺的嬰兒,不論性別,不看為人,一律就是殺殺殺。
如果不是呂武下了死命令不準傷害秦君,認為自己有鐵血意志的呂陽連秦君都想干掉。
呂陽在春季來到秦國,殺戮從春天開始,一直到雪花紛飛的冬季依舊沒有停止。
現在這么個年頭,滅掉一個家族不會只是死上幾個人,有些多子多孫的家族光是血脈相連的族人就有數百,乃至于是上千人,還要算上忠于這個家族的另外群體,滅亡一個家族要殺的人真心太多太多了。
“自古何處英雄不殺人?”呂陽在翻閱名單,一點心里不適都沒有。
說起來也奇怪,英雄的的確確需要粘上一些跟血有關的事情。
很多英雄沒有親手殺掉一人,他們能夠成為英雄是率領軍隊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代表著他們沒有親自殺人,下達一個指令卻能讓數千、上萬、數十萬人頃刻之間變成尸體。
所以,社會沒有發展到所有人類大同之前,又或者沒有外星人來侵略,不可能存在全人類的英雄,有人認為是英雄,必然有人視之為仇寇。
我之英雄,彼之仇寇,很是合情合理的呀!
名單很長很長,以一個家族作為一個篇章,再一個名字接著一個名字被畫上了紅線。
“秦君有何舉動?”呂陽問道。
陰挈答道:“未能知曉外間之事,尚無異常。”
秦君本來有名有姓,后來被陰氏刻意全面屏蔽了。
也就是說,人們知道現在有個秦君,從來不提姓名,慢慢變成了一個禁忌。
陰氏為什么要這么干?消滅一個國家,光是進行肉體上的征服,后面必然要遭到永無休止并且滅之不絕的反抗;在滅亡那個國家的同時,抹除掉這個國家所有民族的文化和習俗,給予新的認知與知識,才是兼并上手段最為高超的融合方式。
很多諸侯國一直不認可秦國同為諸夏一員,里面當然有秦人自己的鍋。
只有一個諸侯國不認可秦國,可能是這個諸侯國帶著偏見。
一旦是所有諸侯國都不認可秦國,不可能是一種偏見了。
這種現象不區分秦國強大或弱小時期,也就不是主觀上的偏見,是一種文化和思想上的雙重不兼容。
楚國那邊遭到了歧視,他們選擇放棄治療,喊出了“吾乃蠻夷”的話。
秦國遭到
歧視的選擇則是跟白翟、赤狄、戎狄結盟。
漫長的歷史中,自然有諸夏的諸侯跟異族結盟的例子,只是干起來沒有秦國這么轟轟烈烈又理直氣壯。
華夷之辯在諸夏是什么時候有的?在夏商時期就有了,大概分為血緣衡量標準,地緣衡量標準和衣飾、禮儀等文化為衡量標準。
第一個喊出“尊王攘夷”的管仲將區別說得非常清楚,近一步加強華夷之辯的界限。后來孔丘撿起了管仲的理論,進行了一些強化。
孔丘出生了嗎?他現在就只是一個胚胎,還能不能成為諸夏的圣人,則是有點不好說了。
已經成為陰氏家臣的桑田紇,他說不定在孔丘學文的時候,伸手一抽后腦殼:學文可以,搞尼瑪學問著作啊!給爹去勤練殺人技,好在疆場建功立業!!!
經過管仲的再次重申,華夷之辯在春秋得到加強,不怪秦國跟異族結盟之后被開除諸夏籍了。
要不是秦國歷代君王放棄繼續西進,改為向東擴張,搞不好秦人后面還真的成“異族”啦!
花了將近十年來“改造”秦國的陰氏,講實話呂陽就是過來摘桃子而已。
能將摘桃子搞得那么血淋淋,很能說明呂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了。
其實,呂陽知道父親不希望自己那么嗜殺,懷疑父親因為自己的嗜殺而心生忌憚。
沒有被教導成唯唯諾諾性格的呂陽會重視父親的看法,有明確的指示不會過線,認定應該快刀斬亂麻則是一點猶豫都不會產生。
擺在案幾上的文本很多很厚,每一個文本的一頁能寫下五百個名字,猜猜在呂陽的命令下有多少人身首異處?
下令殺死那么多人的呂陽睡眠質量很好,從來沒有從噩夢中驚醒。
別人認為他嗜殺,他卻認定自己是在永除后患,真心不會產生任何的心理負擔,并且由衷地認為自己沒錯。
“父上來信,言及明歲率軍南下。”呂陽說的那些跟自己沒關系,信的大部分內容則是沒有講出來。
在信中,呂武用詞尖銳地罵呂陽是個蠢貨,明明可以將事情交給手下去辦,偏偏事事親自干涉。
一個有著嗜殺名聲的人,某種程度上能夠恫嚇宵小,后患卻是無窮無盡!
呂陽不知道那些道理嗎?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將事情交給別人去辦,事后再將操辦者干掉來獲取美名的做法,不屑為之罷了。
在他看來,陰氏內部要懂得感恩,外人只需要害怕自己就行。
陰挈說道:“諸事已然妥當,僅需遷秦君往岐山別宮,秦則滅矣。”
沒有過來秦國的呂武并沒有下令遷徙秦君,同時沒有講清楚什么時候將秦君遷徙,看似在放權,實際上是對呂陽的一道考驗。
陰氏已經從各方各面控制住秦國,什么時候滅掉秦國會顯得很關鍵。
過早滅掉秦國會讓諸侯震動,甚至會讓晉國的各個家族開始針對陰氏。
什么實際最合適?當然是瓜分晉國之后,陰氏獲得了想要的好處,正式建國要不要公布滅掉秦國屬于還待時機。
一個強大到過份的陰氏會令所有人都感到忌憚。這個也是呂武一直將范氏推向前臺的原因之一。
換作是諸侯有針對陰氏的跡象,陰氏再展現出控制住晉國三分之一和秦國全境,必將使得諸侯重新考慮要不要出兵跟陰氏交戰。
“明歲一戰,若能殲滅諸侯聯軍,我家事成也!”呂陽很想去參加那一戰,理智上卻很清楚不可能。
陰氏的長輩就呂武一人,控制秦國是一件非常關鍵的事情,除了呂陽這位第一順位繼承人之外,誰都不合適來控制秦國。
換作是呂武的其他子嗣,真以為誰都認命的呀?禍起蕭墻會成為一種必然!
“秦國,名存實亡也。”呂陽站了起來,走了幾圈停駐腳步,慢斯條理地說道:“明歲集結秦境大軍來‘雍’受閱。”
干嘛?這是要干嘛!
講道理,呂陽只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哪怕是代行呂武給予的權力,還是沒資格盡起秦境大軍的。
包括陰挈在內,所有陰氏的人都在跟熟人面面相覷。
陰氏在秦國這邊有約五萬軍隊,再集結秦人士兵,合起來應該能達到十二三萬?
這么一股力量,呂陽想用來做什么?!
三五第一_www.35wx.la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