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網游之王朝爭霸戰 >> 目錄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軍事調整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軍事調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網游之王朝爭霸戰 第二百四十八章 軍事調整 六月中旬,到了初夏,蜀漢處于南方,相比北方,天氣要更炎熱一些。 許多人已撤下毛衣,轉而身穿短袖街,一些少女,更是換心儀的短裙,將白皙、美好的身段顯露出來。 蜀漢雖執行一夫多妻制,對于女性也有諸多限制,但在思想行為,卻很少有禁錮。 只要不觸犯法律,怎么樣都可以。 而且時至今日,有實力納妾的,終究是少數,普通人仍舊維持著一夫一妻制。 但在最近一段時間,不少頭腦靈活的男子卻有福了,因為在北海郡,居住著六百多萬霓虹人,其中也有不少適齡少女,她們因身處“艱困地區”,生活質量差,每天能吃飽都算不錯了,居住環境更是奇差無比。 畢竟新得的北海郡還在開發階段,連房子都很少有,許多人都是居住在公共草棚里。 如果不是因為向蜀漢銀行貸了一大筆款項,有一定的資本去搞開發,恐怕這種“茹毛飲血”的日子還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而對于北海郡來說,一個落后地區的印象卻是抹除不掉了。 至少在十年、二十年之內,看不到其趕超其他郡縣的可能。 所以一些開明的父母,反而希望自己的女兒能脫離苦海,嫁到其他郡縣,運氣好了,還能接濟一下家里,便是作為侍妾,也有愿意的。 因處于弱勢,所以對于嫁妝的要求并不高,這讓不少希望納妾的小資家庭看到了曙光,紛紛前往北海郡去物色人選。 短短兩個月,便有千名少女以妻子和侍妾的身份嫁入其他郡縣。 對此,蜀漢官府倒是樂觀其成,因為如果不能消除顧忌,總是在霓虹族內部通婚,長此以往,隨著人口自然增長,隔閡就會越來越深,最終埋下禍根。 現在看到外嫁風潮高漲,不少人也松了一口氣,便是劉峰也是如此。 他最遲到九月初,就會對劉裕展開第一輪進攻,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出現任何隱患。 而且出現外嫁風潮,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策略是對的,前期限制旗人發展有其必要性。 這一千名少女就是一千枚種子,背后所影響的則是一千個家庭,等這種現象越來越多,融合的越來越頻繁,即便有人想搞事情,也會有一大批天然的反對者出現,這才是最佳的治理方法。 從這點來看,古人在這方面的確有超前的眼光,很早就提出“民族融合”,將大批漢人遷到少數族群生活的地區,并且鼓勵通婚。 看到北海郡的局勢越發穩定,劉峰也開始對軍隊進行調整。 他這一次召喚出了馬超、邁特凱、日向寧次和日向雛田。 另外還對黃忠、魏延和廖化三人進行了晉階,使前者可以統御更多的軍卒。 一番討論之后,最終的結果也出爐。 其中,白起統領二十萬人馬,有十萬是騎兵。 黃忠統領十五萬人,同樣有十萬是騎兵。 馬超統領十萬人馬,有五萬騎兵。 趙云統領十萬人馬,有兩萬騎兵。 樂毅統領十萬人馬,有兩萬騎兵。 張飛統領十萬人馬,有一萬騎兵。 龐涓統領十萬人馬,有一萬騎兵。 魏延統領五萬人馬,有一萬騎兵。 廖化領五萬人馬,有一萬騎兵。 邁特凱統領三萬人馬。 其他的,包括鄧芝、馬忠、年羹堯、韓延壽各領三萬人,林沖、王平、盧俊義、張翼、魯智深各領兩萬人。 霍峻、燕青和周倉各領一萬人,日向寧次領三千人。 合計兵力達到了一百二十三萬三千人,騎兵總數達到了三十三萬。 比之前多出了十三萬三千人,加攻打北海島戰死的四萬人,等于要重新招收十七萬三千人。 而如此多的新兵招收,劉峰則將任務一分為三。 先是命令山越旗旗主樂毅招收三萬山越兵,命霓虹旗旗主趙云招收五萬人,剩余的九萬三千人,則責令軍機部從其他郡縣征召。 到了這一步,劉峰也知道蜀漢在玩火,說一聲窮兵黷武那都算客氣。 如今的蜀漢,加山越族和霓虹族,也不過三千兩百萬人口,除去老弱婦孺,青壯的數量最多一千五百萬,相當于十個青壯里面,就有一人當兵,比例高到嚇人。 實際不止是他,劉裕做的更絕,僅僅依靠一千五百萬人,就維持了八十萬大軍,按照青壯數量來算,則是七比一! 不用想也知道,對方已經破釜沉舟了,因為不論是十比一,還是七比一,都不是一個正常的比例。 在歷史,大一統國家不用去想,不可能維持這么高的比例,而且就算維持了,也養不起。 就以三國官渡之戰來舉例。 當初袁紹軍的兵力基本沒有什么爭議,在《三國志》、《資治通鑒》里均有比較明確的記載,參加進攻的為精兵八萬,戰馬萬匹,可以預估總兵力為十二到十五萬之間。 曹操軍的參戰兵力有一些爭議,其中曹操從許昌親自帶到官渡的有1萬人的中央精銳部隊(包括徐晃、張遼、許褚、關羽等將領)。 《三國志——武帝紀》所說的“曹公兵不滿萬,傷者十二三”就是指的這部分軍隊。 原來在河水(即今黃河,但與現黃河位置有一些差別)一線駐守的部隊是白馬劉延軍五千人,原武于禁軍2千多人(后來增加到4千)。 樂進軍估計也有六千人在延津一帶(其中騎兵1千人),這樣在官渡一線的曹軍總兵力應為2.5萬人。 就算往多算一些,四萬人最多了,加守家的三萬人,合計用兵力七萬。 這可是事關生死的決戰,怎么窮兵黷武都不為過,但也就這點兵力,遠遠達不到十比一,甚至是七比一。 實際這里還有一個謎思,很多人都清楚,曹操曾在攻打青州的時候,收編了三十萬青州兵,按理說應該帶到官渡去迎戰袁紹。 但真實情況卻只帶了兩萬多人(有爭議),這不符合常理。 如果去猜測的話,也能得出一些結論。 第一,所謂“三十萬”青州黃巾軍,只不過是烏合之眾。 第二,當初組建青州兵的時候,只是挑選一些強壯之士,但畢竟都是黃巾流民,能招募多少合格的士兵很難說。 綜所述,當初的曹操的確在硬實力方面不如袁紹,兩者在決戰的時候,也沒有維持多少兵力。 而蜀漢和劉裕卻紛紛搞出十比一,甚至七比一的比例,那就是在賭國運了。 勝了一切好說,如果敗了,最好的結局也不過是趴在地茍延殘喘。 換句話說,這是一場誰都敗不起的決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