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大明從慎重開始 >> 目錄 >> 第723章 本官給你指一條生路 |
第723章 本官給你指一條生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723章 本官給你指一條生路 若強行推行,也不是不可。 內閣一致通過,又有弘治皇帝朱批,政令很快就會下達。 官員或許不會抵抗政令,但卻會暗自向百姓出手。 言外之意,守井哲學能替朝廷省銀子,但百姓卻要遭殃。 據嚴成錦所知,弘治皇帝是很節儉的人,八成會贊成,這蔣冕不但通曉政務,還精于心計。 “蔣大人不愧為南京諸葛亮。” 蔣冕也不敢輕視嚴成錦:“寧王世子一事,本官應允寧王,給他彈劾,但看嚴大人的府邸,應該是清直之人,就此作罷。” 嚴成錦心中腹誹,寧王視南昌百姓如子民這招,收買了不少清官。 劉健面色凝重道:“此事,還是先奏明陛下,看如何定奪?” 很快,六人來到東暖閣。 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后,猶豫了片刻,命人去戶部將俸祿賬簿拿來。 對比弘治十三年的俸祿支出,被嚇了一跳。 王瓊見他臉色大變,忙道:“自改制后,俸祿的確增加了一大半。” 裁減宮中內官和宮女,省不出多少銀子。 十個太監領的俸祿,還不如一個七品芝麻官。 蔣冕道:“臣在南京時,就思索朝廷用度,減俸最有效,只減一成,陛下以為如何?” 只減一成,既大大減少國庫支出,又不會令百官抵制。 弘治皇帝道:“內閣皆贊成此政?” 嚴成錦搖頭:“臣不贊成,蔣大人此舉,或許能增收府庫,卻會吏治不清明,徒增百姓負擔。” 雖然,是小小減去一成,無傷大體。 但他一成也不想減。 別人給一塊錢,自己或許不會在意,但自己丟了一塊錢,就耿耿于懷了。 能體會蔣冕想替皇室節省靡費的苦心,但不贊成。 “不錯,臣也不贊成。”王瓊道。 讓那群猴精減俸,想也別想。 出現不同意見,嚴成錦的看法,弘治皇帝還是重視的:“再議吧。” 山西,大同府。 朱俊杖喂豬時,卻見管家急匆匆地走進來:“老爺,士紳來要債了。” 幾個大腹便便的士紳,走進王府中。 楊東家掩著鼻子:“這是王府,與豬圈何異?” 這是他們見過最落魄的王府,王府空落落的,沒幾個仆人,到處是糟糠。 連空氣都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豬糞味。 富貴酒樓的張掌柜用折扇不停地煽,企圖用芳香掩蓋臭味,“代王在那邊。” 傳聞,以前代王府的仆人不少。 為了籌集銀子養豬,節省口糧,全都遣散了。 “那個王爺,小的手上也不寬裕,您借去的銀兩……” “是啊王爺,您又不肯將地抵押給我等,我等也很為難。” 他們也不想借銀子給朱俊杖。 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王爺都開口了,不敢不借。 且日后發達了,還有機會雞犬升天。 朱俊杖端起茶盞,正色道:“我貴為王爺,不會欠你們的銀子,等我兒學成歸來,必有朝廷賞賜。” 他也想抵押土地,甚至販賣給士紳,但不敢,自從廢他父親的代王之位,做什么都小心翼翼。 生怕被安上魚肉百姓的罪名,借士紳的銀子,有欠條字據,不在此列。 如今,王府的希望,都在朱充燿手中。 他已經兒子去書信了。 內閣,宮廊。 蔣冕剛要走進值房的小院,卻被角落里的小太監叫住了:“蔣大人,這里有一封疏奏。” 蔣冕翻了翻,見是司禮監的疏奏,狐疑:“鎮守太監的疏奏,你給本官作什么?” “蕭公公說,他不敢看,奴婢送來給您。” 蔣冕看了眼,是鎮守太監在大同發現了大量煤礦。 但這些煤礦,在朝廷賜給嚴成錦的官地中。 “蕭敬如此懼怕嚴成錦?” 蔣冕轉念一想,來到內閣中,將疏奏交給劉健:“劉公,若有龐大的礦稅納入,何患國庫沒有銀子。” 劉健看了眼地名,這不是當初陛下賜給嚴成錦的地? 看見鎮守太監張珍的描述,礦脈之大,深不知幾里,煤礦質如金石,乃是上等煤。 大同竟藏有如此豐厚的煤礦。 五位閣老來到奉天殿,一同覲見弘治皇帝,劉健聲音有些激動:“陛下,山西大同有礦脈,豐厚不知幾里,質如金石。” 弘治皇帝放下疏奏,山西大同有煤礦,但零星開采,不成規模。 “不知幾里?” “陛下請看鎮守太監張珍的疏奏。” 蕭敬暗啐一口張珍,這是嚴成錦的地,不是給咱找麻煩嗎? 萬一嚴成錦把賬算在他頭上。 這時,都察院。 嚴成錦手里拿著一封疏奏。 是大同御史傳回,鎮守太監在他的地界上,發現了大量的煤礦。 請乞朝廷開采,以納稅銀。 “鎮守太監傳回疏奏了嗎?” 鄭乾頷首點頭:“傳給司禮監,司禮監又送給內閣蔣大人。” 蔣冕? 看來蕭敬心里有點數,不敢惹他,是能活到現在的太監。 這些地,是他知道有煤礦,才向朝廷請乞的。 不過,陛下還沒召見他。 文華殿, 七個世子等嚴成錦來,朱充燿面色凝重,今日收到家書,父親催促他快些向陛下請乞。 經筵畢,他走到嚴成錦身前,又道:“懇請嚴大人,給家門一條生路。” “你的夢想是什么?” 嚴成錦認真地問。 朱充燿愣住了,從未聽說二字,不明所以地看向太子,朱厚照樂不可支:“你的抱負。” “為藩國百姓立命,日后繼承爵位,在藩國當賢王,嚴大人答應幫學生請乞了?” 嚴成錦搖頭:“不用更換封地,也能讓代王府延續下去,本官有個法子,不知你可敢?” 朱充燿躬身請教:“嚴大人請說。” “若是會要你性命呢?” 朱充耀怔住了,又躬身道:“能讓代王府延續下去即可。” “大同雖貧瘠,但賦稅也足夠王府開支,夏稅一萬六千余石,卻未支給王府,在鎮守太監張珍手中。” “嚴大人的意思是?” “你向朝廷請乞,廢除各地鎮守太監和稅監。” 朱充燿愣了一下,鎮守太監和稅監,是皇帝在各地的眼線和手腳。 無異于砍掉皇帝的手腳。 朱厚照頓時來了興致:“此事還真會砍頭呢,老高,你方才不是說要給生路?” “殿下莫要多嘴。”嚴成錦嫌棄地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