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國潮1980 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燒包
日本的昭和天皇,是古今歷代天皇中的最長壽者。
至1988年的12月25日,昭和天皇已經在位六十年整。
同時作為一個縱容軍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的幕后黑手,他也以自己的長壽,以及成功逃脫了戰后清算的幸運,成功證明了這個世界“壞人未必就有惡報”的殘酷現實。
不過,這老小子這輩子的氣運也差不多到頭兒了。
實際上從1987年開始,老家伙就進入了茍延殘喘的階段。
他的健康出現了嚴重問題,雖然進行了多次手術,卻始終不見起色,
許多日本人就是從那時起開始意識到,昭和時代或許即將過去。
到了1988年的9月,由于昭和天皇的健康情況持續惡化,皇太子德仁開始代行國事,更多的日本國民通過這種變化,看清了一個時代即將終結的現實。
如今大家只不過在靜靜等待著某件注定要發生的事,順其自然的發生罷了,大部份人的心里都知道昭和天皇要“噶”了。
盡管如此,但有些諷刺的是,除了少數同樣上了年紀的死忠粉子,實際上還真沒有多少日本國民會為了昭和天皇命不久矣這件事而心痛。
蓋因此時的日本正值泡沫經濟的高光時刻,金錢和欲望才是日本社會的主旋律。
1988年日經指數已經突破了三萬點。
這個數字比黑色星期一下跌前的兩萬六千點,要高出了四千點之多。
東京股票市場總市值超過當年日本GDP387萬億日元達到477萬億日元。
而東京附近城市的地價在年底也出現近成倍的異常增長,帶動了原本已經有點滯漲的東京核心地價再度發力。
在寧衛民曾經住過的赤坂,現在一塊報紙大小的土地就能賣到三萬美元。
全國土地資產總額已經幾乎等于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倍半了。
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企業融資規模也越來越大。
股票資本和土地資本讓許多企業的賬面財富暴增,無論是企業主業賺錢與否,財務報表的凈利潤一定是成倍增加的,這是普遍現象。
因此對日本全國來說,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似乎都有數不盡的財富掌握在手里,錢來的太容易了。
所以大年下的,人們只在乎怎么去消費享樂,誰還在乎昭和天皇的死活。
不,其實也不能完全這么說。
畢竟一旦昭和天皇真的病篤,日本民眾也就無法開展各種娛樂活動。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昭和天皇的彌留狀態,反而更刺激零售業和娛樂業、餐飲業瘋狂宣傳和促銷,日本國民抓緊時間及時行樂。
否則的話,真等昭和天皇最后一口氣沒了,哪兒還能花錢找樂子啊?
豈不是虧大了?
于是乎,日本舉國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經濟現象。
昭和天皇的身體越是不適,臨近垂危,全國的商場、超市、酒吧、餐廳和舞廳就越是生意紅火。
連企業的忘年會也都急吼吼搶著舉辦,爭先恐后把狂歡慶典往前挪。
仿佛大家都在趕時間,生怕自己手里的錢擱久了就花不出去的似的。
也不知道昭和天皇本人要是發現自己壽命將盡,居然還有促進社會消費的功效,他心里是會感到自豪還是悲哀?
反正不管怎么說吧,起碼寧衛民對此是挺開心的,現在的他成天笑得就跟朵大牡丹花兒似的。
畢竟他是個既得利益者,日本人越是花錢,他就賺得越多啊。
尤其他非常清楚,小日子們的好日子就要變天了。
昭和天皇嗝兒屁著涼大海棠后,要不了多久,到時候整個日本的經濟都會為天皇陪葬。
作為一個華夏人,為了這種宿命一樣的巧合,自然忍不住要好好拍拍巴掌了。
布局多年,就要迎來最終收網的時刻,先等仇人嗝兒屁,再割一茬韭菜。
這種甜美的復仇快感,寧衛民都不知道該怎么去形容好了。
他是沒辦法和日本這邊的家人分享的,也只有真正的華夏人,才能理解他心里的這種源于血脈快樂。
再加上,今年寧衛民家里還有那么大的喜事,他有了一個可愛的閨女,終于也當爹了。
這么一來,搞得大年下的他居然也有了燒包的感覺了。
要不去好好的花點錢舒坦舒坦,他還真有點食不下咽,坐臥不安了。
于是乎,他在圣誕節前不但給妻女和岳父母買了不少高檔的禮物。
圣誕節過后,他還專門找了一天準備在壇宮飯莊請一請客。
他對于自己在日本認識的同胞們都發了帖子不說,還讓這些人也去邀請他們相識的朋友過來,哪怕來的客人,是他并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沒關系。
還是那句話,肉爛在鍋里。
他不在乎來多少客人白吃白喝,反正只要是來自大陸的同胞就行。
畢竟自己有了閨女,和昭和天皇要完蛋的事兒,都是百年不遇,好不容易才等到的大喜事。
他要不把自己的同胞召集到一起來,好好喝上一杯,念叨念叨這些事怎么行?
他非憋壞了不可。
就這樣,12月28日這一天,壇宮飯莊的幾個包間都專門留出來用于招待寧衛民的客人。
別說,人來的還真不少。
不但劉洋、陳頌、褚浩然、孫五福和他的子弟兵們都來了,劉洋、陳頌、褚浩然果然還拉來了十幾個來自大陸的留學生。
甚至就連神龍見首不見尾,目前輾轉日本各地,銷售章光101生發水的李小江和王艷收到了相關消息,也大老遠的從名古屋巴巴的趕來了。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跑到日本投奔寧衛民的幾個文藝界的朋友,蘇悅、安文、張麗玲、姚培芳也全都來捧場。
一時間,大家相互寒暄,好不熱鬧。
不管認識不認識的,只要坐在一起,互相一敬煙就是朋友。
尤其在這里是難得登堂入室可以用漢語隨意交流的地方。
大家用鄉音交流感覺倍兒痛快,于是沒多會兒大家就都熟悉起來,完全淹沒在喜悅熱鬧的氣氛里了。
不用說寧衛民作為請客的主人,必然是這段宴席中的主角。
劉洋、陳頌、褚浩然依次給他介紹他們各自的朋友,甭管認識他不認識他的,每個人對寧衛民都是忙不迭的握手,滿口久仰,一臉的仰慕。
不為別的,沒他哪兒有這次聚會啊。
而且大家出國幾乎人人都處在為了生存掙扎的狀態里,要不是有他這樣的大財主慷慨解囊,大家也無緣在這里歡聚一堂。
所以大家的感激都是真心實意的。
就連李小江這算是已經在日本混肥了主兒,幾乎所有留學生無人不知的名人,也對寧衛民尊敬極了。
他現在是真的把寧衛民的底細給打探清楚了,所以一開席,他就透著巴結,主動站了起來說起了場面話,把寧衛民好一通捧啊。。
“哎哎,各位靜靜,靜靜啊,我有一個提議啊,咱們一起敬寧總一杯吧。感謝寧總的熱情款待,才讓咱們這些在異國漂泊的人,今天體體面面的坐在這里,有吃有喝,品嘗一下家鄉的飯菜。不瞞你們說,出國之后,才知道人會想家。就沖寧總為大家辦了這么一件大好事,就沖寧總如此的大方仁義,我都站起來舉杯表示一下,應該吧?”
這一番話在情在理,大家紛紛響應都站起來給寧衛民敬酒。
讓寧衛民面上有光,好一通舉杯回敬。
這還不算,李小江跟著又說,“還有一件大喜事,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吧?咱們寧總就在上個月,喜得千金。而且孩子的母親就是著名的日本影星松本慶子女士啊。我說,就沖咱們寧總把日本的國寶級美女給娶回了家,而且還讓她給咱華夏人生了孩子,大家是不是還得再敬寧總一杯吧?這才是英雄啊……”
就這樣,又是一波連鬧帶哄的賀喜聲響了起來。
容光煥發的寧衛民被搔到了癢處,也面帶微笑再度還禮。
眼瞅著李小江似乎還有下文,剛喝下這杯酒,他又把杯子舉起來了。
終于有人感覺煩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看不出李小江是在拿大家伙做戲,給他自己賣好呢。
像一個小伙子就嚷,“哎,小江,你別光口頭上佩服人家寧總啊,也得有點實際行動對不對。咱們大陸來日本的人里,除了寧總,大概混得最好也就是你了。聽說你那一瓶生發水就能掙日本人幾十萬円。怎么樣?明年你也大方大方,慷慨解囊一次,組織大伙兒聚一次吧。我們也都念你好。”
他這話明顯把李小江給架上去了,引發了一陣哄笑。
不過李小江能在日本混得開,自然也有幾分本事。
場面上的事兒他可不怵,立刻反唇相譏。
“哎喲,趙剛,拿話擠兌我?是,我是這幾年掙了點錢,請一頓飯自然是沒什么,可我有錢,得分跟誰比。這不是還有寧總在嘛。人家就是開餐廳的,何況人家是什么樣的家業?寧總不發話,哪兒有我顯擺的地方。你呀,少來這套,用不著眼紅。你要真沒飯轍你就直說,也沒什么不好意思的。都是朋友,大不了回頭我給你送箱方便面去,再給你十幾袋榨菜,你先吃著……”
“不行啊,我在日本可是干的體力活,哪兒能老吃方便面啊。我得吃高蛋白。還是讓我跟你一樣進補吧,以后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見李小江半開玩笑就把自己的招數化解,趙剛也不好真太較真了,只能故作無恥的樣子,以玩笑來收場。
“那你還真冤枉小江了,你別以為他的日子好過。他凈在路上跑了,根本沒什么工夫吃飯。這個月都造了四十多袋方便面,十幾袋榨菜了。他還真是自己吃什么就給你什么……”
果不其然,王艷也插了一嘴,這一句話惹起屋中沸騰一片,大家都哄笑起來了。
趙剛則借坡下驢,“得嘞,小江,看來你還不如我呢,也就是個表面光啊。”
“去你的,你才驢糞蛋呢。”
旁邊劉洋則給寧衛民介紹,“這個趙剛我也認識,現在給個裝飾公司干裝修工,他在國內其實是學電子的,來日本的目的也是相關專業的深造。人不壞,就是性子太直,有什么就說什么……”
總之,老鄉就是老鄉。
盡管出國的這些人目的,手段不同,背景也不同,坐在一起說話,時不時也會沖突,也會意見不同。
但畢竟大家伙還是同病相憐的共情更多一點。
身在別國,也就只有彼此還能給對方幾分溫暖。
所以時間一長,開始吃喝起來,言語間的芥蒂很快遺忘,最后還是和睦的氣氛成了主流……
只不過,讓寧衛民有點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同胞似乎沒幾個人知道天皇要死的事兒,也沒多少人關心這件事,蓋因大家伙的生存環境太惡劣了些。
除了跟著他干的人,大部分的留學生還是忙著讀書和打工,根本就無暇顧及此事。
所以聊到最后,這頓飯就又變成了訴苦大會,大家都在交流在日生活的不易,以及國內那邊債務的緊迫。
尤其是女同胞們,都不可避免在打工的地方受到了日本人的性騷擾和欺負,就連安雯和張麗玲這樣的姑娘也不能避免。
這些話聽得寧衛民心里沉甸甸的。
不得不說,他了解了更多這些同胞們的真實生活后,對于和大家炫耀自己生活幸福,聊天皇惡有惡報的興趣大減。
他開始認識到自己和大家在生活處境上的差距與不同。
以至于這頓飯他吃到最后,都沒怎么說什么,反而成了一個聽眾。
聽大家在日本的不易,聽大家遭遇過的困難和不幸,看著一屋子的人喝的東倒西歪,有的仰天長嘯,有的大發牢騷。
同時也開始思考起他能否為大家做點什么,能否改善大家的處境,給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幫助來。
結果他還沒想出多少切合實際的頭緒來,第二天一個震驚所有在日留學生的流血事件就發生了。
而這個進一步促成了他不想再袖手旁觀,決心要做點什么的誘因。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