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春秋大領主 第74章:俺只想悶聲發財
打擊北方胡人這種事情,不用特地向新田匯報,并取得允許。
懂得做人一些,則是需要請示(知會)北疆的那些大貴族。
要是打華夏文明圈子的列國就不一樣了。
沒有得到元帥的允許,對華夏文化圈子動武就是僭越,可是要遭受非常嚴重的懲罰。
當然,打胡人不用稟告并取得允許。
可是,一旦造成嚴重的后果,比如胡人氣不過集結大軍來報復,理所當然也要承擔相應的后果。
過去什么情況很復雜。
自齊桓公九合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北擊山戎,南伐楚國,成為中原第一個霸主之后,楚國自然還很頑強,北方胡人卻是早被打殘了。
所以,殘了的胡人對華夏文化圈的威脅不再那么大,列國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在乎。
晉國在晉文公時期成為中原霸主,一樣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號,致力于對付的只有敢于“問鼎輕重”的楚國。
至于北方胡人?
鼓勵北疆的貴族一直去找麻煩,時不時地給胡人放放血,晉國的中樞班子認為這樣就夠了。
呂武出征前當然也派人知會了老靠山魏氏。
而另一個有名無實的大貴族趙氏,他們的宗主就在老呂家。
呂武將會合地點設在了“箕”。
這里位于“霍”的西面,西北側是交剛。
目前晉國的新軍駐扎在了交剛,與“樓”、“屈”的駐軍形成了一個掎角之勢,防備秦國可能的再次入侵。
也就是說,晉國將防御陣線向秦國的方向移動,不再以霍城作為防御重鎮。
呂武帶了五輛戰車,五百名武士和一千名屬民、奴隸。
“趙孟欲往……”韓無忌很不爽地“哼哼”了兩聲,非常無奈地說:“我亦往。”
趙武有些木訥地看著一臉不爽的韓無忌,過了一兩秒才反應過來,說道:“我、我……不去了。”
齊溫立刻說道:“主欲往,便往也!”,說著話,看的人卻是韓無忌。
而韓無忌立刻變得很尷尬,低聲嘀咕道:“如此罷了。”
趙氏現在很虛弱,導致堂堂的趙氏宗主只能湊足三輛戰車和五百名武士,屬民和奴隸則是需要從趙地調集。
趙地已經正式被趙武接收,他卻沒有立刻回去,只是派出家臣前往管理。
韓無忌倒是很闊,輕輕松松就拉出了十二輛戰車和七百名武士,隨軍的屬民和奴隸當然要從封地調。
他找到了呂武,說:“我等既往,何不邀魏氏?”
呂武覺得有道理,答道:“善!”
得到通知的魏氏,魏絳派人通知會帶來十輛戰車和七百名武士,另外還有兩千奴隸。
周邊的貴族也先后派人告知呂武會帶上多少兵力和隨軍人員。
結果呂武掐掐捏捏地算下來,只是去北方胡人那邊進行打劫活動而已,卻是攏共來了十七個貴族,戰兵的數量超過四千,隨軍人員將近一萬。
這樣的規模,對上一些小國都能打一場滅國之戰了。
比如晉國的附庸小邾國,他們最多也就能湊兩千能打野戰的戰兵,國家武力除了戰車數量多之外,戰兵還沒十七個晉國貴族隨隨便便湊起來的多。
而這,其實就是霸主國的一種實力體現。
兵力構成方面,呂武的兵力不占優勢,尤其是還來了韓氏與魏氏的嫡系血脈。
呂武無所謂,他本來也沒打算去當眾貴族的首領,只要能發起這次活動也就足夠了。
他們在“箕”這個地方完成了集結。
按照古老的習俗,走程序進行盟誓,選出了領導者。
韓無忌雖然身患殘疾,但他的老爹是卿,謙讓出繼承人身份的事,韓氏也沒對外公布。
所以,他沒有任何疑問的當選了。
比較尷尬的是韓無忌壓根沒學過軍事,他選了魏絳和趙武作為自己的副手,又讓呂武來擔任“尉(協調官)”的角色。
也就是說,呂武成了這支拼湊起來武裝的第四號人物。
在他上面的那些,韓無忌和趙武屬于依靠血統優勢,魏絳則是有真材實料但拼爹拼不過韓無忌。
其余的貴族,他們選擇參加這一次活動的原因,大多數還是想搞清楚自己的鄰居們到底想要干什么,沒想到韓氏與魏氏的嫡系血脈會參與,一個個都覺得賺到了。
他們的想法很現實。
在這個動不動就拼血統的年代,一切的機會都是依靠上位者的賜予。
這一次要是能表現優秀被看上,以后稍微被照顧一下,不就迎來上升的渠道了嗎?
哪怕沒被看上,混個臉熟也是好的。
甚至說,有了這一次與韓氏、魏氏嫡系出征的經歷,也是一種拿出去炫耀的正治資本。
呂武統計了各貴族帶來的兵力,多的就是韓無忌和魏絳,少的最少帶來了八十名武士。
其中的甲士……,也就是穿上齊配甲胄的武士,不算老呂家的話,數量只有六十名。
那么多家族的武士,甲士卻只有六十,比例方面簡直慘不忍睹,卻是現如今的常態。
呂武帶了五百名武士,臨時借出去的金屬甲胄卻達到了一百件,等于是超過了眾貴族甲士的總合。
當然了,其他家族的甲士都是現階段主流的銅甲。
老呂家的甲士卻是使用鐵甲,還是造型方面有別于華夏審美觀的款式。
一百件鐵甲中,之前打造并累積起來的胸甲四十套,后面的新款式占了六十套。
呂武一再試驗和研究下來,搞來搞去為了增加比胸甲更多防御力,只能不選對的只選快的,進行了思路方面的轉變。
打造出了又寬又長的鐵板,再弄成內凹的形狀,一層疊著一層,搭配皮革和其余材料進行最終制作,搞成了一種環片甲的款式出來。
呂武會選擇環片甲的款式,還是打造起來比較簡單,很清楚防御力比不上鎖子甲與鱗片甲,穿起來也不比胸甲舒服到哪去。
攜帶鐵甲的武士還沒有亮過相,眾貴族自然也就不知道老呂家還有這實力。
他們抵達“箕”之后有向交剛那邊的駐軍進行報備,沒有進行多余的耽擱,會合后的第二天直接向北開拔。
等他們離開后,新軍將趙旃派來的人撲了個空,分出人手追向北邊,也派人回去進行稟告。
呂武有盤算,等待離開晉國的疆域,進入到狩獵區域之前,他先向韓無忌進行建議,隊伍分散出擊,每隔一段時間,或是遭遇戎人大軍,再進行合攏。
呂武的出發點很實際。
他們這一次過來就是突襲,趁戎人沒任何察覺,才有機會盡可能地取得更多的戰果。
狄人和戎人平時都是分開生活,只有受到召集,又或是遭遇攻擊,才會聚攏起來。
經過上一次魏氏的掃蕩,不但白狄那邊損失慘重,大戎也沒好受到哪去。
以千人左右的戰兵為一個大隊,又或是幾個帶兵多的單獨一隊,帶兵少的組隊,分散出擊顯然是最合適的。
韓無忌真的不懂軍事。
魏絳聽了覺得太有道理了。
年紀小的趙武沒發言權。
呂武的意見在魏絳支持下,得到了通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