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鎮海王 第1423章,根本就回不去
伴隨著謝遷的話落下,整個金鑾殿都變的鴉雀無聲,到了這個地步了,明眼人都清楚,那就是關于稅收問題方面,大明高層的意見是非常一致。
你下面這些四品、五品的官員如何嗶嗶都是沒有任何用的,即便是出身江南,一向堅決反對征商稅的謝遷,他也無法站出來反對,因為形勢就是如此。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點頭,再掃視一圈群臣,目光放在了高元龍、錢啟等人的身上說道:“你們還有什么想說的嗎?”
“陛下,歷代圣君都是輕徭薄賦,于民休養,朝廷橫征暴斂,必招來禍患,非明君所謂啊!”
高元龍倒是硬氣的很,依然堅持自己的主張,就差指著鼻子罵弘治皇帝是昏君了。
“是啊,陛下”
“朝廷之稅,夠用就好,根本沒有必要征收太多的稅,以前一年朝廷的稅銀也不過才三百兩銀子,大明依然蒸蒸日上。”
“現在朝廷一年稅銀超過五億兩白銀,各項開支都非常巨大,要知道朝廷所用之錢物可都是從百姓手中征收上來的民脂民膏。”
“正所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朝廷如一直如此,恐將來民不堪稅重,烽煙四起啊。”
錢啟也是跟著說道,看起來似乎好像是真的在為大明帝國著想,在為天子著想一般,不知道的還會以為弘治皇帝是真的在大肆的收刮民脂民膏,在不顧一切的奴役黎民百姓呢。
“陛下,簡直一派胡言”
戶部尚書佀鐘忍不住站了出來。
這要是取消了稅務衙門,取消了新的稅務制度,他這個戶部尚書根本就做不下了。
要知道朝廷現在的開支可是非常巨大的,別的不說,單單是官員的俸祿待遇就已經一漲再漲,比起以前來翻了好幾番了。
以七品官員的收入來算,在以前的時候七品官員年俸只有90石米,也就是差不多6400斤大米,即便是米在明朝的時候價格算是比較貴一點,但折算下來,算五塊錢一斤,按照現在的價格來算,這一年其實也就是三萬塊錢的收入。
七品官員,差不多相當于后世縣一級的主要負責人了,一年三萬塊錢左右的收入,除此之外就沒有其它的收入了。
更加可怕的是,有四成左右的米,官員是根本領不到的,被皇帝給折算成了絹布、棉布等一些零碎的東西。
有東西還算好,有時候干脆直接給你發寶鈔,誰都知道這個寶鈔就是一堆紙,根本就沒有人很多購買力。
由此可見明朝官員的俸祿是何等之低了,這要是當官了,你不貪,又沒人孝敬的話,你連養活自己一家人都是問題。
不過自從稅務改革,成立稅務衙門之后,朝廷的稅收收入大大增長之后,在劉晉的倡導下,官員的俸祿也是進行了多次的調整和增長。
以前該發米的繼續發米,七品的縣令到了現在,一年可以獲得500石大米,而且因為這些年大明年年豐收,糧食極其的充足,朝廷收上來的糧食非常充足,故而這部分大米都是十足發放。
除了大米之外,布匹、絹、茶葉等等實物同樣不少,七品的官員每年可以領20匹布、三十匹絹、五百斤茶等實物。
得益于大明蒸蒸日上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和海外殖民的發展,這些都可以得到足額的發放,布匹什么的,現在其實也不值錢,一匹布市場價也就是一百多文。
除了這些實物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銀子了。
要是在以前,朝廷基本上是沒有銀子發給官員的,頂了天發點寶鈔就算是不錯了。
但是現在,寶鈔早就已經退出了市場,皇帝不再印刷寶鈔,市場也已經淘汰了寶鈔,銀本位也已經基本上確立起來。
七品的官員,現在一年可以獲得五百兩銀子年俸,這個收入可以說是相當的高了,而且現在朝廷有錢,都是可以足額發放,發的還都是大明第一銀行這邊發行的銀元或者銀票。
朝廷官員的俸祿一漲再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一個是朝廷有錢了,總要找些開支將銀子給花出去,放在國庫里面就是鐵疙瘩,沒有絲毫的作用。
另外一個就是大明現在的人工漲的非常厲害。
殖民主義的迅猛發展之下,全球的財富迅速的向大明匯聚,大量白銀的流入,一方面刺激了大明經濟的繁榮,同時也讓大明的人工不斷上漲。
京津地區的普通工人的一個月的工資基本上都已經達到了五兩銀子,一年算下來可以拿到六十多兩銀子,低于五兩銀子一個月,你根本就招不到人。
大明地廣人稀,土地廣袤、人口稀少,又擁有大量的財富,人工豈能不貴,一個月五兩銀子,你都還要包吃包住才能夠招到人。
要是在以前,別說一個月五兩銀子了,只能夠包吃包住就有大把、大把的人愿意替你做事,要是能夠再給百十文的,那絕對是活菩薩了。
七品官員好歹也是大明正式有品級的官員,總不能比一般老百姓的收入低吧,故而朝廷官員的收入也是跟著在不斷的上漲。
這一年下來,大明上上下下有近十萬官員,這一年下來,單單是給朝廷上下的這些官員、官吏、衙役等等發放俸祿就差不多要近一億兩白銀,占到了朝廷國庫收入的20。
真要是像以前一樣,取消了新的稅務制度,不征收商稅,又不設立稅務衙門的話,朝廷一年收那么幾百萬兩銀子,他這個戶部尚書即便是賣掉了,也都不夠去給官員放俸祿了。
更何況,這官員的薪酬待遇提上去了,想要降下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也根本不可能降,因為一旦降低了,很多官員就真的沒有辦法活下去了。
再說了,以前的戶部尚書那是人人討厭的位置,都不想當這個大明的管家婆,因為手中沒錢,誰找你要錢,你都只能夠臭臉相迎,以至于戶部尚書往往都和鐵公雞畫上等號,像前戶部尚書周經,就號稱鐵公雞、周扒皮。
但現在就不一樣了,自己手中一年握著五億兩白銀的巨額稅收,那感覺簡直不要太爽,仿佛變成了財神爺,有用不完的銀子。
取消現在的稅務制度、取消商稅、取消稅務衙門,堅決不行!
“朝廷所收之稅,基本上很快就用到了國計民生的大事上面,有用來修建公路、港口、水庫、堤壩的,有用來修建學校、私塾書院的、有用來賑濟救災的。”
“每年收上來的銀子基本上都會再次用掉,而這些銀子最終又會流回到老百姓的手上,并且還給老百姓提供了大量的就業,給工廠、商行、商人等等提供了更多的訂單、生意和買賣,促進了大明的繁榮富強。”
“并不說這些銀子我們朝廷收了之后就沒有用出去,這銀子就好像是我大明帝國身上流淌的血液,它需要不斷的在大明更多領域不斷的流轉,如此才可以促進我大明繁榮富強。”
“這正是應了那句稅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爾等身為朝廷重臣,國之柱石,竟然連稅收的作用都搞不清楚,在這里巧言偏辭,大肆攻訐朝廷稅收之策,你們到底是何居心?”
佀鐘那個氣啊,指著高元龍、錢啟等人說道,胡子都氣歪了。
“你”
“我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朝廷所收之錢財,確實是民脂民膏。”
高元龍看著佀鐘,死鴨子依然嘴硬。
對于高元龍、錢啟他們這些人來說,他們并非不知道稅收的作用,也知道朝廷收取一定稅收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朝廷征商稅極大的損害了他們這些江南士紳、商人、大家族的利益。
在以前的時候,因為沒有開征商稅,他們這些官員背后的家族可以通過經商的方式,迅速的積累起龐大的財富。
像鹽商,一直都是富甲天下、富的流油的代名詞,靠著鹽這個生活必需品,他們積攢了極其龐大的財富。
再比如糧商、布商和茶商,因為江南之地是大明最主要的糧食產區、布匹產區、茶葉產區,他們這些江南地區的大士紳、大商人都會從事相關領域的生意。
不用交稅,又可以聯合起來形成壟斷,一個個都富的流油。
但是自從要稅務改制之后,開征商稅,又成立稅務衙門強制征稅,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鹽商徹底死絕,被劉晉麾下的長蘆鹽場給徹底干趴下,以前一斤鹽,這些黑心的鹽商可以賣到幾十文一斤,關鍵還都是其差別無比的鹽,一斤鹽可以給你滲半斤沙子進去。
現在長蘆鹽場的鹽,一斤鹽只要幾文錢,還都是上好的雪鹽,江南的鹽商怎么可能競爭的過?
至于糧商、茶商、布商等等,商稅開征起來,利潤直線下跌,同時京津地區工廠、作坊的大規模興起,布匹價格直線下跌,遼東、南洋等地的糧食大規模流入,糧價大跌等等。
這些都讓江南地區的這些士紳、商人、大家族一下子就變的艱難起來,自然是要反對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