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猛卒 第四百二十四章 秀才之軍
甘州大勝的消息不僅鼓舞著朝中百官,同時在民間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一連幾天,各大酒樓、大街小巷都在談論著河西的話題。
此時,科舉已經結束,數十名中榜進士披紅夸街,享盡榮耀,而落榜考生大多黯然回鄉,但也有不少士子因種種原因留戀長安,不肯離去。
這種現象年年都有,一直要到夏天來臨,士子們囊中銅錢花光,他們才會悄然離去。
這些天甘州軍大勝的消息也同樣激勵著這些落榜士子。
平康坊內有一座洛神酒樓,它同時又被稱為昌齡酒樓,這是王昌齡生前最喜歡的一家酒樓,在一樓二樓的墻壁上都題滿了王昌齡的詩,好幾首膾炙人口的名詩便是在這里誕生。
最著名的《出塞》便題寫在二樓正面墻上,是王昌齡從安西返回長安,和好友聚會時心中感慨而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此時,酒樓里坐滿了落馬的士子們,他們一邊喝酒,一邊談論著西北戰局。
“朝廷恐怕不會答應繼續北上,收復河西走廊。”
一名士子嘆息道“我父親在禮部做員外郎,他曾經給我說過,朝廷財力極為拮據,根本就無力籌集足夠的軍俸,江淮的鹽稅和其他稅賦也不敢輕易進京,最多一兩年一次,還要出動大軍護衛,我父親說,打下河西走廊或許可行,但朝廷卻沒有財力守住它,更無力應對接下來的變局,朝廷上下目前只能保持現狀。”
另一名士子搖了搖頭,“這就是典型的茍且偷生,只盼望游牧民族不要來進攻,只求眼前平安,卻不敢出動出擊。”
“說句公道話,也真不能怪朝廷,主要是河北中原的藩鎮割據,朝廷根本就無力兩線應對,你說朝廷在西北和異族作戰,而河北中原的藩鎮趁機裂土建國怎么辦?大唐就分崩離析了,按照我的想法,藩鎮一日不靖,大唐就休想收復安西。”
這名士子的聲音很大,整個酒樓都聽見了,眾人一起陷入沉默之中,一名僧人嘆口氣道“孟兄說的是實在話,我去年秋天去幽州訪友,一路上都被嚴加盤查,他們就根本不認唐朝官府的通行文牒,給我的感覺,河北那邊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的藩國了,而不是什么藩鎮。”
這群士子便是孟郊和他的好友了,除了孟郊外還有四人,杜氏兄弟,一個叫杜憲祥,一個叫杜嗣業,杜嗣業便是杜甫的孫子,還有一名士子叫做王邕,也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最后還有個年輕的僧人,他便是大名鼎鼎的懷素,他算是顏真卿的關門弟子,深得顏真卿的喜愛。
這時孟郊想起一事,從懷中取出一張素箋,遞給眾人笑道“大家看看這首詩如何?”
王邕接過素箋,念了兩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好!寫得好。”
他頓時叫絕,懷素連忙搶過來,贊道“這書法不錯,孟兄,這是何人所寫?”
孟郊笑道“這就是郭宋寫給他妻子的詩,我師父便是郭宋妻子的外祖父,住在薛家,在外孫女書房的墻上發現了這首詩,便抄錄下來,前幾天他回洛陽了,便把這首詩送給我。”
聽說是郭宋寫的詩,士子紛紛涌上來拜讀,孟郊生怕紙被撕壞,便喊道“不如寫下來,大家一起欣賞!”
士子紛紛叫好,有人把掌柜找來,掌柜聽說是郭宋的詩,便有點動心了,對眾人道“要么就寫在西墻上,正好空著。”
孟郊把素箋遞給懷素,“錢和尚,你的書法最好,你來寫!”
懷素也不推辭,接過素箋欣然道“那我就獻丑了!”
他來到西墻,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提筆在墻上寫道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這首詩一鼓作氣寫完,書法寫得龍飛鳳舞,酣暢淋漓,眾人轟然叫好。
孟郊喃喃念了兩遍,‘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一股熱血涌上了他的頭頂,他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動,高聲道“各位,與其一年年在這里熬到白頭,不如投筆從戎,去河西從軍,實現我們胸中的抱負。”
眾人胸中的熱血也被這首詩點燃了,杜嗣業跳上桌子,揮臂喊道“孟兄說得對,軍隊中一樣能施展我們的才華,與其在這里蹉跎人生,不如出塞去,站在玉門關上領略征討安西的悲壯!”
眾人紛紛響應,孟郊趁熱打鐵,取來一張大紙寫下了《出塞錄》三個大字,在上面第一個簽上了自己的名字,杜嗣業是第二個簽名,王邕也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士子們一個接一個簽下了名字,懷素猶豫一下,但他也想去河西看一看,也簽下了‘僧懷素’三個字。
一口氣簽下了四十余個名字,孟郊道“我去找些盤纏資助,后天一早,我們在這里集中,出發前往甘州!”
洛神酒樓上發生的事情很快便傳開了,士子的報國之心得到了普遍的贊譽,更多士子從四面八方趕來,在《出塞錄》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前后一百三十余人愿意出塞為國效力。
得知士子們盤纏不足,東市商人紛紛解囊相助,僅聚寶閣東主張雷便拿出一千兩銀子,資助士子們西行。
上午時分,洛神酒樓前早已被上萬百姓圍得水泄不通,在一陣陣鼓掌聲和歡呼聲中,一百多名士子們揮毫寫下了各自的豪言壯語,表達了他們投筆從戎,報效國家的決心,張雷給眾人獻上眉壽好酒,眾人將酒一飲而盡,佩上寶劍,跨上了馬匹或者毛驢。
在上萬百姓的歡送下,離開了長安,前往河西走廊從軍。
雖然民間收復河西走廊的熱情高漲,但朝廷卻保持著沉默,反對河西走廊用兵是朝廷的政治正確,即使心中贊成士子們的行為,但也沒有官員敢在這個問題上公開表態。
御書房內,李適提筆寫下了‘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兩句詩,這是他的心腹宦官霍仙鳴抄給他的,朝廷官員不會把發生在洛神酒樓中的事情告訴他,但李適卻能從心腹宦官那里知道這些事情。
李適望著這兩句話,長長嘆了口氣,如果他是普通讀書人,他也一定投筆從戎,去西域為國效力,可惜他空有一腔抱負,卻無處施展。
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李泌相國求見!”
“宣他進來吧!”
片刻,李泌匆匆走了進來,他一眼看見桌子的橫幅,不由一怔,圣上怎么也知道這件事了?
“李相國,朕憋屈得很啊!”李適情緒低落道。
李泌微微笑道“陛下能克制自己的情緒,才是大唐之福,微臣是來告訴陛下一個好消息,蜀中的錢糧已經在押解進京的路上了,共計兩千五百余萬貫稅錢,糧食三百萬石,由判官韋皋率三千軍隊護衛進京,另外江淮的部分錢糧也會在下個月押解進京,陳少游已經正式發來牒文。”
李適頓時大喜,這可是雪中送炭啊!
“看來讓崔寬出任劍南節度使沒有錯,他還是心向朝廷,這下可解了朝廷燃眉之急了。”
“陛下說得一點沒錯,一個好的節度使不僅能治理地方,守御疆土,還要對朝廷忠心耿耿,及時替朝廷排憂解難,從這點上看,崔寬是比較合格的,但隴右節度使朱泚卻差強人意,尤其他包庇前甘州都督王連恩,欺瞞先帝,應該承擔責任,政事堂建議陛下免去代州都督王連恩之職,同時請求陛下也免去朱泚的隴右節度使一職,任命真正的賢能者出任隴右節度使。”
李適心里明白,這其實是獨孤家族和元氏家族背后較量的結果,很顯然是獨孤家族勝出,但作為天子,他是希望這兩家保持平衡。
免去王連恩的都督之職沒有問題,郭宋需要給甘州軍將士一個交代,他立下大功,這點人情要給,關鍵是隴右節度使的任命。
李適負手走了幾步問道“朕記得獨孤大將軍推薦馬璘接任隴右節度使,對吧!”
“正是!”
李適沉思片刻道“王連恩免職朕已經批復,不用再重復請示,朱泚可以免去隴右節度使之職,不過馬璘需要坐鎮中原,保住漕運線路安全,朕考慮由兵部尚書張鎰接任隴右節度使之職。”
免去朱泚的隴右節度使之職已是共識,但李適也不想讓獨孤家族全面得勢,需要挫一挫它的勢頭,給元家一點交代,朱泚可以另外任命。
注杜嗣業年紀稍微寫大了一點,這個時候他應該還很年幼
快捷鍵: 上一章("←"或者"P") 下一章("→"或者"N") 回車鍵:返回書頁