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芯片的戰爭 第030章 電視機工業
四方電子管廠入坑彩電行業,還得從國產彩電行業的發展說起。
共和國電視工業發展起步于20世紀的50年代,而彩電工業則起步于70年代:1971年我國第一批晶體管彩色電視機試制成功、1972年我國第一只19寸彩色顯像管試制成功……在此期間,完成了機芯從晶體管電路向集成電路的跨越式發展。
而進入80年代之后,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共和國電子工業尤其是彩電工業,積極引進國外技術,在全國范圍了確定了112條彩電生產線,共有50多個品牌,生產設備和成套散件多種形式引進,使得共和國在較高的起點開始了他的發展之路,開始了“有計劃的市場經濟時代”。
等到80年代中期,迅猛發展的共和國彩電工業生產能力迅猛增長,并極有可能導致產能過剩(85年產能400萬臺,86年則是700萬臺),電子工業部重新制定政策控制進口,同時又提出彩電國產化的戰略部署,避免受制于人。
截止1987年,彩電單機國產化水平已經達到85%以上,而到1990年,也是就今年年初,彩電國產化一條龍計劃的相關項目全部結題之后,彩電國產化程度已經達到了95%以上。
經過幾年的發展,通過國產化帶動了一大批基礎元器件廠,原材料產業的發展,彩電及其配套部件、元器件在共和國電子工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按照產值計算,在當時占據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而四方電子這樣的軍工企業,隨著軍品訂貨的逐步減少,在國家“軍轉民”政策的指導下,也開始研發和生產消費類電子產品,彩電也成為了重點發展產品方向。雖然沒有直接進入彩電生產,但是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通過引進國內二手機芯電路板生產線后,四方電子管廠也成功的進入了彩電工業配套產品的供應鏈,并和一家小廠合作生產電視機。
當時,本來按照廠里的計劃,是準備上彩電生產線的,后來引進東芝技術的資金等出了問題,這個計劃就作罷了。可是看電視機生意實在熱火,于是廠里就從其他廠收購過來一條二手,有可能是三手的彩電生產線,可是要想恢復這條生產線還需要一些資金,但是資金缺口又遲遲不能解決,于是廠里被迫轉賣生產線,只是留下了一條小的生產線用來生產核心機芯。最后干脆找了一家生產企業,合作生產彩電。四方這邊負責機芯,剩下的對方負責,包括銷售。
只是還沒有賺到錢,就遇上了89年的彩電大降價,原本有盈利的合作品牌電視機,突然沒了利潤,本來以為降價賠錢只是暫時的,機芯生產線就一直沒有停,卻沒想到在這之后,彩電價格再也沒有上去,甚至隨著全國引進彩電生產線產能的逐步釋放,彩電價格一直在緩慢降低,最后虧損的窟窿越來越大,一下子把前幾年賺的錢給賠進去了。
當時僅川省的長宏一家,在1989年上半年就積壓了近20萬臺彩電,占用資金3.2億,資金出現嚴重緊張。最后經過國家同意,長宏彩電降價600元以上,通過此次降價長宏迅速擴大了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也迅速出了一大批積壓的彩電。但是這樣,一下把彩電價格打了下來,18寸彩電價格從近三千元附件跌至2100左右。
這樣的降價幅度,對于一般的小廠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與四方合作的小廠就是這樣。
自此,四方電子管廠軍品訂單中斷之后的第一次改革就以失敗告終,收獲的是幾千臺庫存彩電。
其實據余子賢了解,在彩電關鍵配套器件國產化方面,譬如電子調諧器、行輸出變壓器上實現了國產化。截止到現在,彩電國產化率達到了95%,唯一沒達到就是彩電機芯上最核心部分的集成塊,也就是集成電路芯片,不能完全自主供應。
電視機技術在不斷發展,電視機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這就需要對功能控制模塊核心——集成電路芯片機芯進行不斷改進設計、完善來實現新功能。而芯片的設計、定型、制造不僅是共和國彩電工業的不足,也是共和國整個電子工業的軟肋。
這個不足一直伴隨著共和國電子工業的成長,不曾有太大的改善,包括此后的近三十年。
共和國電視機工業“缺芯少屏”的帽子由此而來,并由此開始!
后世的四方電子管就是從95年開始,進入液晶工業領域,在二十年之后,徹底解決了“缺芯少屏”中“少屏”的問題。
此時,已經是四方半導體廠一名中層干部的余子賢,則希望在而十年……不、十十年之后,能夠幫助共和國電視機工業解決“缺芯少屏”中的“缺芯”問題,甚至幫助共和國的集成電路產業走上一條不一樣的發展之路!
當然,他知道在當前芯片產業受限于“巴統”禁運,芯片產業想要發展起來,會很難……
*
說起庫存彩電,劉健應該最清楚。
在開完小會之后,余子賢專門找了劉健了解庫存彩電的事情。
“對方不是負責銷售嗎?怎么變成我們的庫存了?”余子賢更好奇了。
“這是我們的機芯發給對方生產之后,對方付給我們的回款。”
“啊,電視機賣不出去就給我們抵扣成錢了?這玩意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
“就是啊,我們也不想要,但是我們還不得不要?我們也欠著銀行一筆債務了。”
“這不是耍賴么?”
“我們不要的話,所有發出去的貨款就收不回來了,對方已經停工馬上就要破產了。”
“……”
余子賢不知道說什么。這也許就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猛然跨入市場經濟體制下沒有適應過來的各個國企,不得不交的學費吧。
“那庫存總共有多少?總共價值能有多少。”
“庫存總共能有5千臺,總價值按照之前的市場價能有將近1000萬。當然這是估算,現在的話,肯定要比這少。”
“這樣放下去也不是回事啊?隨著別人的彩電技術發展,這批彩電的價值只會越來越低。”
“是啊,我們也清楚,但是現在賣的話,就是面臨嚴重虧損的問題啊,之前廠里找了個人,按批量走一百臺起步,一臺的價格只給到1500元,這樣下來一臺至少要虧個六百塊錢了,五千臺下來,就將近虧損三百萬了。廠里現在誰也做不了這個主。”
余子賢知道廠里顧忌什么,涉及到國有資產的損失,虧損太嚴重的話,絕對要被上面問責、追究的。最后只能拖一天是一天,眼看著彩電一直降價,只到實在拖不下去,眼看著廠子停工停產,最后徹底破產倒閉……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