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大明從慎重開始 >> 目錄 >> 第241章 放榜 |
第241章 放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明從慎重開始 第241章 放榜 朱厚照咬著筆頭,前面的算數寫完,卻被最后一題難住。 “一張大燒餅,外圓的直徑是三十厘米,厚度是兩厘米,蒜香味的,問這個燒餅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出題之人真狡詐! 用厚度來迷惑本宮,還蒜香味的? 朱厚照咬著墨筆。 圓的面積公式是什么來著? 想起宋景的話:殿下若記不住,就記住這幅畫,一條蛇,一雙筷子,一個木凳,一根樹杈,上頭飛來一只小鳥。 朱厚照大喜:“小宋師傅不愧本宮的勇士也。” 捏著墨筆,畫在稿紙上,正是圓的面積公式。 演算過程寫在試卷上,收筆。 霎時,一只大手將朱厚照的試卷抽走,揉成一團丟在地上,楊廷和氣急了,踩了又踩。 “讓你害人!” “讓你害人!” 朱厚照一臉懵逼了。 花了半個時辰,頭發愁掉好幾十根,才將試卷寫完,你給本宮的試卷踩成渣了? 頭一回,朱厚照露出殺人的目光。 “大家無需在意,交卷的時間快到了,寫自己的試卷,莫要東張西望!”嚴成錦大喝。 謝玉向楊廷和投去憤怒的目光,正愁想不出來最后一題,此人一來,更急躁了。 遠處的人并不受影響,埋頭作答,離交卷,還有一刻的時間。 楊廷和躬身小聲:“請殿下回宮。” 見朱厚照就要揍楊廷和,嚴成錦連忙上前幾步:“殿下,匠人和流民盼望許久,才得到這次機會,殿下在此大鬧,他們的成績將全部取消,又回到挨餓的日子,請殿下,以百姓為重!” 朱厚照眼中目光流轉,冷哼一聲,氣咻咻站起來,大步走出考場。 嚴成錦松了一口氣,朱厚照還算有良心,知道輕重,真大鬧這里,誰都考不成。 “殿下,等等臣。” 楊廷和連忙追上去。 嚴成錦撿起那張紙團,朱厚照這廝,真把題目算出來了。 只錯了一題:“賣竹鼠啦,三文一只,十文三只,問三十文幾只?” 朱厚照答:九只,要返三文錢。 正確答案,應該是九只。 鐘聲大鳴,文吏將考卷收取上去,密封交給宋景,由宋景一人批改。 一天之內考完,最后一科為禮記。 匠人和流民紛紛拿起筆作答。 他們寫字歪歪扭扭,像極了爬蟲,但只要寫得清楚,過了及格線,到達乙等的地步,就可以當上工程師。 下了朝, 楊廷和在午門的月洞前踱步,見了嚴成錦便迎上來,堆著滿臉笑意:“哪個…哪個賢侄啊,下值了?” 嚴成錦大步走過,反正不是叫他。 楊廷和傻眼了,僵直在原地,直勾勾看著嚴成錦從眼前走過。 跺了跺腳,一咬牙又追上去,羞臊著臉:“賢侄啊,老夫方才叫你,你怎么也不應一聲?” 嚴成錦指了指自己鼻子,我……賢侄? “前些日子,大人還彈劾下官來著,還以為不是叫下官呢。” 楊廷和尷尬地笑了笑:“都是為了朝廷,賢侄不要介懷,本官有一事想求賢侄,不知賢侄方不方便……” 從袖口掏出一塊羊脂白玉,上品質地。 看這行云流水的姿勢,想必平日沒少賄賂人。 嚴成錦眼前一亮。 “方便的。” 嗖地一下,白玉入了嚴成錦的手。 楊廷和嘆息一聲,幽幽道:“昨日一時沖動,踩了殿下的卷子,殿下與本官斗氣,還捉弄本官,本官實在是……沒有辦法了。” 今日到詹事府,書里、茶杯里、凳子上,全是蜚蠊,密密麻麻,他快要瘋了。 “嚴大人也是太子的師傅,還請勸一勸太子。”楊廷和就這點請求。 最后一條路,請乞致仕。 慎兒還未應舉,得罪太子,日后的路也不會平坦。 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走這條路,大不了忍一忍。 “下官這就去東宮。”嚴成錦將玉收下。 許久不來東宮,守門的太監還認得他,嚴成錦剛從大門走過,便聽到身后響起: “以前咱們東宮,有個叫谷大用的伴伴,就是這位嚴大人,讓他消失了。” “呵呵,新來的吧?在谷大用之前,還有個叫馬永成的伴伴,也是嚴大人讓他消失了。” 嚴成錦搖搖頭,一聽就知道,這兩個太監,不是劉瑾那一屆的。 朱厚照躺在臥榻上,得意的抖著大長腿,“老高怎么有空來本宮的地盤?” “可否放過楊詹士?” “楊師傅踩了本宮的試卷。”朱厚照冷冷道:“本宮絞盡腦汁寫出的答案,竟被人丟在地上狠狠地踩,如何能壓下這口氣?” “楊師傅是為了殿下好。”嚴成錦一本正經。 朱厚照狐疑地盯著他,半天之后,一副恍然的樣子:“你背叛本宮了?” 彈劾過老高的人,全都致仕了,如今老高來替楊師傅說情,定是收了好處。 “請殿下不要玷污臣的清白。”嚴成錦挺直腰桿,從袖口里掏出一塊羊脂白玉:“這是楊詹士送臣的上等白玉,一人一半。” ……本宮還以為,你真是清白之人呢。 朱厚照露出幾分笑意,拿過白玉把玩一下,樂道:“此白玉夔龍佩在良鄉,少說也得三百兩呢。” “殿下放過楊詹士如何?” “楊師傅為難本宮,離開了詹事府才好,本宮拿你當兄弟,別勸本宮了。”朱厚照正經起來。 嚴成錦思索片刻,道:“臣找到第六個勇士了。”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誰?” “楊廷和之子,楊慎。” 朱厚照與楊慎玩得不錯,卻不知他是楊廷和的兒子,聽嚴成錦這么說,他有些不信。 “殿下還記得藏書館那首詞?二十年之內,楊慎必能對出來。” “好吧,看在楊慎的份上,本宮就不為難他了。” 良鄉的理科考試,放榜了。 在船廠外的墻上,張貼考中的紅榜,流民和匠人里外三層,水泄不通。 一個新舉制誕生,考上就能當工程師,在船廠里當班頭,讓他們有種不真實的感覺。 從榜首到榜尾,只有六人的名字。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人群中,許多人暗自嘆息,千人應考,只錄取了六個工程師,比科舉的取士還要少。 可想而知有多難。 不由羨慕起這些人來,每月三兩銀子。 謝玉搖搖頭,六個人當中沒有他的名字,算學做得好,無用,總成績加起來就不行了。 有人跪在紅榜前嚎啕大哭,只能下一次再來應考。 “中考之人,皆可搬入中關村,日后跟著在下做理科的學問。” 謝丕心中崇敬,這位就是做出宋氏天文望遠鏡和威遠火器的小宋師傅?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