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唐時明月宋時關 第九百零七章 趙德昭主動請纓
趙德昭走出班列,聲音清朗而堅毅,如同晨鐘撞響金殿的檐角:“臣請為使者,赴陳留議和。”
這位昔日的大皇子,陳述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代表大宋過去議和,跟吳軍談判。
殿中頓時鴉雀無聲,文武百官的目光齊刷刷落在這位大皇子身上。趙炅——昔日趙光義,今日新君微微一怔,眼底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暗色。他端坐龍椅,指尖輕叩扶手,似在權衡,又似在掩飾方才那一瞬的驚疑。
“你是太祖嫡子,身份尊貴,怎可輕涉險地?”趙炅語調平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他登基不過旬日,根基未穩,最怕的便是宗室中有人借危局立威,更遑論此人乃先帝長子,血脈正統,立功的話會對他權位有威脅。若他真在陳留被吳軍扣為人質,朝局也將復雜。
趙德昭撩袍跪地,脊背筆直如劍:“正因臣為太祖之子,方不可坐視國祚危亡。吳軍壓境,汴京旦夕可破,臣若不以身為質,何談議和?何談喘息?”他抬眸,目光澄澈,竟無半分懼色,“臣愿以一身,換大宋十年太平。”
殿側,趙普、盧多遜等大臣聽了趙德昭這番話,不少文武大臣都心生敬佩,畢竟,吳軍來勢洶洶,即將進攻陳留城,逼近汴京城,這個時候擔任使者前往,尤其是大宋皇室,很容易被扣押當人質了。
但趙德昭依舊堅持,趙普一派肯定要出面支持,畢竟這是大皇子主動提出要做的重要事,他們保皇黨還是希望趙德昭變得迅速成長起來,甚至取得大功勞,等趙炅當完皇帝,再傳給趙德昭。
皇帝趙炅自然也懂這個局面,心中琢磨趙德昭是要故意出頭做事,賺取威望,還是另有心思?
不過,現在大宋形勢危急,不能再內斗下去,否則,這江山很快就要易主了。
趙普率先出列,聲音沉穩:“圣上,大皇子此請,乃大義之舉。臣等愿附議。”
“若能使吳軍緩師,縱割地輸幣,亦可為社稷續命。”又有大臣附言。
趙炅的指尖在龍紋扶手上頓住。他自然看得出趙德昭的算盤——危局立功,收攬人心,日后或有一爭儲位之資;然此刻若拒,便是寒了滿朝文武的忠義之心。權衡片刻,他緩緩起身,金冠珠旒輕晃,聲音不高,卻足以讓殿宇回蕩:
“既如此,朕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位同齊王,班列宰相之上。授議和使團都指揮使,程德玄副之。賜旌節、金符,可便宜行事。”
他目光掃過趙德昭,又掠過程德玄——后者低眉順眼,眼底卻藏著一絲新帝心腹的鋒芒。
趙光義登基之后,立即把心腹程德玄提為翰林使,這次出使議和作為副使,也是有隨行監督的意思。
趙德昭叩首,額頭觸地有聲:“臣領旨。”
“臣領旨!”程德玄十分高興,因為這算是一次重任了,一旦完成任務,刷了履歷,回來必定還會被提拔升遷。
這件議和事就這么確定下來,盧多遜、趙普等人討論了議和的條件,最大限度是把淮水以南的半壁江山割讓給吳國,然后歲幣十萬銀兩所為賠償金,這算是屈辱條件,喪權辱國了,但沒有辦法,總比亡國強。
當年大宋如何欺負南唐、后蜀、北漢的,如今就落在他們自己身上了。
早朝過后,趙德昭直接回府,進入書房,不一會,未出閣的永慶公主來找他
趙匡生有六個女兒,但是有三個過早夭折,只有三位長大成人,排在前面的有昭慶公主,去年下嫁左衛將軍王承衍,賜宅第于景龍門外。延慶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石保吉。而永慶公主還沒有出嫁,本來也到婚配年齡,趙匡想著把她嫁出去,結果發生吳軍入侵,勢如破竹,趙匡御駕親征,然后負傷而回,婚事便耽擱下來。
后來趙匡驟然駕崩,永慶公主不能再住皇宮了,便搬來兄長的府上。
永慶公主提著裙角,掀簾而入。廳中銅爐沉香裊裊,趙德昭背手立在窗前,背影挺拔,卻透出一股說不出的沉重。
“皇兄,你臉色不對,可是出了大事?”永慶輕聲問。
趙德昭轉過身,目光深沉:“我已請旨,明日率使團赴陳留,與吳軍議和。”
永慶怔住,指尖微微收緊:“那……你會見到蘇宸嗎?”她的聲音低了下去,帶著少女藏不住的悸動。
永慶公主多年來一直讀蘇宸的詩詞和,所以對蘇宸的文采很迷,是個書粉,聽到大哥要去跟吳軍議和,她有一些意外和驚訝。
“應該會吧!”趙德昭看到妹子的眼神,有些不悅道:“不要忘記,蘇宸是我們的敵人,若不是他,大宋不會丟了半壁江山,父皇也不會病故,你不能再癡迷他了。”
“父皇的傷那是在戰場上意外所受的,又不是蘇宸親自射傷的,再說,父皇死的蹊蹺,前一日還好端端的,晚上跟二皇叔喝了酒,當晚就暴斃,難道二皇叔不是最有嫌疑的加害者?”
“永慶,你別亂說!”趙德昭嚇了一跳,趕緊左右看看,發現大廳沒有人靠近,侍女、家丁都在外面,這才松一口氣。
永慶冷哼一聲:“本來就是,皇兄,你現在可是這位官家的最不放心的人,千萬要小心,可別有什么把柄落下,不然,他說不定對你下手。”
趙德昭聞言沉默,他心中自然也有考慮,只是沒有說出來。
“皇兄,這次出使,我也跟你一起去如何,我可以女扮男裝做侍衛,也可以作為你的侍女。”
“胡鬧,你去干什么,去了吳軍大營多危險?”
永慶抽回手,眸中倔強不減:“皇兄,這汴京城也不安全了,有破城危險,還有被監視著,不如跟你出城,若是發現吳軍不肯把守,那咱們就別回汴京了,直接去往西北也能逃難。投奔折家軍,也好過玉石俱焚。”
永慶是個機靈女,所以考慮很多。
趙德昭沉默片刻,終是嘆道:“你可知吳營虎狼之地?你一個女兒家——”
“正因是女兒家,才更懂趨吉避兇。”永慶莞爾,指尖輕撫腰間短劍,“況且,我也想去親眼看看,那位寫出那么多詩詞和武俠的江左蘇郎,究竟是何等人物。”
一抹陽光掠過她的側臉,映出眼底藏不住的向往與決絕。
趙德昭忽覺,這個素來愛讀傳奇的妹妹,竟比朝堂上諸多老臣更清醒、更果決。他沉默良久,終是低聲道:“路上須聽我號令,不可擅自行事。”
“知道了。”永慶公主淡淡一笑,這次很想去混在使節團中,偷偷見一見早已慕名許久的江左蘇郎。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