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末大軍閥 385章 遷都,改國號,再下一步?
聽李天衢竟一口回絕,郭崇韜面色當即一沉,他腦筋也轉得極快,又立刻接口道:
“大王既說昭義軍節度使原來是由唐廷賜封于孟方立,可那孟方立到底不敵我晉軍,也已飲鳩自盡,可是他兄弟孟道卻降于我晉國,如今其子也與晉王之女定下了姻親。如此看他孟家愿意歸順晉國,也自當我軍接管昭義軍藩鎮全境!”
李天衢見說莞爾一笑,從容回道:
“哦?那足下又可曾曉得,孟方立可不止孟道一個兄弟,還有孟遷本來降了梁國。而我軍進逼河陽軍藩鎮,那孟遷便開城請降,轉而投效到孤麾下。當年孟方立身死,被推舉被節度使留后的正是那孟遷,而他當初就是掌控邢、洺、磁三州,如此看孟道效命于晉王,孟遷則肯對孤盡忠...那么孤與晉王分治昭義軍,不是正合其理?”
被李天衢這么一反問,郭崇韜反而一時啞口無言。任他再是足智多謀,可理就是這么個理,真要是把話按不好聽了講,當初李克用就是要搶別人的地盤,結果也一直沒治理得穩當。潞州、澤州由李克用長期占據倒還罷了,可西面三處州府長年抵抗你晉軍,還有李存孝、李罕之搞事之后也曾為梁國所占......
如今我是憑本事從附庸于朱溫的李罕之手中搶來的地盤,怎么就是你晉國長久以來宣稱占據的疆土?又憑什么輕易拱手相讓?
郭崇韜冥思苦想,卻也沒有說辭迫使李天衢就范。談判桌上誰說話底氣足,到底還是要看誰的拳頭更硬。郭崇韜自很清楚,現在的李天衢可不是當初只統掌只統掌義成軍二州之地的小藩節度,河東軍跋扈霸道的那一套對外策略,對他本來就不甚管用。
更何況李天衢如今又連取宣武、忠武、河陽三鎮,已然稱霸中原,實力凌駕于諸方勢力之上,反觀晉國歷經險情,實力受損,國力反而也要比李天衢遜色了不少......
索要邢州、洺州、磁州一事,也只得暫時作罷。然而郭崇韜很快的又向李天衢提出第二個要求:
當初晉王派遣高思繼兄弟幾人,統領燕云騎眾前去襄助大王與朱溫交戰。而時至今日,以大王如今這等實力,哪里還需要什么客將援軍?那么高思繼等將官,乃至麾下騎軍...是否也該調遣回我晉國了?
李天衢佯做躊躇狀,片刻過后,便向郭崇韜回復道:
高思繼等人的身份特殊,非但曾為晉王收錄,卻也曾是隸屬于盧龍軍劉仁恭麾下的牙將,而如今盧龍軍與晉國交惡,高家兄弟幾人,并著燕云騎眾也是有家難歸。劉仁恭如今又趁勢吞并橫海軍藩鎮,南面也正與孤治下淄青軍接壤,倘若我軍與劉仁恭交戰,高思繼等人本來于燕云之地素有威望,震懾北地牙軍,不是更能當得大用?
當然了,高思繼等人既是客將的身份,他們是愿意留下來牽制劉仁恭,如此對晉王也仍然有利...還是說愿意趕赴晉國另行赴職,是留是去,全憑己愿,孤也絕對不會強留。
說白了李天衢就是不肯放人,他也清楚就沖著高思繼哥幾個對晉軍的態度,他們肯乖乖的前去任人節制處置...那才見鬼了。
這次前來談判,郭崇韜卻是碰了一鼻子灰,他克制著自己未曾失態,但也只能悻悻而去。比起當初雙方交涉時雖然相互也不免算計,但相處的也較為融洽,不過這一次會面卻鬧得很不愉快,而且兩方對于彼此的態度也變得愈發微妙了起來......
與潞州方面的晉軍對持,而李天衢這邊正安排胥吏梳理邢、洺、磁三州戶籍期間,河東太原方面,不久也傳來李克用本人的回復,而親筆寫給李天衢的書信文中大意則是:
知道了,就按你說的辦。不過如今朱溫狗賊雖然元氣大傷,畢竟尚未敗亡,以后你我還須好生合計,聯手征討,蕩除梁賊,也仍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性情剛直強硬的李克用,這次竟然認了自己吃下啞巴虧,這也并沒有出乎李天衢的意料之外,這反而使得他立刻心生警覺。
李天衢心說若按李克用以往的態度,你小子竟然占了俺勢必要取的領地,還敢與老子耍花腔?他也勢必要來問罪,大發雷霆之怒。然而已經與晉王打過不少回交道,李天衢心說大概能摸得清他的脾氣,李克用與人交涉時的態度很強勢,但這也往往意味著他沒拿你當外人。
而李克用如今不會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這恐怕也就意味著他未嘗不會把現在的友軍,當做以后的假想敵看待。只不過二李友好靠朱溫,梁國仍是晉國的頭等死敵,李克用也斷然不會在朱溫尚未滅亡的情況下,而另行再招惹強敵,所以他現在也需要隱忍,但不代表他會一直忍下去。
兼之晉軍方面,李天衢也曉得本來對自己態度最為友善的史敬思,他明明統軍收復潞、澤二州,彼此相距不遠,可史敬思卻并沒有趁著這次機會前來相見,這恐怕也有些避嫌的意味。畢竟立場不同,隨著以后分歧與爭端的加深,與李克用麾下那些智謀勇烈才干,也終究會漸行漸遠。
群雄逐鹿,就算是盟友,說到底也終究是相互競爭的關系...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各自勢力壯大到一定的程度,也終究要兵戎相見。只不過現在我還尚不清楚,與晉王李克用的合作關系,到底還能再維持多久......
李天衢心中感慨之余,又吩咐胥吏傳旨發往治下各處州府。而邢州、洺州、磁州定下官吏打理事務罷了,李天衢犒勞三軍、班師回朝,卻并沒有往原本己方勢力的政權中心泰寧軍藩鎮治所行去。
而兗州瑕丘方面,李天衢妻兒家眷,乃至大多朝廷中樞諸級官員也都攜親族家屬,有諸部主力兵馬隨行。車仗規模浩浩蕩蕩,而與李天衢一并往汴州開封的方向行去。
一路太平無事,待李天衢揮軍再抵至開封之時,也早有大批的力工著手重新修建,官吏日夜督促趕工,重筑當時經受投石機大范圍轟擊的城防守備體系。
經歷過先前李天衢揮軍圍攻朱友裕把守城郭的那場戰事之后,本來城內惶恐的百姓受安撫,逐漸也接受了改奉李天衢為統治他們君主的這個事實。
朱溫固然把這一片他的發家根據地打造的富庶繁榮,所以他起碼在汴州開封百姓的心目中印象倒也不壞,但是生活還是要繼續,而且做了大半輩子的唐朝子民,朱溫篡位建元的時日有限,所以開封城中百姓還沒有對梁國形成什么強烈的歸屬感。而李天衢以往施政濟民的風評卻也甚好,對于絕大多數民眾而言,圖的不就是個安樂穩定的生計?
如此汴州開封又恢復到以往那般的繁華熱鬧景象,到處市井街坊間人頭攢動。而李天衢與一眾親隨,沿著長街直往原本梁國內城宮宇行去,行人百姓見了紛紛避讓,也有不少人恭敬行禮。而李天衢換乘了行輿馬車,透過車窗朝外面望去,心中念著:
不但開封汴州,已經為我所取,兼并河陽、忠武兩鎮,也對此地形成拱衛之勢。如此按先前計劃,遷都至此后,兗王的封號也是時候換了,而要成就那樁大業,時機差不多也已經成熟了......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