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漢當興 >> 目錄 >> 第九章 議事廳中 |
第九章 議事廳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漢當興 第九章 議事廳中 巴蜀劉璋使臣昨日到訪,今天劉備就召集眾將議事,只要在公安內的文武將官,一個不少全都趕了回來。 大家都很清楚,這可是關乎到入川的大事,其中蘊含又蘊藏了多少功勞,這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就比方說魏延魏文長吧…… 將軍府內,正廳中,不大的地方卻站滿了人,甚至還有一些分量不夠的只能站在門外等候。 這要是萬一有他們一份機會,主公傳喚的時候人卻不在,那豈不是自己放棄了到手的功勞嗎。 所以不管什么官階職位,凡事劉備召集命令范圍內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沒打算放過這樣的機會…… 不過像新晉之人魏延馬良他們不同,關羽張飛等人自知情況,對于這事是一點都不著急,甚至說根本就不上心。 劉璋請劉備去蜀中,目的自然是為了北上抵抗漢中的張魯入侵,而自己則坐山觀虎斗。 所以就算劉備現在有侵吞益州之心,卻也不能表現出來。 正如軍師諸葛亮和劉禪所言那般,千千萬萬不能操之過急,此件事當徐徐而圖之,先一步進入蜀中再做后行打算。 那既然是為他人助拳,又是客軍的身份,劉備自然不能把整個家底都給帶進去,兵不能太多,將也不能太多,甚至還不能太有名,不然劉璋見到關張這等萬人敵去了蜀中,心里又得怎么想呢。 萬一還沒等劉備展開吞蜀的計劃,劉璋就被嚇得先一步翻臉,那樣結果對于劉備而言則是大大的不利。 因此心里頭十分有數的關張二人自然一副興致缺缺的模樣,雖然站在眾將之首,可他們倆表現的還不如魏延精神呢…… 劉備沒來之前,屋子里議論聲紛紛攘攘,別看這些人當中很多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可現在卻都私下里議論著自己的前程,誰能有夠把握住這份機會。 “咳咳!” 突然,在文官首位的諸葛亮咳嗽了兩聲,大家立刻心領神會趕忙正襟站好,原本嗡嗡作響的房間頓時安靜了下來…… 其實劉備早就到了,只不過一直躲在拐角處沒有出來,帶著劉禪一起偷聽屋內的情況。 看著躬身一副猥瑣像的老爹,劉禪覺得自己之前那些個偷聽啊趴墻根啊,好像不是沒來由的那么做。 算起來應該是徹徹底底的基因遺傳才對,老爹才是他的前輩模范啊…… 等聽的差不多了,劉備自知也應該到了出現的時候,才故意跺了兩下腳,這才有諸葛亮的提醒。 至于這是不是水魚之間早有的默契,那就要問劉備跟諸葛亮了…… “拜見主公!” “眾位無需多禮!” 看著眼前躬身禮拜的眾人,雖然知道他們拜的并不是自己,可劉禪就是覺得心頭一陣熱血沸騰,原本屬相咸魚的他也有了翻身的念頭。 為人主者,或霸氣或仁義,或奸滑狡詐,或大氣坦蕩。 看著自家老爹突然呈現出來的諸侯威嚴之氣,劉禪心里頭這個羨慕啊,想著自己有朝一日也能這樣就很好了…… “昨日川蜀使者拜會,眾位可曾知曉?”劉備拉著劉禪坐下,不咸不淡的說道。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消息的來源,誰都清楚這件事,怎么主公劉備今日卻突然問起。 但顯然劉備沒有要聽大家回答的意思,直接繼續說道:“蜀中使者法正,代益州牧劉璋之請,邀我入蜀以助力,相扛漢中之張魯。” “備年紀兄弟情義宗族之氣,故已經應了劉璋之請,而今召集眾將來此,所為便是入蜀之人選……” 終于是到了關鍵點,也是在場眾文武早就翹首以盼的時候。 一個個都眼巴巴的看著劉備,期待從自家主公嘴里聽到自己的名字…… “備昨夜思量許久,終是有所擇定,須知入蜀一事干系重大,隨從者擔此重任萬萬不能有所懈怠,故人員選擇必慎之又慎。” 說到這里,劉備沒有再繞圈子的意思,直接站起身大手一揮便說道:“黃忠,魏延何在!” “末將在!” 相較于老將黃漢升悶聲悶氣的應答,魏延就顯得興奮多了,直接竄出來站到中間,臉上的興奮之色怎么都掩蓋不住,只是這樣讓其本來就未老先衰的臉顯得更加難看了些…… 魏延的急于表現在劉備這里看來不僅無錯,反而是敢于立功心切建業的好現象,自然沒有批評的意思,反倒還覺得很欣慰。 “汝二人本是新降之將,但忠心可見能力可期,故此次入蜀吾點你二人為將,統率荊州兵馬隨吾一道!” “末將黃忠(魏延)領命!” 軍中將官點選二人,其他翹首以盼的武將紛紛面帶不甘,可又有什么辦法,主公的意思便是上命,他們總不可能悄悄跟著去吧…… 只是除了早知不會跟自己有關系的關張以外,甘寧甘興霸也下意識的松了一口氣。 劉備期初是想帶著甘寧的,可轉念一想,覺得自己手下這位水軍悍將好像跟劉璋之間還有點矛盾。 如果貿貿然的帶去了蜀中,不發則已,真要是跟劉璋照面,那到底該是是個怎樣的情況,就算劉備也有些把握不準。 所以還是不要帶上甘寧這個意外因素比較好,免得徒生事端就不好了。 當然,武將方面自然是不可能只有魏延黃忠兩人,其下各部校尉將官自然也要隨軍而走,所以這些人也應該屬于高興的那一撥,只是他們大多數都在門外候著,根本聽不見屋內說了些什么…… 武將點選完畢,那隨軍謀士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這一點劉備早就跟兩位軍師商量過了,人選自然也早早確定了下來。 相較于更擅長署理內政統籌大局的諸葛亮,龐統就比較適合隨軍參事出謀劃策了。 過于謹慎的性格致使諸葛亮并不太適合奇謀險策,留在荊州的作用明顯要比跟隨劉備入蜀大的多。 雖說益州是隆中三分的根本,但此次入蜀更多的只是探路,有龐統一人跟著便也足夠了………… 請:wap.biqi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