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宋恥  >>  目錄 >> 第二百九十節 入相(4)

第二百九十節 入相(4)

作者:狂人阿Q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狂人阿Q | 宋恥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宋恥 第二百九十節 入相(4)

之所以這樣選擇,就是因為李慢侯的管理思想是商業化的,他在用效率優先的原則組織社會。他控制北方之后,除了圈占藩田之外。那些拋荒土地,也不是鼓勵流民去耕種,而是整塊拍賣給大戶。將面積不定的大塊土地批量拍賣,往往是按照自然地理版塊,某小河邊到某山邊,某河支流之間,這樣的土地版塊,往往都是萬畝甚至十萬畝以上的。普通小民根本買不起,也無法整片進行開發。

先是在山東,圈占土地的,大多是撐過大災難的土豪。人數不超過百分之五,卻占據了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這些人用土地作為資本,雇傭流民,使用耕牛,快速生產出了大量商品糧和經濟作物,積累了大量財富。這已經不是尋常意義上的地主,而是資本化經營的農業資本。這些人在山東發展起來之后,李慢侯后來奪取了更殘破的河北地區,他們大批北上,圈占更加廣大的地塊,進行統一管理。大多數大地主,都會投資改善土地條件,修建水渠,灌溉田地。一塊土地,有水利設施跟沒有水利設施,價格可以差距十倍。

以前都是官府投資,地主坐收其利,現在誰投資誰收益,十分明確。甚至有一種經營模式,大地主將河流之間的土地買下,修建了水渠后,又轉手賣出去,謀取巨利。將大地塊分成小地塊賣出去,或者整體出賣,情況十分復雜。土地買賣在宋朝是非常常見的,而在東藩這里,就更加常見了。土地資產,已經是流動性極高的一種優質資產。

這樣做的壞處是,那些靠近河流,交通便利的地區,土地很容易賣出去。而那些偏僻之地,根本找不到買主。所以大量山坡地區,干旱地區,以前可能也有大量人口居住,甚至有整村、整族人口聚居之地,現在都是荒山野嶺。

可效率是很高的,最好的資本投入了最有開發價值的土地上,最強壯的勞動力,投入在最容易生產財富的土地上,那些偏僻之地,只能自耕自食的土地上,則沒有人口居住,按照經驗,這里即便居住了大量人口,繁衍數代之后,就只能成為貧困地區。與其如此,還不如讓那些得不到土地的人,遷移到方興未艾的城市里謀生。這至少比用羊吃人的圈地運動為城市發展聚集人口人道的多。

這樣的思想,不僅僅用于農耕土地上,山北的草原同樣如此。條件良好的河套草原,吸引了大量牧場主。花馬劉這樣有官方背景的牧場主其實是少數,大量牧場主甚至是契丹人。最早跟隨李慢侯的三百契丹人,早就融入了東藩體系。他們在李慢侯手下當過翻譯,當過馬夫。當在山東圈占土地的時候,他們中有些人也花錢圈占了不少土地,但他們不擅長種地,他們圈地就是為了養馬。

最初幾年,軍隊戰馬都很緊缺,所以養馬的行情非常好。他們中數十人發了一大筆財,逐漸退出了李慢侯的體制,跑去北方,最后跑去草原上圈占草場。富饒的河套,是他們最大的目標,因為其中不少人竟然就是出身河套的契丹部族。他們在這里建起了十幾個規模巨大的馬場,每一座都有三五十萬畝草場,放養了數百萬頭牲口。其中戰馬就高達一百萬匹,占了整個東藩勢力范圍內戰馬資源的一半。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灤河流域、潢河流域等相比河套稍差一些,但面積更加廣大的草原上。參與經營者,一半是這些契丹人甚至個別草原人出身的牧民經營,一半是花馬劉這樣的漢人牧場主經營。花馬劉他們的優勢是資本實力強勁,能圈占更廣袤的草原,然后雇傭草原上的牧民,甚至雇傭整個小部落為他們放牧。像花馬劉一個人,就圈占了三百多萬畝草場;田氏兄弟為了養馬,也來這里圈占了一百多萬畝土地;還有一些大農場主出身的農業資本,看到放牧有利可圖,關內又已經找不到適合的耕地,索性跑去關外圈占牧場。

契丹人跟漢人都經營畜牧業,可經營方式又有所不同。契丹人側重放牧,就是純粹的放牧牛羊馬匹,漢人資本家往往更加靈活一些。他們放養的耕牛比戰馬更多,耕牛可以吃肉,可以耕地。他們往往在自己的草場上,還兼營農業,只要水利條件合適,他們會開辟一些小塊土地,種植農作物,在草原上,糧食比肉食更有價值,蔬菜又比糧食更有利潤。理論上來講,這種靈活的多種經營,肯定會更適應市場,利潤會更豐厚一些。

遲早他們會兼并契丹人的游牧式草場,但實際上雙方目前是分庭抗禮的。因為契丹牧場主有獨到的優勢,他們馴養的戰馬,幾乎壟斷了軍隊供應,因為他們養出來的戰馬,就是比漢人牧場主更好,哪怕這些漢人資本家也是雇傭草原人放養。這可能就是權利分配的商業效應了,契丹人為軍隊提供最好的戰馬,不是他們愛東藩軍,他們是為自己放牧,為自己賺錢的。漢人資本家雇傭草原人,這是雇傭關系,草原人照料牲口不需要全心全意,因為他們無法從好處中分享利潤。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礦山上,李慢侯在礦業上引入的現代管理經驗更多,因為宋朝人留給他的可供借鑒的經驗更好。為了鼓勵開礦,他是引入了發現者優先的原則,誰先發現礦藏誰就有權力率先開發。只需要按照礦業管理,給東藩府納稅即可。只在一些以前就存在,廢棄后的礦山上,才采用拍賣原則,價高者得。

礦業、農業、牧業,都已經擁有很高的資本化,當然跟現代資本經營模式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因為很多大地主還是引入了傳統模式,不是親自管理,而是出租給佃戶。但佃戶卻跟江南的佃戶不同,北方還有一種資本化佃戶。有的佃戶是租種成千上萬畝土地,他們中一些人原來并不是土豪,就是因為善于種地,從承包中也能賺到足夠多的錢。這些人就是過去農村中稱呼的莊稼把式,可這些老把式們,以前在村里最多得到一點稱贊,如今他們的經驗和耐心,卻能得到充足的回報。老實本分的,就帶著自己家人租種個幾百畝、上千畝土地,種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出售,給地主交租之后,生活還能過的不錯。一些頭腦靈活的,干脆租地后,還雇人耕種,轉化成了農業管理者。雖然不是土地所有者,但依然能賺取利潤,甚至比地主的收入還高。

因此跟現代資本化農牧業不太相同,可依然是資本式的,緊追市場動向,而不是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協作化程度非常高,為市場提供了大量商品,而不是自留的糧食。

劣勢就是,資本社會很難束縛住人,根本無法讓大量農民固定在他們的土地上。除了在邊地安置怨軍、劉豫降兵這樣的人口外,東藩府從不利用土地吸引人口。這導致除了回遷的北人之外,吸引不到什么農業人口。

沒有人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最大的害處,就是兵源緊缺。東藩軍越來越依賴邊地部族,從商業越來越繁榮的山東很難吸引到愿意當兵的人口。大量老兵不斷退役,李慢侯原本希望他們能將軍事文化帶回他們的屯堡,可實際上他們大多甚至連原來的屯堡都沒回,帶著從軍數年來積聚的財富跑去城市里謀生了。

而軍事文化在邊地反而比較成熟,河套地區的劉豫降兵、八部怨軍,他們的子弟從軍的意愿就很高。跟東藩勢力合作的白韃靼人等部落,也愿意提供兵源。如今這些邊地人口已經占據了十萬東藩軍中的兩萬,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事情。古往今來,都有這些貧窮,但軍事化的邊地族群叛亂,最后帶來大亂的故事。

漢代的屬國突騎、唐代的契丹部落,都帶來了巨大的混亂,漢末有曹操北征烏桓,唐朝有武則天鎮壓契丹叛亂。古羅馬雇傭的蠻族雇傭兵,喀喇汗國雇傭的契丹人、葛邏祿人,都造成了這些國家的滅亡。

這就是商業社會最大的弊端。很多人誤以為西方人后來的強大,是資本主義激發了人性中的勇武。事實更好相反,資本主義的英國一戰之前都是靠雇傭兵作戰;德國的容克軍官直到一戰中人力枯竭的時候,才勉強征召城市兵入伍,因為軍事文化和軍事力量,一直到信息化革命之前,都依附在農業社會里。

瑞士雇傭兵打遍歐洲,就是因為這些農業山民,有大量農閑時間訓練步兵方陣;而城市里的全日制勞作,雖然效率更高,價值更大,專業化更強,卻沒有大量閑暇時間進行低成本訓練,讓每個人都去訓練,耽誤工作,這成本十分巨大。所以哪怕是美帝這樣的超級強國,也實行募兵制,從各個種族中招募軍隊。只有以色列、韓國這樣的小國,人力資本緊缺的情況下,才選擇義務兵役制。

資本化,必然催生出雇傭兵制,可雇傭兵的忠誠,卻始終是個問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宋恥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0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