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大燕公子 第四十四章 改制(下)
農歷十一月初一,遼地大朝之日。
清晨,姬康和母親一起吃著早餐,早餐很豐富。
牛奶一碗,這是姬康要求的,每天早晚都要求君侯府的人們喝上碗牛奶。當然,母親姬趙氏除外,但在兒子的殷勤之下,為不辜負兒子的期待,每天也堅持喝了起來。
小米粥,包子,幾個小菜。姬康如往常一樣,吃得津津有味。吃完洗漱后,在石敢和清竹、清梅的打扮下,開始穿著冕服。
姬康往常很少穿這么正式,但今日因要頒布《遼地四郡改制律令(暫行)》,意義重大,所以格外重視,才穿冕服的。
這個時代,華夏被稱為禮儀之邦。而冕服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環。
《傳》曰: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定正朔、易服色”更是其首要之大事。由此可見,衣冠的重要性在這個時代,是不言而喻的。
按《周禮》規定,冕服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間束帶、前系蔽膝,足登舃屨。天子十二旒冕冠,衣裳十二章;君侯五旒冕冠,衣裳五章。
姬康身穿五章冕服,頭戴五旒玉冠,因為身體漸長,又天天堅持跑步鍛煉,因此身材顯得挺拔;再加上來遼地后這幾年的磨礪,雖年幼但不失威嚴。
石敢看到公子如此打扮,不由說了句:“公子威武!”
而在旁邊的清竹、清梅兩人更是眼前一亮,臉色泛紅。
姬康見此,微微一笑,敲了敲石敢的頭道:“就你話多。”
走出門外,旺財如往常一樣,小跑過來,來迎接自己的主人出門。姬康對旁邊的侍官道:“旺財也吃過早餐了吧!”
侍官們自然知道公子對旺財的感情,忙答道:“啟稟公子,已經吃了。”
姬康點點頭,邁步向前,旺財也緊隨其后。待到內院門口,如往常一樣停了下來。“旺旺”叫了兩聲。
姬康也如往常一樣,囑咐旺財道:“回去吧!好生看顧院落,等我回來。”
看著旺財依舊不舍的表情,對旺財又道:“不行的話,就讓人帶你,去找你眾多的妻子兒女去吧!”
石敢和旁邊的眾內侍,都笑了起來。
大朝之時,必有殿樂。
姬康一走進勤政殿,殿內早已準備好的樂隊就奏響了典雅、莊重的樂聲。編鐘銅磬相伴,莊嚴而由隆重。
等姬康坐在主位后,樂聲平息。
姬康看著下面的幾十個官員,緩緩說道:“今日頒布我遼地新律,宣讀吧!”
身為禮部中大夫的廖山,穩步走出,面色莊重地對著姬康一躬,然后雙手接過石敢遞過來的玉冊,雙手捧起,大喊道:“眾官聽令。”
殿中的幾十位官員,包括劇辛、鄒衍、魯仲連等人都全部俯首叩拜道:“臣等聽令。”
廖山緩緩打開玉冊,平復了下自己的心情,高聲平緩地念到:“天下紛亂,周室衰弱。今遼城君姬康為繼祖業,撥亂反正,特頒此律,律令如下……”。
“封劇辛、鄒衍、魯仲連、姬茂為二等伯爵,賞……
封丁萬、郝學君為三等子爵,賞……
封高垚、祖亢為一等男爵,賞……
封榮蚠為二等伯爵,大將軍銜,賞……
封王石、薄望、劉勝為三等子爵,上將軍銜,賞……
封黃勇、石勇、王忙、左宗、榮巖為一等男爵,中將軍銜,賞……
封高大用、田大力……為二等男爵,少將軍銜,賞……
封王鳳海……為三等男爵,中校軍銜,賞……”
武成王十年十一月,遼地四郡各郡縣、各部門官員,都接到君侯府頒布的《遼地四郡改制律令》。各郡縣、各部門,自上而下,開始進行大規模的改制。
政治上。軍政徹底分開,互不隸屬,對外仍保留燕國官職。
官員實行品階制度,分為九品。
根據遼地四郡的實際情況,規定如下:
行政系統:君相府、郡、縣、鄉、里、村;君相府下屬各部,又分廳、局。
三品:君相,君傅;四品:輔相、輔傅;五品:君相府各部部長、各郡郡守;六品:君相府各部副部長、各郡縣郡守副職;七品:各郡縣縣令,各部廳長;八品:各郡縣縣令副職,各部副廳長;九品:各鄉鄉長、各部局長。其下為吏,里長、村長等其他部門辦事人員皆為吏員。
軍隊系統:軍隊分正規軍與預備役軍。軍士分為將、校、尉、士四級。將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校分為大校(又稱準將)、上校、中校、少校;尉分為大尉(又稱準校)、上尉、中尉、少尉;士分為士官(又稱準尉)、上士、中士、下士。
軍隊編制按三三制進行編制。分軍、師、旅、團、營、連、排、班。一班為十一人,設班長一名、十名兵卒;三班為排、設排長、副排長各一名;三排為連,設連長、教導員、副連長各一名,單獨設立炊事班、包括醫療員在內的后勤班;三連為一營;三營為一團;三團為一旅;三旅為一師;三師為一軍。從旅級單位開始建立獨立的野戰醫院,以方便軍隊戰事所用。
軍隊建立勛章制度,分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做為獎賞和提拔的重要依據。
現在的遼地,由于地域和人口的增多,通過整編擴招后,已有十萬的正規軍隊。
在姬康的規劃中,將來的東北四郡,至少陸軍是要建立五個軍,海軍一個軍,總計六個軍二十萬人的軍隊。
其中陸軍四個軍分駐四郡,一個軍做為機動兵團,戰事也能集中統一。這樣就可以在戰時,不必過多動用預備役民兵。
監督系統:監督院,情報局。
監督院設院長一名,副院長若干。
情報局設局長一名,副院長若干。
教育系統:分為大學、中學、小學、蒙學。
蒙學在各自的村莊完成啟蒙,三歲到五歲的兒童均應入學,學制三年;
小學則在各里設置專門的學校,六歲到九歲兒童均應入學,學制三年;
以上為強制性教育,凡適齡兒童必須蒙、小學習,徹底脫離文盲。
中學則分初中、高中。初中在各鄉建立學校,十到十二歲少年入學,學制兩年;高中則在各縣城建立,十三歲到十四歲少年入學,學制兩年;
大學則分大專、大學兩種,學制分別為兩年和四年。在襄平學院,及各郡府設立襄平學院分校,完成以上教育。
各校都成立掃盲班,以增加整個東北四郡的識字率。
醫療系統:規定醫部為衛生、醫療最高行政機構。君相府下,設立獨立的醫院;各郡府設立二級醫院;各縣設立三級醫院;各鄉設立單獨的醫療所,為基層醫院。
議政系統:設立參議院。有建議權,無行政權力。形成的議案交君侯府參考執行。
設議長一名,執行議長一名,參議員若干。
爵位系統則繼續執行原先的三等爵位制度。義務預備役制度更是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經濟上。增設農部,各郡縣建立相應的農業區,以增加多畜牧業、糧食、養殖業等的管理。在工業上,各郡縣均建立相應的工業區,增設工廠,加大工業化的進度。并由商部成立金行,開辦存、貸業務,以增加官府對金融、商會的控制。更命各郡縣在所管轄地域的河流湖泊間建立水庫、灌溉系統,以增加農業的灌溉和工業的機械化。
姬康又參照前世的經驗,根據東北四郡的實際狀況,又做了種種規定。譬如說為加強戶籍和人員的管理所制定的《戶籍律》;譬如說為鼓勵中原各國民眾,遷移東北四郡所制定的《移民律》;譬如說在黑龍江郡和吉林郡設立建設兵團,打仗時是士兵,平時忙于開墾土地、建庫修渠,修建道路等。
改制律令一下,整個四郡上至官員,下至民眾都開始忙碌起來。如此景象,讓剛歸順遼地的吉林郡和遼北郡的官員和百姓,更是感慨連連。
燕國公子姬康在東北地區所做的改制,并沒有被中原各國,甚至他的母國燕國所重視。
歷史的潮流滾滾向前。這個時候,誰也沒意識到這種體制代表著什么!
史書記載:“……公元前262年,武成王十年年末,帝在遼地改制,設官九品、將為四級……遼地遂起。史稱現代體制元年……”
(今日又三章九千多字奉上,老犬能不能高喊一句:各位書友,票票拿來否?)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