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文唐 431 嶺南熟天下足
“想解決嶺南問題必須要了解當地的情況,如此才能找到針對性的策略。”岳山這才進入正題:
“難道嶺南的俚僚人就不想歸附大唐,成為天朝上國的子民嗎?他們想,做夢都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唐子民。”
聽到這里李世民嘴角不停抽搐,天朝上國?光榮的大唐子民?你這吹的也太不要臉了吧,我都不好意思了。不過心中為啥隱隱絕的很爽呢。
錯覺,一定是錯覺。
至于其他人,則鼻觀口口觀心假裝沒有聽到。因為除了假裝沒聽到,他們也不好說啥。不同意岳山的話?呵呵信不信明天就會因為左腳邁進大興殿被解職。
岳山則不動聲色,繼續說道:“可是為什么他們還要造反?”
“原因只有一個”他伸出一根手指,道:“窮。”
“嶺南地區苦,山高林密、野獸出沒,還有吸血蟲寄生蟲、瘧疾、瘴氣當地人時時刻刻都在生死線上垂死掙扎。所以他們追求的就是活下去,誰能讓他們活下去,他們就聽誰的。”
“可是我大唐富有四海,歸附朝廷不是能過的更好嗎?”有人忍不住反駁道。
“呵呵”岳山先是給了他一聲嘲弄的笑聲,然后說道:“俚僚人之所以反叛,之所以不肯加入大唐,原因就是當大唐的子民要交稅。”
“交稅乃天經地義之事,他們”那個無名龍套被岳山嘲諷,心中大火,再次出言反駁。可話才出口他就察覺到不對,聲音越來越最后自己羞愧的退入了人群。
這次岳山沒有嘲諷他,而是直接無視了他,自顧自說道:“俚僚人連活下去都是奢望,又哪里有錢交稅?所以他們必然會反。”
“朝廷真正想解決嶺南問題把這里納入大唐的版圖,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即便我們用武力征服了此地,也無法長久統治。”
李世民和不少臣工都情不自禁的頷首表示贊同,也有不少人露出激動的表情,顯然是岳山的說法給了他們不少新的思路。
馮智戴則驚訝的看著岳山,沒想到這位清水候對嶺南的看法如此獨特,又是如此的準確。
世代鎮守嶺南,馮家對很多問題看的都非常清楚,也在思考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他們知道朝廷的政策有問題,但因為時代限制又想不到問題出在哪里,找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只能維持原狀。
而現在聽了岳山的一席話,他隱約抓住了問題的關鍵:窮。
以往中原人提起嶺南都是蔑視的稱那里為莽荒之地,稱當地人野蠻難馴之類的。卻從來沒有人考慮過,為什么那些被他們視之為蠻夷的人會野蠻難馴。
難道蠻夷就真的不想過上和中原人一樣的好日子嗎?
不,他們想,只是沒有那個能力。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到達那里之后首先想的不是如何改善當地人的生存環境,而是加強防范狠命剝削。
俚僚人活不下去自然要反。
中原王朝很少反思自己政策有沒有問題,而是粗暴的把責任歸結于蠻夷野蠻難馴。
如果朝廷愿意幫助俚僚人過上安定的日子,他們還會反嗎?
不會,馮智戴馬上在心底給出了答案。
然后他看向岳山的目光就變得熱切起來,這位清水候既然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所在,那他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時李世民問道:“翠嵐可有解決良策?”
“想法是有一些,是不是良策不敢說。”岳山笑道。
“快快道來。”李世民面帶喜色的問道。
“嶺南的生存環境雖然很惡劣,但也有著他處所沒有的優勢。比如土地肥沃,稍加開墾就是上等的良田。且當地水網密布,不用擔心旱澇,是最好的糧倉。”岳山開始細數當地的優勢:
“嶺南的糧食產能有多大,我只能用一句話來描述,嶺南熟天下足。”
“嶺南熟天下足?”在場的人無不露出震驚的表情。其中就包括馮智戴,他自然知道嶺南有些地方土地特別肥沃,但也沒有想到岳山的評價會如此之高。
李世民過了好一會兒才從這句話帶來的震撼中回過神來,不過他并沒有高興,而是嚴肅的問道:“翠嵐此言當真?”
如果說以前統治嶺南只是單純為了擴張領土,給自己的功績薄上添一筆的話,那現在就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和動機。
糧倉。
“臣敢用項上人頭擔保。”岳山鄭重的說道。
“嗡。”這下整個朝堂都沸騰了。
即便剛才有人懷疑岳山的話,那現在也不得不相信了。而越是相信嶺南可以成為糧倉,大家就越是激動。
糧倉啊,嶺南熟天下足啊。只要不傻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李世民也激動的手掌不停虛握,好半天才按捺住情緒,卻轉移了話題:“你還沒說如何解決談殿、馮暄等人反叛的事情呢?”
眾臣馬上安靜了下來,即便他們很想知道岳山要如何開發嶺南,可也不敢當場詢問出來。
李世民轉移話題的用意他們都很清楚,這種事關國家安危的大事必然要私下商議好才會一點一點透露出來,不可能直接拿到朝堂上去說。
不過即便如此,今天透露出來的消息也已經足夠多了。
嶺南將會成為帝國下一個目標,往那里投資將會大賺特賺。商人去投資能賺大錢,官員去那里任職就是建功立業。
不少上升無望的官員在這一刻動了心思,要不要冒險去嶺南受幾年苦搏一搏出頭的機會。
岳山自然也不會把自己的想法當眾說出來,剛才說那些不過是給大家透露一點風聲,朝廷要在嶺南搞大開發。
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出去,到時候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家自然會過來湊熱鬧。
搞開發最需要的是什么?人和錢。沒有人和錢只有朝廷政策也是卵用沒有。
把那些有錢有勢的人吸引過來搞投資搞開發,才能更好更快的開發嶺南地區。
所以李世民轉移話題的時候,他也順水推舟把話題轉走。
至于如何對付談殿等人,很簡單。
“招安,圣人只需一紙詔書一名使者,談殿、馮暄之流必然會重歸大唐。”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