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漢室可興  >>  目錄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料敵機先兩相抵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料敵機先兩相抵

作者:長歌入漢關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長歌入漢關 | 漢室可興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室可興 第二百九十三章 料敵機先兩相抵

第二百九十三章料敵機先兩相抵

第二百九十三章料敵機先兩相抵

溫縣城外,李通問賈詡:“我軍雖兵力不如曹操,但與張楊并力,守軹縣不失,應無虞也。先生為何反建議我等東下?”

賈詡道:“兵法,當致人,不可致于人。凡事均應掌握主動。

我軍深入敵境,形勢不明,地形不熟。

若以常理行事,必為敵所乘。

曹操兵多,又有胡騎相助,動如疾風,不可過于靠近。

若至軹縣,與曹操交戰,一旦不利,欲至河南而不可得也。

我軍入河內,目的一是不讓曹操輕易取河內、威脅洛陽;

二是要為左將軍平定兗豫爭取時間。

保持存在,不與敵人主力硬拼,游動作戰,方為上策。”

李通頷首道:“先生之計是也。我得之矣。”

遂趁溫縣不備,襲取溫縣,責其縣令、大姓籌備糧草軍需。

衛士報告門外有個自稱司馬朗的人求見。

李通不知其人。

宣教馮鼎道:“司馬氏,乃河內之望。

其先祖為項羽所封之殷王司馬卯。

司馬鈞在本朝安帝時任征西將軍。

其子司馬量曾任豫章太守。

司馬量之子司馬儁曾任潁川太守,現尚在世,年已八十余矣。

司馬儁之子司馬防曾任京兆尹。

司馬防有子八人,號稱司馬八達。

這司馬朗字伯達,乃是八達之首,幼有卓識。”

李通贊道:“銘秀真可謂博學多識矣。”

馮鼎忙道:“將軍謬贊!末將在講武堂中時,劉公多次提起河內司馬氏,是以留意。”

李通驚訝道:“哦?劉公也如此重視此家?那倒要好好見識一番。”命人將司馬朗請入帳中。

眾人聽了司馬氏的家族史,都對司馬朗大起興趣,緊緊盯著來人。

只見來人身材高大健壯,胡須及胸,相貌威武。

不像是個世家子弟,倒像是個赳赳武夫。

相貌與劉備軍中的東曹主事崔琰、潁川太守徐邈,有幾分相似。

司馬朗一進帳,就迎上眾人灼灼目光,心中一驚,臉色未變,拱手道:

“小子司馬朗,見過諸位將軍。”

聲音清朗、年輕,與其相貌表現出來的年紀差異頗大。

李通長身延請司馬朗入席,問道:“司馬君似乎年齒不大?”

司馬朗謙虛答道:“勞將軍動問,小子現年二十三歲。”

李通心道原來才二十三歲,說你三十三歲,都有人相信,問道:“司馬君來此,有何事賜教?”

司馬朗忙拱手道:“不敢。”

向許褚、賈詡等團團施禮,方入正題:

“將軍遠來鄙縣,責以糧草,原屬應當。

無奈鄙縣殘破,生民凋零,實難湊齊將軍索取之數量。

請將軍垂憐,降至半數。鄙縣上下必感激將軍大德!”

公元190年,關東諸侯討董,司馬朗認為河內必遭戰亂,建議父老前往黎陽投靠趙進。

趙進,字威孫,與司馬氏結有姻親。其職為“監營謁者”,負責統領黎陽營。營兵與中央禁軍一樣都屬于拱衛京畿、直屬朝廷的軍隊。

其時黎陽營有步騎千人,戰斗力極強。

父老不肯,只有同縣人趙咨帶著家屬跟隨司馬朗一起前往黎陽。

袁紹駐兵河內,軍紀廢弛,多有劫掠百姓者,溫縣殘破,士民死傷半數以上。

后袁紹入冀州,張楊據河內,形勢大體穩定下來,司馬朗才帶著家屬回到溫縣。

司馬朗向李通所講溫縣凋敝、民力匱乏,基本屬實。

當然,司馬朗也有私心,司馬氏在溫縣是個大家族,相當一部分攤派不得不得從司馬氏出。

縣令也想給司馬氏面子,但僅從平民處搜刮,遠遠滿足不了李通要求的軍需。

李通聽了司馬朗的話,把臉一板,道:

“溫縣民生困難,我豈不知?故此才命縣令予以減半。

君得寸進尺,還欲再半之,欲我軍餓斃乎?其心可誅!”

李通長相威猛,這一作色,殺氣勃發,令人心悸。

席間眾人皆按劍瞪視司馬朗。

司馬朗面對死亡威脅,仍舊維持鎮定,不卑不亢地道:

“將軍必是以尋常郡縣來料鄙縣。若不能再減半,鄙縣百姓傾盡口食,也難滿足將軍。況且將軍忍心鄙縣餓殍遍地乎?

廣個告,\咪\咪\閱讀\app\\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小子聞左將軍仁德布于三州,鄙縣亦慕其恩德久矣。將軍又忍心沮鄙縣士民之望乎?”

李通回嗔作喜,笑道:“為民請命,膽氣過人,司馬伯達,名不虛傳!

我軍中別部,尚缺一宣教,君愿屈就否?

若君愿來,溫縣軍需可減兩成。

若君不愿,我亦不相強,君自去即可。

君意下如何?”

司馬朗道:“請減四成。”

李通道:“三成。”

司馬朗道:“諾!小子拜見將軍!”

李通哈哈大笑,將司馬朗扶起,引見席間諸將。

牽招降段煨軍,編為三部,其中一部撥歸李通。

李通以李素為軍假司馬暫領之,尚缺參軍、宣教等人。司馬朗即加入該部。

賈詡詢問司馬朗河內形勢。

司馬朗道:“聞袁紹遣麴義、高干、荀諶等,呂布遣張遼、郝萌等,入鄙郡中。

麴義、張遼不和,戰于修武,分道揚鑣,各沿一路西來。”

賈詡捻須沉吟,突然頓住,向李通、許褚道:

“麴義勇猛,曹操兇狡,兩者若合流,張楊恐難敵矣。

麴曹合兵,兵力近四萬,非左將軍主力難以抵擋,不可不防。

當速進兵至平皋,召張遼,與之協力。”

李通和許褚均無異議。

這一路東下撒出去的斥候陸續回報,加上軍謀司中負責諜報工作的高權派在河內的細作也接上了頭,李通等掌握的信息越來越多。

大軍到達平皋縣時,派在野王的細作冒死送來情報,曹操、麴義囚禁張楊,盡分其兵,數日前曹麴聯軍離開,不知去向。

賈詡道:“此必奔襲我軍于軹縣而去。我軍聲東擊西,適避開其鋒芒。”

李通冷笑道:“二賊胃口不小,當心硌斷牙齒!我欲襲其腹心,先生以為如何?”

賈詡道:“曹孟德,有雄才,實左將軍大敵也。

若能說動張遼,并力襲破沁水,將曹孟德鎖于河內,待左將軍大軍繼至,可畢其功于一役。

順勢可取并州,對袁紹形成兩面夾擊之態勢。”

許褚心中略有些復雜。

之前雖然劉備率先找上許褚,表達重視之意,曹操在兗州時,也對許褚十分推重,深以未得許褚為憾事。

許褚推薦了不少劍客加入曹操麾下,如今大半戰死在奪兗州之戰中,存者在曹操取并州時多有戰功,職位最高者做到了曲軍侯一級。

也許很快就會兄弟相殺、刀兵相向了。

許褚瞥了一眼坐在李通旁邊的李放,當日就是他前去許氏壁說服的自己。

許褚開口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左將軍當前大敵,當是袁紹。何不與曹公聯手,以抗河北?”

李通也有不解之處,向賈詡道:“還請先生為我等解惑。”

關于與曹操的關系,劉備其實沒太跟下屬宣貫。劉備也沒料到曹操剛剛取得并州三郡,還沒等喘息,就直下河內。

曹操得并州三郡,劉備鞭長莫及,不容忍也無可奈何。曹操取河內,就觸碰了劉備的底線。

劉備現在內部還有呂布未解決,北邊又有袁紹,一旦曹操據河內,取河東,有可能掃平關中,成強秦之勢。

那時曹袁反而可能聯手,先把劉備勢力給瓜分了。

賈詡作為天下間對大勢、人心俱有高明見解的、屈指可數的大才,遍觀天下諸侯,韓遂、劉焉、劉表、袁術、呂布等,皆無混一海內之相,最后的競爭必然在袁紹、劉備、曹操三人之間展開。

如今袁紹實力強大,難以卒除,則萬不可再令曹操成為變數。

賈詡答道:“曹孟德實力雖弱,其志則遠,其行難測,今不早圖,必為后患。

若袁紹之屬,其行如掌上觀紋,無所憂也。”

張遼派使者飛騎復信,愿與李通會師于州縣。

張遼、郝萌入河內時,兵力約五千人。

郝萌乃河內人,派部曲回鄉募兵,又得千余人。

到達州縣時,兵力已近七千。

李通本擔心張遼新兵過多,反而會拖累其戰斗力。見張遼將新兵全部交給郝萌統領,自己仍只領三千老兵,才放下心來。

當此之時,兵貴精而不貴多。

張遼雖為麴義所敗,但由于是在城中作戰,里巷狹窄,麴義強弩未能充分發揮威力,折損并不甚多,約數百人,對其總體戰力未造成太大影響。

張遼與關羽性情相投,目前劉備、呂布面和心不和,仍不妨礙兩人私交。

他與李通、許褚等是初次見面,雙方都有惺惺相惜之意。

軍情如火,不便多加寒暄,直接進入正題。

綏南軍參軍李放掛起地圖,介紹最新形勢,最后總結道:

“當前麴義、曹操合流,南下河陽,欲擊我軍。

撲空后必掉頭北上,尋找我軍決戰。

我軍何去何從,請各位將軍決之。”

張遼對劉備軍中實行的參謀制度也有所聞,聽了李放簡明扼要的介紹,覺得不錯,遂問道:“君既是參謀,有何建議?”

李放用手在地圖上輕輕一點,道:“野王!”

續道:“麴、曹主力盡出,野王必然空虛。

根據諜報,河內軍雖被收編,張楊本人尚未遇害,現被軟禁在野王。

我軍可直搗野王,救出張楊,以其名義號令張楊舊部,命其反正。

不求能給麴曹兩軍以傷害,但求能造成些許混亂,遲滯其一兩日行軍。

我軍則直撲沁水,堅壁清野,做持久固守之計,等待劉公大軍北上。”

郝萌反對道:“劉公若不能及時派遣大軍,我軍反被敵人南北夾擊,恐難久存吧?”

郝萌深受呂布信重,自然知道呂布跟劉備看似有姻親之好,其實貌合神離。尤其是關中大亂后,劉備對呂布形同三面包圍,更加劇了呂布的不安。

若遇困難,郝萌寧肯撤回河南,也不愿與麴曹聯軍惡戰。

李放反駁道:“合則兩利,分則兩敗。

君若獨執一見,反易被麴曹各個擊破。

若逢難輕易言退,何必勞師動眾渡河來救河內?

若欲救張楊、存河內,豈可懼于一戰?

麴義、曹操本為利合,久必兩分,難以長久。

我軍只需堅持一月,劉公必至矣。”

張遼問于李通、許褚,后者皆從李放之計。這本就是以賈詡意見為主,李通等早已議定的方略。

張遼思索一會,斷然道:“就依君計!”

郝萌還待呶呶,張遼道:“君可南歸,我自北向。”

郝萌不敢率兵獨行,只得嘟囔道:“君為主帥,我聽君便是。”

兩軍即日出發,自州縣西上,直撲野王縣。

麴曹兩軍在河陽撲空后,麴義欲揮兵東下,前往州縣、懷縣,認為李通、張遼必有一方在此,先殲滅哪方都是一樣。

曹操卻道:“李通、張遼,皆有將才,不可以常理度之。

若襲我后方,于我軍大不利也。”

堅持提兵速歸野王。

麴義拗不過曹操,只得同意。

曹操率騎兵在先,步卒及麴義軍繼之。

曹騎與李通張遼聯軍在野王縣之東三十里猝然遭遇。

兩軍都吃了一驚,大戰立時爆發。

相關推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漢室可興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8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