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美劇大世界里的騎士 第二千三百五十三章
所以相對于死亡的扭曲,永恒已經相當的nice了。
實際上永恒才是神靈的榜樣!
一個全知全能的存在,卻并不介入世界的運行!還有比這個更完美的神靈么?
當然,永恒也不全然不干涉世界,說到底它都是一個個體存在,雖然它的存在超越了所有維度,但本質上依然是有情緒的個體,自然它也有思想,有思想自然有選擇。
于是永恒祭壇出現了。
永恒看戲歸看戲,它也會給‘演員’喝彩獻花!
永恒祭壇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前提是,永恒需要看到能夠讓自己開懷的‘劇目’。
以往的時候,那些來到這里的人,如果不能給永恒帶來他想要的戲劇性……那么永恒會自己創造戲劇性!
比如那個妄圖獲得真正永恒的萬神殿神靈……永恒把它變成了石頭!
永恒并未撒謊,也未欺騙!
它賜予了那個無聊‘演員’想要的報酬!
石頭別看平平無奇,石頭的確是永恒的!
無論是荒漠,還是草原,無論是高山,還是河谷,只要是在之上,有一個東西就是隨處可見,那就是石頭,那么石頭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約46億年前,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形成地球,最初的地球是一個熾熱的熔融球體。隨著時間推移,地球表面逐漸冷卻,形成了薄薄的地殼。這些最早期的巖石,主要由巖漿冷卻凝固而成,被稱為火成巖。熾熱的巖漿從地底涌出,遇到空氣或海水后迅速冷卻,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巖或灰白色的流紋巖。
如果巖漿在地殼深處緩慢冷卻,礦物晶體有足夠時間生長,就會形成如花崗巖般晶粒粗大的巖石。這些火成巖是地球巖石圈的基礎,構成了大陸和洋殼的骨架。暴露在地表的巖石會受到風、雨、溫度變化等外力作用的侵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巖石被風化破碎,變成沙粒和泥土。這些碎屑被河流攜帶,最終在湖泊、海洋或低洼處沉積下來。一層又一層的沉積物不斷堆積,下層的沉積物在巨大的壓力和地下礦物的膠結作用下,逐漸壓實、硬化,形成了沉積巖。比如常見的砂巖,就是由沙粒經過數百萬年的壓實膠結而成,而石灰巖則多來自古代海洋生物的外殼和骨骼堆積。這些巖石常常保留著層次分明的紋理。當地殼運動將巖石埋藏到更深的地下,面對更高的溫度和壓力時,原有的巖石在固態狀態下發生礦物成分和結構上的改變,就形成了變質巖。例如,普通的石灰巖在高溫高壓下可轉變為大理石,頁巖可轉變為片巖甚至片麻巖。這些巖石通常具有獨特的片理結構,記錄了它們曾經經歷的強烈地殼運動。變質作用讓我們看到,巖石并非永恒不變,而是在地球內部的力量下不斷轉化。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種主要巖石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一個宏大的循環系統相互關聯,這就是“巖石循環”。當地殼深處的變質巖或沉積巖因構造運動被帶入更深的地幔,它們可能熔融成為巖漿,這些巖漿再次噴出或侵入地殼,冷卻后形成新的火成巖,完成一個完整的循環。這個過程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巖石的形成與演化并非僅僅是一個地質過程,它們還與地球上的生命緊密交織。
許多沉積巖中保存著古代生命的遺跡——化石。這些石化的生物殘骸為我們提供了了解地球生命演化史的關鍵證據。從三葉蟲到恐龍,從蕨類植物到早期哺乳動物,這些化石告訴我們生命如何適應并改變著這個巖石星球。回到我們日常所見的各種石頭:公園里的花崗巖長椅,教堂里的大理石雕塑,河灘上的鵝卵石,山崖上的砂巖峭壁,它們都有著漫長而復雜的形成歷史。一塊普通的花崗巖可能誕生于數億年前的巖漿活動,經歷了地殼抬升,遭受千萬年的風化侵蝕,被冰川搬運,最終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一塊石灰巖可能包含著遠古海洋的生物碎片,記錄著已經消失的古海洋歷史。從石器時代的工具,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再到現代建筑中的石材,石頭一直是人類文化和技術發展的重要材料。我們利用石頭的耐久性建造永恒的建筑,憑借石器中保存的痕跡研究祖先的生活方式,甚至通過解讀巖石中的信息預測地震和火山活動。科學家還可以通過分析巖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測定其年齡,通過研究礦物組成推斷其形成環境,通過觀察巖石結構和構造解讀地殼運動的歷史。
這還僅僅是我們熟悉的地球。
宇宙中的巖石更多!
宇宙中,存在數不清的星球和天體,當仔細研究這些天體的組成時,會發現大部分天體似乎都是由石頭構成的。宇宙始于約138億年前的大爆炸,這場大爆炸釋放出了物質和能量。這時,宇宙處于一種極熱的狀態,充滿了粒子和輻射。隨著宇宙不斷膨脹和冷卻,粒子結合成原子,進一步結合成分子,最終形成了星塵——宇宙中的原始物質。星塵,主要由氫和氦以外的重元素構成,包括碳、氧、硅和鐵。這些星塵在宇宙早期,通過復雜的化學和物理過程聚集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固體結構。例如,太陽系中,太陽和所有行星都是由這樣一個巨大的星塵云中聚集而成的。這個過程創造了人類所知的恒星、行星,還包括了無數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其它天體。因此,星塵是宇宙化學多樣性的源泉,也是巖石天體形成的物質起點。
通過對行星的觀測和分析,科學家們發現,行星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巖石行星和氣態行星。
巖石行星,如地球、火星、金星和水星,主要由巖石和金屬組成,行星體積相對較小,密度較高,表面有著堅固的陸地。通過分析這類行星的質量、半徑和密度,以及光譜學研究其反射和吸收光線的特性,確定了它們的巖石質地。例如,地球的高密度和固體表面直接指向其巖石組成。氣態行星,如木星和土星,則主要由氫和氦等輕元素構成,擁有厚重的大氣層和廣闊的氣體外殼。這類行星的識別和分類基于它們的大小、質量以及通過光譜分析得出的化學組成。盡管氣態行星在宇宙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但巖石行星在數量上占據了絕對優勢,特別是在近年來發現的系外行星中。例如,科學家通過各種天文觀測,如凌星法和徑向速度法,已經發現了數千顆系外行星。令人驚訝的是,許多這樣的行星都是巖石性質的,它們的大小和質量與地球相似,進一步證明了宇宙中巖石天體的普遍性。
重元素如碳、氧、硅、鐵等,是巖石天體構成的基礎,但宇宙早期僅存在最輕的元素,主要是氫和氦。那么,這些重元素是如何產生的呢?
重元素的形成始于恒星,恒星是通過核聚變發光發熱的巨大氣體球。恒星的生命周期中,首先將氫原子核融合成氦,隨后在核聚變過程中逐漸產生更重的元素,如碳、氧和硅。當恒星內部的氫燃料耗盡,它們會轉而燃燒更重的元素,這一過程中,恒星內部的溫度和壓力急劇增加,能夠合成更重的元素,例如鐵等。超新星爆炸是重元素形成的另一個關鍵過程。當一顆大質量恒星耗盡核燃料,會發生劇烈的爆炸,將內部合成的重元素散布到星際空間。這些元素隨后參與形成新的恒星和行星,包括巖石行星。另外,中子星碰撞也是重元素產生的一個場景,在密集的天體碰撞時,可以合成比鐵更重的元素,如金和鉑。因此,恒星的生命周期和超新星爆炸催生了重元素,還為巖石天體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宇宙中的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都是由恒星、行星、星塵以及其它形式的物質聚集而成的龐大系統。星系的發展揭示了重元素如何在宇宙中分布,并最終形成巖石天體。深入觀察星系的演化過程,會發現它們通過恒星的生命周期—從誕生到死亡—不斷地循環重元素:恒星內部,通過核聚變,輕元素轉化為重元素,包括構成巖石的鐵、碳、氧等;當恒星壽命終結,通過超新星爆炸將這些重元素拋射到星際空間,為新星系的形成提供材料。同時,星系中的塵埃和氣體云在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形成新的恒星和行星系統。這些新生天體中的巖石行星,其組成便是重元素的直接產物。觀察不同年齡和類型的星系,可以看到重元素豐度的變化。年輕星系中重元素的比例較低,顯示出早期宇宙的特點,較老的星系則展示了更高的重元素豐度,說明了經歷了更多代恒星的生命周期。宇宙中天體大多是石頭的現象,是由一系列復雜而精彩的宇宙過程共同作用的結果。從星塵的形成到行星的誕生,再到重元素的秘密和星系的演化,都揭示了宇宙中巖石天體形成的奧秘。
所以巖石本身是永恒的,除非哪天宇宙徹底完蛋,巖石才會徹底消失。
永恒沒有欺騙他!
其他人并不知道這一點,一直以為永恒是個惡趣味的神靈,永恒祭壇只是他給整個宇宙開的一個玩笑……這么說,倒也沒錯。
但并不是說,永恒不會好好的完成許愿者的愿望,只是需要看它的心情。
一般人如果進入永恒祭壇的方式不夠戲劇性,那么永恒只會覺得這是個垃圾演員,垃圾演員得到的報酬自然少。
想要獲得相應的報酬,那你就要拿出相應的表現……只是誰家好人能夠知道永恒是這么個性格。
畢竟五大神明一個比一個難懂。
死亡,無比的扭曲,她喜愛死亡,但偏偏無趣的死亡并不能吸引她的注意力。
無限,到現在為止,根本沒人真正接觸到到這位神明,關于她的傳說很少很少。她喜歡什么,沒人知道。
湮滅……這位更是重量級,曾表示他是宇宙中的虛空,生與死當中、滅亡與涅盤之間的氣息。萬物起源的虛空。你們所見到的形態,和他腳下的王座,僅是幻象……因你們的而非我的恩澤所造。若你們以他的真實面目看待他,你們便不再存在。你們所處的現實只是他的夢境……這種描寫太抽象了,鬼知道他想要表達什么。
行星吞噬者……吞叔倒是很好懂,這位性格上沒什么問題,也不咋扭曲,甚至某種層度上,他還算是個好人,前提是他肚子不餓,但見鬼的是,他從來沒飽過,這位其實是五大神明中的異類,簡而言之,他還是個孩子,還沒發育完全。還在長身體需要營養,就像年輕那孩子一樣,十二點吃飯,十二點半就餓了,行星吞噬者屬于比較嚴重的那種。
千萬不要跟一個餓死鬼講道理……都特么餓昏頭了,誰還聽你嘰里呱啦。
但吞叔吞噬行星的時候,多數時候行星吞噬者會尋找確定富有大量未知能源的星球,吸干其能量來維持他的生命。在這數不清的世紀里,行星吞噬者只通過感知生命力攝干了那些無人居住的行星。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需要能量的時間間隔越來越短,且行星吞噬者發現如果他找不到其它無人行星有他需要的能源,他自己就必須通過感知種族生命力攝取有居民居住的行星的能量以維持他的生命。當行星吞噬者還是伽蘭(這是他的本名,他上一個宇宙的身份)的時候就已經成功地克服了對像他一樣的智能生物的同情,并且相信他自己會成為比他們更高等的生物,所以選擇摧毀他們的生命來延續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為了實現一個到為止還未知的目的而被創造出來的,而最終將償還他對宇宙所破壞的一切。
永恒這個看起來挺小兒科的,但一樣讓人難懂!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