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黃金屋中文 >> 網游之武安三國 >> 目錄 >> 405 歪理贈馬 |
405 歪理贈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網游之武安三國 405 歪理贈馬 即便呂布武藝高強,又熟悉了幾人的戰斗方式,但在關羽、張飛、太史慈三人的聯手下,也毫無勝算。 三人圍著呂布走馬花燈般又打了三十多回合,呂布也是感覺到了自己體力不支,再看著圍著自己的三人戰意高漲,其中關羽青龍偃月刀飛舞間居然也隱隱約約有了一絲超凡的氣息。 自己拿他們練手,結果自己變成了磨刀石,太史慈已經突破了,這個關羽也要突破? 再想到自己之前被羞辱,呂布頓時有些氣惱,同時也感到一絲索然無味,當下氣勢一震,手中方天畫戟好像醞釀大招一般甩出,嚇出一個缺口,連人帶馬跳出包圍圈,留給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 “看好你們的項上人頭,改日再戰。” “哪里走!” 殺在興頭上的張飛當然不然,作勢就要追上去,結果被一旁關羽喊住。 “三弟,窮寇莫追。” “二哥,哎。” 張飛見關羽阻止,氣惱的嘟囔了一句,然后勒住已經越出去的馬匹。 “感謝二位出手相助。” 一旁的太史慈也過來感謝道。 “沒啥,你很對俺胃口,什么時候約個時間練練?” 張飛擺了擺手并不在意。 一旁的關羽面色比較高冷,但眼中還是閃過一絲羨慕,自己差一點就要突破了,但關鍵時刻呂布離開導致功虧一簣,下一次突破的機會不知道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不過性格高傲的關羽自然不會表現出來,反而和太史慈聊了幾句,畢竟太史慈這個出身地位不高,還突破成為圣級武將,同樣符合關羽的交友標準。 隨著軍陣那邊傳來鳴金收兵的聲音,三人也回到自己的軍帳。 “武安邦太守借馬,慈感激萬分。” 太史慈來到武安邦面前,跳下馬說道。 “比之前的坐騎感覺怎么樣?” 武安邦答非所問的說道。 “強出數倍。” 太史慈雖然詫異,還是如實的說道,畢竟青州缺馬,而好的馬匹不管在哪都價值千金以上,甚至萬金,東萊劉氏雖然是大世家,但隨著劉岱出任兗州刺史,劉繇在州里為官,自然不會花費重金給太史慈購買馬匹。 或者說,能給太史慈專門打造一個亮銀槍,已經算是十分的厚待了,對于武將來說相比馬匹,武器顯然更重要一些。 “哦,那這馬就送給你了,正好它還沒有名字。” 武安邦假裝想了一下,笑著說道。 “什……這,武安太守,無功不受祿,這萬萬使不得。” 太史慈聞言甚至有些驚慌失措的說道,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如今武安邦無緣無故送自己一匹馬王,雖然讓人感動,但從各個方面太史慈都沒有理由收下。 “哈哈,子義認為我缺馬么?” 武安邦笑了笑。 太史慈搖了搖頭,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自從遼東那邊不少人,特別是出身北海劉氏的劉政返回,青州上層也知道了壯武郡在遼東有一座養馬場,既然那邊能送給武安邦一匹馬王,自然能送第二第三匹,甚至是名馬。 “所以這馬在我眼里并沒有那么重要,反倒是你,好馬配英雄。” 武安邦總結了一下,太史慈聞言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雖然對于武安邦來說可能不缺好馬,但好馬本身的價值不會因此而改變,對于太史慈這樣的高端武將來說,好馬更像是除武器以外的第三條生命。 太史慈想的很對,如果太史慈學過一些現代經濟學的話,就會知道,這種稀有物的價值不僅不會降低,反而會因為某些人的收集,導致市面上留有量減少,甚至出現有價無市的現象。 這也是很多普通民眾很難理解為什么那些物品明明是二手,或者好幾個買家了,只不過多了品的標簽,價格反而越來越貴,道理就是物以稀為貴這么簡單。 當然也不是很多東西適合走高端路線,比如很多走高端路線的車企反而不如平民化的車企賺錢,導致紛紛被收購的現象。 “這匹馬不僅僅是送給子義你的。” 武安邦見太史慈依然沒有點頭收下,于是亮出第二招。 果然太史慈聞言有些疑惑。 “我素知子義忠義,別說馬王,即便名馬也無法收買你。” 伸手不打笑臉人,武安邦照例先夸贊太史慈,特別是在太史慈剛剛和呂布交手還處于下風的時候。 呂布這人武藝高又怎么樣?還不是被一匹馬收買,然后作出弒主的逆行,被世人唾棄;而你太史慈雖然武藝稍微差點,但也是當世猛將,萬夫莫敵,更重要的是你的品質甩出呂布幾十條上百條街,綜合相比之下,你太史慈要強于呂布。 武安邦一番潛臺詞正好說道太史慈的心坎,即便太史慈這樣品質優良之人,也有些感動,對武安邦接下來的話,自然下意識的就接受了三分,當然前提是武安邦說的在理。 “子義忠義,又身為正禮兄手下支柱,我送馬給子義,何嘗不是對正禮兄的感謝呢?難道說子義認為正禮兄有什么更需要的東西?” 武安邦看著太史慈的眼睛,緩緩地說出自己的送馬理由,太史慈身為劉氏家將,不能非議主家,自然不會去思考第二句話,所以太史慈只需要思考武安邦第一句有沒有道理。 然后便落入了武安邦的邏輯里。 太史慈效忠劉繇,那么太史慈強就是劉繇強,也就是東萊劉氏變強,那武安送馬自然就是武安邦和劉氏的關系,這一切的理論基礎建立在太史慈對劉氏忠心耿耿的情況下。 這需要懷疑么? 對于太史慈自己來說,肯定不需要懷疑,我們青州人從小即便沒讀過圣賢書,但也是聽著圣賢故事長大的,青州身后孔孟之鄉,我太史慈身為東萊劉氏家將,自小就知道忠義兩字怎么寫。 太史慈因為武安邦的夸贊本就傾向相信武安邦的話語,再加上武安邦的核心理論也正是太史慈一直以來嚴格要求的自己的東西,所以太史慈相信了。 “這……” 太史慈雖然認可了武安邦的話,但就這樣免費得到一匹馬王,還是有些遲疑。 “子義還是不放心的話,我回去后親自寫一封信向正禮兄解釋一番。” 武安邦的最后一句話,也徹底讓太史慈不在抵抗,畢竟這是武安邦送給劉繇的,自己沒有理由推辭, “那慈便帶主公收下。” 武安邦也笑了笑,即便太史慈用劉繇的名義收下,估計回去以后也需要劉繇再走個賜馬的形式,但是這馬只要最后是太史慈使用,那么太史慈和武安邦的人情就不會斷。 至于馬匹最后誰騎,那還用說么? 馬王(未命名) 騎乘需求:特級武將以上。(未滿足騎乘條件,無法騎乘作戰) 武安邦自己不能騎這匹馬也是送給太史慈的另一個原因,不然對于男人來說,特別是可以征戰沙場的情況下愛,誰不喜歡好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
|
瀏覽記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