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浦江東 >> 目錄 >> 第327章 遺像 |
第327章 遺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浦江東 第327章 遺像 忙上忙下。等這一切全置辦妥當,已是晚上六點,大飯正式拉開序幕。 因為王建海從日本回家,姐夫一家三口也都在,這一次全家終于團聚,所以今年過年是王建東家近幾年最熱鬧的一次春節了。 最高興的,自然莫過于王家阿婆。 歲時習俗,農歷除夕俗稱大大,這一天全家歡宴,稱“吃大飯“。古時過年可從農歷十二月十五日開始,直至除夕,各戶人家擇時做年可先后不一,近代以后才漸集中在除夕。 而這幾年王家過年的傳統,除夕傍晚,家中先要懸掛王國良遺容,合家祭拜,然后再圍坐歡宴。 從柜子里小心地把王國良的遺像請出來。王家阿婆端詳著黑白遺像好一會兒,一動不動。 大姐遞上一團早準備好的黑紗。 王家阿婆開始小心地仔仔細細擦拭鏡框和相片。 實際上,相片相框都很干凈,可以說是一塵不染。可能一是因為總放在柜子里的緣故,另外,很顯然,從擦拭動作的熟練和相框的光潔度來看,應該在王建東他們不知道的時候,王家阿婆平時沒有少拿出來過。 左左右右,上上下下,正面反面,一遍遍擦試。放下紗布,雙手平舉著相框,又端詳好一會兒。 王建東看到,姆媽的嘴唇翕動了好幾下,但是沒有發出聲來。 遺像恭恭敬敬擺在桌子靠墻的正中央。 上香。依次整齊擺上雞、鴨、豬肉,奉茶、獻酒、獻饌盒。一大桌子的菜肴,都是王建東阿爹王國良生前愛吃的一些食物。 一下子眼里含淚。王家阿婆用手擦擦眼睛。一會兒,她開始碎碎有辭的念叨:“他阿爹,今天年三十,孩子們都回來了,出門在外的建海也回來了,你看看他們吧?” 大姐帶頭,全家人都跪在地上開始三叩首。 中國人受儒家思想影響,有慎終追遠的傳統,因孝敬而祭祖。逢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 “元旦為歲朝,懸神軸于堂中,陳設幾案,具香燭,以祈一歲之安”。 祭祖的習俗或因地域而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在大飯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時前后祭拜;還有的地方初一在家里祭拜之后,還要去祠堂祭祖。 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 代代相傳下來的風俗中,飲水思源,祭祀緬懷先祖,激勵后人,是春節期間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 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家家都希望通過這種虔誠的祈求,為著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蔭庇子孫,并為子孫解決難處,能保佑一年的平安。 王建海這次早有準備。他知道阿爹平時特別愛抽煙,所以他專門在桌子上另外擺上三條中華香煙,更是長久跪地上不起。低著頭,山體一聳一聳無聲地抽噎著,眼淚“吧嗒吧嗒”直往下掉。 王建東就跪在阿哥的身邊。看著眼前阿爹的遺容,還有阿哥現在的一舉一動,悲從心來,不由得就想起來自己曾經背的滾瓜爛熟的那首古詩,《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 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 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欲報之德。 昊天罔極!南山烈烈,飄風發發。 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 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他心里想,這首《詩經》中的祭歌,不僅是阿哥此時的心情寫照,更是自己此時此刻的真實心思。 外面面有鞭炮聲“劈里啪啦”響個不停。窗戶上有忽閃忽閃的煙花映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很久,才坐下來開桌吃大。 王家姆媽先端起來酒杯,說道:“今夜當我們一家子算是齊全了。我們就高高興興的吃一個團團圓圓的大飯。今天難得,我也喝一杯。你們都一起干了。” 小陽陽早就等不及,第一個端起自己的小酒杯要和外婆敬酒,大聲祝外婆新春快樂,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全家人都哈哈笑起來。星辰小说网】】WWw.XinGchEnXs.com 進入90年代,生活水平略有提高,吃大飯也更加講究了,每道菜都有不同的寓意了,一般都是恭喜發財,多子多福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將大飯升華一部分,不單單改善伙食,更添加了幾分喜慶。 今晚上的這頓飯,王家阿婆花了很多心思,除常規的魚肉雞鴨外,還特意添上了兩樣菜底: 一是黃豆芽炒油豆腐。 別看黃豆芽平時上不了臺面,到了過年前,它的價格就會飛漲!因為,黃豆芽形似如意,又被稱作“如意菜”。在上海人眼里,油豆腐絕對是它的黃金好搭檔。 二是冬筍炒塌菜。 塌菜又叫做塌苦菜,在上海話中有“脫苦菜”的意思,筍也有出土的竹筍節節高的好彩頭。吃完這道菜,生活工作都會越來越好! 一家人其樂融融,高聲說說笑笑不止。 王家阿婆對王建海自然更加關注多一些。不僅招呼他坐在自己的左手邊,還不停地往他碗里夾菜,眼睛笑瞇瞇地看著他再一樣樣吃下去。 大姐對自己的這位久未見面的阿弟也照顧有加。王建東和姐夫也勸王建海不停喝酒。 到最后,王建海就稍有了醉意。 站起來一個個表示感謝后,他哽咽著說道:“高興歸高興,但是講實話,興許是我一個人在日本呆時間久了,習慣了,這次回來家里過年,一下子這么多人在一起,真有些不適應了。” 一聽這話,王家阿婆的眼眶濕潤,眼淚水就再一次下來了。 做姆媽的她當然知道,其實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的。國內生存尚且不易,加之自己兒子不太愛說話和交際的性格,異國他鄉最起碼要再加三個“更”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