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漢室可興  >>  目錄 >> 第六十二章 袁本初議賺公孫

第六十二章 袁本初議賺公孫

作者:長歌入漢關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長歌入漢關 | 漢室可興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室可興 第六十二章 袁本初議賺公孫

清河國,廣川縣,袁軍大營。袁紹將曹操使者打發下去,將曹操親筆書信傳示帳下文武,道:“孟德近有黃巾環伺如群狼,遠有劉備窺視如餓虎,實難支撐,故懇請我軍相助。吾本欲救之,奈何公孫瓚步步緊逼,脫身不得。救與不救,請諸君議之。”

帳下一名四十多歲、面容方正的文士道:“公孫瓚步騎三萬近在修縣,我軍應對其一人還覺吃力,哪有兵力可分?曹孟德精兵萬人,破黃巾、擒劉備雖難以辦到,但收縮防線、堅守城池,足以支撐數月。我軍可在破公孫后再南下救之。”此人姓審名配,魏郡人,現任冀州治中從事,深得袁紹信任。

奮武將軍沮授出言反對審配之議:“正南之議不妥。劉備兵精將勇,此番西上,正看準孟德新入兗州立足未穩且與黃巾賊作戰疲憊之機,一旦舉兵猛攻孟德,孟德將一朝瓦解,何能相持?孟德若破,劉備挾青、兗之兵北上,與公孫瓚南北對進,合擊我軍,吾等死無葬身之地也!因此以授之見,當速解孟德窘境。”

沮授四十多歲,巨鹿郡廣平縣人,少有大志,擅于謀略,名聲極大,資歷很深,他曾舉茂才,兩任縣令,后為冀州牧韓馥別駕,被韓馥表為騎都尉。袁紹取冀州后,任命沮授為奮武將軍,監護諸將。沮授在袁紹軍中地位與淳于瓊仿佛,但威望遠高于淳于瓊。淳于瓊為袁紹坐鎮后方,并未來廣川前線。

南陽人許攸現為袁紹帳下謀士,也是個大有來歷的人物。少時任俠好義,與袁紹、曹操皆交好。公元一八四年,許攸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人周旌等謀廢先帝,立合肥侯為帝,欲趁先帝北巡時,以防黑山賊為由發兵,以便起事,不料先帝撤銷北巡之議,欶王芬罷兵,并召其入朝,王芬懼而自殺,許攸亡命,被袁紹藏匿于府中,與逄紀一起跟隨袁紹逃出洛陽,發起討董。后袁紹計奪冀州,許攸也曾出謀劃策。

他出言附和沮授:“沮公所言極是。劉玄德宗室之后,延攬豪杰,禮賢下士,其志非小,若被他襲取兗州,日后必為明公大患!當趁其尚未成勢之時,將其扼殺。孟德不可不救,玄德不可不擊。”

田豐、逄紀、荀諶等皆以為應救曹操,且需遏制劉備發展勢頭。審配見所有人都反對自己之議,也只得住口不言。

臧洪在曹操接任兗州刺史后,被袁紹任為東郡太守,接任曹操,并未跟來。袁、曹兩人實際上將東郡一分為二,袁紹控制黃河以北諸縣,包括博平、聊城、樂平、發干、陽平、東武陽、陰安、頓丘、衛國;曹操控制黃河以北諸縣,包括臨邑、谷城、東阿、范縣、濮陽、白馬、燕縣。臧洪對劉備具有強烈的認同,若他在,勢必與袁紹等人爭論一番。

還有劉備的刎頸之交、任督軍從事的牽招,也被袁紹留在后方,協助淳于瓊監視黑山、征集糧草等。劉備破臧洪后,第一時間就派人潛入魏郡,見到牽招,邀請他南下。牽招以袁紹厚待,不忍背之,猶豫良久,婉拒了劉備。然后這幾個月劉備發展態勢極為兇猛,降樂安、威北海、入東萊,一統青州。漸漸有人在袁紹面前讒言中傷牽招,言其與劉備暗通款曲,盡泄機密。袁紹遂疏遠牽招,不讓他參與軍政大事。牽招心中郁憤,又有解脫之意,已下決心這次冀州應付過公孫瓚來攻之危機后自己就脫身南下。

袁紹遂問道:“既諸君都言相救。如何行事?是按照孟德提議,行圍魏救趙之計么?”

田豐道:“豐有三策,請主公擇之。其一,即孟德之計,派一支奇兵,可以騎兵為主,繞過高唐,經平原,潛入濟南,然后大舉搶掠,破壞劉備后方,劉備勢必分兵還救,則孟德壓力頓減。說不定孟德還能抓住劉備分兵機會,先與黃巾偽和,然后全力進攻劉備,一舉破之,然后收降黃巾,盡有兗州之地。此計對孟德自是上計,對我軍而言,不僅與劉備結下生死之仇,而且那只奇兵估計會遭受巨大損失,另外,面對公孫瓚進攻,我軍分兵后也將更加困難。孟德定兗州后,自會派兵助我,但遠水不解近渴,我軍短期內必然面臨較大壓力。

其二,舍棄公孫瓚,全軍急行軍南下,自東郡渡河,與孟德合力攻擊劉備,將其殲滅后再攻擊黃巾毛賊。此計壞處是公孫瓚若進犯魏郡,大掠郡縣,收割我軍民之莊稼,將使我軍蒙受巨大損失。此計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我軍能夠在兗州施加更大的影響和控制,以免日后曹兗州離心離德,有獨立之念。

其三,趁現在局勢微妙,形勢復雜,亂中取利,先破大敵公孫瓚,然后再回頭對付劉備。若公孫瓚軍破走,劉備將不敢全力攻曹,最大可能性是退兵固守,是不救而救曹操也。”

袁紹道:“第三策固然大善,但如何能破公孫瓚?”

田豐胸有成竹,道:“公孫瓚勇而無謀,貪而忘身,豐有一計,或可破之。”

袁紹大喜,問道:“計將安出?”

田豐遂說出一番話來,滿座驚嘆,袁紹道:“田公真吾之良平也。以吾觀之,公孫瓚必入公彀中。”

許攸、逄紀、荀諶等人又在田豐之計基礎上多有補充,堵上漏洞,將計策加以完善。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日,袁紹自廣川出發,盡舉大軍,東下進逼公孫瓚,屯兵于長歌亭,距離公孫瓚之修縣不到三十里。

公孫瓚心驚,忙派偵騎哨探,則袁紹頓兵于長歌亭,營盤一望無垠,氣勢極為雄壯,并未來攻。公孫瓚心中疑惑,袁紹放棄堅城,于野外扎營,又不一鼓作氣前來攻修縣,意欲何為?是要逼自己與他在野外決戰?想起劉備之信,或許這是意圖速敗我軍,以便南下?袁紹既然想速決,那就不能讓他如愿,自己當依照劉備建議,堅守不出,將他牢牢牽制在大河以北。

(感謝Deadlyalive打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漢室可興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09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