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屋首頁| 總點擊排行| 周點擊排行| 月點擊排行 | 總搜藏排行 繁體中文版| 收藏黃金屋| 設為首頁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黃金屋中文,黃金書屋
首 頁 手機版 最新章節 玄幻·奇幻 武俠·仙俠 都市·言情 歷史·軍事 游戲·競技 科幻·靈異 全本·全部 移動版 書架  
  文章查詢:         熱門關鍵字: 道君 大王饒命  神話紀元  飛劍問道  重生似水青春  
黃金屋中文 >> 重生南美做國王  >>  目錄 >> 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

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巡山小老鼠 | 重生南美做國王 | 更多標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重生南美做國王 海軍十年建設下(書友北風著)

“先鋒”級裝甲巡洋艦(參考北洋來遠號和日本浪速號并適當改進)艦長91.4米,寬14.1米,吃水5.8米,標準排水量3500噸,滿載排水量3850噸,裝備2座漢國產1878/85改型三級膨脹往復式蒸汽機(1875從法國達爾芒處購買專利引進消化吸收后1878年漢國開始能夠生產改進的1885年改進型),6座燃煤鍋爐,正常載煤量350噸,最大載煤量800噸,雙軸單舵,功率7600匹馬力,航速18節,裝甲甲板厚50-75mm,輪機部外側裝甲厚76mm,炮塔頂及艦橋裝甲厚37mm,全艦編制340370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中校軍銜、副艦長為中校軍銜或少校軍銜。

主炮為德國克虜伯1880式240mm35倍口徑后膛艦炮4門(艦艏艉各一座雙聯裝炮塔,后部半敞開式,厚度為50.8mm炮罩保護炮手)、每門備彈150發,漢國產1886式155mm35倍口徑后膛艦炮8門(艦艏艉單裝各兩門,兩舷單裝各兩門)、每門備彈150發,漢國產1886式(47mm哈奇開斯速射炮6門、37mm哈奇開斯速射炮10門、每門備彈300發,11mm10管加特林速射機關炮4門、每門備彈400發),漢國產1886式14英寸(356mm)魚雷發射管4具(兩具分別位于艦首艦尾的魚雷艙內,另外兩具位于艦體中部兩側,共備漢國國產1886式‘刷次考甫’黑頭魚雷12條)。

1884年8月8日第一批次兩艘在漢國新京造船廠同時開工,但進展緩慢直到1885年8月派遣去德國的本土艦船技工隨海軍官兵駕駛購買的兩艘朝陽級鐵甲戰列艦歸國,加上隨船隊到達的四百余名德國派遣的艦船設計人員和專家、技工負責指導建造下,集合了新京造船廠全體技工和興安造船廠、皇家造船廠兩家船廠主要技術骨干的艱苦技術攻關和長期努力奮斗,又耗費兩年時間比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同期建設工程多花費了一年時間終于在1887年9月1日通過各項技術檢驗和技術指標成功下水,1887年11月2日完工,1887年11月20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于1887年11月28日分別在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各入列一艘正式服役(先鋒號加入太平洋艦隊并正式擔任艦隊旗艦,也意味著太平洋艦隊開始像大西洋艦隊一樣得到重視并吹響了逐步擴建的號角);

第二批次兩艘同級艦在1887年9月20開工并于1890年8月15日在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正式服役各入列一艘,本級艦的建成也標準著漢國已經掌握中型軍艦的研發建造關鍵技術,為漢國接下來建造更大型軍艦打開了前進的大門。

“揚武”級輕型穹甲巡洋艦(改進自“永興”級,參考北洋致遠級并改進加強火力)艦長76.2米,艦寬11.58米,吃水4.57米,標準排水量2450噸,滿載排水量1550噸,穹甲厚2至4英寸;2座漢國產1878/87改型三級膨脹往復式蒸汽機(1875從法國達爾芒處購買專利引進消化吸收后1878年漢國開始能夠生產的1887年改進型)為4座圓式燃煤鍋爐提供動力,功率7650匹馬力,雙槳單舵,航速18.3節,全艦編制202215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中校軍銜、副艦長為中校軍銜或少校軍銜。

主炮裝備4門克虜伯1880式210mm35倍徑艦炮(艦艏艉各一座雙聯裝炮臺,在后部敞開的半封閉式炮塔中,厚度為2英寸(50.8mm)炮罩保護炮手),與朝陽級軍艦的210mm35倍徑(8.2英寸)主炮炮架一樣采用了原始的復進機,射速達到2.5分鐘1發,有效射程8300米,共備彈150發;副炮為四門單裝漢國國產1886式155mm35倍徑艦炮分布于軍艦兩舷中部耳臺內,炮手有1英寸厚的后部敞開炮罩保護,由于也采用了早期的復進機炮架,因此射速達到每分鐘1發,共備彈300發;

8門漢國產1886式(下同)57mm哈奇開斯速射炮,分別位于艦首尾兩側的炮房和艦體兩側,射速1分鐘20發,炮手有5mm的炮盾防護;2門47mm速射炮,安裝于兩舷,炮手有5mm的炮盾保護;6門單管37mm速射炮,其中2門位于前部戰斗桅盤中、另外4門位于艦體兩側,炮手有5mm的炮盾防護;6門漢國產1886式11mm10管加特林速射機關炮,射速每分鐘350發,2門位于后部戰斗桅盤,剩下的4門安裝在機艙棚頂四角,炮手有簡單防盾防護;

4具漢國產1886式14英寸魚雷發射管,兩具分別位于艦首艦尾的魚雷艙內,另外兩具位于艦體中部兩側,共備漢國國產1886式‘刷次考甫’黑頭魚雷12條,額外的武器是安裝在艦首的尖銳的撞角。作為漢國在大量建造揚武級巡洋艦基礎上所積累的設計、建造設和工廠配套等經驗成熟的巡洋艦,裝甲甲板(穹甲)由25.4mm鋼質和50.8mm鐵質裝甲層復合而成,可抵御大口徑火炮的轟擊,中部穹甲厚度厚達4英寸(101.6mm),首尾部的穹甲也有2英寸(50.8mm)的厚度,擁有完善的水密隔艙生存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另外一處重要的防護場所就是厚度達到2英寸的裝甲司令塔。

單艦造價85萬兩白銀,1886年1月5日首艦揚武號在漢國皇家造船廠開工,1887年10月10日下水,1888年4月5日完工,1888年7月10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于當年7月25日在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其余5艦也在1890年末前相繼交付,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各3艘。

“永興”級輕型鐵甲巡洋艦(艦體參考北洋超武揚威兩艦和日本筑紫艦并改進武器裝備)艦長64米、寬9.75米、吃水4.57米、標準排水量1350噸,兩座漢國產1878型三級膨脹往復式蒸汽機(1875從法國達爾芒處購買專利引進消化吸收后1878年漢國開始具備生產能力)為4座圓式燃煤鍋爐提供動力,雙軸推進,功率2600匹馬力、航速1516節、續航能力5000海里/8節,煤艙正常載煤250噸,最大載煤量300噸,裝甲厚度0.27英寸。艦身為鐵質外包鋼板、甲板裝甲0.27英寸,炮塔裝甲1英寸,司令塔裝甲0.5英寸,艦艏水線下11英尺處裝有撞角,全艦編制137140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少校軍銜、副艦長為少校軍銜或上尉軍銜。

該級艦的所有主炮在1887年開始換裝為漢國產1886式155mm35倍徑后膛艦炮,4門主炮兩兩分布在艦艏艉各一座雙聯裝帶炮罩露(厚25.4mm)炮臺內,副炮也全部換裝為漢國產1887式(75mm克虜伯炮4門,37mm、47mm、57mm單管哈奇開斯炮各4門,11mm10管加特林機關炮4門)對稱分布在軍艦兩舷有5mm炮盾保護的耳臺內。1876年9月15日首艦永興號在漢國新京造船廠開工,1878年7月9日下水,期間經歷4次海試均失敗,在法國人達爾芒為首的四十多名專家技工多次解決遇到問題并改進后于1879年11月20日第五次海試取得成功,1879年1月8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1879年1月20日加入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

后面批次漢國三家船廠都參與了建造,到1890年末最后一艘完工交付后后不再生產(該級艦共12艘分別入列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各4艘,加勒比分艦隊和南太平洋分艦隊各2艘)。

“勝利”級鐵甲巡洋艦(參考法國同期拉加桑尼亞號和杜居土路因號巡洋艦并改進)艦長89.76米,寬13.18米,吃水6.25米,采用鐵肋鐵殼艦體,標準排水量3200噸,滿載排水量3500噸,動力采用8座圓形燃煤鍋爐配合1臺水平往復式蒸汽機(法國VC型),功率4800馬力,單軸推進,航速15.5節,續航能力5000海里/8節,煤艙正常載煤320噸,最大載煤量400噸,艦艏、艦艉共設4座耳臺,主炮有5門4門(分裝在4座耳臺,1門安裝在艏樓內)240mm20倍徑M1870式“加納”炮(1888年換裝為德國克虜伯1880式240mm35倍徑艦炮),如此艦艏對敵時可以獲得3門主炮的火力;副炮是5門140mm21倍徑M1870式“加納”炮,4門安裝在前后耳臺之間舷側,剩余1門在艉樓甲板上;

6門單管37mm哈奇開斯速射炮,6門11mm10管加特林速射機關炮;此外還裝有2具14英寸(356mm)魚雷發射管,以及長達近7米的法式大鼻子撞角;該艦側舷主裝甲厚度152mm,炮塔(含炮座與炮位)與甲板120mm,全艦編制285320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中校軍銜、副艦長為中校軍銜或少校軍銜。

1875年12月28在法國馬賽正式簽訂兩艘購艦合同,1876年3月20日兩艦在法國地中海鐵工廠造船廠同時開工建造,1877年8月20日下水,1878年9月20日完工,1878年10月1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1878年12月10日駛抵漢國(期間兩艦隨同其它接親艦隊參加了南洋軍團剿滅南洋甲必丹漢奸海盜勢力之役,完成接漢國皇后宋卡府主之女吳靈萱到漢國與李明遠完婚的任務),同年12月25日兩艦一起加入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1885年12月20日勝利號轉入太平洋艦隊服役,光榮號繼續留在大西洋艦隊服役)。

“海獅”級炮艦(參考法國同期彗星號炮艦并逐步改進)艦長75.8米、寬8.9米、吃水2.3米,標準排水量760噸,滿載排水量800噸,1座法國產1873型往復式蒸汽機(漢國購買的法國人達爾芒專利當時漢國尚不具備生產能力,所以在法國生產購買),1臺圓式燃煤鍋爐,煤艙正常載煤150噸,最大載煤量220噸,900匹馬力,航速16節,,武器裝備在1887年開始能換裝國產的全部換裝國產型,換裝后裝備4門4座單裝漢國產1886式130mm35倍徑后膛艦炮,4座單裝47mm哈奇開斯速射炮,4座雙聯裝37mm哈奇開斯速射炮,全艦編制135150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少校軍銜、副艦長為少校軍銜或上尉軍銜。

1873年1月8日首艦海獅號在漢國新京造船廠開工,借助達爾芒等法國船工的技術指導成功在1873年4月30日下水,1873年7月5日完工,1873年8月1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1873年8月15日加入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三大船廠均先后參與建造,1888年末最后一艘服役后不再生產(該級艦共16艘分別入列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服役各4艘,南洋、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分艦隊各2艘,剛果分艦隊6艘),該級艦火力強大、機動勇猛并大量部署于漢國海外屬地,因此享有“海上輕騎”的稱號。

“海狼”級炮艇標準排水量200噸(參考廣東水師江大級炮艇并改進)長45.72米,寬8.76米吃水1.83米,標準排水量200噸,滿載排水量240噸,1座法國產1872型往復式蒸汽機(同上),1座圓式燃煤鍋爐,煤艙正常載煤45噸,最大載煤量70噸,雙軸推進,700匹馬力,航速16節,艦艏主炮75mm克虜伯炮1門、副炮4門37mm哈奇開斯速射炮兩兩對稱分布在兩舷,4門11mm10管加特林速射機關炮分布在兩舷,基本無裝甲,《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中尉軍銜、副艦長為中尉軍銜或少尉軍銜。

1872年9月8日首艦海獅號在漢國新京造船廠開工,借助達爾芒等法國船工的技術指導成功在1872年12月10日下水,1873年1月5日完工,1873年1月25日海試結束船廠交付,1873年2月2日加入大西洋艦隊正式服役,后續艦興和造船廠參與建造,1880年末最后一艘服役后不再生產(該級艇共21艘分別在1885年后全部轉入南洋、南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分艦隊各3艘,剛果分艦隊12艘)。該級艇因為靈活快速、火力兇猛并大量部署于漢屬剛果服役,對付廣闊的剛果河流域盆地治安效果顯著,深得官兵喜愛,享有“士兵兄弟”的稱號。

“海鯊”級魚雷艇(參考北洋福龍號)長42.75米、寬5米、吃水2.3米、標準排水量120噸、滿載排水量142噸,動力為1臺漢國產1878/83改型3級膨脹往復式蒸汽機,1座圓式燃煤鍋爐,煤艙正常載煤16噸,最大載煤量23噸,單軸推進,航試時測得功率1597匹馬力、最高航速24.2節;

14英寸魚雷發射管3具(其中2具分別位于艇艏兩側的魚雷艙內,另外1具位于艇體尾部甲板上的旋轉發射架上,共備‘刷次考甫’魚雷3枚),在全艇前后的炮座上裝有漢國產1886式47毫米哈奇開斯速射炮2門、射速1分鐘20發。全艇唯一有裝甲保護的地方是位于艏、艉魚雷發射管之間的裝甲司令塔,不過這個厚度也僅僅只有1英寸而已。除此之外,全艇上下基本再無什么裝甲防護,全艦編制2025人,《大漢帝國國防軍海軍章程》規定該艦艦長為中尉軍銜、副艦長為中尉軍銜或少尉軍銜。1884年漢國興和造船廠從德國引進技術并消化吸收后,在1885到1890年共自造服役16艘(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各4艘,南洋、南太平洋、加勒比海、剛果四支分艦隊各2艘)。

十年來為發展和建設強大海軍,漢國政府在選定母型、談判、簽訂合同和保證建造質量方面均做出了不小的努力,并派軍工技術人員前往德、奧等國學習培訓并參與建造實習為將來自主建造、維修和保養軍艦做好了相關知識、技術儲備,同時又派出海軍軍官前往德國海軍和船廠培訓、實習和監造,并從中總結經驗和教訓以保證朝陽級軍艦能夠盡快形成戰斗力。十年為海軍事業做出巨大努力、犧牲和奉獻的人物和事跡應該被漢國人民永遠銘記!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上一章  |  重生南美做國王目錄  |  下一章
手機網頁版(簡體)     手機網頁版(繁體)
瀏覽記錄

字母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頁面執行時間: 0.0273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