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一戟平三國 第一百五十九章 緣由
閆祭酒笑著拿出一個皮質酒囊,拔下塞子就喝了一口。
呂布一聞,發現那股味道很熟悉,那不就是家里的杜康仙酒么。
官學里不讓喝酒,這是閆祭酒定下的,但這規矩對于閆祭酒顯然是不適用的。
呂布又看了看那酒囊,怎么看怎么眼熟,突然呂布想到了什么。
“這不是我送給先生的酒囊嗎?”
閆祭酒手上拿的就是當初自己送給先生的酒囊之一,呂家的酒囊和一般的不同,外面的酒囊口主要是用繩子系著,只有呂家的酒囊已經改用木塞子了。
“哈哈,這是我那老友送的,只是他太小氣了,這等美酒只送了我三皮囊。”閆祭酒哈哈笑著。
呂布總算是明白了,自己原來是拖了先生的關系這才這么輕松的進了官學,他還是奇怪,官學號稱并州最好的學府,每年招生有限,怎么這么好進,回答篇論語就算過關了。
“不過你不要以為是因為我那老友的原因,我讓你進官學是看中了你的仁愛之心。”
閆祭酒又喝了口酒說。
“仁愛之心?”呂布摸了摸胸口,沒有感覺到,不知道閆祭酒是怎么看出來的。
“你不覺得奇怪,一個北地的無名小子,我怎么會知道你?”閆祭酒搖著搖著頭說。
“當初我那老友心灰意冷,要回長安老家,路過晉陽時來拜訪我,說他這輩子在北地也沒有什么作為,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見到了個不錯的孩子,只可惜他已經無顏待在北地教導,這才拜托我,如果有一天那孩子來晉陽求學,讓我一定要收下,好好教導。”
閆禁酒放下手里的酒囊。
“這酒是難得的美酒,我那老友送了我三袋,說這是那孩子送的,我喝了兩袋,這最后一袋是準備留著見到那孩子再喝的,可沒想到這么快我就見到了你——呂布。”
“我一直再想是個什么樣的孩子能讓我那老友老找我,他當時心灰意冷,應該對任何事都沒了興致才對。”
“直到去年,北地的杜康仙酒開始在晉陽發賣,我這才知道你應該就是那個孩子,我托人打聽了下北地的情況,前年元日前云中、定襄兩郡遭了胡災,官府視而不見,你收留流民,又造出了水車,幫助流民耕種。我這才知道你就是有那仁愛之心的人。”
呂布這才算知道閆祭酒是怎么樣認識自己的,原來先是先生囑托,再是自己收攏流民,這才讓閆祭酒對自己有了個好印象。
呂布嘿嘿的笑著,被人說是好孩子誰能不開心呢?至于什么仁愛之心,呂布可沒摸到,這時代心夠黑才能成為人上人。
“你不用摸了,我說你有自然是有的,你以為仁愛之心是什么?做點好事,收買人心?”
閆祭酒看著摸著胸口的呂布搖了搖頭,老友說得不錯,孩子是個好孩子,學習也認真,但就是心思太活泛,喜歡弄些投機取巧的勾當。
“收攏流民這種事很多人都在做,世道、人心難測,天下越發混亂,不少世家大族、商賈巨富都在做收這些買人心的事,一些大商賈就敢豢養上萬仆役,這些大都是遭了災的青壯,至于老弱婦孺,他們一律不要,而青壯也多是打入奴籍。”
“我到聽過,你收攏的流民沒有被編入奴籍,所有青壯和老弱婦孺你供養了大半年,他們變成普通的佃戶,什么是仁愛之心,這就是仁愛之心,不出乎于任何目的,仁愛是出乎與內心的。”
“這世上欺世盜名之徒很多,為了自己的目的,做些蠅營狗茍之事,君子不齒!”
被閆祭酒這么一說,呂布這才有點相信自己似乎真的有仁愛之心,自己確實只是不想看見那么多人流離失所餓毖于野。
仁愛之心,不,同情之心自己還是有的。身為以后后世的靈魂,呂布實在做不到看到人在自己面前餓死而無動于衷,更不要說那些人里還有老有幼。
“多謝先生教誨!”呂布躬身施禮,他總算明白閆祭酒那天為什么考自己那篇關于仁愛的論語了,原來就是看中了這個。
“這談不上什么教誨,你的仁愛之心是天生的,不過看你今天看兵書的樣子,我到從你身上看到了一絲殺伐之氣。”
閆祭酒話風突變,瞇著眼睛看著呂布,似乎想看看這個年輕的少年究竟是怎么回事。
“殺伐之氣?”呂布也嚇了一跳,這也能看出來,難道是傳說中的霸氣側漏,自己可完全沒感覺到啊。
看到呂布一臉緊張的樣子,閆祭酒輕笑著說,“別緊張,兵書自然是你該學的,如今天下不平,北地年年戰亂,多學些兵法也能成為將領護佑一方,這也是官學鼓勵學子卻做的。”
官學不同于春秋時期的儒學,董仲舒革新儒學一大好處就是讓儒學開始吸收其他學派的優點,不在只局限于思想品德上的教化,真正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人學子開始學習各家之長,其中兵家的戰陣之道、法家的嚴刑律法是流傳最廣的。
外儒內法,這才是漢朝的儒學之道。
“閆祭酒,不知道我先生他近來可好,一轉眼已經快兩年了,我都沒沒收到先生的信件。”
呂布很想知道自己那位啟蒙恩師是否安康,他早就打聽過了先生的故鄉,就在長安下轄的一個縣,來晉陽的時候他已經派幾名的部曲直接去了長安,只是路途遙遠,到現在也沒信息傳回來。
“這個我也不知道。”閆祭酒搖了搖頭,晉陽雖然離長安比九原近,但真要說的話也有小兩千里路,又跨越了州府,想要傳遞信件也不是個簡單的事。
呂布有些失落的低下頭,本來還想知道先生的近況,沒想到還是一無所知。
閆祭酒很滿意的笑著,呂布的表現他看在眼里,確實是個尊師重道的好孩子。
“不必如此傷感,我那老友只是回鄉去安享晚年了,相信會沒事的。”
呂布搖了搖頭,他本來就不想先生獨自回鄉,只是當時先生心灰意冷,自己怎么勸都是沒用的,先生這么多年都在外地,唯一的兒子也戰死沙場,相信家中也不會有直系親人,這時候會鄉去也只會徒增傷感。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呂布突然想起了這么一首詩,先生的遭遇和詩文是那么的相似。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