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國潮1980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此消彼長
對于日本股市來說,1990年的新年第一個交易日拉開了真正的暴跌序幕。
一連七個交易日,大盤天天都是不歇氣的大幅下跌。
根本無法看到任何正面的支撐,只看到了股價的持續跳水,讓人直墜地獄。
到1月12日周五收盤為止,日經225指數已經從去年收官38409的高點跌去了10000多點,收在了28344點,七天的大盤下跌幅度高達26.。
如果從去年日本股市的最高點40101點算起,下跌幅度甚至已經超過了30。
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總市值也一下子跌落到紐約證券交易所之后。
可見蒸發了多少財富,殺傷力之巨大!
股價的急跌使得所有提供融資的借款方憂心如焚。
無論是券商還是地下金融從業者,他們必須搞到更多的現金,用來滿足那些融資炒股炒家的資金需要。
而那些炒家們也要盡可能的遵守協定,盡快補倉。
否則他們的倉位將會被那些不太友好的地下保證金交易借款人馬上平掉——也就是“爆倉”。
為此,大藏省官員經過周末兩天緊急磋商,在1月14日周日當天緊急出臺了緊急應對策略。
一是宣布股票的保證金要求從70降到了50。
二是施加壓力給日本的四大券商,要求他們在股市回暖前不再發行股票或認股權證債券。
以此來試圖挽救股市兵敗如山倒的頹勢。
別說,這兩手倒是有點效果。
1990年1月15日一開盤,日經225股指迅速企穩,隨之也展開了一連七個交易日的反彈,一口氣收回來4600點失地。
到1月23日為止,日經225指數重新回到32927點,階段漲幅高達16.2。
于是便又有一些分析師樂觀起來了。
這七天里,不斷有金融業人士宣稱日本的牛市沒有就此離去。
說在大藏省的政策呵護下,股指已經企穩,反彈的高度至少還能往上再看3000點。
日本的經濟有體量,有質量,絕對支撐得起目前的估值。
然而這個世界上的事兒就是這么奇妙,他們才剛說完這樣的話,就馬上被打臉了。
從1月24日開始,東京證券交易所居然又開啟了一個長達十五個交易日的下跌周期。
而且這次從一月份一直跌到了二月份,跌幅居然比上一個七天的暴跌幅度還要狠。
到2月15日為止,日經指數已經跌到了19150點,下跌了14000多點,跌幅41。
這個情人節,恐怕是女人最受冷落的日子了,因為整個日本都在哀痛財富的喪失。
也恰恰是在這時,過去瞧不起美國人的日本的金融界人士才真正注意到摩根士丹利送給他們的可以“白白拿手續費”的股指期貨,原來還是個金融炸彈啊,所具備的“威力”足以把日本經濟送進墓地。
于是日本最大的專業經濟報紙《日本經濟新聞》當即發表文章,譴責股指期貨導致日本股市下跌。
隨后,《朝日新聞》、《讀賣新聞》、《產経新聞》等紛紛響應,出臺大量新聞報導,將股指期貨認定為股災的元兇,并且要求政府火速出臺對策。
而鑒于此,有關當局也只能繼續努力支撐股市。
而且為了減少股指期貨的害處,滿足各方“降低股指期貨交易,提升股價”的要求,大藏省還要求大阪交易所對股指期貨交易提高限制措施。
于是在2月12日——2月15日的這段時間里,日本大藏省再度密集出臺了多條救市政策。
一,日本的四大證券經紀商被要求買入護盤。
二,要求保證金被降到了30。
三,壽險公司被要求停止賣出股票。
四,禁止新股發行的禁令被延長。
五,公共退休基金和郵政儲蓄賬戶的資金被引入了股市。
六,很多會計手段被用來阻止機構持有者賣出股票。
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就是股指期貨的保證金率從4被提高到了6。
如此,從2月16日起,日本股市才真正迎來了一段為期長達24個交易日的階段性反彈。
到這個時候,似乎看起來日本股市的參與者們好像可以松一口氣,真正的回一波血了。
然而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相當可惜,這次反彈不但在過程中充滿了坎坷波折,而且反彈的高度也很有限。
回血的力度還沒有上一波七天的力度大,只有區區4000點左右。
這還不算,關鍵是大盤也沒有就此穩住,在短暫的反彈之后,大盤就開始了漫漫無期的陰跌。
可以說這是鈍刀子割肉,速率不高,但日本的股市每天都在失血,在喪失活力。
仿佛要直接奔著深不見底的深淵滑落,任憑日本政府或是證券公司再出什么政策也于事無補了。
為什么會這樣?
答案很簡單,其實就因為包括日本大藏省在內,很多日本人搞錯這次股市大跌的主要矛盾了。
他們將日本故事的泡沫破裂歸咎于外國人在股指期貨市場上賣空,但是實際上,那只是表面現象,僅僅是美國人洗劫日本財富的手段而已。
真正的原因是美元走強的大背景下,日本貨幣狀況的急劇緊縮。
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就阻止不了美國財團在資本市場對于日本的收割。
眾所周知,任何一個股票市場要想繁榮必要的基礎就是充裕的流動性,如果日本股市等于喪失了流動性,自然也就不再具備行情走牛的邏輯。
那么無論怎么努力也不過是“死撐”而已,對救市沒多大效果。
實際上,由于日本當局不肯讓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一次跌夠,達到它們該有的平衡點,所以他們抑制了市場自行擠出泡沫的能力,也就是經濟學家熊彼特所謂的“創造性破壞”。
最終日本政府的處理不當非但沒有成功緩解問題,反而造成了更加痛苦的泡沫后遺癥,嚴重阻礙了日本經濟的復蘇和好轉,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結果。
只可惜,一切都沒有辦法重來。
或者說,鑒于日本這個國家的政令受制于美國,以及日本資本市場已經被美國人玩兒的團團轉,從一開始就落入了圈套的客觀條件。
恐怕即使重來一次,大概許多事情也沒有辦法改變吧。
很難想象多年之后,這些當初制定應對策略的官員們重新再度審視當初的自己會是個什么樣的心情。
反正不管怎么說吧,日本經濟在劫難逃,由此正式走向了衰退,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而東京將成為全球金融之都的美夢,也隨著股價的下跌破滅了。
當然了,于此同時還有許許多多靠著泡沫經濟暴發的野心家和泡沫紳士,他們的事業和生活也隨之一起崩塌了。
而高橋治則就是這些人里最早趴窩那個倒霉蛋兒。
不為別的,除了他的野心貪婪使然,讓他此前為了公司的急速擴張做出了許多冒險的激進舉措,背負了太多的債務之外。
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在關鍵的時候遭遇了根本難以抗衡,卻足以致命的報復,才直接導致了他覆滅。
要知道,被泡沫破裂的重拳狠狠打倒在地的遠不止EIE集團一家。
而且高橋治則通過生意往來,綁定的關聯企業也不少,他自己更是有著“慶應大學”的血脈,在日本財界有著不小的人脈關系。
甚至就在股災來臨之前,高橋治則還和郭氏集團有了更緊密的合作——準備一起在東南亞開放高爾夫俱樂部,并且郭氏集團還出資一億五千萬美元來幫助他軋空對手。
要是單論經濟實力和人脈背景,高橋治則如果和其他那些能和他相提并論的當代泡沫紳士相比,對大多數人來說,恐怕他還要強些。
從理論上講,如果采取恰當的措施,其實他的EIE集團還是有可能慢慢站起來的。
就是最終救不了,起碼高橋治則也不該是第一個完蛋的主兒,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啊。
但壞就壞在,他趴在地上要站起來的時候,有個人又從他身后給他再補上一腳。
這一腳可謂雪上加霜,狠辣刁鉆,新仇舊恨全在里面了,直接踹出了他的心口血來。
而補上這一腳的人,就是那個他一直想算計,但實際上卻又一直在暗中算計他的寧衛民。
坦白說,這次股災,對于日本這個國家的經濟,對于日本的上市公司摧毀性極強,絕對不是件好事。
就是與股市相關的日本證券公司,投資機構,以及買了股票的日本普通散戶,沒能及時逃頂的,也賠慘了。
但絕不是沒有人能從中獲利的。
除了以美國為首的外國財團一大票做空力量之外,那個藏身于暗處,跟著他們身后溜邊兒打順風仗的掛逼——寧衛民,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亂中取利這一手,他已經不是個生手。
想當初早在法國做LVMH的白衣騎士,跟貝爾納·阿爾諾打擂臺時,他就懂得如何利用天災來壯大自己,削弱敵人了。
這次他當然玩兒的更加游刃有余。
實際上在股災來臨之前,寧衛民就分別把自己在野村證券和大和證券所持倉的股票,還有融券借來的股票全都放空了,踏踏實實等著日經225股指的見頂信號。
然后就讓大阪那一伙兒人,用他已經騰挪出的部分資金做空股指期貨。
這樣一來到了1月25日的時候,臨回國過春節之前,寧衛民手里就已經一股沒有了,只剩下股指期貨做空的合約。
光他所有證券賬戶里,所囤積的資金就高達七千六百三十二億円。
如果要是把股指期貨合約的價值算上,還有他這段時間賣出了幾個停車場套現的錢,那恐怕已經到萬億日元了。
也就是一兆,差不多相當于百億美元的現金資產。
當然,這里面還包括了欠住友銀行的三千多億円,以及沒有歸還大和證券配資,以及野村證券的股票。
甚至還有避無可避,他因為從資本市場獲利,需要向日本政府繳納的部分稅款。
從權屬上來說,雖然寧衛民可以支配使用,還不能說這些錢都是屬于他的。
但別忘了,寧衛民還有大量的不動產沒有套現變賣呢。
而且他過完春節回來之后,由于行情的變動,日經225指數再度暴跌,他從股指期貨中的獲利也再度增加了一千億円。
所以他真正的身價只多不少,這完全是不爭的事實。
顯然,從財富的角度來說,他手里實實在在屬于自己的真金白銀,比純粹靠借貸起家的高橋治則更符合“一兆日元帝國創造者”的身份。
更何況此時此刻,反過來再看他的對手——“慶應男孩”高橋治則,卻因為針對他刻意拉高股價,隨后遭遇股災而財富縮水,身價暴跌。
早已經從高高的云端狼狽無比的跌落下來了,說是摔個半死都給他留面子了。
以2月16日當天,日經指數創下19150點,近十年來的階段低點的一刻來看,EIE國際的股價已經跌到了兩萬零八百日元。
而這只股票的市值已經縮水到了九千八百三十二億円,也就相當于鼎盛時期的四分之一。
因為EIE的負債就超過了萬億,而其凈資產也有一萬五千億円左右,覆蓋債務還是夠的,明顯其市凈率已經非常的扭曲了。
可想而知,天劫之力的威力有多大。
而此時吃的肚皮滾瓜溜圓的寧衛民,再要算計那一身膘都讓股市割走的高橋治則,不難想象是個什么樣的結果。
這就叫此消彼長,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好不好?
以寧衛民如今的個人經濟能力,只要他想,隨時可以把整個EIE一口吞下去的了。
關鍵是高橋治則的那些盟友們此時也自顧不暇了,誰都是一個頭腦袋兩個大,同樣在為股市暴跌的問題頭疼呢。
即便是想,可誰還有余力幫高橋呢?
倒是寧衛民有人幫。
要知道,美國人為了繼續通過股指期貨做空牟利,從一月份起,就開始選擇那些負債率較高的,盲目進行資產擴張的公司,發布做空報告。
而EIE國際,最近恰恰又成了雷曼兄弟公司選中的目標,好捏的柿子。
此時,天時,地利,人和已經俱全,就是寧衛民夢寐以求,打悶棍的最佳時刻。
那他還能讓高橋治則有個好兒?
姥姥!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