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錦繡農女種田忙 第11847章
駱無憂真是一臉無奈,瞪著腳邊兩個傻愣愣的弟弟,說:“你們倆就只記得吃啥喝啥玩啥了對不?咱二哥交待點事情,你們這腦子真是一點兒都不記呀,啊?”
兩個小家伙眼珠兒骨碌碌轉,圓圓咧著嘴嘿嘿笑,團團面色漲紅。
“二哥,你跟我們說了好多好多話,我都記不過來啦!”
“你能提醒一下是哪句嘛?我想想看?”
辰兒輕柔的撫摸著弟弟的臉,說:“二哥不在家的時候,你和弟弟是家里的小小男子漢,你們要代替二哥,幫大爺爺大奶奶,還有咱娘,分擔家里的事情,記住了嗎?”
“記住了!”
這回,兩個小家伙一起點頭,團團說:“我會掃地。”
圓圓道:“我會幫家里曬鞋子。”
辰兒欣慰點頭,“我教你們的拳腳功夫,一定要堅持練,每天都要練,可以強身健體。”
駱無憂說:“二哥的話你們記住了嗎?我會監督你們的,敢不練,吊起來打!”
兩個小家伙面露懼色。
辰兒趕緊對駱無憂說:“我相信他們會練的。是吧你們?”
兩個小家伙一起點頭,圓圓說:“二哥,等我把你教我的拳腳功夫練會,是不是就可以去你那里當兵?”
辰兒點頭:“當然可以,二哥等你過來,我們兄弟并肩作戰。”
圓圓的眼睛亮了,因為他最沉迷二哥帶他飛檐走壁的感覺……
而團團對此沒什么太多的想法,相反,他更想把二哥下棋,還有繪畫的本事學會,他覺得那樣非常的瀟灑。
楊若晴走過來牽起團團圓圓的手,對辰兒說,“家里的人和事,你不用擔心,在外面照顧好自己,有空的話,就多給家里來幾封家書,讓我們曉得你一切都好,我們就放心了。”
辰兒把這些話都牢牢記在心里,起身之際,又接過駱無憂懷里的妮妮抱在懷里。
說來也奇怪,妮妮正是‘認生’的年紀,可是辰兒這個二叔抱她,她卻一點兒都不抗拒。
用大孫氏和劉氏的話來說,小孩子聰明著吶,只讓年輕人和長得好看的人抱,死活就是不給老年人抱,許是小孩子能嗅到老年人身上的老人味兒……
當然了,這些只是她們的個人想法,不代表楊若晴,也不代表其他人。
村子里那些孩子多的人家,爹媽忙著下地干活,小孩子們都在地上爬,家里如果有個老太太能幫忙帶下孩子,孩子們都高興得不得了,爭著搶著往老太太身邊湊,就想搞口吃的,又想抱抱,老太太不曉得多吃香吶……
辰兒抱過了妮妮,還給了駱無憂后,又跟小喬那里道別。
然后又再次跟駱鐵匠楊華忠等一眾長輩們道別,方才翻身上馬,帶著這份濃濃的母愛,和濃濃的親情離開了長坪村,去了遠方……
辰兒這一走,楊若晴感覺胸腔里都空掉了。
整整兩三天,才緩過氣來。這一切的前提還是因為家里身邊有團團圓圓,還有妮妮這些小孩子們在,孩子們帶來的動靜,多多少少緩解了一些楊若晴心里的思念和不適。
尤其是妮妮,更是被小喬教得每天睜開眼就要來找奶奶,賴到楊若晴懷里,各種撒嬌賣萌,讓楊若晴的心都融化掉了。
楊若晴抱著妮妮,每天都喜歡往村口官道那邊溜達,視線所及處是鎮上的方向。
“妮兒啊,咱在這里等,送走了你二叔,過陣子又能迎回你爹,再往后,你爺爺也要回來了,對了,還有你姑父呢……”
“咱一家人,都要齊齊整整的,對不對啊妮兒?”
“我妮妮快點長大,再長大一些,奶奶就帶你去鎮上玩。”
“不不不,鎮上太小了不好玩,奶奶帶你去縣城玩,咱家在縣城有酒樓,咱在酒樓住著,去逛縣城,咱去買買買,奶奶有錢,我妮兒使勁兒買,奶奶給你付賬……”
楊若晴知道自己不能再繼續沉浸在那種兒女情長里面無法自拔,這樣的話,不僅會讓辰兒心中有牽絆,影響了他高飛,同時,也會讓家里的長輩們擔心。
這幾天,家里的長輩們都在變著法兒的讓楊若晴心情明媚起來,小朵的草場深秋那么忙,整天整天的忙著收割和儲備干草來牛兒們儲備過冬的食糧。
即使如此,小朵都專門抽空來了兩趟駱家,陪楊若晴聊天,還邀請楊若晴帶著孩子們去操場做客……
楊若晴決定要振作起來,所以在第三天之后,她突然決定帶著孩子們去縣城玩兩天。
一方面是給孩子們換個環境,二來,這不是已經過了重陽節么,再往后天氣一天天冷下去,都要換上棉襖了。
那么,有一樣東西也必須要整起來,那就是縣城酒樓里的牛羊肉火鍋。
牛肉鍋子的牛肉只要是項家的草場這邊提供,而羊的話,則是慶安郡通往望海縣中間路上,一戶農家來提供羊。
那戶農家的姓名……不好意思,因為跟那邊對接的人是陳彪他們,所以楊若晴都沒去記過那個農戶的名字。
因為那個農戶在去年下大雪堵路的時候,曾經幫助了從京城回來的楊華忠,孫氏,大安,小花他們。
把家里最好的屋子騰出來,把家里最后的幾只雞鴨都殺了來招待楊華忠他們。
為了報答他們的雪中送炭的恩情,楊華忠是準備直接送禮物,但是對方不要禮物。
最后,楊若晴想著,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
給他們禮物吧,也就當時讓他們家里的生活條件短暫改善一點。
等過后呢?不還是打回原形了么?
甚至,因為生活條件的短暫改善,或許還會帶來不好的后果,有句話叫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所以,還不如幫他們某一條能從長遠改善家庭生活條件的路子,而且這條路子,不是別人把東西送到他們面前,必須得由他們自己的雙手去做,雙腳去走,如此,獲得的東西才能被珍惜。
剛好楊若晴在縣城的酒樓,經過改革后,準備在入冬的時候開啟涮火鍋的熱潮,而羊肉的穩定供給就成了一個必備的條件。
而那戶人家剛好擅長養羊,于是,就有了這樁營生。
此次楊若晴去縣城酒樓,就是為了入冬后開啟火鍋生意而來的。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