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封神之我要當昏君 84.陛下圣明,萬壽無疆
 殷郊、殷洪正在組織百姓迎駕。
 監國的這段時間,他們勤政愛民,施了不少仁政,雖說都是出于姜后之手,但卻是他們親力親為的。
 他們滿心歡喜。
 一定要讓父皇好好看看自己的努力。
 這些百姓就是最重要的一環。
 早在收到長城邊的烽火后,兩人就將周圍村落的百姓轉移到了朝歌城內,拉長了土方的戰線,每次劫掠都得去更遠的地方,減少了百姓的損失。
 就在半月之前,這些百姓還心有怨言,突然就把他們強行趕到朝歌城,離了家鄉,這算什么事?
 可看到黑壓壓的土方騎兵后,他們才知道眼下的安逸來之不易。
 有城墻,有士兵,還有兩位皇子給他們安排食宿。
 無論紂王是在結盟上違背道義殺了敵酋,還是封禪不敬天帝,對這些最淳樸的百姓而言,實在算不得什么。
 其實在剛才大戰時,他們聽著城外的喊殺聲,都是害怕的。
 但有人來安撫,給他們解釋了很多。
 懵懵懂懂的百姓們,也就明白了其中緣由。
 百姓們都是質樸簡單的,誰對他們好,他們就對誰好,他們內心深處,多出了一份最真摯的感激。
 大家興沖沖的聽著號令。
 殷郊、殷洪平時除了處理政事,最多的便是接觸這些遷徙而來的百姓。
 朝歌城中的百姓大多不愁吃喝,相對富足,可這些遷徙來的百姓,才是大商大部分的普通人生活。
 聽聽民意,給他們安排住宿,或是分發粟米,漸漸的,兩人在百姓之中頗有威信。
 姜后也曾告訴過他們,紂王的對手是諸侯貴族,要多多爭取百姓的支持。
 殷郊、殷洪一開口,那些遷入朝歌的百姓便紛紛聚攏,寸步不離。
 殷洪憋足了氣,大聲道:“陛下就要回朝歌了,知道該怎么做嗎?”
 “知道!”
 眾人異口同聲。
 “按照吩咐,在安排好的位置,不要互相推擠,時刻注意御駕。”
 南門兩側,密密麻麻全是人,一眼望不到邊。
 數萬百姓聚集,其實很容易發生踩踏事件,鬧出亂子,但這些百姓不同。
 可以見到,有許多胳膊上纏著綢緞的男子,正在維持秩序。
 這些都是唯才是舉令發布后,去招賢館應征的人才。
 有一些文化,能識字。
 在負責招賢館的費仲看來,這些人只是認識幾個字,勉強聽懂了唯才是舉令的內容,想來試試而已,并沒有多大的才能,既不能做官,也不能處理地方政務。
 可他再一尋思,既然這么雞肋,紂王為什么要特意設立招賢館呢?
 直到他偶然在街市中聽到殷破敗等一干近衛的下鄉事跡后,才明白過來。
 原來,這些人是選來接任做近衛之前所做事情的人!
 有那么點文化,就足夠調解百姓糾紛,幫助鄉鄰了!
 土方南下之后,這些人發揮出了重大作用,每日都安撫著朝歌百姓,不至于在圍城的情況下發生暴亂,導致民心不穩,今天也是全靠他們,才能維持數萬百姓的秩序。
 殷洪思維有些跳脫,放眼眺望,人頭攢動,不禁道:“兄長,如果能動員全朝歌的百姓,土方根本不算什么。”
 殷郊瞪了他一眼:“不可,父皇此次出巡,為灌江口百姓降雨,又為陳塘關百姓消災,父皇愛民如子,豈能讓手無縛雞之力的百姓上陣搏殺?我等是為了保護他們,而不是讓他們保護我等!”
 費仲氣喘吁吁走來,兩撇小胡子一翹一翹:“兩位殿下,已經全部安排妥當。”
 殷郊點頭:“那些小孩子如何?”
 “孩子們管不住,臣令人予了他們一些花草,便安分了許多,等御駕入城,還能獻給陛下。”
 殷郊頷首點頭。
 …………
 時候已不早。
 殷郊努力表露出一副沉穩的樣子,殷洪卻是偷偷一笑,沒個正經。
 接著,二人便騎馬向南門外御駕的方向行去。
 兩人騎馬到車駕一旁,徐徐而走,子受感到有些不適,倆半大孩子都會騎馬,自己竟能從馬背上摔下來,誒。
 文武百官們在車架后步行,看兩位皇子頗有氣度,滿意點頭。
 隊伍走了一陣,突然停止,卻是殷破敗那大如盤的肥臉匆匆來告:“陛下,前方有許多百姓。”
 子受稍稍一愣,便回道:“朕已知曉,繼續走。”
 反正又不是叛軍,管他呢,多半是看土方走了,出來晃悠透透氣,畢竟圍城圍了好一陣子,都不敢出來。
 三百近衛繼續邁著霸王步,歪七扭八的走起來,和后頭御林軍整齊的隊列形成了強烈反差。
 但偏偏,百姓們都用羨慕的目光望著他們,畢竟,學會這步子買菜能便宜不少,最近多出了這么多外來人口,菜價已經上漲不少。
 沒一會兒,尤渾上前道:“陛下,陛下,前方出了些異狀....”
 啥異狀啊?百姓拿著雞蛋、無心菜砸車駕了?這感情好。
 子受下了車駕,見四周的百官個個神情激動,感覺有點不對勁。
 他問向尤渾:“前方何事?”
 “陛下,前方...前方有百姓,感念陛下恩德,特來迎駕!”
 子受深吸一口氣,這時候殷破敗也來了,大叫道:“陛下,陛下……都是百姓,一直延伸到城內,全是來迎駕的百姓!”
 百姓迎駕……
 在他的記憶范圍內,李世民有過這種待遇,還留下了“迎駕山”的傳說。
 李世民是誰?妥妥的明君。
 子受顯得謹慎,仔細思考。
 朝歌百姓感激自己?
 多半是殷郊、殷洪那邊出了岔子,偷偷摸摸干了什么。
 不過不用擔心,只是朝歌一地而已。
 宮里的奇觀建筑,灌江口和陳塘關的百姓,才是這一波結算期的昏庸值收割點,朝歌百姓不算什么。
 也不用改道,坦然接受便是,等酒池肉林、摘星樓、鹿臺、西園X泳館建起來,第一個罵的還是這些人。
 車駕越來越靠近,也不知道到底聚集了多少人。
 隨駕的御林軍和百官都顯得滄海一粟,只有那三百個大胖子依然醒目。
 怎么感覺朝歌多了不少人?
 車駕行至半途,費仲見此,小聰明勁兒又上來了,鉆入人群,大喊道:“陛下圣明,萬壽無疆!”
 人們,都是跟風的,而且氣氛如此,很快就都喊上了。
 “陛下圣明,萬壽無疆!”
 “陛下圣明,萬壽無疆!”
 聲勢愈加猛烈,幾乎沖破云霄。
 .....
 求推薦票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