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主神修理員 第195章,回歸熱潮
“建軍大哥你真厲害,居然有900元的工資,比我們全部加起來都強!”1000元離他們太遠了,但是趙建軍的900元卻是他們可以看得到的。
而且也是相信的,沒有這么高的工資,趙建軍那里來的錢買美國汽車!其他東西都可以做假,但這汽車總不可能是假的吧,趙建軍這汽車比市政府領導的汽車都要好,說是10萬以上他們都相信。他們甚至懷疑趙建軍把自己的收入往少的地方說。
“我現在還在繼續學習,以前根據地沒有大學,我這才沒有上,但是現在根據地也開始開辦大學了,我們這樣為根據地做過貢獻的人,可以上成人大學,現在我正在準備成人高考,你們想要到根據地有更大的發展,現在就要準備好,到了6月可以和我一起考大學!”
“大學!”這個時代考上大學就相當于成為國家的干部了,比他們的鐵飯碗都要強,可以說成為了國家統治者,而不是他們這樣名義上是國家的統治階級,但卻連自己都養不活。大家看著趙建軍的目光又不一樣了,羨慕中帶著一點敬畏。
“大學的事(qíng),我們是不敢想,我們就是想讓建軍帶著我們到根據地闖(蕩)一番,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半死不活。”方大鑾說道。
趙建軍笑道“現在根據地到處都是計會,你們只要敢闖,說不定將來比我還要有錢。”
這還真不是他亂說,本來根據地大部分都是國有企業,但不是說沒有私人企業,在根據地還是有很多的私人企業。
也不能說是私人企業,這些只能算是個體戶,打工的都是家里人。而他們大部分都是開飯館,買菜的小商小販,根據地大發展之后,四周的農田都變成菜地,收入比種田提升了幾十倍,還有就是發展養殖業的,等一些沒有技術含量,卻非常消耗精力的行業。
哪怕根據地的大工廠也拼不過這些個體戶,反而一一退出這些市場,趙建軍就知道,現在的根據地出了不少萬元戶都是這樣的小商小販。甚至養殖場都出現10萬元戶了,在根據地算是富豪階層了。
所以他才說現在根據地計會多。
一群人開始開始暢想在根據地的生活,并且和趙建軍約定時間到根據地去,而這消息越傳越廣,最后有好幾十人想要跟著趙建軍去根據地闖(蕩)。
因為趙建軍有汽車,他可以帶自己兩個弟弟去,而其他人只能做火車到根據地去了。趙建軍把自己的地址告訴這些小伙伴,讓他們到了根據地就去找自己。
人說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在根據地雖然一天一個樣,但他卻覺得壓力大。
他還是對腦海中的家鄉充滿憧憬。
可實際回來,他才恍然發現根據地的發展,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故鄉,而且是遠遠的超過!
家人和親戚們欣喜于他們帶回來的香腸、臘(肉)、布匹、糖果、手表、手提錄音機等生活用品之時。
趙建軍也感慨于內地物資的匱乏。這些東西在根據地隨便一個超市內都可隨到隨買,在國內卻還需要憑票供應!
看到已經老大不小的兒時伙伴,還在為了一個進工廠的指標而焦慮不安,而他們卻是像上學就可以上學,甚至還有獎學金,像學技術就有技術學校,想成為工人就可以去工廠上班,甚至只要半年的工資他們就可以有一個電梯公寓,這樣的待遇全國上下除了根據地,還有那個城市有這樣的待遇!
而這一切也沒有超出徐達的預期,雖然他不了解這個時代的國內(qíng)況,但是他好歹是看過上千本小說的男人,工業文更是看了不少,知道現在國內貧窮,物資的短缺,趙建軍他們這樣的事(qíng)到處都是,要不然國家也不會改革開放了,就是知道不能這樣下去了。
國內就相當于航母,根據地卻像是小船,雖然根據地在發展的時候,同時期國內也在改革開放,但船大難掉頭,改革開放的影響還不大,沒有波及全國,最多在沿海有一些改變,哪怕過了幾十年,西南地區也是全國最貧窮的地區。
而根據地不過一個地級市大小,發展起來自然容易,更不要說徐達還開外掛,每年有20多億的資金流流入根據地,這樣一來根據地就相當于坐上火箭一樣的發展,這發展的速度,比深市都要快,這是全國其他城市比不上的,這樣根據地自然機會多,吸引國內的人民!
徐達就是要用無數的趙建軍他們,吸引其他地區的人到他們根據地來,幫助根據地發展。所以徐達才會如此幫助大家回家過年。
而大家也沒有辜負徐達的期待,雖然(chūn)節期間有幾萬人口流失,但(chūn)節過后,每天都有好幾千人開始返回根據地。這些都是從根據地離開的人。
返回的不只是他們,還有親戚、兒時伙伴,乃至左鄰右舍、父母單位同事的子弟。他們都是和趙建軍伙伴一樣想到根據地闖(蕩)一番的人。
在這個家家戶戶都有好幾個孩子的時代,由于工作崗位的缺乏,每個家庭幾乎都有在家待業的孝。
聽說根據地工作出路寬、待遇豐厚,機會多,甚至房價都便宜,就沒有不動心了,老人們可能不想改變自己的生活,但是青年卻不想在這樣繼續貧困起來,他們都把根據地當中自己理想的樂土。
即便是一探真假,來根據地看看總不會錯。抱著這樣的心思,陸陸續續返回軍分區的戰士、知青、工人,都帶了一個以上的同行者,多的更有十幾個人。甚至有一個村上百號人到根據地打工。
過年后的一個月時間,根據地多了10萬人,而且到根據地的人數還在不斷擴大,這人數大大超過了徐達的想像,雖然這也給根據地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卻也讓根據地不再缺少是人手了。
有了這次探親的良好示范結果,根據地信心大增,張建國他們這些高層,甚至想每個月都讓一批人返鄉,這樣可以減少根據地的人口壓力,有可以帶來大量的勞動力。
要知道這批過來的勞動力,不只是農民工,而多了不少的技術工人,雖然他們大部分都只是初級技術工,但比起農民工這就算是高級技術人才了,更不要說還有不少高級技師也跟著家人來到根據地,豐富了根據地的人才。
這比重新培養農民工減少了大量的時間,而現在徐達不缺機器也不缺錢,只缺人,技工,高級技師和各種專家教授。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