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奮斗在開元盛世 第588章 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
案子?
什么案子!?
難道謝三郎和安祿山之間的仇怨,還有什么不為人知的內情不成!?
“因為……案子!”
四個字,一從謝三郎的最里面吐出來,大部分朝臣都懵了,面面相覷,一頓瞎猜……
倒是有幾個開元二十三年就在洛陽的老臣相互看了對方一眼,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謝三郎卻不管他們的種種表現,自顧自得說了下去。
“什么案子?就是安祿山受審的那個案子!
開元二十三年,安祿山提調幽州數萬精銳出塞作戰,大敗虧輸,讓我大唐數萬好兒郎葬身塞外,這才有了他開元二十三年前往洛陽受審。
臣,汜水謝直在那之前,根本不知道幽州還有這么一個雜胡胖子,更不知道他安祿山是何許人也,之所以要一心擠入三堂會審之中,就是要為我大唐數萬兒郎報仇雪恨!
如果說我謝三郎和安祿山之間的恩遇,是我謝三郎當先挑起來的,也是不錯……
但是,這一場恩怨的根源,卻不是私仇,而是公怨!”
說到這里,謝直特意停了一下,抬頭,直視天子,一字一頓地說道:
“臣,只恨,安祿山,不死!”
一語出口,金殿之中的溫度仿佛都降低了些許,滿朝文武一個個只覺得脊背發涼,謝三郎言語之中的決絕和冷酷,著實讓人心驚。
“汜水侯此言差矣……”
這個時候竟然有人說話,還是反對意見?
安慶宗!
說實話,安慶宗也不愿意和謝三郎正面相抗,尤其在親眼見到人家上懟天子、下懟朝臣,中間不忘李林甫,一通登聞鼓敲“跑”了御史大夫王鉷之后,安慶宗恨不得變成一個透明人,讓謝三郎永遠都看不到他才好。
但是,現在,不說話卻不行了。
人家指名道姓地數落他親爹,還說出“恨他不死”之類的話,這要還不敢開口,得慫成什么樣?大唐人,可不僅僅有王瑤那樣的貨色……
“家父為大唐征戰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難道在汜水侯的眼里,只有恨之不死四個字不成?”
說話歸說話,但是在謝三郎微瞇雙眼的注視之下,安慶宗也是汗如雨下,勉勉強強地說完了這句話之后,竟然瞠目結舌,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再把話接著說下去……
謝直雙眼微瞇地看著他,生生停了三彈指的工夫,見安慶宗竟然真的說不下去了,這才開口說道:
“聽說你在安祿山下一輩的孩子中,算是最有出息的那一個?
只有有在我面前勉強開口的勇氣……?
我聽說當初安祿山離京趕赴幽州的時候,在長樂驛,還夸耀過什么高明乃是年輕一代第一人,剛開始聽到消息的時候,我還以為這個陰險的胖子要捧殺高明,今天見了你這個東平王世子……
嘿,安祿山這貨,養兒子不行,看人倒是挺準……”
一番話說出來,雖然沒有明確地評價,但是金殿上的這些大唐“精英”,誰還聽不出來其中的言外之意?
安祿山“最有出息的兒子”,安慶宗,比不上“年輕一輩第一人”,高明!
滿朝文武聽了,嘿嘿一笑,這謝三郎還真不謙虛,高明是你的開山大弟子,他安祿山不會養兒子,你謝三郎就會教徒弟了不成?
不過,隨即仔細一想,卻也不得不承認,謝直此言,雖然有些狂妄,卻也是事實。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人家高明,在長樂驛,在滿朝文武的面前,面對安祿山,是如何做的?
破口大罵!
胖子陰險!
罵完之后直接告訴安祿山,有能耐,找我師父去,誰也沒攔著你去揚州,不敢去,就別在我面前比比叨叨!
再看看安慶宗,同樣是在滿朝文武的面前,同樣是以小一輩的身份,直面享譽大唐的恩仇一方,只不過在人家微瞇的雙眼注視下,竟然連話都說不出來!
說謝三郎欺負孩子?
還真沒有!
畢竟,謝三郎就在滿朝文武的面前,硬生生地等了安慶宗三彈指,這都沒等出來他后面的言語,說人家謝三郎以大欺小,說不過去了……
如此看來,安慶宗,果然比高明差遠了。
金殿之上,甚至還有比較機靈的,直接想到了這個“對比”之外,安慶宗和高明甚至還有正面的沖突——
那也是在長樂驛。
高明以東平郡王府有人牽扯到三千斤火藥之中,要求李林甫和王鉷上報天子,取得授權,去搜查東平郡王府。
一下惹怒了東平王世子安慶宗,說什么東平郡王出征在即,你卻要搜查我東平郡王府,這就是誠心找事兒,隨即抽出了刀子,嚷嚷著要在滿朝文武面前把高明剁了。
人家高明一點也沒慣著他。
一把扯開了袍服的衣領,露出脖頸,斜著眼一聲斷喝,“你往這砍”!
一下子就把安慶宗嚇住了。
高明還不依不饒的,一個勁向前,硬生生地湊到安慶宗的眼前,扯著衣領,露著脖頸,挺胸向前,竟然逼得安慶宗步步后退。
到了最后,還是安祿山親自發話,才算是攔下了高明和安慶宗兩個人,隨后,便是安祿山那一番著名的論斷——高明,乃是年輕一代的第一人!
想明白這一切的滿朝文武,一個個不由得心生感慨,汜水侯謝三郎和東平郡王安祿山之間,勢同水火,即便有天子竭盡全力的從中斡旋,到了最后,恐怕還是要鬧一個你死我活……
他們之間誰勝誰負,自然難以斷定。
不過,起碼從下一代來看,肯定是高明等淮南子弟,遠勝安祿山的幽州兒郎。
怪不得安祿山在長樂驛的時候曾經發出感嘆,必須要在他這一輩結束與謝三郎的爭斗,要不然的話,把這場恩怨留到下一輩,恐怕還沒有動手就大敗虧輸了……
不提滿朝文武的感慨,也不提安慶宗被謝三郎一句話說得面紅耳赤,只說謝直,挺立在金殿之上,朗聲開口。
“勝敗,乃是兵家常事。
自古以來,也沒有幾個常勝將軍,斷然沒有因為一場戰斗的勝負,就肆意屠戮領兵將領的道理。
但是,安祿山在開元二十三年的那一場戰敗,別有不同。
三堂會審之后,可以確定,那一場大戰之所以大敗虧輸,造成數萬兒郎葬身塞外,安祿山這個主帥,至少要負大部分責任!
謝某不才,還記得最終案卷之中對安祿山此戰的評價。
其一,立身不正。
安祿山之所以能夠以幽州兵馬使的身份,統帥數萬邊軍出塞,乃是當時的幽州節帥張守珪,收了安祿山做螟蛉義子,被安祿山的花言巧語哄騙得暈頭轉向,這才一心一意地抬舉他安祿山,以一鎮節帥的威勢,強壓著數萬邊軍奉安祿山為主帥,這次有了數萬邊軍出塞作戰一事。
此事聽著是當時幽州節帥張守珪的過失,不過既然成行,也在這數萬邊軍之中,埋下了一顆‘不信任’的種子,邊軍不信安祿山,安祿山不信邊軍……
要知道,自古以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向來是兵家大忌。
安祿山為了一己之私,竟然全力推動邊軍出塞,最終造成這樣的局面,僅僅沖這一點,安祿山就該殺!
其二,貪功冒進。
安祿山自知難以服眾,自然也想早立大功,好降服我大唐邊塞的驕兵悍將……
故此,安祿山在提兵出塞之后,只留下史思明率領麾下三千軍士作為后軍,然后自己提調其余邊軍將士,直撲草原深處。
結果,派遣斥候不力,不但沒有偵到胡人的情況,反而被胡人提前發現了我大唐軍士的蹤跡,然后在草原深處設下埋伏,一舉包圍了我大唐數萬邊軍精銳。
其三,貪生怕死。
我大唐邊軍被包圍之后,作為主帥的安祿山,不思如何拯救戰局,在第一時間就率領身邊的曳落河突圍逃竄,因為我大唐兒郎的站位阻擋住了他的逃生之路,竟然下令曳落河對大唐邊軍肆意砍殺!
幾萬邊軍,都是我大唐的好男兒,如果組織起來與胡人作戰,戰局未嘗不可扭轉,就算失禮,也不至于全軍潰敗。
就是因為安祿山這個統帥貪生怕死,不敢直面胡人的刀鋒,卻對我大唐好兒郎舉起了屠刀!
正是此舉,才讓我大唐邊軍的士氣直接崩潰,讓整個戰局的局勢,變得一發而不可收拾!
以此論,安祿山,該殺!”
一語出口,滿朝嘩然!
滿朝文武,很多人都是開元二十三年以后入仕的,他們都知道汜水侯謝三郎和東平郡王安祿山之間乃是生死仇敵,還真不知道安祿山在開元二十三年進洛陽受審,更不知道開元二十二年那一場塞外之戰的始末,如今聽了謝三郎的介紹,這才知道,原來大唐幽州、河東兩鎮節度使,竟然是這么個玩意兒!?
就在這滿朝的嘩然之中,安慶宗,作為東平郡王的世子,作為安祿山的嫡長子,聽了這話,有心開口,卻被謝直狠狠瞪了一眼,隨后幾句話就噎得他啞口無言。
“看什么看!?
不信!?
自己去翻開元二十三年審案的卷宗去!
上面有安祿山親手的畫押!
他自己都承認了的事實,你不信!?干什么,兒子替老子不要臉!?”
安慶宗聽了,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三堂會審認定的案情,不信也不成啊!
且不說安慶宗如何,只說謝三郎,在滿朝文武的嘩然之中,再次朗聲開口。
“安祿山此人,雜胡出身,以巧言令色入了幽州節帥張守珪的眼,不思報國,一心只想作威作福……
別的事由暫且不論,僅僅憑借他開元二十三年一戰的始末,謝某不才,就足以認定,安祿山此人,出身不正,貪功冒進,貪生怕死……
故而,該殺!
開元二十三年,謝某人身在洛陽,官拜監察御史,品級雖然不高,卻也是朝廷命官,怎容得安祿山此類宵小繼續藏身幽州方鎮?
故而,一心一意擠進了那一場三堂會審之中,要給安祿山定一個死罪!”
說到這里,謝直停了下來,目光在金殿上掃過,略過滿朝文武的臉龐,繼而轉向了李林甫,最終,將目光定格在龍椅之上的李老三。
“可惜,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
說這句話的時候,在大朝會上一直強橫的不像話的謝三郎,竟然在臉上閃過一絲苦笑。
隨即,這一絲苦笑,又重新變得堅定起來。
“后面的事情,就不用多說了,全天下都知道我謝三郎要殺安祿山……
最后,他命大,跑了……
你們都說我謝三郎和他安祿山有仇……可你們重來沒有關注過,我和他為什么結怨!
今天,我謝某人,當著天子,當著大唐首相,當著安祿山的嫡長子,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說一句——
不錯!
我謝某人,確實和安祿山有仇!
什么仇!?
數萬邊軍埋骨塞外!
安祿山不給我一個交代,謝某人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一語出口,滿場寂然。
滿朝文武,誰都沒有想到,大唐開于天寶年間最著名的這一場恩怨,最初的起因,竟然是這樣的!
謝三郎要殺安祿山,乃是出于義憤!
他們更加沒有想到,謝三郎要殺安祿山的意愿,竟然如此強烈,當著人家嫡長子的面,把“死無葬身之地”都喊出來了……
很多人,看向安慶宗,這孩子估計是被汜水侯的氣勢所懾,竟然一時半會沒敢回嘴……
滿朝文武失望之余,又把目光投向了大唐首相李林甫……以及他身后的李老三……
謝三郎剛才這番話,說得慷慨激昂,一句“大唐律法,不足以定人生死”,雖然沒有指名道姓,大家卻也都知道說得是誰。
當年,正是政事堂排名墊底的李林甫李相公橫加阻撓,天子李老三被人蒙蔽,才特赦了安祿山……
到了最后,謝三郎從長安城一路追回洛陽,李林甫還一個勁給李老三出主意擋著呢,什么調回金吾衛,什么出動內侍“賞功”謝家部曲,甚至把謝家老祖都給請出山了……
要是沒有李林甫這一路橫扒拉豎擋的,也許人家謝三郎在黃河邊上白馬渡,早早就能結果了安祿山的性命!
如今看來,誰也不知道,當年擋住了謝三郎,到底是對,還是錯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謝三郎,注定對李林甫沒啥好臉色了。
在這一片寂靜的尷尬之中,卻有一人沒有去看李林甫,一雙眼睛緊緊盯著謝三郎……
楊國忠!
他自詡為“聰明人”,還真沒看明白人家謝三郎如今的操作……
謝三郎和安祿山如何結怨,這件事,恐怕全天下都感興趣,他楊國忠也不能免俗……
但是,讓楊國忠想不明白的是,謝三郎為什么偏偏選擇這么一個時間說出來呢?
倆人結仇,又不是一天兩天了,往少了算,也得十八年了,早不說,晚不說,偏偏這時候,還當著滿朝文武和天子的面兒……
這是圖啥?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