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唐地主爺 第四十三章直達圣聽
第38章直達圣聽
李世民聽正妻稱贊李代,也覺得李代是有些能力的,又被愛妻夸獎自己有識人之明,用人之能,
也甚為開懷,兩人年少而婚,十幾年的耳鬢廝磨,感情非常深厚,彼此敬重,能得枕邊人贊美,自然高興。
這世間的男人,又有哪一個,不需要女人的贊同與欣賞?就是那些大英雄,也莫過于此。
李世民又道;“只是某吾不解,這太師椅為何物,看李代所言,與胡凳之用,也相差無幾,卻又三尺多高,后有靠背,可依之,故稱為椅,
李代與那縣男府里的護衛,曾是舊識,故耳不敢靠近,只憑借那混進去的百騎司,來回稟報,
只因那百騎司的甲士,
未入行伍之時,曾為鐵匠,混進了縣男府后,做的也是有模有樣,倒也不慮有失。
只是不通木匠之事,是以知之不詳,難以說清來攏去脈。叫人著實疑惑。”
旁邊長孫無垢也皺著眉頭,:“這胡凳,妾倒是見過,且各宮里都有,皆半尺高低,從未聽說還有三尺高的胡凳,”
我國古代椅子最早好像出現在漢代,它的前身,是漢代北方傳入的胡床,
發展到南北朝時期,已為常見之物。
至于唐代,非常簡陋,大部分都是席地而坐的,也有睡在地上的,還有睡床(榻)上的,
唐代以后,椅子才從胡床的名稱中逐漸分離了出來,稱呼為椅子。
嚴格來說,唐朝時期還沒有椅子,唐朝坐的工具也不叫椅子,叫胡凳。上朝的時候是“君臣坐而論道,都是席地而坐的。
直到趙匡胤開始,群臣需要就要站著上班,再到朱元璋時期,文武大臣們就要跪了。
官員和殷實人家,都是坐胡凳的,唐初沒有后靠背,直到唐朝末期,才出現了靠背椅,
又在宋朝得以推廣,為了方便劇情發展,作者將八仙桌太師椅,帶了過去,此事無需驚詫。
李世民聽皇后提起胡凳,便接過了話茬兒:“是啊,我也感覺蹊蹺,三尺高的胡登,卻是聞所未聞,不過這名堂,倒也響亮,竟然叫做太師椅。
昨日李代進宮來稟報,說是,坐于其上,能放開雙腿,其姿猶如三公之太師,所以便叫太師椅了。”
長孫無垢聞言也是忍酸不禁,笑著說:“這小郎君到是有趣,起了這般的名堂。只是不知何等坐姿,竟可比太師三公之風范。”
李世民聞言苦笑;“某家亦自不知,觀音婢可知那那八仙桌,更是夸張,
據李代所言,四四方方,每一方位,可坐兩人,四方八人,圍桌而坐,就被稱為八仙桌,說罷自己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長孫無垢見自己丈夫開心,也跟著微笑。
李鈺自然不知道,自己弄個太師椅坐坐,都能引起大唐第一人的惦記。
李世民又道:“方才百騎司急報,昨夜這孩子竟然親自下廚,用新打造的什么鐵鍋,制出了新鮮的吃食,
被那縣男府里的下人,吹噓的,優如天上人間,之美味,此子竟不知道,君子遠庖廚的圣賢之言,
為了口舌之欲,就不昔聲名,親自下廚,真是荒唐至極。”
說著也嘖,嘖了兩聲,話里話外都是酸酸的醋味兒,仿佛為自己下廚,才是正確的選擇,為兩個侍妾下廚,卻是不可理喻。
長孫無后,哪里不知皇帝心思,知道李世民想去一探究竟,
于是勸道;“陛下稍安勿躁,此子聰慧,文采斐然,
但也需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陛下倘若親往,于此子成長不利,反而會害了他。”
李世民聞言也點了點頭。壓下想去藍田的想法。
將來是要重用此人的,當然不能拔苗助長。
長孫無垢看著皇帝憋的不輕,又輕聲柔勸;“然,陛下不必多慮,不日便可查知,這八仙桌,太師椅,到底是何物。”
“哦?觀音婢試言之。”
“陛下難道忘記了盧國公乎?
那盧國公與翼國公和那開國縣男,是為親兄弟,如今得知大兄故去,定要前往拜祭,依照盧國公的性子,…”
說到這里,長孫無垢便住口不再說下去,大家都是聰明人,說透了就沒意思了,點到為止。
李世民聞言大笑不止;“然也,以那廝的脾性,豈有不搶之理。”
想起程咬金土匪搬的性格,李世民又忍不住了笑意。
不知道那孩子所做的東西,被程咬金搶走之后會做何感想?
李鈺不知道,自己不但已經被千古一帝惦記上,而且府里還有個特務,
如果知道此事,恐怕會寢食難安,既然不知道,當然是該干啥干啥。
依然為自己的新農村建設,忙上忙下,候三已經找了八九個擅長燒炭的老莊戶,
就在李家莊屁股后頭,蓋了一個簡單的窯口,找了泥土,實驗了好幾次,不是火力不夠,就是火太大。
早就又送進去一車土胚,再有一柱香就能出爐。
李鈺在窯洞口也是熱的一頭大汗,接過容娘的絲巾,擦了起來,
心里納悶,這燒制紅磚,原是極其簡單的事情,
怎么自己已經親自實驗了好幾次了,還是不行?
如果這一爐還不行,就回去睡覺,留他們繼續吧,這么多人看著,老是弄不成,也太丟人了,面子放哪里去?
李鈺為何這樣想,因李鈺說要把所有莊子,全部推倒,從新修繕而起,只一日,就轟動全部莊子,這幾天,天天有幾百人圍著這個小窯洞看熱鬧,
有些婦人甚至坐在遠處納鞋底,還有些婦人還端著木盆,現場洗起了衣服。
整的窯洞附近,熱鬧的不行。甚至今天,已經聚集了上千人圍觀,大人孩子都在盼望著,
能燒出來李鈺所說的那種,百年都不會坍塌,而且不懼怕雨水的土胚出來。
李鈺誤會了,根本沒人看笑話,大家都是關心莊子的未來,
這種聚會的模式,其實是在給他打氣,類似于后世的加油吶喊,人越多,越能體現他的人品之魅力所在。
正在考慮要不要回前頭府里,暫時躲避,等板磚燒制成功再來,
卻見幾個燒炭的老人,用樹枝,支撐著兩塊紅色的轉頭,又拿了過來;“稟報郎君得知,這一爐子出來了,不知是否符合郎君之要求?請郎君查看。”
正在出神的李鈺低下頭一看,當場發愣,終于成了,和以前隨處可見的,工地上的磚頭,一模一樣,顏色通紅,只是尺寸稍微大了一點。
眾人看郎君不吭聲,以為又是不行,于是正準備再推進去一車土胚,重新選擇燒制的時辰,
冷不防李鈺,忽然向天長嘯。嚇了一群老頭一大跳。
只見郎君欣喜若狂道;“成了,成了,我要的就是這個。要的就是這個…”
眾人見終于燒成了,也是老懷大慰,用此燒熟的土胚,蓋房,聽郎君所說,不懼怕雨水,
以后再也不用害怕外頭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事兒了。
一時間,上千人歡呼雀躍,不知道的,還以為這里是亂民,暴亂了呢。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