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戰國齊士 第七十九章:鮑息提議鄭國行
 “凈公卻是太過幸運,竟然得到了白兄的幫助,使得彼不但報仇雪恨,更是榮登君位……”
 陽生一口悶掉了爵中的酒水。
 他的臉上,帶著深深的落寞。
 一樣都是公子,一樣的遭遇——凈有了田白的幫忙,他又有誰能夠解憂呢!
 “凈公等待十六年,終于一嘗夙愿,公子又何嘗斷定明日之事,前程若何呢?”
 田白嘴角勾起。
 他含笑看著陽生,明天的事情,誰能夠說得清楚呢?
 啥?
 陽生詫異的看著田白,直到田白對著他點頭之后,他只覺得自己就要被巨大的幸福包圍了……
 “白兄!”
 陽生激動起來,田白話語里面的意思他聽清楚了。
 當即陽生急忙彎腰行禮:“但使陽生返國,必以五官相謝!”
 田白微微點頭。
 陽生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只要田家支持他,那么等到他返回齊國的時候,就以五官之一,來感謝田家的幫助!
 五官,乃是華夏圈子里,一國最高的實權者。
 這個時代,可不是后世的帝國時代,一切權利都是收歸皇室的。
 五官之一的位置,只要是能夠坐穩了一代人,那么就能培育出一個龐大的家族出來!
 陽生的許諾,只要是實現了,將會使得田氏成為齊國真正的第一家族!
 陽生心中明白,相比于那一張做北面南的位置,這五官又算得什么呢?
 ……
 兩人相談甚晚,這一談,便是月上中天。
 待得陽生返回的時候,田白忽然喚住了他:
 “陽生兄,君若要返回齊國掌權,國高兩氏,便是君最大的阻力。”
 陽生認真的點頭。
 國夏、高張兩人,向來是支持他的那個小弟的!
 當然,站在國高二人的立場,明明可以順著齊景公的意思,立了小兒荼為君,然后彼等總攬朝政……
 又怎會找了一個能夠親政的成年人,來掣肘他們呢?
 “白兄,田氏的付出,余看在眼中,白兄放心就是,但有陽生返回齊國那一天,朝政盡托與公……”
 “不……”
 田白笑了。
 執政……
 田家若是拿下了這個位置,就是取死的開始!
 他輕笑道:“公子不妨拜訪息公一趟……”
 拜訪鮑息做什么,田白沒有說。
 但是,陽生的眼睛已經亮了起來。
 他鄭重的彎腰行禮:“公子一席話,陽生茅塞頓開!”
 ……
 田白親自送別陽生。
 陽生明不明白不重要,重要的是田、鮑乃是一體。
 田家拿到了好處,鮑家也必須有!
 只有用利益維持起來的合作,才能長久下去!
 田鮑相互扶持了百余年,所依靠的正是利益共分……
 ……
 金秋九月。
 雖然天氣已經漸漸地變涼,但是,白天的時候,依舊能讓人渾身大汗淋漓。
 按理說,這個時節正是出兵的好時機。
 因為敵國正在收割作物,因此,在這個時候,只要遞交了戰書,不管最后開不開戰,敵人都要召集軍隊的!
 這么一來,失去了勞動力的敵國,在收貨糧食的時候,就變得艱難起來。
 而種植、收獲,都是很看天時的,若是遇到了一場暴雨,很可能一年的口糧,就會因為處理不及時,而發霉變質了……
 再則說了,在這個豐收的時候,也是可以派遣軍隊,進入敵國,卻搶收莊稼的。
 這個招數,當年鄭莊公可是使用的很溜呢!
 周王室是如何禮樂崩壞的?
 除開西周末年的那檔子事之外,東周禮樂的崩壞,就是始于鄭莊公!
 鄭國是在公元前806年,才被分封立國的一個小諸侯國。
 鄭國國土與東周王室洛陽,是接壤的。
 但由于其開國君主鄭桓公姬友為周厲王的幼子,與周王室關系親近,因此被委任為王室卿士,主持周室中樞大政。
 鄭國第三代君主鄭莊公,曾經在擊潰宋、衛、蔡三國聯軍后,自信十足地問大臣:
 “寡人賴天地祖宗之靈,諸卿之力,戰則必勝,威加上公,于古之方伯如何?”
 方伯,即一方之長,是古代諸侯中的領袖之稱。由此可見莊公野心之大。
 后來,鄭莊公弟弟欲要造反,鄭莊公在祭足的協助下殺弟囚母,鞏固了鄭國國內的政治統治。
 接著智退宋國、衛國等五個諸侯國聯軍,影響越來越大。
 周桓王看到鄭國日益強大,就想限制他的權利,打算撤掉他卿士的官位。
 此事引發莊公的不滿,莊公派兵收割了周朝管轄地的莊稼,并從此不再朝拜天子。
 這應該是歷史上,最早就食與敵,削弱敵國力量的記載了。
 后來,鄭莊公想要討伐宋國,以掃除其圖霸路上的絆腳石。
 那時候諸侯國爭名奪利發動戰爭仍然需要師出有名,不然的話就會授人以柄,成為眾矢之的,對自己國家不利。
 在祭足的建議下,鄭莊公帶著禮物朝拜周天子,希望能獲得周桓王的支持。
 但是一心想要重振周室威望的周桓王對鄭莊公愛理不理,還送他十車糧食作為還禮,譏諷他曾經搶收周天子的莊稼。
 鄭莊公回國后,卻假稱得到周桓王的授權,以不敬天子的罪名討伐宋國,并先后打敗衛宋兩國,威望日益提升。
 鄭莊公假命伐宋,徹底惹毛了周桓王,于是周桓王率領周軍和附近的幾個諸侯國的軍隊組成聯軍討伐鄭國。
 鄭莊公在繻葛率兵迎戰周桓王的聯軍。
 布下車陣與步兵互補的魚麗之陣,大敗了不熟悉這種陣型的周軍,周桓王也被鄭國將軍祝聃射中肩膀。
 祝聃想去追趕,卻被鄭莊公阻止了,莊公說:
 “君子不能欺人太甚,何況欺凌天子?只要能挽救自己的國家免于危亡就足矣。”
 鄭莊公于是下令鳴金收兵,周桓王便乘機逃走了,這場戰爭史稱繻葛之戰。
 莊公擔心大敗周天子之后,成為諸侯國的公敵,便于戰后當天夜間,派遣祭足去慰問周桓王及其左右隨從。
 繻葛之戰使周天子的威嚴一落千丈,戰后周王室開始衰弱,諸侯國勢力大增,競相爭霸。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時代至此結束,由此開始了“春秋無義戰”的群雄爭霸時代。
 后人作詩曰:明珠彈雀古來譏,
 豈有天王自出車?
 傳檄四方兼貶爵,
 鄭人寧不懼王威!
 鮑息看著田白:“小白,為何不效仿鄭莊公故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