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目錄 >> 第1028章 紳苦似海

第1028章 紳苦似海

作者:無語的命運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無語的命運 | 這個大明太兇猛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這個大明太兇猛 第1028章 紳苦似海

誰能咽下這口氣啊

所謂的氣,無非就是利益受損,利益損失的越多,自然越難咽下這口氣,可是想辦大事,單靠一家之力是辦不成的,還得拉上其它人。

出了門,李鶴孫并沒有去找號稱穎州第一家的張家,為啥?

因為張家的張鶴鳴是有崇禎皇帝詔令以尚書之禮安葬的忠烈,當年流寇攻城時,張家父子五人,都死于城頭,所以才有了“金頭御葬,五門出棺”的說法。乾圣朝褒獎忠烈時,對天啟、崇禎兩朝的忠烈義士同樣給予了認可,張家每年可以領百兩的忠烈免優。而且張家的子弟通過縣試后,卻可以免試進入國子監就讀,雖然這個恩惠只惠及一代人,但是這樣的恩惠仍然讓其感恩戴德。

至于李家……他爹雖然死于流賊之手,可卻是“閹黨”,崇禎自然沒有給任何褒獎。所以,李家自然也就不是“忠烈之家”,優免沒有,免試入國子監的……更是想都別想。

不過穎州府,不只有一個張家。張家對朝廷感恩戴德,可對朝廷不滿的人更多!

李鶴孫直接去了寧家,寧氏先祖寧寬,追隨燕王立下了汗馬功勞,封為“世襲罔替與國同休”的衛指揮使,永鎮潁州衛。“世襲罔替”即子孫接替,級別不降;“與國同休”即與明朝共豐存亡。指揮使職位由長門代代繼承。李家頂多是風光了一百多年,可是寧家卻從成祖皇帝那會,一直風光到現在……

哦,對了,現在寧家已經風光不再了——乾圣二年,清理衛所軍田,寧家被查出吞沒軍戶軍田六萬七千余畝,寧家長門殺的殺,流得流,六萬七千畝宅田,和長門家產全都被查沒入官。

為什么后來朝廷對鄉紳“下手”時,沒有人敢動彈,就是因為乾圣皇爺下起手來,那可是真的心狠手辣啊!

長門是不在了,可寧家在穎州還有旁支,現在的穎州寧家長門,萬歷年間出了個寧中立,進士出身,官居二品的尚寶承。其子寧予慶現任的戶部員外郎;其孫寧誥,現任臺北知府,在穎州要論顯赫,還是寧家。

“小弟見過寧兄。”

寧李兩家是親戚,這邊家仆稟報說李鶴孫求見,那邊自然就被迎了進去,現在家這主事的寧予理是寧予慶長兄。

兩人一見面,先是客氣了一會,話題又被李鶴孫引到了舊事上,提到當年寧家的風光,還有乾圣二年退田時的倉皇。

“與國同休,與國同休……陛下苛待忠良啊!”

寧予理一臉怨對道。

“想我寧家先祖從龍成祖皇帝,南征北戰,可謂是勞苦功高,憑著軍功才世鎮穎州,可陛下不念成祖之詔,奪我寧家指揮使一職,又盡奪寧家家業……”

愈發不滿的寧予理又說道:

“查沒長門田產也就罷了,可最后還說什么“雖然分家百年,然吞沒軍田亦需收回”,非得讓寧家各門退田,就連我家也退了三百多畝,這不刻意在羞辱我們嗎?”

李鶴孫感嘆道。

“不是羞辱啊,你沒看,這邊從你們寧家手里清理出了田產,那邊就重置了穎州衛,不抄你們寧家的田,那有田安置乾圣朝的軍戶?不抄你們寧家的銀子,那有銀子給軍戶建房?你沒瞧見嘛,那些個軍戶一個個的,瞧著那可比咱們還風光呢!不當差,不納糧,就是打了人,衙門里也問不著他們!”

“狗屁!”

寧予理罵道。

“就是一群丘八,他們得瑟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等到乾圣皇帝崩了,新皇繼位,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當年,先祖鎮穎州的時候,那會那些個丘八一個個的不也是趾高氣揚的!現在……不過只是剛開個頭!”

“何必要等著呢?”

李鶴孫掏出一張報紙,然后給寧予理:

“老弟,你瞧這報紙上寫的,軍戶不糧不差不法,專橫跋扈如此,早就激起了民怨了,民怨鄉怨如此,我等鄉紳難道不應該站起來為鄉人主持公道?”

所謂“鄉紳”,并不是指地主,地主……就是有兩個錢的土財主而已,乾圣朝之前,他們都是依附“鄉紳”的存在,什么是“鄉紳”,說白了就有功名的讀書人,鄉紳和普通地主、富人的區別就是他們的家門上有懸牌——什么“進士及第”啦,什么“欽賜翰林”啦,什么“尚書第”諸如此類懸牌,再加上宅前的牌坊,只有這樣的人家才是“鄉紳”,沒出進士人家,那怕就是再有錢,那也就是“土財主”,是“暴發戶”,“紳”,他們不夠格。

那些個鄉紳有相當一部分人是致仕官員,為官一生的他們,致仕后,卻是閑云野鶴的悠游山林,吟詩作詞。釣魚啦、吃酒啦、喝茶啦、聽大唱、打閑牌,安享晚年,好不自在。

不過可別以為這群老家伙當真是閑人一個,沒什么存在感!

歷任知縣,若在一個地方做穩了,必須獲得他們的認可。

民間普通糾紛,往往也是請他們來調解裁判。

知縣想要籌集錢糧,辦學啦、修路啦,也是請他們來號召募捐。

就是巡按御史奔走地方,聽取的民間輿論,也是跟這些老家伙交流。

所謂的“鄉愿”其實就是“鄉紳之愿”!

這個圈子靠的不是錢財,靠得是名望、是身份。

這個圈子在乾圣朝雖然勢微,但仍然存在,畢竟,一般民間的糾紛,鄉民更愿意讓他們主持公道,而不是官府。尤其是家務事,更是如此。

說白了,在很多時候,地方鄉紳扮演著“基層政權”的角色。官府當然也樂意如此,為啥?

基層政權是要花錢的,乾圣朝的官員俸祿仍遵循舊制,由米、銀、鈔三部分構成,那怕就是從九品末流小吏,一年也需要祿米十二石,銀19.25兩,鈔180貫。至于衙門吏員,最普通的衙役,一年要祿米十二石,銀12兩,鈔12貫。

多嗎?

不少。

在崇禎朝之前,除了有品級的官員以及衙門有編制的六房吏典之外,還有里很多衙差、幫閑都是沒有薪水的。他們是不拿薪水,可他們為什么愿意白干?這些“白役”,也就是臨時工之所以愿意白干,不還是為了對敲詐勒索百姓?

為什么古代地方官員明知道臨時工白干的目的,還愿意用他們,說白不還是因為需要人干活。

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可能嗎?

朝廷不給地方編制,地方官員自然就要想辦法解決問題。為此乾圣朝的解決辦法就是增加吏員編制數量,同時禁止使用“白役”。相應的也就增加了朝廷的財政開支。

而與此同時,面對廣大的鄉村,即便是乾圣皇爺也是無能為力,為啥?

全國數十萬個村鎮,每個村派上一個鎮長和兩三個吏員,鎮長怎么著也得從九品的品級吧,至于吏員,不說參照六房吏典的薪水了,那就最不入往的衙差薪水,再加上辦公經費,一個鎮子一年起步也得五百兩。

兩萬個鎮,一年一千萬兩。

要是三萬個鎮呢?

一年開支至少幾千萬兩起步。

建立基層行政機構,是需要成本的,它的核心是什么?

是要夠本!

一個幾千人的鎮子,一年收田賦才多少?可能只有三四百兩,但是行政支出卻要五六百兩,這個成本誰負擔?

除非乾圣皇爺準許基層政權在田賦之外收取“鄉鎮提留”,讓基層官吏“自收自支”,否則,所謂基層政權根本無法維持。讓那些官吏“自收自支”,能不能取代鄉紳,不清楚,但官吏們必定會刮地三尺的,尤其是末流小吏。

既然如此,那也就只能遵循舊制了,鄉紳在乾圣朝仍然是發揮作用的,當然,他們的頭上有個緊箍咒——分散于各地的緹騎就是他們的緊箍咒。

鄉紳替鄉民發聲,那更是……義之所在啊!

“為鄉民發聲,實為我輩本分!”

看了一眼報紙上的文章,寧予理瞳孔一縮,立即對一旁的高麗婢說道:

“你們都出去。”

屋里只剩兩人,氣氛有些微妙。

寧予理問道:

“你來我這,就是為了這事的?”

李鶴孫說:

“正是,軍戶跋扈,你我身為鄉紳,理應為鄉民主持公道!”

寧予理又問:

“那如何主持?”

“自然是老辦法!”

李鶴孫說道:

“一邊是鄉紳請愿,一邊是朝中大員上書朝廷,為地方陳情。”

“這怎么可能?”

寧予理驚道。

“乾圣朝的規矩是文不言武,武不涉文。讓我們家老三提這事,那不是把他往火坑里推,那是會掉腦袋的!”

寧家老三寧予慶是戶部員外郎,姓李的找上門,肯定是想讓老三站出來為地方陳情了?

陳情?

陳個屁!

文官插手兵事,是居心叵測,那是會掉腦袋的!

這姓李的是想害死老三是不是!

“瞧你急的,我于老三是同窗好友,又豈會害他!”

李鶴孫搖搖頭,詳細說了一番自己的想法:

“軍戶不糧不差不法,性情無不是跋扈非常,與地方百姓多有糾紛,官員受限于法度,不能拿押軍戶,這鄉民又有幾人不深受其苦?現如今,有人在報紙上大聲疾呼“天理何在”,是啊,天理何在。我等鄉紳,理應為鄉民請命,一邊向朝廷請命,一邊通過報紙,痛斥軍戶依仗特權專橫一事,至于老三他們嘛,就直接上書陳情——將民戶所受冤屈,如實稟報就行。插手兵事?他們說的可不是兵事!是尋常民事,難道涉民之事,朝中官員都不能上書陳情?我朝軍戶,受皇恩浩蕩,古之未有,雖是如此,卻有軍戶不念皇恩,不遵法度,專橫跋扈,耍蠻使賴,欺壓良善……只要把這些事說出來就行,至于朝廷是否下令徹查,這壓根就不重要。”

“不重要?”

寧予理消化了一會兒,疑惑道:

“這樣就行讓朝廷取消軍戶的特權?讓他們上交皇糧國稅?”

“古往今來,百姓種田,交皇糧國稅實在是天經地義,為何軍戶特殊?”

瞧瞧,這覺悟!

簡直就是大明“好鄉紳”啊!

“非但能盡廢軍戶特權,”

李鶴孫得意道:

“甚至就連橫行鄉間多年的錦衣緹騎,也能一并趕出去!”

“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軍戶跋扈,可怎么能比得上錦衣緹騎,那些緹騎橫行于鄉間,欺壓良善,鄉人不滿甚矣。其縱容軍戶專橫于鄉間,待到,陛下與閣老們得知真相后,我等再加把勁,何愁不將其趕回京城?”

此言讓寧予理心臟狂跳,熱血差點把腦子沖暈。

為什么如此激動?

因為二十幾年來,鄉紳的日子不好過,不僅僅是既要當差,又要納糧,更要命的是什么?是遍布鄉間的錦衣緹騎。

那些錦衣緹騎,是朝廷派到各地,于鄉間維持治安的,當年剛下來的時候,鄉紳歡迎啊!那會鄉下有土匪,有土寇,有流賊。就是那些錦衣緹騎把他們剿了個干凈。

然后呢?

鄉紳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過去,鄉紳在鄉下的權力那是一個大啊!

什么是“武斷鄉曲”,那是必須的,非但本宗本族的大事小事都是鄉紳作主,就連忙小姓旁村的事情,他們一樣當家。

可是緹騎來了,一切都改變了。

過去,他們可以在家規族規為由,隨意毆打鄉人,可緹騎來了,立馬奪了他們的這個權力,他們想打人?那是犯法的,緹騎或許不能像直接給他們判刑,但是卻可以處以十五以下的拘役。什么是拘役,就是強迫他人干十五天的活。

那個臉面啊……一下子就給磨個干凈了!

相比于軍戶的特權,那些緹騎的存在,壓根就是把鄉紳們的最后一點特權給奪走了,現在鄉紳也就是協助官府征稅啦,處理個家長里短了,至于其它的大事,找緹騎就行,他們天天騎馬在鄉間巡邏。

有緹騎的主持公道下,要鄉紳何用?

這地方上現在真是紳苦似海啊!

這會一聽,能把緹騎也趕走,又如何能不激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這個大明太兇猛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380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